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筛查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45万人群 被引量:6
1
作者 舒婷 兰志鹏 +2 位作者 巫霞 罗映娟 杨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成都市35~64岁参加宫颈癌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现状和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探讨hrHPV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成都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收集2023年参加成都市免费宫颈癌筛查的459433例个案数据,分析不同hrHPV基因型感染总体分布情况以及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比较不同特征人群hrHPV感染情况,并构建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检出阳性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459433例中,hrHPV阳性检出率为11.65%(53509/459433),hrHPV感染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501.082,P<0.001)。82.39%(131/159)的宫颈癌患者感染HPV 16或18亚型,以单纯感染HPV 16亚型为主(52.20%,83/159)。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绝经状态、避孕方式、妊娠次数、分娩次数为hrHPV阳性检出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女性hrHPV阳性检出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筛查过程中,要重视健康教育与随访工作,特别是对HPV 16或18亚型阳性者的后续随访工作。开展宫颈癌筛查宣传工作时应特别关注年长者、文化程度较低者、未婚或离异/丧偶者、已绝经者、未避孕或采用避孕套外的其他避孕方式者、妊娠或分娩2次以上者等重点人群,加强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等的宣传,提高妇女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头病毒感染 高危人乳头病毒 筛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癌症风险感知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陈双妍 万盈璐 +1 位作者 万丞 杨珊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48,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的癌症风险感知体验,为制订针对性早期筛查方案及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性抽样法选取1所三级综合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的癌症风险感知体验,为制订针对性早期筛查方案及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性抽样法选取1所三级综合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按照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数据,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5个主题、17个亚主题,即癌症风险感知特征、癌症风险感知内容、健康行为益处感知、感知行为转变障碍及感知风险驱动力。结论 医护人员应协助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树立正确的癌症风险感知,深化风险认知教育,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加强癌症预防,提高筛查及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人乳头病毒 hpv感染 宫颈癌 癌症风险感知 质性研究 妇产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纳米抗体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若瑜 白崇智 +3 位作者 仲启明 范瑞文 牛林茹 韩鹏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1217,共7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蛋白纳米抗体初级文库,通过筛选鉴定获得一株HPV16 L1特异性纳米抗体。方法:以HPV 16 L1蛋白为抗原对羊驼进行免疫,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初级抗体文库。经3轮淘选,采用ELISA法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蛋白纳米抗体初级文库,通过筛选鉴定获得一株HPV16 L1特异性纳米抗体。方法:以HPV 16 L1蛋白为抗原对羊驼进行免疫,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初级抗体文库。经3轮淘选,采用ELISA法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反应最强克隆的VHH序列进行真核表达。经亲和纯化、凝胶过滤层析纯化、SDS-PAGE和WB法鉴定,获得目的纳米抗体;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纳米抗体与HPV 16 L1蛋白之间的亲和力,CCK-8法检测纳米抗体对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的毒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纳米抗体对HPV 16假病毒的中和活性。结果:初级文库库容为1.304×10^(10),丰度为6.5×10^(9)个/mL,ELISA法鉴定获得36个阳性克隆。表达、纯化获得蛋白单体与二聚体,经鉴定为目的纳米抗体(命名为Nb)。Nb与HPV 16 L1蛋白结合的亲和力为35.41 nmol/L。Nb实验组HaCat细胞增殖活力与空白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阴性组比较,0.1和1μmol/L Nb均能抑制假病毒感染293FT细胞(均P<0.01)。结论:成功获得一株纯度较好、亲和力较高,对上皮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有效抑制HPV 16假病毒感染293FT细胞的纳米抗体Nb,为防治HPV 16感染提供了有效的候选抗体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噬菌体展示技术 纳米抗体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58型E6E7融合基因的B16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鹤 于继云 李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构建pIRES-neo-HPV58E6E7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建立稳定表达HPV58E6E7基因的B16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出HPV58E6E7融合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并加... 目的:构建pIRES-neo-HPV58E6E7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建立稳定表达HPV58E6E7基因的B16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出HPV58E6E7融合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并加入酶切位点和6×his标签,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neo-HPV58E6E7。