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1
作者 韩平平 丁静雅 +3 位作者 吴红斌 仇茹嘉 徐斌 吴家毓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其次,计算包含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指标的主客观综合权重,构建考虑时空分布特性的人体舒适度模型,并验证其与空调负荷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提取建模样本数据,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空调负荷预测模型。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情景下可有效提高空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空调 负荷预测 人体舒适度指数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多层住宅小区室外热舒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ssd 被引量:7
2
作者 曾瑜 玄峰 《中外建筑》 2018年第12期47-50,共4页
住宅小区室外环境,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户外活动场所,其热舒适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ssd和计算机环境模拟软件Ecotect,以上海多层住宅小区的标准室外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的计算与分析,探讨楼栋的朝向、面宽和总高等... 住宅小区室外环境,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户外活动场所,其热舒适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ssd和计算机环境模拟软件Ecotect,以上海多层住宅小区的标准室外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的计算与分析,探讨楼栋的朝向、面宽和总高等三因素对室外热舒适的影响程度。旨在有效指导住宅小区内楼栋的排布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热舒适 人体舒适度指数Ecotect 正交试验 楼栋排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居民用电分析及用电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卜飞飞 白宏坤 +1 位作者 王圆圆 韩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1,共7页
针对气象状况、季节等因素对居民用电负荷有不同影响,为深入分析不同因素与居民用电的相关性,提出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建立适用于用电负荷的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各气象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与居民用电的... 针对气象状况、季节等因素对居民用电负荷有不同影响,为深入分析不同因素与居民用电的相关性,提出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建立适用于用电负荷的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各气象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与居民用电的相关性。基于郑州气象大数据和居民用户用电数据,得到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相比于其他单个气象因子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基于灰度预测模型和RBF神经网络,结合人体舒适度指数对用电的影响,提出灰色RBF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用郑州某小区近年的负荷数据作为预测样本数据,分别采用灰色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及灰色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用户负荷进行预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灰色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为后续居民用电负荷的精确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度 灰色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舒适度指数在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绍伍 张明洁 +2 位作者 张京红 张亚杰 杨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选用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构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种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海南岛全年综合舒适度... 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选用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构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种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海南岛全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在‒55~40,全年气候舒适度在较舒适及以上等级的日数平均为264.0 d,海南岛全年气候舒适条件好,优势在11月至翌年3月的冬半年,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为最舒适和舒适的日数北部多于南部;(2)海南岛全年人体舒适度指数在57~65,1、2和12月气候舒适度为较舒适等级,3—11月为舒适等级,全年舒适等级日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3)两种指数时空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综合舒适度指数更适合用于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评价,在应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时,需对其分级标准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舒适度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 气候舒适度评价 对比分析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舒适度在潮州旅游的研究
5
作者 廖向纯 蔡立青 +1 位作者 潘燕莲 徐振樾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6期12-13,共2页
根据潮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87-2018年逐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以人体舒适度指数为指标,对潮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潮州市适宜旅游的时间集中于1-6月和9-12月,占总数的80%,其中最适宜的月份为4、10... 根据潮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87-2018年逐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以人体舒适度指数为指标,对潮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潮州市适宜旅游的时间集中于1-6月和9-12月,占总数的80%,其中最适宜的月份为4、10、11月,凉舒适为1-3月和12月,暖舒适为5-6月和9月;不适宜旅游时间集中于7-8月,占总数的16.7%。结论表明,潮州市适宜旅游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旅游气候 人体舒适度指数 潮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斗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6
作者 雷振亮 钟成文 梅雨菲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5期123-125,共3页
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斗门国家气象观测站近30年(1988—2017年)逐月、逐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斗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斗门区"最为舒... 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斗门国家气象观测站近30年(1988—2017年)逐月、逐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斗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斗门区"最为舒适"的旅游月份为4月、10月、11月,"舒适"的月份为1月、2月、3月、5月、6月、9月和12月,旅游舒适月份共为10个月,占全年83.3%;斗门区年平均"舒适"天数为261.5 d,占全年总天数的71.6%,其中4月、10月、11月近乎全月都是旅游舒适期;斗门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旅游舒适天数超70%,是非常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旅游舒适 斗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气候舒适度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小泉 傅帅 +1 位作者 杨知非 刘恒德 《科技通报》 2019年第10期39-45,共7页
