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抗原诱导后小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趋化特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音 李伟 +4 位作者 叶艾竹 安宇 骆姝琳 刘水和 袁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抗原诱导下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情况及在趋化因子CCL20、CCL22引导下T淋巴细胞的趋化行为。方法:用C57BL/6小鼠皮肤抗原、卡介苗或生理盐水诱导BALB/c小鼠,于诱导后1、2、3及4周,用流式检测两组小鼠脾... 目的:了解不同抗原诱导下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情况及在趋化因子CCL20、CCL22引导下T淋巴细胞的趋化行为。方法:用C57BL/6小鼠皮肤抗原、卡介苗或生理盐水诱导BALB/c小鼠,于诱导后1、2、3及4周,用流式检测两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悬液中CD4+CD25-T、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和CCR6表达的动态变化,并用趋化试验观察CCL20、CCL22作用下各CD4+T细胞亚型的趋化特性。结果:1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T细胞表面CCR4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在第4周时显著高于第3周,卡介苗诱导组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变化;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CCR4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在第4周时最高(P<0.05),卡介苗诱导组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变化。2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T细胞表面CCR6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在第2周最高(P<0.05),卡介苗诱导组是第4周最高(P<0.05);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表面CCR6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前两周显著高于第3周、第4周(P<0.05),在卡介苗诱导组第2周及第4周比第1周高(P<0.05)。3CCL20趋化下CD4+CD25+CD127-T细胞的趋化指数在卡介苗诱导4周时较高(P<0.05),皮肤抗原诱导2周和4周时升高(P<0.05);CCL22趋化下,卡介苗诱导组与皮肤抗原诱导组CD4+CD25+CD127-T细胞的趋化指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提示Treg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与抗原性质有关。2诱导早期CCL22对Treg细胞的趋化作用明显,诱导后期CCL20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诱导 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失败牛外周血中干扰素刺激基因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
2
作者 余婕 程蕾 +5 位作者 向敏 万学济 夏瑜 胡修忠 陶弼菲 王定发 《中国奶牛》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探究牛人工授精后妊娠失败的原因,本研究分析了妊娠失败牛外周血干扰素刺激基因和细胞因子等的表达变化。试验选取11头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未孕奶牛,采集人工授精后0d、18d和28d的血液样本,结合28d血清PAG检测和42d直肠触诊,... 为了探究牛人工授精后妊娠失败的原因,本研究分析了妊娠失败牛外周血干扰素刺激基因和细胞因子等的表达变化。试验选取11头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未孕奶牛,采集人工授精后0d、18d和28d的血液样本,结合28d血清PAG检测和42d直肠触诊,对确定为妊娠失败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0d相比,人工授精后18d血液RSAD2、MX1和RTP4 mRNA的表达均呈上调趋势,但无显著差异;18d时IL-2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0d,IL-10和CCL8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0d,IFN-γ、IL-4和CXCL10 mRNA的表达均呈上调趋势,但无显著差异。说明妊娠失败与胚胎发育早期母体免疫失调及妊娠识别能力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失败 胚胎死亡 干扰素刺激基因 辅助t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与脑脊液Th1-Th2细胞因子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卜晖 王云灿 +3 位作者 丁文婷 何俊瑛 赵越 吕文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80-686,共7页
研究背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 研究背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尤其与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局部Th1和Th2免疫应答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脑脊液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动态监测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结果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pg/ml,低于对照组的(17.69±2.34)和(28.83±3.55)pg/ml(均P=0.000),Th2细胞因子IL-10为(43.65±10.12)pg/ml,高于对照组的(7.80±1.30)pg/ml(P=0.000);急性期IFN-γ、TNF-α为(11.17±1.50)和(18.74±2.97)pg/ml,低于稳定期的(17.70±2.34)和(22.93±1.53)pg/ml(均P=0.000),IL-10为(43.65±10.12)pg/ml,高于稳定期的(22.93±7.39)pg/ml(P=0.000)。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IFN-γ/IL-10、TNF-α/IL-10比值低于对照组(均P=0.000),急性期亦低于稳定期(均P=0.000)。结论 Th2免疫应答模式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急性期起重要作用,至稳定期转变为以Th1为主的免疫反应。提示Th1/Th2免疫应答失衡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脑脊髓液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子痫和正常孕妇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慧 谢奇朋 杨军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20-312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正常妊娠女性辅助性T细胞(Th)亚群功能变化和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正常妊娠女性辅助性T细胞(Th)亚群功能变化和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ELISA法测定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浓度。