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出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利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等检测方法验证HPV58E6E7融合基因在稳定转染的B16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经PCR、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分析,pIRES-neo-HPV58E6E7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转染B16细胞株后,经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等检测显示B16细胞株能够稳定、高效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表明B16-HPV58E6E7稳定转染细胞系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pIRES-neo-HPV58E6E7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可以高效、稳定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B16细胞系。该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HPV58治疗性基因疫苗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靶细胞,为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58 E6E7基因 稳定转染 小鼠黑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组织和细胞中BRD4在HPV16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5
作者 王乐 李伟欣 +5 位作者 董杨柳 赵先 朱鑫丽 张雪晨 者湘漪 潘泽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I)组织中复制相关溴结构域蛋白4(BRD4)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HPV16)病毒载量的关系,确定BRD4降解剂MZ1对宫颈癌细胞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收集HPV16阳性的宫颈癌标本30例和非宫颈癌标...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I)组织中复制相关溴结构域蛋白4(BRD4)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HPV16)病毒载量的关系,确定BRD4降解剂MZ1对宫颈癌细胞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收集HPV16阳性的宫颈癌标本30例和非宫颈癌标本3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本病毒载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BRD4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标本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非宫颈癌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RD4在宫颈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非癌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4的表达与病毒载量高低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BRD4可能参与了HPV16病毒的复制,BRD4降解剂MZ1可以抑制HPV16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溴结构域蛋白4 人乳头病毒16 病毒载量 MZ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a9组感染女性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明芮 刘军 +5 位作者 王淑珍 詹宇新 王秋曦 李金凤 朱磊 张健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探讨通过改变阴道菌群,阻止宫颈癌变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阴道镜门诊就诊的单一亚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探讨通过改变阴道菌群,阻止宫颈癌变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阴道镜门诊就诊的单一亚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α9组感染的患者,按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或正常者(LSIL-组)207例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宫颈浸润癌者(HSIL+组)117例。应用16S r RNA V4区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阴道微生物群特征。应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曲线拟合、线性判别分析效应(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 Se)分析HPVα9组感染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HSIL+组与LSIL-组女性感染HPV亚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微生物群的物种数目、香农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菌群动态改变,其变化趋势与宫颈病变的结局有关。LEf Se分析发现HSIL+组葡萄球菌属显著高于LSIL-组,LSIL-组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HSIL+组(Z=2.59,P<0.05),普雷沃氏菌、假单胞菌与乳杆菌联合降低HSIL的发生。分层分析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产次<3次、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教育程度≥本科、体质量指数<24 kg/m2时,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不同,发生高级别病变的风险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阴道微生物群的构成不同,多个菌属间可能存在内在平衡。高度宫颈病变时葡萄球菌属丰度高,普雷沃氏菌属丰度增加与正常宫颈及低级别病变密切相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群 宫颈病变 人乳头病毒感染 16S rRNA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科门诊男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分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左安欣 钱影臣 +3 位作者 张晓妹 周丹 仝放 仇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分析皮肤科门诊男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布,为防治男性HP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某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进行HPV检测的男性患者,并将全部受检患者分为5组:病毒性疣组、皮炎皮疹组... 目的分析皮肤科门诊男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布,为防治男性HP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某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进行HPV检测的男性患者,并将全部受检患者分为5组:病毒性疣组、皮炎皮疹组、泌尿道感染组、包皮阴茎炎组、无症状组。统计分析患者年龄组成、临床诊断、症状类型与基因型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1035例男性患者进行了HPV检测,567例检测阳性,阳性率54.78%。