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1
作者 韩平平 丁静雅 +3 位作者 吴红斌 仇茹嘉 徐斌 吴家毓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 提出一种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高峰季节空调负荷预测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空调负荷数据参与电网调控。首先,考虑到不同季节的负荷增量影响和数据样本范围,分别利用最大负荷比较法和基准负荷比较法得到更具可信度的空调负荷数据;其次,计算包含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指标的主客观综合权重,构建考虑时空分布特性的人体舒适度模型,并验证其与空调负荷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基于综合人体舒适度指数提取建模样本数据,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空调负荷预测模型。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情景下可有效提高空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空调 负荷预测 人体舒适度指数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积宏 周刊社 +3 位作者 张东东 普布多吉 张伟华 史继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0-992,共13页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1970-2000年30 s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及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PICHB)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西藏高原近40 a ICHB呈显著上升趋势,整个西藏高原年I...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1970-2000年30 s空间分辨率气候数据,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及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PICHB)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西藏高原近40 a ICHB呈显著上升趋势,整个西藏高原年ICHB升高率为0.76·(10a)-1,各气候区年ICHB升高率为(0.57~0.98)·(10a)^(-1)。季ICHB升高率在时间上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2)年ICHB和季ICHB的升高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北部>东北部>东南部>中部、南部边缘。(3)PICHB空间上表现为寒冷特不舒适、重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及东北部的高山上;冷不舒适、重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及南部边缘的高山上;冷不舒适、中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和南部边缘等区域的较低海拔地区;凉较不舒适、轻度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不冷不热舒适、无高原反应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错那县南部和墨脱县南部。随着西藏高原近40 a和未来气候“暖湿化”的变化趋势,各地月ICHB、季ICHB、年ICHB明显提高,PICHB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均向着舒适度升高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反应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 高原人体舒适度指数 西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江苏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于庚康 徐敏 +1 位作者 于堃 高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5-1150,共6页
利用江苏地区37个观测站1 980 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以及通径分析法,对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江苏年均CIHB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0.11/年,淮北、江淮之间、苏南的CIH... 利用江苏地区37个观测站1 980 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以及通径分析法,对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江苏年均CIHB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0.11/年,淮北、江淮之间、苏南的CIHB年际变化特征与全省平均的演变特征基本保持一致;(2)除夏季外,其余三个季节的CIHB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春季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秋季次之,冬季的年际变化幅度最大,CIHB春、夏(秋、冬)两季的南北差异较小(较大);(3)CIHB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其中温度对CIHB的正影响最大,相对湿度和风速对CIHB的最终影响是通过温度起负作用;(4)虽然近30年江苏整个夏季的CIHB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7、9月份还是存在着弱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对江苏地区的CIHB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人们应对气象要素变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及旅游、能源业的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时空特征 通径分析 偏热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舒适度指数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秦海超 王玮 +1 位作者 周晖 王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6,共4页
针对地区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引入人体舒适度这一气象新概念,综合分析天气因素对用电负荷的影响,并在人工神经网络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输入单元中,以人体舒适度指数代替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经长春电网实际数据预测... 针对地区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引入人体舒适度这一气象新概念,综合分析天气因素对用电负荷的影响,并在人工神经网络法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输入单元中,以人体舒适度指数代替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经长春电网实际数据预测计算,证明此方法与引入人体舒适度指数前相比,可减少输入单元的个数,提高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冬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异常的背景场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于庚康 徐敏 +3 位作者 高苹 黄亮 罗艳 凌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3-600,共8页
利用江苏地区37个气象观测站1980—2009年逐日资料,及同时段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和遥相关法,研究了当江苏冬、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出现异常偏高和偏低时,大气环流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基本特征。... 利用江苏地区37个气象观测站1980—2009年逐日资料,及同时段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和遥相关法,研究了当江苏冬、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出现异常偏高和偏低时,大气环流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CIHB偏高年较偏低年,冬季,东亚大槽偏浅,冬季风明显偏弱,尤其是北风分量偏弱最为明显,江苏上空下沉气流偏弱,均不利于冷空气东移南压以及向下入侵;夏季,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南亚高压偏东、偏北、偏强,夏季风明显偏强,尤其是南风分量偏强显著,导致往北的暖湿气流强盛,垂直运动总体偏弱,不利于夏季对流活动的发生。