基于1981-2017年武义县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的观测资料,计算了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四个气候舒适度相关的综合性指标。结果表明:(1)武义县气候舒适度全年较适宜。夏、冬季舒适等级低,舒适日数较... 基于1981-2017年武义县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的观测资料,计算了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四个气候舒适度相关的综合性指标。结果表明:(1)武义县气候舒适度全年较适宜。夏、冬季舒适等级低,舒适日数较少;春、秋季舒适等级高,舒适日数较多。(2)过去的37 a中,气候往更加适宜方向发展,舒适日数逐渐增多。(3)每年气候舒适时段为3月18日~6月16日(共91 d)与9月5日~11月21日(共78d);最舒适时段为4月7日~5月31日(共48 d)与9月25日~11月10日(共46 d)。(4) R/S分析揭示出武义县未来的舒适度指数值(日数)仍将继续当前的趋势朝舒适偏暖(增多)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义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着衣指数 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20年江西省气候及其舒适度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海报 王璇 +1 位作者 吴文心 段雨欣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89-92,97,共5页
利用江西省1981-2020年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通过KSSD经验公式计算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CI),并以此表征气候舒适度,研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区域舒适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利用江西省1981-2020年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通过KSSD经验公式计算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CI),并以此表征气候舒适度,研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区域舒适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每10年上升0.4℃;相对湿度呈波动下降趋势,波动幅度相对较大;风速在2002年之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之后呈波动上升趋势。CI和舒适天数的年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随着气候变暖,CI和舒适天数逐渐趋于增加;CI的月变化呈单峰型,即先上升再下降,7月均达到峰值75.6,1月为最低值42.1;舒适天数的月变化呈先上升、下降,再上升、下降的趋势。舒适天数在春、秋和冬季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夏、秋和冬季每10年分别上升(下降)+2.1、-2.7、+0.2、+2.6 d,以夏、冬季的变化较为明显,说明气候变暖对夏、冬季的影响较大,且夏季的下降天数小于春秋冬3个季节总的增加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CI) 舒适天数 气候变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评价
9
作者 包红光 王波 +3 位作者 闫晓云 贾雨龙 秦嘉泽 王卫民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8-27,45,共11页
[目的]评价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旨在为植被群落结构的最优配置模式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1年不同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天,在7∶0... [目的]评价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旨在为植被群落结构的最优配置模式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1年不同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天,在7∶00-19∶00对5种不同结构绿地及对照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PM_(2.5)、空气正负离子以及噪声等指标进行实地监测,分析变化特征并评价环境效益。[结果]人体舒适度(Ⅰ_(CHB))季节日变化与季节均值主要表现为较舒适(Ⅴ)、偏热(Ⅵ)、舒适(Ⅳ)、冷(Ⅱ)等级;同一季节不同结构绿地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PM_(2.5)呈“上午高,下午低”的状态,15∶00-19∶00出现监测时段最低值;冬季、夏季PM_(2.5)均值分别表现最高、最低;PM_(2.5)日变化及季节变化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II级标准。春季、夏季、秋季18∶00-19∶00,冬季7∶00-8∶00空气清洁度指数(CI)达到容许(D)及以上;不同季节均值等级分别为C~D、B~C、B~C、C~D,对照点均值为D;冬季灌草型均值最高,其他季节乔灌草型均值最高。冬季噪声均值在Ⅰ~Ⅲ,其他季节噪声均值在Ⅰ~Ⅱ,同一季节多层结构绿地噪声较低;秋季、冬季不同结构绿地噪声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结论]PM_(2.5)为影响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的主要因素;春季灌草型,夏季、秋季、冬季乔木型环境效益综合得分最高。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实行季节性绿地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结构绿地的环境效益表现,建立科学合理的绿地更新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人体舒适度指数 PM_(2.5) 空气清洁度指数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来辽宁省不同等级舒适日数演变及空间区划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永强 郭明 乌日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9,共7页
根据1964—2015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法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在季尺度上分析辽宁省不同等级舒适日数演变情况及典型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期;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分... 根据1964—2015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法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在季尺度上分析辽宁省不同等级舒适日数演变情况及典型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期;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季尺度空间变化特征,并应用Arc GIS软件进行舒适区域划分。结果表明:(1)辽宁省多年平均冷不舒适日数呈降低趋势,舒适日数呈增加趋势,热不舒适日数也呈微弱增加趋势;舒适程度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除冬季外5座典型旅游城市均适宜旅游,夏季为最佳旅游期;其中,沈阳、本溪更适宜春季旅游,大连更适宜秋季旅游。(3)辽宁省四季舒适度变化情况可大致划分为辽西、辽中、辽东三个区域,具体划分情况随季节有相应变化,总体舒适度由辽宁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舒适日数 气温变化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科技城对局地气候舒适性影响的数值试验
11
作者 张瑜 曾胜兰 +1 位作者 李肇洁 李雁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40-649,共10页
为探索创新科技城对局地气候舒适性的影响,利用WRF数值模式,对成都市双流区待建创新科技城的位置与面积规划进行敏感性试验。结合当地主导风向和实际项目需求,设计了不建设创新科技城、创新科技城占地面积9 km^2、12 km^2和16 km^2 4种... 为探索创新科技城对局地气候舒适性的影响,利用WRF数值模式,对成都市双流区待建创新科技城的位置与面积规划进行敏感性试验。结合当地主导风向和实际项目需求,设计了不建设创新科技城、创新科技城占地面积9 km^2、12 km^2和16 km^2 4种面积敏感性试验,以及创新科技城位于双流地区中部、北部、南部、西部和东部5个方位的位置敏感性试验。通过对比下垫面修改前后模拟结果的2米气温、2米湿度、10米风速等气象要素以及两米人体舒适度指数,认为创新科技城建设面积约12 km^2,且位于双流地区中部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局地气候 敏感性试验 数值试验 气象要素 主导风向 下垫面 占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若尔盖旅游气候资源及旅游舒适期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林英 曹金平 +2 位作者 张艳菲 王全兰 程新巧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36-541,共6页
