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董金凯 贺锋 +2 位作者 肖蕾 黄丹萍 吴振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但多年来对人工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净化机理上,而一直缺乏系统、综合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等数学理论,首次建立了对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但多年来对人工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净化机理上,而一直缺乏系统、综合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等数学理论,首次建立了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开展了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为例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其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的得分为0.7848分。该得分较理想,说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具有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它能在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有机质生产、微气候调节、休闲娱乐和科研教育等诸多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比较不同人工湿地或同一人工湿地不同时期服务质量的优劣,从而为人工湿地的研发、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综合评价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董金凯 贺锋 吴振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7-193,共7页
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分类、项目及其评价方法。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对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研究展望。论述了人工湿地所具有的服务功能,结合前人的研究初步提出... 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分类、项目及其评价方法。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对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研究展望。论述了人工湿地所具有的服务功能,结合前人的研究初步提出对其进行价值评价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综合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明辉 张琛 +1 位作者 胡艳 董德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842-21844,共3页
[目的]对吉林省西部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以吉林西部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英台采油厂中水灌溉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构建了人工湿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对吉林省西部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以吉林西部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英台采油厂中水灌溉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构建了人工湿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均方差法对2003~2010年吉林西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经中水灌溉的人工湿地运行8年后,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由Ⅳ级(退化区)转变为II级(近自然区);人工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等级由IV级改善为II级,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已趋于完善。[结论]在干旱、半干旱的湿地地区,采用中水灌溉恢复生态系统是一种"以废治旱"的适宜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系统健康 指标体系 综合生态效益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慧娴 徐慧娟 +1 位作者 李锋民 伍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47-353,共7页
近年来,随着对人工湿地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经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通过对国内开展的20项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就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方面做了评价。国内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对人工湿地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经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通过对国内开展的20项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就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方面做了评价。国内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发展较快,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上存在分歧,没有统一的评估体系,评估方法尚不完善,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殊性缺乏研究。最后,就当前国内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方法提出来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稻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锡跃 李凤博 +1 位作者 徐春春 方福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971-974,共4页
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损失成本法等方法对浙江省稻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产品产出、O2释放、CO2固定、维持营养循环、净化水质、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浙江稻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 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损失成本法等方法对浙江省稻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产品产出、O2释放、CO2固定、维持营养循环、净化水质、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浙江稻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319 172.71万元,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分别为净化空气价值为4875131.52万元(占36.60%)、产品价值为3496530.73万元(占26.25%)、温度调节功能价值为1666548.35万元(占12.51%)、CO2固定价值为1352035.70万元(占10.15%)、污水处理功能价值为1290 576.00万元(占9.69%)、O2释放价值为620647.67万元(占4.66%)、维持养分循环功能价值为17702.73万元(占0.13%)。从服务功能的价值比例来看,系统的环境服务价值远远大于产品价值,表明种植水稻不仅维系粮食安全,还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稻田 人工湿地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生态系统服务与驱动因素阈值效应的生态安全分区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温婉琴 王强 陈田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2-3156,共15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和权衡/协同关系已被广泛用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分区研究中。但现有分区研究多侧重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或权衡/协同关系的某一方面,且在分区过程中较少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对驱动因素的非线性响应。基于此,以西南...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和权衡/协同关系已被广泛用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分区研究中。但现有分区研究多侧重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或权衡/协同关系的某一方面,且在分区过程中较少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对驱动因素的非线性响应。