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在成人和儿童队列中诊断准确性研究的Meta分析
1
作者 鲁璇 沈田 +6 位作者 张育迪 李永珍 曹艳 帅兰军 李晓燕 王英 吴小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简称1997-ACR)、2012年SLE临床国际协作组(SLICC)标准(简称2012-SLICC)和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标准(简称2019-EULAR/ACR)被广泛用于成人和儿童SL...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简称1997-ACR)、2012年SLE临床国际协作组(SLICC)标准(简称2012-SLICC)和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标准(简称2019-EULAR/ACR)被广泛用于成人和儿童SLE诊断,但其最初的制定仅基于成人队列,在儿童SLE中的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验证。目的评估3个标准在成人及儿童SLE中的诊断效能。设计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比3个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异质性来源,采用GRADE证据等级评价。主要结局指标3个标准诊断儿童SLE的诊断效能。结果本文纳入36项研究中,成人SLE 22项、儿童SLE 13项、成人和儿童SLE 1项。1997-ACR应用在成人SLE和儿童SLE分别为23项和13项,2012-SLICC应用在成人SLE和儿童SLE分别为22项和13项,2019-EULAR/ACR应用在成人SLE和儿童SLE分别为17项和10项。除2012-SLICC成人SLE和儿童SLE特异度和AUC,在3个标准诊断准确性和AUC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儿童SLE:1997-ACR每10万人中,真阳SLE 5(4~5)人,假阳SLE 1(1~2)人;2012-SLICC及2019-EULAR/ACR每10万人中,真阳SLE 6(6~6)人,假阳SLE 0(0~0)人;成人SLE基于3个标准的Meta分析依据GRADE对证据体评价降2级,为低质量证据,儿童SLE基于3个标准的Meta分析依据GRADE对证据体评价局限性降1级,为中等质量证据。结论在儿童和成人SLE中,相较1997-ACR,2012-SLICC和2019-EULAR/ACR诊断效能更优且诊断效能相同;儿童人SLE中2012-SLICC和2019-EULAR/ACR误诊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类标准 儿童 诊断价值 敏感性 特异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组态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2
作者 张瑾 吴媛 李金铠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7-107,共11页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具有关键作用。为系统探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理论框架,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样本,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不同时空...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具有关键作用。为系统探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理论框架,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样本,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不同时空条件下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差异与影响因素组态。结果表明:①政府扶持并非“特效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差异;②“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经历从“环境引领-利基响应”到“利基主导-体制变化”的驱动路径转换,现阶段应加大微观利基层驱动力培育;③资源禀赋与用电需求在不同时期均发挥重要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系统 新能源产业发展 影响因素组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2 位作者 李琼 吴敏 姬荣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7-2725,共9页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响因素,以问卷形式邀请专家评分,并通过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ng, A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atrices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ement, MICMAC)等方法,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程度、层次结构及风险传导逻辑。研究表明:安全意识、习惯性违规和安全监督监察等因素对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有显著影响,且有强敏感性;规章制度为影响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的根源因素;影响因素层级反馈系统呈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人因失误 燃气泄漏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晶 苗依婷 +2 位作者 贺雪梅 蒋东洋 梁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20-1227,共8页
背景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工作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对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工作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高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对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我国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分析相关研究在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上的共性与差异,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获取有关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6-12。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的作者、调查时间、调查地区、样本量、工作满意度评价维度和指标、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等信息,采取描述性分析法进行汇总、分析、比较。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9篇,涉及15354名全科医生。对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主要涉及物质满意度、关系满意度、成长满意度、总体满意度4个维度,其中19篇文献提及收入、人际关系,14篇文献提及工作环境、职务晋升、个人价值,8篇文献提及培训。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压力、工作量、晋升机会、聘任方式、工作环境、工龄、人际关系、福利待遇、单位类型、社会认可等。结论我国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且受收入水平、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压力、工作量、晋升机会、聘任方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职业满意 影响因素分析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和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彤立 邹丽萍 +3 位作者 郑华 伍云 申昆玲 吕忠礼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与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治疗的116名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基本信息和高危因素,应用GMFCS对粗大运动能力进行分级。使用多元... 目的:探讨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与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治疗的116名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基本信息和高危因素,应用GMFCS对粗大运动能力进行分级。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6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中孕龄<37周的早产儿70例(62.5%),<2500g的低出生体重60例(54.5%),出生窒息46例(39.7%),孕期感染27例(23.3%),双胎16例(13.8%),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回归方程有意义(P<0.001)。结论: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与GMFCS相关,更倾向于发展为GMFCSⅢ。出生窒息、孕期感染和双胎与GMFC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因素 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王晓雨 冯贞贞 +2 位作者 王军 郭小川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27-1537,共11页