结果:与正常非妊娠妇女相比,先兆子痫患者Th1细胞百分率、Th1/Th2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正常妊娠女性Th1细胞百分率、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正常妊娠女性相比,先兆子痫患者Th1细胞百分率、Th1/Th2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与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Th2细胞百分率与IL-4浓度、Th1/Th2与IFN-γ/IL-4的比值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先兆子痫患者Th1细胞亚群功能增强,Th1/Th2细胞亚群功能失衡,导致病理妊娠。正常妊娠女性Th1细胞亚群功能明显减弱,对妊娠具有保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与ELISA法测定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干扰素Ⅱ型 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IFITM3水平与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7/Tregs平衡及病情程度的关系
5
作者 赵申 钱丹 王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Toll样受体4(...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mRNA表达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平衡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纳入的108例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设为RSV感染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n=45)、中度组(n=40)、重度组(n=23);另择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5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RS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Th17、Tregs细胞计数及Th17/Tregs比值,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上述指标与Th17/Tregs平衡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相较于正常对照组,RSV感染组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Th17细胞计数及Th17/Tregs比值更高,Tregs细胞计数更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与Th17/Tregs比值呈正相关(P<0.05);轻度组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及Th17/Tregs比值低于中、重度组(P<0.001),中度组低于重度组(P<0.001);以上外周血指标水平与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505、0.51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评估病情程度的AUC、敏感度分别为0.927、91.30%,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存在Th17/Tregs比值失衡的情况;检测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儿Th17/Tregs比值平衡及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单个核细胞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toll样受体4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辅助性T细胞功能失衡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翔 廖玉华 +4 位作者 葛洪霞 李彬 刘英 郭张强 张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91-169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辅助性T淋巴(Th)细胞功能失衡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33例AMI病人,22例不稳定心绞痛(UA)病人和35例AMI大鼠进行Th细胞胞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动态监测,同时应用RT-PCR方法检测AM...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辅助性T淋巴(Th)细胞功能失衡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33例AMI病人,22例不稳定心绞痛(UA)病人和35例AMI大鼠进行Th细胞胞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动态监测,同时应用RT-PCR方法检测AMI大鼠心肌组织IFN-γ和IL-4以及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和CXCR3 mRNA的表达.结果:AMI和UA病人发病24 h内Th1型胞内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A患者IFN-γ高表达持续时间较短,发病1周后恢复;AMI患者IFN-γ高表达持续时间较长,发病后1周甚至1月仍增高.Th2型胞内IL-4未见明显变化.AMI大鼠心梗后Th细胞胞内IFN-γ和IL-4均无明显变化,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和CXCR3 mRNA表达亦无显著差异,但AMI 1周、2和1月末心肌组织局部IFN-γ mRAN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AMI后机体出现T细胞功能失衡,主要表现为Th1细胞功能亢进,可能参与AMI的发病;AMI后T细胞功能失衡可能作为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参与了AMI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发病和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和心室重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干扰素Ⅱ型 细胞介素4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CD8^+T细胞内IFN-γ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杰 张华 +4 位作者 陈学良 金文睿 丛雅琴 韩波 谷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单细胞内IFN -γ的检测方法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激光诱导荧光法 (CEIA- LIF)。方法:选 2例重型再障(severaplasticanemia, SAA)患者及 1例正常人,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CD8+ T细胞。将其与毛地黄皂苷反应 15min,...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单细胞内IFN -γ的检测方法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激光诱导荧光法 (CEIA- LIF)。