基于此,以西南地区为例,在对区域土壤保持、产水、净初级生产力(NPP)及粮食供应四类服务供给量和权衡/协同关系进行估算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数、关系指数和综合指数。在对三类指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剖析的同时,重点探讨主要驱动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间的约束关系,识别临界阈值,进而明确区域生态安全分区及优化方案。结果显示:(1)2000—2020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数呈上升趋势,体现了生态修复的积极作用;同时,在追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最大化输出的过程中,造成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增强。因此,有必要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权衡/协同关系同时纳入生态安全分区中。(2)空间上,三类指数的低值区高度重合,均位于川西高原;但高值区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供给指数的高值区位于研究区西南角,而关系指数和综合指数的高值区位于研究区东部。(3)自然⁃社会条件、植被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三者与综合指数间呈倒“U”型约束关系,即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且随时间推移,自然⁃社会条件和植被环境条件对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的约束效应略有收紧。(4)研究区以相对修复区为主,其次是重点修复区和相对安全区,生态安全区面积最小。未来可以对不同分区上的限制因素进行调整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最大和关系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综合指数 阈值效应 生态安全分区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与发展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林飞 武祎 闫功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9-152,157,共5页
为评估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及其经济价值,应用H.T.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定量分析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特征,结果表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可再生能源(包括阳光、风及雨水)以及生态服务在... 为评估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及其经济价值,应用H.T.Odum创立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定量分析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特征,结果表明:石佛寺人工湿地可再生能源(包括阳光、风及雨水)以及生态服务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的比重较大,太阳能值分别为1.28×1020 sej、2.27×1019sej,货币价值分别为5.2×108美元、9.32×107美元。能值分析结果表明,应把生态服务效应的保护与利用放在首位,为保护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同时也应保护石佛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使之更好地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佛寺人工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能量流动 能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举位 邹伟 +2 位作者 林积泉 张征 安宝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3-209,共7页
沙棘人工林是晋陕蒙砒砂岩区主要的退耕还林树种之一,在砒砂岩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理论分析、频度分析、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 沙棘人工林是晋陕蒙砒砂岩区主要的退耕还林树种之一,在砒砂岩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理论分析、频度分析、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博弈论综合赋权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综合权重。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TOPSIS法、灰色关联投影法对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010年、2007年、2004年、2001年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良好、一般、较差、较差,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逐年改善的趋势,退耕还林营造沙棘人工林生态措施的实施对砒砂岩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AHP-模糊综合评价 TOPSIS法 灰色关联投影法 沙棘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龙口泳汶河湿地为例
9
作者 李骁东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9期128-129,共2页
龙口市泳汶河生态湿地工程是龙口市为改善泳汶河水生态环境、保持河道生态基流、补充流域地下水而实施的重点项目,但目前仍缺乏针对该湿地能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通过选取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内的9个生态系... 龙口市泳汶河生态湿地工程是龙口市为改善泳汶河水生态环境、保持河道生态基流、补充流域地下水而实施的重点项目,但目前仍缺乏针对该湿地能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通过选取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内的9个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参照国内广泛应用的层次分析法(AHP)与生态系统服务的计算方法,评估了该生态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为湿地工程设计、建设、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层次分析法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质量评价--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韶晗 许大为 +2 位作者 宋爽 石梦溪 胡珊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目的】为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强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以便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为研... 【目的】为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强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以便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应分析,构建了各层指标的评判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集,对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质量进行了针对性评判。【结果】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现有景观建设水准,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总体建设质量一般,总体评分为0.56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评分均为“一般”,分值均介于0.5~0.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得分排名为: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塔河固奇谷湿地公园>双河源国家湿地>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古里河国家湿地公园>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呼中呼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十八站呼玛河国家湿地公园>漠河大林河国家湿地公园>加格达奇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在生态调节服务及景观支持层面表现较好,在文化服务方面表现较弱。该地区国家湿地公园在景观特色表达、公众教育等方面需加强投入,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为区域生态优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景观质量评价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 大兴安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佟飞 张秀梅 +1 位作者 吴忠鑫 张沛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6,共8页