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了ARDS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对于ARDS并发AKI的认识及有效防治措施尚不足,探索可能的预测因子对于早期评估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ARDS患者AKI的发生... 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了ARDS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对于ARDS并发AKI的认识及有效防治措施尚不足,探索可能的预测因子对于早期评估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ARDS患者AKI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系统评价ARDS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数据库中ARDS患者并发AKI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含61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OR=1.02,95%CI=1.00~1.03,P=0.007)、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较高(OR=1.17,95%CI=1.05~1.30,P=0.004),合并糖尿病(OR=1.40,95%CI=1.09~1.80,P=0.008)、高血压(OR=1.56,95%CI=1.26~1.93,P<0.001)、心房颤动(OR=1.76,95%CI=1.09~2.85,P=0.020)、慢性肾病(OR=10.31,95%CI=3.30~32.19,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OR=1.02,95%CI=1.00~1.05,P=0.030)、血管生成素2(Ang-2)(OR=1.84,95%CI=1.73~1.95,P<0.001)水平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 U/L(OR=2.27,95%CI=1.56~3.31,P<0.001),动脉血p H值降低(OR=0.83,95%CI=0.75~0.92,P=0.0006)、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OR=0.92,95%CI=0.86~0.99,P=0.020),机械通气(OR=2.53,95%CI=1.96~3.26,P<0.001)、体外膜肺氧合(ECMO)(OR=1.81,95%CI=1.43~2.28,P<0.001)治疗是ARDS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而性别(OR=1.17,95%CI=0.82~1.67,P=0.390)、BMI(OR=1.27,95%CI=0.77~2.09,P=0.350)、肥胖(OR=5.88,95%CI=0.51~68.28,P=0.16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OR=1.20,95%CI=0.99~1.46,P=0.060)、心力衰竭(OR=4.49,95%CI=0.58~34.70,P=0.150)、意识障碍(OR=1.83,95%CI=0.88~3.84,P=0.110)、胸腔积液(OR=1.16,95%CI=0.81~1.65,P=0.410)、氧合指数(OR=4.30,95%CI=0.69~26.77,P=0.120)、降钙素原(OR=1.08,95%CI=0.95~1.23,P=0.230)、白细胞计数(OR=1.56,95%CI=0.51~4.80,P=0.440)、血浆白蛋白(OR=1.07,95%CI=0.97~1.17,P=0.170)与ARDS患者并发AKI不相关。结论ARDS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一般因素(年龄增长)、整体评估(SOFA评分高)、疾病因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慢性肾病)、实验室指标(NLR、Ang-2水平升高,AST>40 U/L,动脉血p H值、GFR降低)以及治疗方面(机械通气、ECMO)。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局限,本结论仍需未来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卒中患者衰弱相关因素meta分析
7
作者 余深艳 毛孝容 +3 位作者 许叶华 李铀氢 曾霞 梁光耀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目的系统分析中国卒中患者衰弱的相关因素,为识别卒中患者的衰弱风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 brary、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卒中患者衰弱相... 目的系统分析中国卒中患者衰弱的相关因素,为识别卒中患者的衰弱风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 brary、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卒中患者衰弱相关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5.0统计软件对衰弱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研究,总样本量为3857例。meta分析显示,卒中患者衰弱的相关因素包括增龄(OR 1.07,95%CI 1.02~1.11,P=0.002)、年龄>75岁(OR 2.89,95%CI 1.76~4.74,P<0.001)、入院NIHSS评分>14分(OR 4.61,95%CI 2.04~10.42,P<0.001)、营养不良(OR 3.14,95%CI 1.04~9.50,P=0.043)、抑郁(OR 4.15,95%CI 1.95~8.85,P<0.001)、糖尿病(OR 3.27,95%CI 1.76~6.08,P<0.001)、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 2.37,95%CI 1.22~4.61,P=0.011)、日常生活能力正常(OR 0.96,95%CI 0.95~0.97,P<0.001)。结论中国卒中患者衰弱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日常生活能力正常是衰弱的保护因素,而增龄、入院NIHSS评分高、营养不良、抑郁、糖尿病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是衰弱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卒中 中国 影响因素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厉瑜 益西措姆 +3 位作者 杜宁刚 达娃央宗 郭彦君 王进仕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7,94,共8页
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影响因素较多,仅利用单一因素进行负荷预测的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可辨识矩阵采集电力负荷数据后,利用ACO-PAM综合算法对电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有价值的负荷数... 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影响因素较多,仅利用单一因素进行负荷预测的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可辨识矩阵采集电力负荷数据后,利用ACO-PAM综合算法对电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有价值的负荷数据;将聚类获取电力负荷数据经数据类因素量化和非数据类因素量化处理后,分析多种因素与负荷的相关性,将获取的多因素作为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多因素的影响下,该方法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结果逼近实际值;与2种对比方法相比,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小130.98、41.65万吨标准煤,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3.77%、1.19%,说明所提方法预测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 组合分析 电力系统 长期负荷预测 数据聚类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系统韧性的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9