其中病毒性疣组286例,皮炎皮疹组164例,泌尿道感染组6例,包皮阴茎炎组109例,无症状组470例。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检出率位于前3位的亚型依次是6型(17.97%)、11型(12.37%)、52型(8.70%)。单一型HPV感染阳性率为29.86%,占54.50%。不同年龄组的感染阳性率、低危感染阳性率和多重混合型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岁年龄组感染阳性率高于20~<30岁组、30~<40岁组和40~<5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患者中199例(35.10%)无临床症状,368例(64.90%)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毒性疣(40.74%,231例)。病毒性疣组中HPV阳性患者以低危型为主,占80.95%;包皮阴茎炎组中HPV阳性患者以高危型为主,占84.78%;无症状组中HPV阳性患者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占86.43%。结论皮肤科门诊男性HPV感染以单一型感染为主,低危型感染临床诊断主要表现为病毒性疣,高危型感染主要表现为包皮阴茎炎,无症状组中阳性感染者以高危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男性 基因 临床症状 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马正海 钱东 +5 位作者 马纪 林仁勇 闻明 钟哲 张富春 张秋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0-404,共5页
为了分析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E6基因结构特点 ,从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DNA ,以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获得HPV16E6基因 ,将其克隆到pUCm T载体上 ,并对其... 为了分析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E6基因结构特点 ,从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中提取DNA ,以宫颈癌活检组织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获得HPV16E6基因 ,将其克隆到pUCm T载体上 ,并对其进行基因全序列分析 .PCR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阳性率为 82 35 % (14/17) ;测序结果显示 ,新疆株HPV16E6基因全长 45 6bp ,大小与德国标准株一致 .E6基因的第 2 47位碱基发生T→G突变 ,并由此引起所编码的氨基酸亦发生改变 .上述结果表明 ,中国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E6的基因结构与德国标准株HPV16E6基因之间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宫颈癌 E6基因 核苷酸序列分析新疆 维族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4例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被引量:16
9
作者 谭德友 李新 +3 位作者 欧趣娴 黄泽棋 卢伟 彭姿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64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在164例病例标本中,本芯片所能检测的是21种HPV亚型中...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64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在164例病例标本中,本芯片所能检测的是21种HPV亚型中检测出18种,未发现HPV18、35和56型。164份CA组织标本中HPV阳性158例,检出率是96.34%,单一型别阳性率是53.66%(88/164),多重型别阳性率是42.68%(70/164);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6(61.59%)、11(37.20%)、33(7.32%)、52(7.32%)、58(7.32%)、16(6.71%)、59(4.88%)、31(3.66%),68(3.66%);以低危型HPV6、11为主,高危型检出率为46.95%(77/164);高危型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其多重感染率达到88.31%(68/77)。【结论】本地区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11为主,高危型感染率高并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的特点,尖锐湿疣组织中主要感染的HPV基因型存在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 尖锐湿疣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E6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华 王云飞 +4 位作者 王文静 张梅莹 李青 刘艺璇 狄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E6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CI...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HPV16/18)E6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CINⅠ)组织、31例CINⅡ?-?Ⅲ组织、30例宫颈癌手术病理标本中HPV16/18 E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CIN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HPV16/18 E6阳性表达率在CINⅠ、CINⅡ?-?Ⅲ、宫颈浸润癌中依次增强(χ~2=19.82,P=0.000)。HPV16/18E6在低分化、直径大于4 cm的宫颈癌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增高(P=0.033,P=0.011)。HPV16/18 E6过表达程度与宫颈癌病理学分级、肿瘤直径、不良预后之间成正相关(r=0.456,P=0.011;r=0.578,P=0.000;r=0.645,P=0.000)。HPV16/18 E6阳性表达对CINⅠ、CINⅡ?-?Ⅲ、宫颈癌进展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62.50%、43.75%,特异度分别为96.77%、91.30%、92.86%,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7%、83.87%、66.67%。结论·HPV16/18 E6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宫颈疾病进展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对CIN疾病分层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hpv16/18 E6 宫颈上皮内样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和E7癌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春雷 赵光明 +2 位作者 千新来 陆元志 赵清正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16E6 16E7 癌蛋白 肺癌 基因表达 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艳娥 张菊 +2 位作者 阎小君 宋天保 李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分析中国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型 )E6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 1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E6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HPV16E6基因 ,与GenBank... 