方法:选 2例重型再障(severaplasticanemia, SAA)患者及 1例正常人,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CD8+ T细胞。将其与毛地黄皂苷反应 15min, 再与FITC 抗IFN -γ单抗 (mAb)反应20min。用CEIA -LIF法进行单个细胞的连续检测, 并用倒置显微镜及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等证实本法的可行性。结果: 纯化的CD8+ T细胞内的IFN γ, 是在不溶膜的情况下得到全部检测。2例SAA患者外周血单个CD8+ T细胞内IFN -γ的含量, 分别为 ( 151. 53±28. 92 )zmol和 ( 223. 72±45. 23)zmol, 高出正常对照 ( 47. 47±17. 97 )zmol约 3 ~4倍(P<0. 01)。结论: CEIA LIF法对单个CD8+ T细胞内IFN -γ含量的测定是可行的, 有望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Γ-干扰素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李敏伟 侯伟 +2 位作者 沃健儿 姚航平 刘克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27-328,共2页
探讨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的影响。分离 26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0例)和2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IFNα-2a作用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 探讨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的影响。分离 26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0例)和2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IFNα-2a作用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PBMC中CTL CD95的表达及其凋亡率。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存在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现象,而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 CD95表达及 CTL凋亡率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乙型肝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D95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的绿色新兽药——干扰素
9
作者 贾顺庚 《北方牧业》 2005年第2期19-19,共1页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是一类抗病毒的细胞因子。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的来源不同和抗原性的差异.可分为白细胞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T淋巴细胞干扰素。前两种属Ⅰ型干扰素,...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是一类抗病毒的细胞因子。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的来源不同和抗原性的差异.可分为白细胞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T淋巴细胞干扰素。前两种属Ⅰ型干扰素,T淋巴细胞干扰素属Ⅱ型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生剂 抗病毒 t淋巴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因子 抗原性 诱导 新兽药 细胞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hI-TAC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晓玲 柳英 +2 位作者 陈青阁 黄通亮 高基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5-1720,共6页
目的制备链亲和素连接的人干扰素诱导T细胞α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A/h I-TAC),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方法构建p ET24a-SA-h I-TAC/p ET21a-h I-TAC-SA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两种融合蛋白,用镍金属螯合层析纯化、透析复... 目的制备链亲和素连接的人干扰素诱导T细胞α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A/h I-TAC),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方法构建p ET24a-SA-h I-TAC/p ET21a-h I-TAC-SA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两种融合蛋白,用镍金属螯合层析纯化、透析复性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中I-TAC部分的生物学活性由淋巴细胞趋化实验检测;融合蛋白中SA的生物学活性由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两种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被诱导表达,分别占细菌表达总蛋白量的12%和25%,经镍柱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达85%、90%,经丙烯葡聚糖凝胶S-100过滤层析后,纯度均可达到98%,融合蛋白在生物素化的MB49细胞(小鼠膀胱癌细胞)表面的修饰效率分别为91.3%、98.8%,并对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h I-TAC-SA的趋化作用明显强于SA-h I-TAC。结论 SA/h I-TAC双功能融合蛋白可能应用于肿瘤局部治疗以及肿瘤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扰素诱导t细胞α趋化因子 链亲和素 融合蛋白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L-2、IL-4和IFN-γ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席宏丽 柳芳芳 +1 位作者 袁家颍 于岩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 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5例HBV感染后自然痊愈者(既往感染组)及5例CHB抗病毒治疗后完全应答者(完全应答组)的外周血单...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 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5例HBV感染后自然痊愈者(既往感染组)及5例CHB抗病毒治疗后完全应答者(完全应答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诱导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h1和Th2细胞分泌IL-2、IL-4和IFN-γ的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0.1602±0.0657)、IL-2(0.1616±0.063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IFN-γ(0.4680±0.0377)、IL-2(0.5000±0.0625)和既往感染者IFN-γ(0.336±0.2908)、IL-2(0.256±0.17799)(P<0.001)。