作者 吕添贵 陈安莹 +4 位作者 付舒斐 汪立 胡晗 耿灿 赵巧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研究目的:精准把握粮食主产区耕地韧性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为实现耕地系统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K-means改进的熵权法,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系统... 研究目的:精准把握粮食主产区耕地韧性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为实现耕地系统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K-means改进的熵权法,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系统韧性水平由2009年的0.266上升至2023年的0.414,年均增长0.010,呈稳步上升态势;(2)耕地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网络形态经历了“稀疏零落—互相牵连—密切联系”的演进过程,边缘地区耕地系统韧性联系密度显著增长,整体网络趋向于均衡发展且结构愈发稳定;(3)耕地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网络中网络关系数为245,网络关联度为1,凸显区域间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协同作用持续强化,空间互动日益紧密;(4)劳动力规模显著抑制空间关联网络形成,而雨水条件、教育投入与农业技术创新呈显著阶段性影响,经济水平影响不显著。此外,雨水条件与教育投入交互作用最强。研究结论:打造粮食安全区域协同体系,应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耕地系统韧性空间关联形态与结构特征,构建韧性目标导向下差别化耕地保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系统韧性 空间关联网络 驱动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
10
作者 王建鹏 彭叶林 +2 位作者 郑亮 陈万旭 徐蕾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1-351,共11页
[目的]科学评价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特征,揭示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为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制定和土地利用政策调控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长江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以及其他多源数据... [目的]科学评价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特征,揭示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为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制定和土地利用政策调控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长江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以及其他多源数据,借助InVEST模型和综合得分法刻画了长江黄河流域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特征,利用热点分析工具分析了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聚集性,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1)研究期间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由2000年的0.43持续增加到2020年的0.46,黄河流域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由2000年的0.30持续增加到2020年的0.33。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丘陵山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山区和黄河中游的平原地区。(2) 2000年、2010年和2020年长江黄河流域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显著热点区占10.642%、12.512%和12.412%。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江西以及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冷点地区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上游的青海甘肃地区;(3)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社会因子与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自然本底因子中平均海拔升高1%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下降0.08%,而降水呈现出正相关;土地利用程度增加1%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降低0.065%,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才能有效促进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结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自然环境本底(如气候、地形、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异质性 热点分析 驱动因素 InVEST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长江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分析和模糊专家系统的电力工程应急成本估算方法
11
作者 陈铭 梅诗妍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因施工周期长,易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合理估算应急成本对工程管理至关重要。然而,传统基于经验的方法误差较大,难以适应复杂的工程环境。基于模糊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在性能上虽有... 【目的】电力工程因施工周期长,易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合理估算应急成本对工程管理至关重要。然而,传统基于经验的方法误差较大,难以适应复杂的工程环境。基于模糊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在性能上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参数优化难、过拟合严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应急成本估算新方法,通过结合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并引入主成分分析模块缓解过拟合问题,进而提高预测精度。【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风险分析和自适应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的应急成本估算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电力工程成本的13个风险因素,建立了应急成本与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模糊逻辑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引入了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通过模糊化输入变量并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推理,避免了传统模糊专家系统对模糊规则库的依赖。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在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中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模块,通过降维减少冗余信息,缓解了其在小数据集上可能出现的过拟合问题。【结果】实验选取210条电力工程应急成本数据,随机选取80%作为训练集、20%作为测试集,对比4种方法的性能:基于Mamdani模糊推理的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基于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方法和基于改进型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两种现有方法,基于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方法在训练集上表现优异,但在测试集上过拟合严重;引入主成分分析模块后,基于改进型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方法在测试集上的表现明显更优、泛化能力更强且收敛速度更快。