根据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效应、生物群落效应和生态系统功能效应特征,构建北方资源增殖型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分析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根据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效应、生物群落效应和生态系统功能效应特征,构建北方资源增殖型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分析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基于2010—2011年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每月生态环境的调查数据,运用构建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的年平均生态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647和0.614,二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均为健康状况良好的生态系统。综合分析认为,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物群落仍处于发展阶段,需对该礁区进行长期连续的调查监测,以进一步了解人工鱼礁的投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增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生态系统健康 综合指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西港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伟尧 唐衍力 +1 位作者 盛化香 万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4,共10页
综合考虑近海生态系统特点与人工鱼礁建设的功能,从海水水质、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三方面构建了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基于对威海西港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4个季度(2012年9月—2013年7月)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结... 综合考虑近海生态系统特点与人工鱼礁建设的功能,从海水水质、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三方面构建了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基于对威海西港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4个季度(2012年9月—2013年7月)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综合调查结果,对威海西港人工鱼礁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健康评价。研究表明:威海西港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生态系统春季、夏季、秋季为较健康水平,冬季为亚健康水平;鱼礁区生态健康指数大于对照区,且差异极显著(P<0.01);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综合分析认为,威海西港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比对照区生态系统更稳定,但仍需开展长期的调查与监测进行验证。本研究结果对于人工鱼礁区的管理、保护和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西港 人工鱼礁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蕊 段亮 +3 位作者 王思宇 宋永会 刘瑞霞 郅二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以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筛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构建了由化学需氧量(COD_(Mn))、总磷(TP)浓度、氨氮(NH_3-N)浓度、叶绿素a(Chl-a)浓度、溶解氧(DO)浓度5个指标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以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筛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构建了由化学需氧量(COD_(Mn))、总磷(TP)浓度、氨氮(NH_3-N)浓度、叶绿素a(Chl-a)浓度、溶解氧(DO)浓度5个指标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表征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环境质量、水生生物和栖息地环境质量特征;运用综合指数法对七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星湿地13个采样点中,6个为亚健康等级,6个为一般病态等级,1个为疾病等级;七星湿地总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亚健康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保护区 七星湿地 生态系统健康 主成分分析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志高 刘景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1期43-48,共6页
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适宜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指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评价。运用AHP法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得出三江自然保... 选取自然性、代表性、多样性、稀有性、适宜性、生态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指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评价。运用AHP法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计算得出三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7891,说明该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该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图1,表5,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评价 自然保护区 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30
15
作者 徐红玲 潘继征 +4 位作者 徐力刚 路学军 赵敏 杨鸿山 吴晓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79-1288,共10页
太湖流域湖荡湿地影响着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是湖泊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对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净化调节作用,对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有利于湖荡湿地的科学管理,从而实现湖荡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太湖流域湖荡湿地影响着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是湖泊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对周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净化调节作用,对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有利于湖荡湿地的科学管理,从而实现湖荡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选择太湖流域11个典型的湖荡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2-2015年开展周年湿地观测季度调查.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结合太湖流域自然条件和社会功能,提出了基于生态可修复性指标的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湖荡湿地中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优的占27.27%,分别是傀儡湖、尚湖和钱资荡;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良的湖荡湿地占9.09%,为长荡湖;中等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湖荡湿地居多,占36.36%,分别是阳澄湖、昆承湖、元荡和淀山湖;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差的湖荡湿地占18.18%,分别是滆湖、澄湖和宜兴三氿.本研究建立的湖泊生态健康评估体系和湖泊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对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的后续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湖荡湿地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综合健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薛嵩嵩 高凡 +1 位作者 何兵 闫正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229,I0002,共8页
