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色市空中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及人工增雨潜力分析
1
作者 黄飞 梁建 +2 位作者 黄开刚 林金红 陆启丹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224-226,共3页
利用百色市所辖各县(市、区)2005—2024年地面气压,反演大气中水汽含量,并结合降水资料,研究该地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各月人工增雨潜力。结果显示:(1)2005—2011年大气可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2012—2024年大气可降水量呈... 利用百色市所辖各县(市、区)2005—2024年地面气压,反演大气中水汽含量,并结合降水资料,研究该地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各月人工增雨潜力。结果显示:(1)2005—2011年大气可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2012—2024年大气可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从总体上看,20年来百色市年大气可降水量呈波动递增趋势,递增率为590.2 mm/10年。(2)从月份来看,百色市空中水汽含量呈单峰型分布,7月水汽最充沛,1月水汽最少。从季节分布来看,百色市空中水汽含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和秋季介于两者之间;右江河谷空中水汽含量大于南北山区北部。(3)百色市实际降水量河谷少、南北山区多,与大气可降水量基本呈相反分布。百色市实际降水量的大小不在于大气水汽含量多少,动力条件、水汽辐合条件和地形作用等对有效降水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4)百色市5—10月自然降水产出率较高,冬季较低,谷值出现在2月。百色市各月的增雨潜力在72.8%~90.5%,秋冬季增雨潜力最好,达到85%以上,夏季和秋季(11月以外)增雨潜力85%以下,其中6月(72.8%)增雨潜力最小,5月(75%)次之,全年有较大的降水潜力可供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水资源 降水自然产出率 增雨潜力 人工增雨 百色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赤壁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优化措施
2
作者 廖冬生 袁满 +1 位作者 刘雅茹 刘鹏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湖北省赤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夏季干旱发生频率高,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强度和影响范围呈加剧趋势。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基于赤壁市自然条件和夏季干旱特点,结合多年人工增雨作业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人工增雨作业效果... 湖北省赤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夏季干旱发生频率高,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强度和影响范围呈加剧趋势。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基于赤壁市自然条件和夏季干旱特点,结合多年人工增雨作业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作业装备、催化技术、作业时机、炮点布设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作业方式、优化炮点布局、精准把握作业时机以及科学制定作业计划,可提高赤壁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效果,为抗旱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抗旱减灾 作业效果 优化措施 夏季干旱 湖北省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盂县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优化研究
3
作者 张少伟 侯洋 李臻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本文以山西省盂县为例,系统分析了人工增雨作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盂县近50年的人工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农业保障和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作业时机把握不准、催化技术单一、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等挑战。本文结合... 本文以山西省盂县为例,系统分析了人工增雨作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盂县近50年的人工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农业保障和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作业时机把握不准、催化技术单一、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等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进展,提出多源数据融合监测、复合催化技术应用、作业装备智能化升级及综合效果评估体系构建等优化策略,以提升增雨作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旨在为基层人工增雨作业的规范化和高效实施提供科技支撑,并对未来云降水机制研究、智能化作业系统开发等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效果评估 催化技术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呼和浩特市农业的影响及人工增雨对策
4
作者 韩润泽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239-241,共3页
干旱灾害作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频发的气象灾害之一,时常会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尽可能减少干旱对呼和浩特市农业生产的危害,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抗旱减灾措施极为迫切。人工增雨作为主动干预自然降水过程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在... 干旱灾害作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频发的气象灾害之一,时常会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尽可能减少干旱对呼和浩特市农业生产的危害,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抗旱减灾措施极为迫切。人工增雨作为主动干预自然降水过程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在干旱灾害防御中应用潜力巨大。为给呼和浩特市优化人工增雨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分析高温干旱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并结合人工增雨在农业生产抗旱减灾中的应用,从完善人工增雨工作机制、严密监测天气状况、引进先进的物质设备与技术及组建高质量的人影工作队伍等角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农业 人工增雨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在乌兰察布市抗旱减灾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
5
作者 杨绍欢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274-276,共3页