【结论】基于改进型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应急成本估算方法结合了模糊推理和神经网络的优势,提高了对电力工程应急成本的预测精度。主要创新点为:提出了一种应急成本估算方法,结合了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优势,能够有效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在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中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模块,通过降维减少了冗余信息,有效避免了模型过拟合问题,提高了其泛化能力。该方法可为电力工程预算管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也可推广至其他不确定性成本预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成本 风险因素 模糊专家系统 模糊推理 自适应网络 主成分分析方法 过拟合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抑法的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宇婧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9期115-117,共3页
在酶抑法检测系统中,常用的酶包括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等,这些酶能够与农药发生反应,导致酶活性受到抑制。检测人员为了提高酶抑法检测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类型和酶活性,保证提取液的质量,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建立标... 在酶抑法检测系统中,常用的酶包括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等,这些酶能够与农药发生反应,导致酶活性受到抑制。检测人员为了提高酶抑法检测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类型和酶活性,保证提取液的质量,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优化提高酶抑法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检测过程中,将酶与农产品提取液混合,一段时间后观察酶活性的变化,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可以确定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浓度,酶抑法是一种用于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等优点,该方法主要基于酶与农药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察酶活性的变化来检测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抑法 农产品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系统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生胜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212-214,共3页
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深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其在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然而,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金、技术、环境条件等,... 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深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其在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然而,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金、技术、环境条件等,如果这些影响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难以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及质量。基于此,阐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概况及建设特点,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探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程度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建设影响因素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刘国云 布美热木·克力木 木合塔尔·艾买提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驱动因素,以阿克苏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从压力、敏感性、恢复力3个方面选取20项指标,建立阿克苏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各县(市)农业生态系... 为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驱动因素,以阿克苏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从压力、敏感性、恢复力3个方面选取20项指标,建立阿克苏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各县(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计算和分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压力的权重为36.245%,敏感性的权重为38.005%,恢复力的权重为25.750%。(2)阿克苏各县(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不一,以高度脆弱和中度脆弱为主,以微度脆弱为辅。极度脆弱的县有1个,占阿克苏地区总面积的11.0%,高度脆弱的县(市)有3个,占阿克苏地区总面积的41.7%;中度脆弱的县有2个,占阿克苏地区总面积的14.4%;微度脆弱的县有3个,占阿克苏地区总面积的32.8%。(3)阿克苏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农业生产条件、气候状况、农业经济状况、农业机械化水平、极端天气和森林覆盖情况,其中农业生产条件是首要驱动因素。因此,降低阿克苏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重点是改善中高度脆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态系统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脆弱性 驱动因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及其影响路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维 马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4-268,共5页
为了通过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模型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4个层面探究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关键人因及其影响路径。对90起高校实验室事故(2000—2022年)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探讨了... 为了通过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模型从组织影响、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4个层面探究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关键人因及其影响路径。对90起高校实验室事故(2000—2022年)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探讨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和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组织过程简单、监督不充分、个人因素、技能失误和习惯性违规是导致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模型中高低层级的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且主要的实验室事故致因路径共有16条。根据各层级事故致因形式,剖析了针对性的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影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事故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卡方检验 让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及其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宫运华 张喆 范志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0,共7页