[目的]识别新疆乌伦古河流域近30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为指导该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区1989,1998,2006和2017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综合利用3S技术,监测并分析研究区近30 a LUCC... [目的]识别新疆乌伦古河流域近30 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为指导该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区1989,1998,2006和2017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综合利用3S技术,监测并分析研究区近30 a LUCC时空演变特征,采用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计算并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结果]①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扩张趋势,水体和湿地面积呈微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呈显著减少趋势,林地面积呈波动增加趋势,草地面积1989-2006年呈减少趋势,2006-2017年呈微弱增加趋势。其中,耕地净增加量最大(847 km 2),未利用地净减少量最大(744 km 2),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显著区域主要位于福海县、杜热乡和齐干吉迭乡;②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由1989年的146.75增加至2017年的168.29,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由1989年的2.635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2.915亿元,净增加0.28亿元。[结论]近30 a乌伦古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及相互转换,研究区土地资源总体处于高强度发展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做出相应响应,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3S技术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艺双 刘青 +5 位作者 王盼 余梦舒 邢贝贝 罗清云 周海利 曾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0-330,共11页
该文旨在通过构建淡水湖泊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中的鄱阳湖、西洞庭湖、洪湖3个淡水湖泊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首先从水环境、土壤、生物、景观和社会等1级指标中列出13个2级指标,并利用粗糙集理论对13个指标进... 该文旨在通过构建淡水湖泊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中的鄱阳湖、西洞庭湖、洪湖3个淡水湖泊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首先从水环境、土壤、生物、景观和社会等1级指标中列出13个2级指标,并利用粗糙集理论对13个指标进行约简,得到由5个1级指标和8个2级指标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级指标进行主观赋权,以及采用基于信息粒度的属性重要度原理对2级核心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再将2种权重组合起来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通过加权和的方式计算出3个淡水湖泊湿地的综合健康指数,以便进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均为中等,综合健康指数排序为洪湖(6. 063)>鄱阳湖(5. 997)>西洞庭湖(5. 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理论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体系 淡水湖泊 综合健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海伦 路明 +1 位作者 邹胜章 申豪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380-3386,共7页
为探讨适于南方岩溶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针对岩溶地区湿地的独特特点,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二元对比定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为探讨适于南方岩溶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针对岩溶地区湿地的独特特点,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二元对比定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CEI)对会仙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会仙岩溶湿地健康指数为2.992,处于“亚健康”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会仙湿地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恢复能力退化,生态系统不稳定。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生态系统保护,从而促进会仙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探寻会仙岩溶湿地退化原因、开展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岩溶湿地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二元对比定权法 综合评价指数(C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及灰色系统理论的辽河口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康亚茹 许慧 +1 位作者 张明亮 李晋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3-170,共8页
为获取并评估辽河口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该湿地三个时期(2015年、2017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集为基础,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遴选出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辽河口潮滩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利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各... 为获取并评估辽河口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以该湿地三个时期(2015年、2017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集为基础,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遴选出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辽河口潮滩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利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取模糊关系矩阵计算隶属度,进而计算综合评价指数(CEI)。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辽河口潮滩湿地的CEI分别为0.424、0.3923和0.381,其生态系统健康分别处于“中等”“亚病态”和“亚病态”状态,保护形势严峻。依据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辽河口潮滩湿地灰色预测GM(1,1)模型,进一步预测未来6年该潮滩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预测结果显示:2021年、2023年和2025年辽河口潮滩湿地的CEI指数分别为0.3701、0.3593、0.3489,其生态系统健康均处于“亚病态”状态,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虽湿地生态系统压力仍较大,但其健康状况慢慢趋于好转,继续加强对辽河口潮滩湿地的修复,对今后辽河口乃至其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均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湿地 PSR模型 生态系统评价 综合评价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慧娴 李锋民 +1 位作者 卢伦 伍淼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115,共10页
为了将污水处理和环境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美化环境,创造生态景观,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运用综合指标评价及层次分析法,根据人工湿地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适合评价人工湿地综合指标体系。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 为了将污水处理和环境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美化环境,创造生态景观,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运用综合指标评价及层次分析法,根据人工湿地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适合评价人工湿地综合指标体系。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选址适宜性、构建、运行效果与管理、成本费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社会效益6项一级指标,及对应的20个二级指标。并按5分制标准,制定了综合打分的原则,从而构建了人工湿地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