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
王伟
雷晓燕
罗锟
陈鹏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高速动车组柔性车体-座椅-人体系统耦合振动特性 |
高建敏
王谢堂
|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地铁车辆-道岔动力学性能分析 |
李华伟
许孝堂
刘韦
何俊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缩尺车辆-轨道试验平台研制 |
陈晨
蔡世生
肖俊恒
张欢
闫子权
孙林林
刘炳彤
|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极值预测及可靠度计算 |
徐磊
朱雪燕
金浩然
刘鹏飞
闫斌
余志武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侧向风作用下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 |
李永乐
胡朋
张明金
廖海黎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7
|
基于准零刚度隔振器的车-座椅-人耦合模型动态特性研究 |
王勇
李舜酩
程春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
8
|
基于任务-网络模型的装甲车辆乘员脑力负荷评价方法研究 |
刘维平
聂俊峰
金毅
白雅娟
|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9
|
车辆-人体系统振动时域模拟及悬架非线性分析 |
王岩松
何辉
耿艾莉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0
|
基于自激励人体模型的人-结构竖向相互作用研究 |
谢伟平
冯金鹏
何卫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11
|
不同车辆-轨道垂向动力学模型功率流传递特性研究 |
徐宁
任尊松
薛蕊
李强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2
|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垂向动力分析模型的试验验证 |
金亮星
乔世范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3
|
三自由度“人体-座椅”系统的动态舒适性研究 |
范平清
邢彦锋
赵波
|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人体-金属模型静电放电电流波形小波去噪 |
陈翔
魏明
王雷
杨楠
王向东
|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5
|
特种车辆叉臂式座椅刚度-阻尼特性及舒适性研究 |
李占龙
赵钧铎
高山铁
秦园
杨强
|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6
|
救护车-担架-卧位人体系统振动模型及仿真分析 |
胡启国
李苏平
罗天洪
胡海波
|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高速铁路车辆-轨道-桥梁空间耦合系统模型修正研究 |
高亮
姜涵文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8
|
双车道公路驾驶人-车辆-弯道(环境)系统模型 |
钱宇彬
肖凌云
王婉秋
|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9
|
基于预瞄-优化驾驶员模型的多轴车辆操纵稳定性仿真研究 |
万芳
张军伟
李辰
乔杰
杨波
|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0
|
高速铁路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振动分析 |
张彦博
刘秀波
魏剑梅
陈茁
|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