目的 分析中国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型 )E6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 1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E6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HPV16E6基因 ,与GenBank收录的原型相比 ,E6基因中有 2个碱基发生突变 ,推导其编码的氨基酸有 1个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E6基因 宫颈癌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甲基化水平与子宫颈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微 刘建华 +3 位作者 王桂丽 齐特 阮强 孙峥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位于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L1基因3′端和LCR基因18个CpG甲基化水平,了解HPV 16甲基化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就诊HPV16阳性正常/低度病变、高度病变、子宫颈癌标本各10例患者,采用重硫酸盐-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HP... 目的定量检测位于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L1基因3′端和LCR基因18个CpG甲基化水平,了解HPV 16甲基化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就诊HPV16阳性正常/低度病变、高度病变、子宫颈癌标本各10例患者,采用重硫酸盐-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HPVl6甲基化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Ll基因3′端的位点7089在正常/低度病变标本的甲基化率最高,其次是子宫颈癌,高度病变标本的甲基化率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3组在位点7 134中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低度病变标本比较,子宫颈癌及高度病变甲基化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8、0.017)。结论 HPVl6 L1基因3′端甲基化位点7089、7134的甲基化水平与子宫颈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HPVl6型DNA甲基化检测可用于临床上子宫颈病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甲基化 CpG位点 子宫颈病变 焦磷酸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基因乳酸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波 段素群 +1 位作者 郑小莉 毛樱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构建含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基因的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方法:从培养的CasKi细胞中提取DNA为模板,经PCR得到HPV16L1衣壳蛋白基因,将其连接入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pVE5523质粒中,并转化入Top10菌中保存。结果:构建的HPV16L1-... 目的:构建含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基因的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方法:从培养的CasKi细胞中提取DNA为模板,经PCR得到HPV16L1衣壳蛋白基因,将其连接入乳酸杆菌分泌表达载体pVE5523质粒中,并转化入Top10菌中保存。结果:构建的HPV16L1-pVE5523重组表达载体经PCR鉴定正确;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经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HPV16L1基因序列符合。结论:成功构建了HPV16L1-pVE5523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L1基因 乳酸杆菌 pVE5523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基因的变异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娥 楚雍烈 +1 位作者 刘文康 曹春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12,共2页
探讨了HPV16E5基因突变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应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对 5 0份人宫颈癌活检标本进行基因突变的筛查。PCR检测显示 ,5 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E5的检出率为30 % (15 / 5 0 ) ,其中 6例宫颈癌HP... 探讨了HPV16E5基因突变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应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对 5 0份人宫颈癌活检标本进行基因突变的筛查。PCR检测显示 ,5 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E5的检出率为30 % (15 / 5 0 ) ,其中 6例宫颈癌HPV16E5扩增片段在行SSCP分析时发现有泳动变位 ,突变率为 40 % (6 / 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E5基因 PCR-SSCP 突变 宫颈癌组织 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重组乳球菌疫苗的研制现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文桂 陈雅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2-806,共5页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是一类广泛感染人类上皮组织的小 DNA 病毒,能引起人体各种黏膜和皮肤的增生性疾病与肿瘤,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疫苗接种是防治 HPV16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疫苗的...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是一类广泛感染人类上皮组织的小 DNA 病毒,能引起人体各种黏膜和皮肤的增生性疾病与肿瘤,与人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疫苗接种是防治 HPV16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现有疫苗的种类包括死疫苗、减毒活疫苗、分子疫苗和DNA 疫苗等,但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尚需研究新型 HPV16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16 hpv16 乳球菌 疫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转化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春霞 楚雍烈 +1 位作者 刘文康 杨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6-517,共2页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基因的无性繁殖系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癌机理作准备。