为提高油气管道事故预防策略的有效性,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及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建立油气管道事故预防控制结构,分析国内外35起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并依据扎根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编码,得出油... 为提高油气管道事故预防策略的有效性,首先,基于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及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建立油气管道事故预防控制结构,分析国内外35起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并依据扎根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编码,得出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其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关系网络,通过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关联方向指数分析,识别油气管道事故原因中核心及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影响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管道事故原因分类模型包含6个层次:政府及监管部门因素、第三方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可将其细分为22个最底层原因因素。其中,政府及监管部门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和第三方因素均为核心因素;制度缺陷、监督不充分、运行计划不当、第三方破坏行为、管材与焊缝缺陷、施工/维修/配件问题、技能失误均为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影响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STAMP)模型 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 油气管道 事故原因 分类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用于断路器状态评估因素分类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国钢 李宇 +1 位作者 汤翔 耿英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0-354,共5页
为了使高压断路器工作状态的评估更准确可靠,提高其诊断精度,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模糊综合评判过程中各评价因素的分类。该法首先提取各评价因素的特征,构造模糊相似矩阵和模糊等价矩阵,再通过选取不同阈值下的截集,进行动态聚... 为了使高压断路器工作状态的评估更准确可靠,提高其诊断精度,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模糊综合评判过程中各评价因素的分类。该法首先提取各评价因素的特征,构造模糊相似矩阵和模糊等价矩阵,再通过选取不同阈值下的截集,进行动态聚类,建立层次模型,最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层次中评价因素的权重。以SF6高压断路器为例,给出的聚类分析过程表明,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因素分类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高压断路器 状态评估 因素分类 权重分配 模糊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中的分类树模型在分析伤害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杜琳 刘伟佳 +5 位作者 刘伟 林汉生 麦锦城 何秀芳 张维蔚 林国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6-548,共3页
关键词 分类树模型 影响因素 伤害 SPSS 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 交互作用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系统类型划分与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63
19
作者 张英 冯建赟 +1 位作者 何治亮 李朋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8,共9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地热开发利用,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地热系统定义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质单元,以热源为中心,包含热生成—运移—聚集所需要的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这些要素和作用组成了能形成热能聚集的功能单元。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地热... 为了更好地进行地热开发利用,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地热系统定义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质单元,以热源为中心,包含热生成—运移—聚集所需要的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这些要素和作用组成了能形成热能聚集的功能单元。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地热系统可分为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Ⅰ型)和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Ⅱ型)两大类。根据热源类型,地热系统可细分为隆起山地岩浆型地热系统(Ⅰ1型)、隆起山地非岩浆型地热系统(Ⅰ2型)、沉积盆地岩浆型地热系统(Ⅱ1型)、沉积盆地非岩浆型地热系统(Ⅱ2型)4亚类。根据热的赋存方式,上述4亚类地热系统可进一步细分为隆起山地岩浆水热型地热系统、隆起山地岩浆干热型地热系统等8种类型。充足的热源是一切地热系统形成的基础。充足的水源补给和断裂发育是隆起山地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的主控因素,一定埋深的大规模优质储层是沉积盆地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的主控因素。埋藏较浅的高渗透性储层及较好的盖层,是干热型地热系统形成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系统 分类 主控因素 隆起山地型 沉积盆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嘉定区农村居民就诊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决策树和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娴静 陈政 +14 位作者 赵耐青 罗力 张黎明 王颖 陈进根 张广鹏 邓益川 孙梅 李春芳 马进 谢洪明 华颖 包江波 劭晶晶 郝模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上海市嘉定区农村居民就诊单位选择的因素,并探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CHAID法)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方法采用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CHAID法)相结合的方法,用似然比检验比较模型之间的优劣,... 目的分析影响上海市嘉定区农村居民就诊单位选择的因素,并探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CHAID法)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方法采用多分类无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CHAID法)相结合的方法,用似然比检验比较模型之间的优劣,确定最佳模型。结果影响嘉定区农村居民选择就诊单位的主要因素是保健制度、年龄、恩格尔系数、性别、看病距离、职业以及保健制度和文化程度的交互作用。结论决策树提供解释变量类别的重新划分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logistic模型提供因素的主效应作用以及对交互作用是否存在的检验信息,两者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挖掘出对目标变量有影响的因素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农村 居民 就诊单位选择 影响因素 决策树 分类无序反应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