(2)冬季,CIHB偏高年中西太平洋的海温高于偏低年,尤其是在我国东部近海的黑潮区,偏暖幅度最为明显,无论是超前相关还是同期相关,西太平洋海温与冬季CIHB都是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暖池区的正相关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冬夏季异常 大气环流异常 遥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郊八月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指数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玄明君 王鼎震 孙彦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文章以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三个指标为影响因子来研究哈尔滨市郊八月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指数,运用温湿指数模型,获得人体舒适度指数值,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在三种下垫面随各指标的日变化特征及通过SPSS因子分析并确定各指标... 文章以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三个指标为影响因子来研究哈尔滨市郊八月不同下垫面人体舒适度指数,运用温湿指数模型,获得人体舒适度指数值,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在三种下垫面随各指标的日变化特征及通过SPSS因子分析并确定各指标对人体舒适指数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人体舒适度指数日平均值:旷地(24.21)>草地(24.09)>林地(23.21);舒适时间:林地(11h)>草地(2h)>旷地(1h);舒适度关系:林地>草地>旷地。因子分析各气候指标对人体舒适度的解释程度:气温(1.959)>空气相对湿度(1.041)>辐射(0.26);人体舒适度指数信息含量:气温(65.316%)>空气相对湿度(33.776%)>辐射(0.908%);气候指标对人体舒适度的贡献度:气温>空气相对湿度>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八月 下垫面 人体舒适度指数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79,共6页
针对配电网负荷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曲线形状相似度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了负荷曲线形状相似的特点,依靠各时刻负荷差值期望,给出了一种负荷曲线形状相似度计算方法。针对气象因素对负荷的影响,引入了人... 针对配电网负荷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曲线形状相似度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了负荷曲线形状相似的特点,依靠各时刻负荷差值期望,给出了一种负荷曲线形状相似度计算方法。针对气象因素对负荷的影响,引入了人体舒适度指数,并根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给出了一种日人体舒适度指数相似度计算方法。根据配电网负荷类型特点,分析了节假日与正常工作日情况下,各类型负荷变化特性。结合上述特性,给出了一种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方法原理及步骤。结合某一配电网电源点9天历史数据与气象数据作为实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短期负荷预测 形状相似度 人体舒适度指数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夏季负荷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飞 肖晶 卢毅 《江苏电机工程》 2005年第6期5-7,共3页
针对夏季气象因素对日峰荷的影响,在总结常规负荷特性分析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用人体舒适度作为综合气象指标来反映其对日峰荷的影响。以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综合气象指数为切入点,并以其为关联变量建模,在对历史负荷数据进... 针对夏季气象因素对日峰荷的影响,在总结常规负荷特性分析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用人体舒适度作为综合气象指标来反映其对日峰荷的影响。以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综合气象指数为切入点,并以其为关联变量建模,在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探讨日峰荷随气象变化的规律,从而为今后更准确地预测日峰荷和建立合理、实用的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日峰荷 负荷预测 人体舒适度指数 T检验 温湿指数 有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东南沿海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芷璇 周连科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5期162-162,共1页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来判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舒适感程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是基于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所制定的。人体舒适度指标是当前城市气象服务的最主要的内容。利用黄骅(1956~2018年)国...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来判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舒适感程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是基于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所制定的。人体舒适度指标是当前城市气象服务的最主要的内容。利用黄骅(1956~2018年)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6~2018年逐月资料,及同时段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了河北东南沿海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了夏、冬两季大气环流要素场,作为研究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的参考依据,研究环流特征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文章研究河北东南沿海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为城市气象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环流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居民用电分析及用电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卜飞飞 白宏坤 +1 位作者 王圆圆 韩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1,共7页
针对气象状况、季节等因素对居民用电负荷有不同影响,为深入分析不同因素与居民用电的相关性,提出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建立适用于用电负荷的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各气象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与居民用电的... 针对气象状况、季节等因素对居民用电负荷有不同影响,为深入分析不同因素与居民用电的相关性,提出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建立适用于用电负荷的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各气象因子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与居民用电的相关性。基于郑州气象大数据和居民用户用电数据,得到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相比于其他单个气象因子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基于灰度预测模型和RBF神经网络,结合人体舒适度指数对用电的影响,提出灰色RBF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用郑州某小区近年的负荷数据作为预测样本数据,分别采用灰色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及灰色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用户负荷进行预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灰色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可为后续居民用电负荷的精确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气象舒适度指数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度 灰色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人体舒适度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杨成芳 薛德强 李长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1,共5页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 (REOF)的方法 ,对山东省 90个测站 1 971~ 2 0 0 0年的年平均人体舒适度进行区域划分 ,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 ,半岛的沿海地区是山东省舒适感觉最佳和较舒适日...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 (REOF)的方法 ,对山东省 90个测站 1 971~ 2 0 0 0年的年平均人体舒适度进行区域划分 ,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 ,半岛的沿海地区是山东省舒适感觉最佳和较舒适日数最多的地区 ,热不舒适主要出现在山东的中西部地区 ,冷不舒适则以北部和沿海地区较为突出。近 30年来 ,山东各区域冷不舒适感觉日数明显减少 ,热不舒适日数增加 ,舒适度感觉有向热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REOF 区域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正交分解 山东省 北部 感觉 研究 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18年陕西省人体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杨娜 张侠 赵晓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7-1425,共9页