方法用PCR技术从HPV16质粒DNA中扩增出E5基因序列连接到pGEM-T载体,将阳性的重组pGEM-T用BamHⅠ/EcoRⅠ双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2T...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基因的无性繁殖系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癌机理作准备。方法用PCR技术从HPV16质粒DNA中扩增出E5基因序列连接到pGEM-T载体,将阳性的重组pGEM-T用BamHⅠ/EcoRⅠ双酶切并回收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2T,转化DH5α菌株。取工程菌,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①经PCR、测序和双酶切鉴定认为HPV16E5正确插入上述表达载体,建立了该转化基因的无性繁殖系。②经IPTG诱导的pGEX-2T-E5质粒表达出约42KD的融合蛋白,分析含有约16KDHPV16E5蛋白,与预期含HPV16E5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相符。结论①采用PCR克隆技术,扩增HPV16E5转化基因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在国内首次建立了HPV16E5转化基因的无性繁殖子。②成功构建HPV16E5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出GST-E5融合表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克隆 原核表达 E5基因 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东林 蔡晶 +2 位作者 况燕 曹晋 王泽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SIPA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HPV16/18E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C33A、HT3、SiHa、HeLa和CaSki细胞株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SIPA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HPV16/18E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C33A、HT3、SiHa、HeLa和CaSki细胞株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40例)和宫颈癌组织(174例)石蜡标本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分析SIPA1和HPV16/18E6相互之间及其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细胞系中SIPA1与HPV16/18E6表达呈负相关。SIPA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7.5%和58.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78,P=0.001);SIPA1蛋白在有和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时阳性率分别为19.0%和71.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1.45,P=0.000),且SIPA1阴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高于阳性者(OR=5.011,95%CI2.311~10.866,P<0.01)。HPV16/18E6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和79.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7.72,P=0.000);HPV16/18E6在有和无淋巴结转移时阳性率分别为97.6%和73.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01),HPV16/18E6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风险高于阴性者(OR=14.794,95%CI1.960~111.634,P<0.01)。宫颈癌组织中SIPA1与HPV16/18E6蛋白呈负相关(r=-0.249,P<0.001)。结论:SIPA1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关,HPV16/18E6有抑制SIPA1表达的作用,SIPA1在抑制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转移 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 16、18人乳头病毒E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1例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结构和变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丽娜 徐波 +2 位作者 漆洪波 任红 顾美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报告 1例重庆地区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E7基因的结构及其变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宫颈癌组织扩增出人乳头瘤病毒 16型重庆株E6、E7基因 ,分子克隆技术进行基因的克隆 ,测序。结果 成功地扩增出重庆地... 目的 报告 1例重庆地区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E7基因的结构及其变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宫颈癌组织扩增出人乳头瘤病毒 16型重庆株E6、E7基因 ,分子克隆技术进行基因的克隆 ,测序。结果 成功地扩增出重庆地区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16型株E6、E7基因 ,并克隆于质粒载体pBKS( +)。结论 该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E6、E7与标准株HPV16E6、E7基因的长度相同 ,E6基因无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病毒16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晚期基因L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淑元 凌虹 +3 位作者 庄敏 林道红 郭彩玲 谷鸿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23,54,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其晚期蛋白L1是主要结构蛋白,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对病毒攻击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将HPV16型中国分离株的L1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c质粒中...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其晚期蛋白L1是主要结构蛋白,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对病毒攻击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将HPV16型中国分离株的L1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c质粒中,建立HPV16 L1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系统pET21c-HPV16L1,该系统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 60ku的 L1蛋白,表达效率为 23%,此蛋白通过Western-blot得到证实。该表达体系的成功建立可以为进一步研究HPV16 L1蛋白的分子和免疫学特性以及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病毒16 晚期基因L1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