水是万物之源,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水,水资源不足时极易出现干旱,不利于当地农牧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水库调蓄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 水是万物之源,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水,水资源不足时极易出现干旱,不利于当地农牧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水库调蓄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能改变灌溉方式,且在保护国家耕地方面的作用明显。基于此,概述了人工增雨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乌兰察布市干旱特征及其影响,探讨了人工增雨在乌兰察布市抗旱减灾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抗旱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 乌兰察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探空气球载体的新型装置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赖辉煌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47-49,共3页
干旱是德化县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措施。设计了一种新型氢气球人工增雨装置,利用探空气球携带催化剂,在到达云层高度后自动点火燃烧催化剂,产生大量冰核以增加雨量。经实践应用后,表明该装置操作简单、... 干旱是德化县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措施。设计了一种新型氢气球人工增雨装置,利用探空气球携带催化剂,在到达云层高度后自动点火燃烧催化剂,产生大量冰核以增加雨量。经实践应用后,表明该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可作为现有增雨作业方式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球 催化剂 自动点火器 人工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山县地面烟炉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
7
作者 肖为晟 齐兴仁 +1 位作者 肖湘 朱吉体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99-201,共3页
利用2022—2024年在蓝山县百叠岭利用AgI烟炉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样本,分析云催化实验数据、天气形势、气象雷达和地面降水资料数据,对比分析地面烟炉作业数据,以研究蓝山县百叠岭地面烟炉建设和经济茶林效益增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蓝... 利用2022—2024年在蓝山县百叠岭利用AgI烟炉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样本,分析云催化实验数据、天气形势、气象雷达和地面降水资料数据,对比分析地面烟炉作业数据,以研究蓝山县百叠岭地面烟炉建设和经济茶林效益增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蓝山县地面烟炉作业的增雨效果较明显,为增加地面烟炉建设提供了客观的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烟炉 人工增雨 蓝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丹 林文 +3 位作者 刘群 冯宏芳 胡淑萍 汪智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利用福建省古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14年1月—2023年1月小时自然降水数据,结合线性拟合、多项式回归和样条回归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开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方法在估测目标区自然降水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福建省古田人工增雨试验基地2014年1月—2023年1月小时自然降水数据,结合线性拟合、多项式回归和样条回归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开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3种机器学习方法在估测目标区自然降水中的应用研究。目标区和对比区自然雨量关系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以区域平均面雨量为统计变量时,CNN和四项式回归效果相对较好,其中CNN的确定系数为0.516,均方根误差为1.097 mm;对平均面雨量进行六次方根变换后,各模型的精准度大幅提升,CNN表现最优,确定系数为0.658,其次为SVM;为克服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时间序列效应及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以面雨量空间格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NN 3种优化器(自适应矩估计、均方根传递和梯度随机下降)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基于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器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最优,其降水估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均方根误差最小,为0.61 mm。因此,利用CNN方法能够进一步优化目标区和对比区雨量关系模型,可为定量评估人工增雨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区域历史回归 机器学习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燃气炮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综合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慧玲 孙跃 +5 位作者 肖辉 曹亚楠 冯亮 冯强 舒未希 朱明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选取2021—2023年安徽省81次燃气炮作业的双偏振天气雷达、雨量计等多源观测数据,综合评估燃气炮作业增雨效果并分析可能机理。结果显示:在降水开始前作业个例增雨效果较好,并伴有水平反射率因子Z_(H)、差分反射率Z_(DR)的增加和共极化... 选取2021—2023年安徽省81次燃气炮作业的双偏振天气雷达、雨量计等多源观测数据,综合评估燃气炮作业增雨效果并分析可能机理。结果显示:在降水开始前作业个例增雨效果较好,并伴有水平反射率因子Z_(H)、差分反射率Z_(DR)的增加和共极化相关系数ρ_(hv)的减少;降水开始后作业增雨效果欠佳。使用携带暖云催化剂的燃气炮作业后云体变化主要在零度层以下,且维持时间较短;使用携带冷云催化剂的燃气炮作业后暖云区和冷云区均有明显变化,且作业影响持续时间更长。燃气炮作业过程中雷达速度谱宽增大,可能是作业引起气流涡旋的增加所导致。统计结果显示:增雨的显著性与作业时长呈负相关,作业时长与Z_(DR)增量呈负相关,过量播撒会导致减雨;增雨的显著性与作业前影响区雨量呈负相关;增雨量与Z_(H)、中低层风速、风切变呈正相关,与高层风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炮 人工增雨 双偏振天气雷达 多源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在资阳市抗旱减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蜜 罗梅 +1 位作者 韦虹 张凌超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57-159,164,共4页
资阳市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是危害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且辖区内水资源贫乏。人工增雨作为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形式,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首要手段,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资阳市的干旱形势、人工增雨在本地抗... 资阳市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是危害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且辖区内水资源贫乏。人工增雨作为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形式,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首要手段,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资阳市的干旱形势、人工增雨在本地抗旱减灾与助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工作机制、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历史实例及作业个例分析对人工增雨在本地抗旱减灾的正面应用进行了简要解析,并对本地人影事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抗旱减灾 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建阳区高温干旱灾害统计分析及人工增雨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明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302-304,共3页
