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重心动摇轨迹包络面积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安美君 邹任玲 +1 位作者 胡秀坊 徐秀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5-256,259,共3页
传统的人体重心动摇轨迹包络面积计算方法是先确定包络所有点的凸包形状,再计算凸包的面积,其最优时间复杂度接近O(nlbn)。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一种近似凸包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点集在不同旋转角度下的坐标,查找X轴和Y轴的最大最小极值点,快... 传统的人体重心动摇轨迹包络面积计算方法是先确定包络所有点的凸包形状,再计算凸包的面积,其最优时间复杂度接近O(nlbn)。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一种近似凸包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点集在不同旋转角度下的坐标,查找X轴和Y轴的最大最小极值点,快速标定构成凸包点,确定凸包形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接近于O(n)。实际应用证明,该算法能满足精度要求,提高人体重心动摇轨迹包络面积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心动摇轨迹 凸包算法 近似凸包 包络面积 平衡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减重支撑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2
作者 胡军 余增 +3 位作者 王芳 刘国庆 王鹏越 张凯旋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8-1135,共8页
面向我国脑卒中和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发了一种基于人体足底压力分布和重心轨迹的双腋支撑下肢康复减重系统。首先,分析研究了减重支撑训练对足底压力的影响;其次,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并结合人体重心轨迹研究,对... 面向我国脑卒中和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开发了一种基于人体足底压力分布和重心轨迹的双腋支撑下肢康复减重系统。首先,分析研究了减重支撑训练对足底压力的影响;其次,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并结合人体重心轨迹研究,对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确定了相关尺寸;然后,通过静力学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最后,对减重模块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仿真。该系统可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实现模仿正常人行走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 减重支撑 人体重心轨迹 足底压力 结构设计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优秀男运动员百米动作速度时空结构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慧松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9,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高速摄像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外男运动员百米途中跑一个单步的步长、步时及人体重心轨迹进行研究,制定了短跑运动员所应达到的步频、步幅范围与跑速之间关系的模式表,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步长 步频 男子百米 途中跑 人体重心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链式侧翻辅助装置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
4
作者 刘征 潘国新 +2 位作者 姚鹏震 刘甜 苏鹏 《图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094-1104,共11页
定期侧翻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护理措施,现有侧翻辅助装置机械式结构刚性较大,未考虑人体侧翻运动机理,充气式存在人体关节转动中心和机构转动中心不一致,易导致患者在侧翻过程中受伤,因此,研究人机运动协同的仰卧位侧翻辅助装... 定期侧翻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护理措施,现有侧翻辅助装置机械式结构刚性较大,未考虑人体侧翻运动机理,充气式存在人体关节转动中心和机构转动中心不一致,易导致患者在侧翻过程中受伤,因此,研究人机运动协同的仰卧位侧翻辅助装置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人体侧翻运动机理的研究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平面连杆机构驱动双支链结构的侧翻辅助装置,主要受力位置为肩部和臀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设计参数,利用图解法分析连杆传动角,同时进行装置的运动学仿真、工作空间分析与人体侧翻重心轨迹提取实验,对整体装置进行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辅助人体侧翻角度为30°~45°,该角度范围内人体与双支链接触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有助于预防压疮。机构传动角范围为42.19°~90.00°,该角度范围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研究验证了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双支链结构能够拟合肩部和臀部的运动过程,提供多段式支撑链接触,避免局部压力集中,符合人-机协同性与人机工程学的康复辅具设计要求,为侧翻康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翻辅助 人体重心运动轨迹分析 双支链结构 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 机构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