根据陕西省9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权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近48 a省ICHB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线性趋势达到0.07·a^-1,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年际变化... 根据陕西省9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权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近48 a省ICHB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线性趋势达到0.07·a^-1,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年际变化与全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四季ICHB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冬季次之,秋季最低,四季ICHB在2000年以来增幅减缓。各区四季ICHB年际变化与全省趋势一致,各区ICHB夏季差异最小,冬季最大。ICHB月变化呈单峰型,1月最低,7月最高。(2)陕西各地ICHB介于26~52之间,体感属于冷、凉和凉爽等级。ICHB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陕南地区最高,其次是关中,陕北地区最低。四季ICHB分布特征与全年分布特征相似,均呈现自北向南逐步升高的趋势。(3)R/S分析预测未来气温将升高,风速则呈减少趋势,ICHB将继续升高,四季气候舒适性将发生改变。(4)温度(湿度、风速)与ICHB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温度和风速是影响陕西省ICHB的最主要因子,且二者影响程度基本相当,湿度主要通过温度影响ICHB。3个地区温度的正影响和风速的负影响均较大,关中地区3个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较大;陕北和陕南地区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较小,对ICHB的直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时空特征 通径分析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舒适度指数在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绍伍 张明洁 +2 位作者 张京红 张亚杰 杨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选用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构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种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海南岛全年综合舒适度... 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选用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构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种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海南岛全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在‒55~40,全年气候舒适度在较舒适及以上等级的日数平均为264.0 d,海南岛全年气候舒适条件好,优势在11月至翌年3月的冬半年,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为最舒适和舒适的日数北部多于南部;(2)海南岛全年人体舒适度指数在57~65,1、2和12月气候舒适度为较舒适等级,3—11月为舒适等级,全年舒适等级日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3)两种指数时空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综合舒适度指数更适合用于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评价,在应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时,需对其分级标准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舒适度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 气候舒适度评价 对比分析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2年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气候舒适度特征分析
14
作者 黎泽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132-135,共4页
旅游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旅游决策,而人体舒适度指数是反映旅游气候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2019—2022年实测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风速数据,通过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来揭示旅游气候舒适... 旅游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旅游决策,而人体舒适度指数是反映旅游气候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2019—2022年实测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风速数据,通过分析人体舒适度指数来揭示旅游气候舒适度特征规律,为该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综合气候要素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2019—2022年该地区5—9月气候温和湿润;从人体舒适度指数看,2019—2022年不舒适的天数为238.75 d(65.37%),舒适天气平均126.50 d(34.63%),6—9月为舒适月,7—8月为最舒适月,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一年中最舒适时段。因此,6—9月(7月上旬至8月上旬)是该地区旅游的最舒适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象 人体舒适度指数 舒适时段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2018年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林林 陈铁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60,共8页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气候变化对人体舒适程度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地区24个气象站点1989—2018年共30 a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月平均数据,得到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comfort of human body index,I_(CHB)).利用一元回归趋势线分析法对其...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气候变化对人体舒适程度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地区24个气象站点1989—2018年共30 a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月平均数据,得到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comfort of human body index,I_(CHB)).利用一元回归趋势线分析法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通径分析法研究影响I_(CHB)的气象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I_(CHB)的等级主要为微冷和比较舒服,整体为冷凉特征,没有热及以上等级.②人体感觉最不舒适的季节为冬季,区域内各地区的I_(CHB)差异较小,体感为寒冷和冷;最为舒适的季节为夏季,京津冀地区全境I_(CHB)处于比较舒适的范围.除邢台市、邯郸市以及河北省南部的I_(CHB)等级为比较舒适,夏季其他大部分地区的I_(CHB)等级为舒适.I_(CHB)在春季上升剧烈,冬季下降较缓慢,秋季年际波动最小;③1989—2018年,京津冀地区年均I_(CHB)呈缓慢上升趋势,I_(CHB)平均值为49.5,多年变化趋势为0.014 a-1.1989—2000年,京津冀地区I_(CHB)先下降后上升,大部分年份的I_(CHB)小于平均值;2000—2006年,I_(CHB)基本保持稳定,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变化;2006—2014年京津冀地区I_(CHB)先下降后上升;2014年后,I_(CHB)均处于平均值以上.京津冀地区近30年来I_(CHB)年际变化与该地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且波动性相似.④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I_(CHB)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857(P<0.05),说明温度是I_(CHB)的主要影响因子;湿度次之,与I_(CHB)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1);风速对于I_(CHB)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气象因子 趋势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1971—2020年人体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东洋 何卫平 +2 位作者 丁丽丽 杜裕 向焱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227-233,共7页