利用若尔盖1971-2000年的逐日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资料,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以上主要旅游气候要素进行月、年变化规律分析,为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为旅客提供气象服务。统计和分析表明:若... 利用若尔盖1971-2000年的逐日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资料,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以上主要旅游气候要素进行月、年变化规律分析,为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为旅客提供气象服务。统计和分析表明:若尔盖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总时数达到2510h。该地整年气温偏低,月均气温为-10.2℃-10.8℃,年平均气温为0.8℃,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为649.1mm,干湿季分明,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8%,白天降水少并且无大的降水。空气相对湿度与气温的配合让人体感觉比较舒适,风速较小,适合开展旅游活动。该地的最佳旅游舒适期为7、8月,而6月和9月可根据实时天气情况适当安排旅游活动,舒适天数在68天左右,舒适天数随年份呈波动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象与气候 旅游 气候 人体舒适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学院路绿化对夏季热环境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岳甲 陈志骏 +4 位作者 宋莎莎 吕楚 吴学谦 严少君 申亚梅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第6期38-42,共5页
该研究选择杭州学院路部分路段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4个长度为50 m的样地,并对各个样地街谷绿化进行详实的基础调查。该研究还对学院路绿化区域温湿度、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同时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等参数。结果显示:1)绿化能... 该研究选择杭州学院路部分路段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4个长度为50 m的样地,并对各个样地街谷绿化进行详实的基础调查。该研究还对学院路绿化区域温湿度、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同时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等参数。结果显示:1)绿化能显著改善街谷温湿度和人体舒适度指数;2)多排乔木与灌草结合的绿化空间形式对改善街谷热环境有明显效果;3)绿化覆盖率越高降低铺装表面温度越明显,其中沥青铺装表面日平均降低温度最高可达18.5℃,花岗岩铺装表面降低温度最高可达17℃;4)选择样地3研究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湿度等参数,比较悬铃木和香樟两种树种的生态效益,发现悬铃木改善热环境的能力优于香樟。通过对比各个样地绿化对热环境的改善效果,得出街谷绿化优化建议,以期为街谷绿化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谷 绿化 热环境 人体舒适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春市旅游气候资源的人性化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镇泞 王华昕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1期62-,共1页
将气象要素数据转化成人的感官评价指标,评价伊春市的旅游气候资源,并按月份给出相应的旅游评价。
关键词 伊春旅游气候资源 人体舒适度指数 穿衣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仕慧 周长志 +1 位作者 汪圣洪 吴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0989-10991,共3页
利用1964~2013年近5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气候特征,并使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对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适宜期可长达半年以上,... 利用1964~2013年近5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气候特征,并使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对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适宜期可长达半年以上,其中4~10月为适宜旅游期,7~8月适宜开展避暑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 适宜性 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气候承载能力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袁慧 程宸 +2 位作者 李超 付磊 张伟琪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期44-50,66,共8页
利用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海拔高度、地形差异的影响,采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来研究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的气候资源基本状况、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综合评判涵养区气候承载能力,以期为生态涵养区建设、资源优化开... 利用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海拔高度、地形差异的影响,采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来研究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的气候资源基本状况、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综合评判涵养区气候承载能力,以期为生态涵养区建设、资源优化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气象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涵养区出现严寒、酷暑的概率相对较低,夏季山地区域更适宜于避暑旅游。(2)涵养区总体累积降雨量适中,降雨引发的灾害相对较少,宜居性较高。(3)涵养区具有很大的气候生产潜力,生态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和价值高。(4)涵养区夏季大部分时间人体感觉舒适、全年旅游舒适期长,具有休闲、避暑、生态旅游的气候条件优势。(5)涵养区高温灾害风险较低,宜于打造宜居、宜游胜地,真正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区域经济价值。(6)涵养区东部平原内涝风险等级较高,需提前防范,做好城市排涝工作,及时规避风险;中西部深山区泥石流风险等级较高,要加强风险隐含点的防控与排查,科学防灾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涵养区 气候资源 气象灾害 气候承载能力 气候生产潜力 温湿指数 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当区生态休闲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分析
17
作者 刘英春 黄世芹 +3 位作者 李宗参 白琴琴 秦杰 高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3期211-213,共3页
利用乌当区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生态质量监测资料分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旅游综合舒适度指数分别计算出乌当区全年各月的气候舒适度数值。综合该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生态旅游的特点,... 利用乌当区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生态质量监测资料分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旅游综合舒适度指数分别计算出乌当区全年各月的气候舒适度数值。综合该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生态旅游的特点,最后得出适宜和最适宜的旅游时段。区内空气清新、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休闲养生。并对旅游气候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休闲 旅游气候 适宜性 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 乌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