利用南平市建阳区气象局1991—2022年逐月≥35.0℃高温日数资料及同期干旱灾害资料,选择一元线性回归法对建阳区高温干旱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人工增雨对策。结果表明:1991—2022年建阳区≥35.0℃年平均高温日数为35.9 d,且整体呈... 利用南平市建阳区气象局1991—2022年逐月≥35.0℃高温日数资料及同期干旱灾害资料,选择一元线性回归法对建阳区高温干旱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人工增雨对策。结果表明:1991—2022年建阳区≥35.0℃年平均高温日数为35.9 d,且整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6.078 d/10年,上升趋势显著;建阳区年内≥35.0℃的高温日数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10月,高温天气具有出现早、结束晚的特征;除了冬季,建阳区其余三季均有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夏季≥35.0℃的高温天气出现频率最高,占年高温日数的85.0%,其次是秋季,占13.6%,春季≥35.0℃的高温天气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占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特征 人工增雨 建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都县干旱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人工增雨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小宁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干旱灾害是宁都县近年来出现几率很高的气象灾害,经常会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危害。为此,根据宁都县干旱发生实际,分析了1991-2022年宁都县降水变化趋势,总结了宁都县干旱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并梳理了人工增雨作业在宁... 干旱灾害是宁都县近年来出现几率很高的气象灾害,经常会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危害。为此,根据宁都县干旱发生实际,分析了1991-2022年宁都县降水变化趋势,总结了宁都县干旱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并梳理了人工增雨作业在宁都县农业抗旱减灾中的应用成效,最后从加大人影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加强人影作业安全管理、提升人工增雨相关技术水平、加强人影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宁都县人工增雨作业方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天气 农业生产 影响 人工增雨对策 宁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天气对定南县农作物的危害及人工增雨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时凯楠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6期142-14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剧,高温干旱事件频发,给当地农作物生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温干旱不仅直接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速,作物水分供应紧张,还间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病虫害爆发风险增加等,严重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剧,高温干旱事件频发,给当地农作物生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温干旱不仅直接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速,作物水分供应紧张,还间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病虫害爆发风险增加等,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高温干旱成为保障定南县乃至更广泛地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人工增雨作为一种主动干预自然降水过程的技术手段,在缓解干旱灾害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人工增雨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其成功实施需依赖于精确的气象预报、云水资源评估、作业时机选择以及效果监测等多个环节的协同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高温干旱条件下人工增雨措施的优化措施,对于提升定南县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农作物 危害 人工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对枣庄地区的气象影响及高质量发展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文秀 慈航 +1 位作者 李京 陈立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150-152,158,共4页
随着全球变暖、干旱及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人工影响天气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人工增雨旨在提高降水效率和增加降水量,是人工影响天气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阐述了枣庄地区人工增雨现状,重点探究了人工增雨对枣庄地区的农业... 随着全球变暖、干旱及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人工影响天气成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人工增雨旨在提高降水效率和增加降水量,是人工影响天气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阐述了枣庄地区人工增雨现状,重点探究了人工增雨对枣庄地区的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空气环境的影响,并对枣庄地区人工增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初探,以促进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农业生产 森林防火 空气环境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西双版纳州人工增雨效果评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洪群艳 高婷婷 +1 位作者 郑晓泽 孔震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230-232,共3页
为实现人工增雨地面作业效果评估结果的客观快速上报,提高西双版纳州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能力,根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编制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指南》(2016版),基于人工增雨地面作业、智能网格实况、天气雷达、T-lnP... 为实现人工增雨地面作业效果评估结果的客观快速上报,提高西双版纳州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能力,根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编制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指南》(2016版),基于人工增雨地面作业、智能网格实况、天气雷达、T-lnP等数据,利用Python语言将效果评估算法方案转化成自动化生成的西双版纳州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人工增雨 地面作业 效果评估 评估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与防雹对农作物栽培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16