利用1971—2020年湖北省7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I_(CHB)),分析表明,湖北省年均I_(CHB)除缓慢增长的长期变化趋势外还存在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并在2000年左右出现了一次增大的突变。平均I_(CHB)空间分布在全... 利用1971—2020年湖北省7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I_(CHB)),分析表明,湖北省年均I_(CHB)除缓慢增长的长期变化趋势外还存在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并在2000年左右出现了一次增大的突变。平均I_(CHB)空间分布在全年、春季、夏季、秋季,自西北向东南呈增加趋势,冬季自东北向西南呈增加趋势。各舒适度等级中以舒适日数最多,且呈增加趋势,偏冷日数呈减少趋势、偏热日数呈增加趋势。年均舒适日数在空间上具有一致偏多或一致偏少、东西部反向分布、中部和其他地区反向分布3种主要特征,以上3种特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8.44%、7.34%和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时空分布 功率谱分析 EOF分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甘南高原人体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满慧 王兴丽 +2 位作者 张东琴 李小霞 穆腊梅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6期83-85,共3页
根据甘南201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用反距离权重法和通径分析,对旅游旺季(6—10月)ICHB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权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南旅游旺季舒适度主要为偏凉、凉爽、舒服等级,适宜避暑旅游。7月ICHB最高适宜日数最多,10月ICH... 根据甘南201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用反距离权重法和通径分析,对旅游旺季(6—10月)ICHB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权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南旅游旺季舒适度主要为偏凉、凉爽、舒服等级,适宜避暑旅游。7月ICHB最高适宜日数最多,10月ICHB最低适宜日数最少,7—8月气象条件最适宜户外活动。ICHB和适宜日数呈正相关,表现为“三高(多)三低(少)”,即低海拔区高(多),高海拔区低(少);岷迭山区高(多),其他地区低(少);水资源充沛区高(多),其他地区低(少)。适宜日数与ICHB年际变化均有弱下降趋势,出于舒适度考虑,气候变暖不利于甘南全域旅游发展。影响甘南ICHB的主要因子是温度,湿度通过温度影响ICHB,温度(湿度)与ICHB呈正(负)相关,风速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适宜日数 时空分布 通径分析 甘南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定市旅游气候及人体舒适度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竟成 王严琪 +1 位作者 徐瑗 王敏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6期174-175,共2页
根据结合康定市1989~2019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在国内外人体实验和有关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本地特殊气候状况,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建立了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9个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舒适度等级,综合... 根据结合康定市1989~2019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在国内外人体实验和有关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本地特殊气候状况,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建立了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9个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舒适度等级,综合分析了康定市的人体舒适度,并探讨了适宜旅游和需要防寒保暖的旅游气候舒适度。为合理规划、旅游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游客选择旅游时节提供参考,以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寒冷指数 旅游气候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保定市人体舒适度变化分析
19
作者 安海霞 安海涛 +2 位作者 张建波 冯志强 韩英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50-55,共6页
利用保定市12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象数据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DI)公式计算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环境下的人体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保定市体感较舒适的月份出现在4、5、6、8、9月,山区部分在7月仍维持着偏暖较舒适的状态,平原地区和湿... 利用保定市12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气象数据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DI)公式计算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环境下的人体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保定市体感较舒适的月份出现在4、5、6、8、9月,山区部分在7月仍维持着偏暖较舒适的状态,平原地区和湿地地区在10月仍然维持较舒适的状态;该地区的冷不舒适天数呈波动减少趋势,变化明显;舒适天数呈波动减少趋势,变化不明显;热不舒适天数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变化明显;该地区的舒适度指数存在周期性变化,以16年的周期最为明显;该地区冷不舒适的天数由西北部向东南递减。舒适出现天数西部山区和东北部较多,热不舒适出现天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 MORLET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体舒适指数的微电网超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27
20
作者 樊唯钦 张伟 +1 位作者 李勇钢 王家武 《广东电力》 2017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解决微电网大规模超短期负荷预测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问题,建立最优局部形相似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引入表征气象综合影响因素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并对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进行改进。根据最优局部形相似数列与实时数据给出了一种基于加权... 为解决微电网大规模超短期负荷预测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问题,建立最优局部形相似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引入表征气象综合影响因素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并对人体舒适度指数公式进行改进。根据最优局部形相似数列与实时数据给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平均的最优局部形相似超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以获取超短期负荷预测初始值,利用改进人体舒适度指数对该初始值进行一次修正;再根据实时数据与预测数据的偏差并运用超稳定自适应控制理论对一次修正值进行二次修正,最终获得超短期负荷预测值。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证明该方法在大规模超短期负荷预测中对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性都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超短期负荷预测 局部形相似 人体舒适度指数 空气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