CHB抗病毒治疗完全应答患者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0.1620±0.0396)、IL-2(0.1940±0.0416),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0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0.5096±0.132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IL-4(0.2820±0.0622)(P<0.001)。既往感染者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0.336±0.29082)、IL-2(0.256±0.17799)低于健康对照(P<0.00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1.29±0.1677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HB患者组和HBV感染完全应答患者组(0.2820±0.0622、0.5096±0.1329、0.5740±0.06693)(P<0.001)。结论 Th1/Th2细胞的功能与HBV感染的发展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细胞介素2 细胞介素4 干扰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21基因转染的Sp2/0瘤苗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褚莉莉 窦骏 +4 位作者 赵枫姝 唐权 张爱凤 王永仿 顾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 目的:探讨小鼠IL-21瘤苗-Sp2/0-mIL-21抗肿瘤效应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2/0-mIL-2瘤苗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分子的表达。以瘤苗细胞接种BALB/c小鼠,以CFSE,7-AAD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观察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用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CXC家族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瘤苗细胞膜表面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明显上调。瘤苗接种组小鼠NK细胞、CTL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强。病理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并检测到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的表达上调。结论:肿瘤细胞瘤苗Sp2/0-mIL21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T细胞的增殖、活化,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以及增强NK细胞和CTL的细胞毒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21 瘤苗 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 7-氨基放线菌素D(7-AAD) 干扰素诱导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 抗肿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Treg的调节作用
13
作者 袁海芹 刁智娟 +3 位作者 周剑锁 刘彦信 史娟 郑德先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ELISA检测TRAIL对肿瘤细胞分泌CCL22的影响;建立对TRAIL耐受的4T1肿瘤细胞皮下实体瘤模型,瘤内给予重组TRAIL蛋白,检测肿瘤体积的变化;分离肿瘤侵润的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ELISA检测TRAIL对肿瘤细胞分泌CCL22的影响;建立对TRAIL耐受的4T1肿瘤细胞皮下实体瘤模型,瘤内给予重组TRAIL蛋白,检测肿瘤体积的变化;分离肿瘤侵润的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瘤内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结果:TRAIL引起肿瘤细胞4T1和B16培养上清中CCL22水平增加;TRAIL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对TRAIL耐受的4T1移植瘤体积没有明显变化,但TRAIL治疗组的肿瘤侵润CD4+CD25+Treg细胞显著增加。结论:TRAIL引起肿瘤细胞分泌CCL22,可因此诱导CD4+CD25+Treg细胞趋化至肿瘤部位导致肿瘤侵润的CD4+CD25+Treg比例增加,为TRAIL的生理功能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趋化因子(c-c模型)配体22 CD4+CD25+调节型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_1对脓毒症患者的免疫调理作用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锐军 孟繁甦 +1 位作者 李薇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T辅助细胞(Th)极化趋势的影响及对脓毒症免疫调理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ICU就诊的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经典SSC治疗,治...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T辅助细胞(Th)极化趋势的影响及对脓毒症免疫调理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在广州军区总医院ICU就诊的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SSC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并将对照组按照治疗28d时的生存状态进一步分为死亡亚组和存活亚组。于第1天(给药前)和第10天留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亚群,半定量分析其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情况。同期选取1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组第10天时CD4+T细胞内IFN-γ和IL-4阳性表达率与给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而IFN-γ/IL-4比值与给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第10天时CD4+T细胞内IFN-γ和IL-4阳性表达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患者中,IFN-γ阳性率在存活亚组呈低水平,且在治疗前后呈下降趋势;在死亡亚组呈高水平,在治疗前后亦呈下降趋势。IL-4阳性率在存活亚组呈下降趋势,在死亡亚组呈上升趋势。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IFN-γ、IL-4比例失衡,调整机体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细胞介素4 干扰素Ⅱ型 脓毒症 免疫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