作者 李鸣阳 王翔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124-126,132,共4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农作物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采取人工增雨与防雹措施,改善自然环境,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稳定,以期实现农作物高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农作物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采取人工增雨与防雹措施,改善自然环境,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稳定,以期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产。对此,我国农业发展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需对人工增雨与防雹措施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此,分析了人工增雨与防雹对农作物栽培的影响,并提出了人工增雨与防雹作业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农作物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防雹 农作物栽培 影响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干季气候变化趋势及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分析
17
作者 郑晓泽 洪群艳 +1 位作者 高婷婷 字冉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选取西双版纳1963—2023年国家基本气象站干季逐日降水和日最高气温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西双版纳干旱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干季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景洪呈减少趋势,勐腊、勐海呈增加趋势;(2)1963—2023年,景洪... 选取西双版纳1963—2023年国家基本气象站干季逐日降水和日最高气温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西双版纳干旱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干季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景洪呈减少趋势,勐腊、勐海呈增加趋势;(2)1963—2023年,景洪和勐腊≥35℃的高温天数总体呈上升变化趋势;(3)景洪、勐海、勐腊日平均最高气温总体呈上升变化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同时,阐述了干季干旱对西双版纳最具区位优势的农业产品的影响,分析了人工增雨在农业抗旱减灾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人工增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干季 气候变化趋势 人工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有技术条件下加强人工增雨对水利水电行业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郑元春雷 李婧 +2 位作者 胡倩 何以遥 吴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人工增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调控手段,对水利水电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加强人工增降水对水利水电行业的影响,包括提高人工增降水精度、优化作业方案、加强科学...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人工增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调控手段,对水利水电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加强人工增降水对水利水电行业的影响,包括提高人工增降水精度、优化作业方案、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措施,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水利水电 技术条件 水资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对水资源、农业经济及植被增长的贡献
19
作者 李玮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226-228,共3页
人工增雨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对植被增长及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探讨了人工增雨对水资源的保障率和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以2007年贵州省人工增雨为例,分析了贵州省植被净初... 人工增雨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对植被增长及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探讨了人工增雨对水资源的保障率和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以2007年贵州省人工增雨为例,分析了贵州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结果显示2007年贵州省人工增雨对水资源保障率的贡献为2.47%,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10%,有机物积累的贡献为14.03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水资源 农业经济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通市渔洞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的评估分析
20
作者 陈剑辉 林月 袁兴洪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275-277,共3页
以昭通市渔洞水库径流区作为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野外试验背景,采取区域回归分析方法,利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和鲁甸县2014—2022年近9年区域自动站年均降水量资料,选取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建立月际逐日自然降水量回归方程,基于ArcGIS软... 以昭通市渔洞水库径流区作为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野外试验背景,采取区域回归分析方法,利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和鲁甸县2014—2022年近9年区域自动站年均降水量资料,选取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建立月际逐日自然降水量回归方程,基于ArcGIS软件,在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上绘制泰森多边形,开展同一影响天气系统下24个作业样本面雨量分析,以对比区逐日自然降水面雨量推测作业影响区逐日自然降水面雨量,再与作业影响区实测面雨量作比较,得出7—10月昭通市渔洞水库蓄水型人工增雨相对平均增雨率为15.4%,作业期间贡献入库量约1269.05万m^(3);同时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等雷达回波参量均对增雨作业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库塘蓄水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