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BS的巨峰系葡萄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MCID法快速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安世 张中海 +1 位作者 高登涛 魏志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15,121,共6页
为探讨巨峰系葡萄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应用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MCID)法建立品种鉴定图(CID)。筛选出13个引物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 为探讨巨峰系葡萄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应用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MCID)法建立品种鉴定图(CID)。筛选出13个引物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为72.79%。各引物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7206、1.2971、0.1874和0.2972。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618~0.9485之间,变幅为0.2867。结果表明,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利用UPGMA构建24个巨峰系葡萄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可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分为2组,其中第Ⅰ组有22个品种;第Ⅱ组有2个品种,分别为黑丰和奥林匹亚。利用5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CID图谱,利用此图谱可以找出区分任意2个品种的引物,为巨峰系葡萄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系葡萄 iPBS 遗传多样性 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m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MCID法鉴定中国自主选育的葡萄品种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新科 樊秀彩 +1 位作者 王晨 刘崇怀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年第5期12-20,共9页
葡萄品种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保存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是确保引种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鉴定方式难以有效地从繁多的葡萄品种中快速鉴别,且易受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利用9对SSR引物,应用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人工... 葡萄品种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保存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是确保引种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鉴定方式难以有效地从繁多的葡萄品种中快速鉴别,且易受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利用9对SSR引物,应用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图法(MCID,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对中国自主选育的308个葡萄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用8对引物就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308个中国自育葡萄品种进行区分,根据鉴定图可快速地找到鉴别某两个品种所需的引物和多态性条带长度。同时对这些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了解各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研究表明308个品种可分为9个类群。这为今后我国葡萄品种鉴定、品种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自主选育品种 SSR分子标记 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法(mcid)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MCID法鉴定72个酿酒葡萄品种 被引量:2
3
作者 傅伟红 魏新科 +2 位作者 葛孟清 刘崇怀 房经贵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葡萄品种繁多,表型现象不明显,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时有发生,品种的精准鉴定异常重要。本文利用8对引物的SSR指纹图谱通过NTSYS-2.10e软件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72个酿酒葡萄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所得的聚类树状图直观反映了各品... 葡萄品种繁多,表型现象不明显,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时有发生,品种的精准鉴定异常重要。本文利用8对引物的SSR指纹图谱通过NTSYS-2.10e软件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72个酿酒葡萄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所得的聚类树状图直观反映了各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2左右时,可以分为4个类群。同时也发现聚类结果无法显示特定的引物和多态性标记等可用于品种鉴定参考的信息,限制了分子标记在品种鉴定中的实际应用。本文同时利用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图法(MCID),通过筛选出的6对引物的多态性指纹图谱,绘制了这些品种的鉴定图(CID),成功将72个酿酒品种进行区分。从CID图上可以找到任意2个或多个品种间进行区分与鉴定的引物以及依据的多态性条带。这对酿酒葡萄品种鉴定、新品种保护及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SSR 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法(mcid)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