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恶性和癌前病变的痔切除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
1
作者 Hui Y Quddus M R +2 位作者 Murthy J N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9-949,共1页
痔切除标本很少伴恶性和癌前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争议的认为意义不大且花费过高,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痔切除标本中已经发现恶性和癌前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与痔标本中偶发性高级别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 痔切除标本很少伴恶性和癌前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争议的认为意义不大且花费过高,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痔切除标本中已经发现恶性和癌前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与痔标本中偶发性高级别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切除标本 癌前病变 病毒基因分型 恶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人民医院352例尖锐湿疣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敏 戴勇 +1 位作者 吕晓萍 李体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86-2088,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的分布情况,并评价不同亚型的HPV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导流反斑点杂交法对深圳市人民医院2003-2004年352例尖锐湿疣标本进行9~20种HPV亚型基因分型,结合临床...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的分布情况,并评价不同亚型的HPV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导流反斑点杂交法对深圳市人民医院2003-2004年352例尖锐湿疣标本进行9~20种HPV亚型基因分型,结合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HPV亚型分布情况及与不同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深圳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中HPV亚型分布较广泛,主要亚型以低危型11和6型为主,多重HPV感染率接近总感染率的37%;在宫颈尖锐湿疣中主要的HPV亚型是高危型,尤其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以上的宫颈病变中,感染率最高的依次为以16、18、58、52和33型。结论深圳地区尖锐湿疣以HPV11和6感染为主。HPV16、18等高危型HPV亚型可能是深圳地区导致宫颈恶性病变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食管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红彦 袁翎 +2 位作者 乔玉环 荆建红 张冬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1,126,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感染特征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分别对来自河南同一地区的75例宫颈鳞癌患者和78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来自同一地区的宫... 目的探讨同一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感染特征及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分别对来自河南同一地区的75例宫颈鳞癌患者和78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来自同一地区的宫颈、食管鳞癌组织中,HPV16型阳性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83%(58/70)和82%(49/60),其余阳性类型宫颈鳞癌中依次为HPV58、18、31、6、52、33、11,分别占14%(10/70),9%(6/70),7%(5/70),6%(4/70),6%(4/70),4%(3/70),4%(3/70);食管鳞癌中依次为HPV18、58、31、6、11,分别占15%(9/60),8%(5/60),7%(4/60),5%(3/60),5%(3/60)。对HPV16阳性的宫颈、食管鳞癌标本DNA进行HPV16致癌基因E6/E7扩增进行验证,阳性率为100%。结论同一地区居民宫颈(食管)鳞癌HPV感染亚型相似,提示HPV可能是这两种肿瘤的共同致病因素,HPV16可能在宫颈和食管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为其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 食管肿 细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杜蓉 陈志芳 丁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3-606,共4页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层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颈液基细胞涂片结果判读为ASCUS的351例患者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及宫颈管内膜诊刮术。分...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层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颈液基细胞涂片结果判读为ASCUS的351例患者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及宫颈管内膜诊刮术。分析ASCUS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与HPV分型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①351例ASCUS病例中,病理证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69例(69/351,19.6%),其中CINⅡ及以上检出26例,占总数的7.4%(26/351)。②351例ASCUS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5.6%(195/351)。高危型HPV阳性及HPV感染阴性组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1.8%(23/195)、2.1%(3/1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对检出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6%,48.00%,11.79%,98.07%。③195例高危型阳性病例中,HPV16亚型及58亚型阳性率分别为45.6%及21.0%。HPV16亚型及58亚型阳性组中CINⅡ及以上检出率分别为7.7%(15/195)、2.6%(5/1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HPV16亚型阳性患者需立即行阴道镜检查。低危型阳性及HPV感染阴性患者仍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上皮细胞 人乳头病毒 分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头状瘤病理学诊断及病原分子检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贺志昊 刘贤侠 +5 位作者 乔军 孟庆玲 张再超 杨海波 陈创夫 都曼.努尔坎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684-687,共4页
2012年6月新疆沙湾县某奶牛养殖场爆发疑似牛乳头状肿瘤病,为了确诊该病,本研究采取皮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设计牛乳头状瘤病毒简并引物BPV P1/BPV P2对皮肤肿瘤组织样品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序列... 2012年6月新疆沙湾县某奶牛养殖场爆发疑似牛乳头状肿瘤病,为了确诊该病,本研究采取皮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设计牛乳头状瘤病毒简并引物BPV P1/BPV P2对皮肤肿瘤组织样品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新疆沙湾县爆发的牛乳头状肿瘤病是由2型牛乳头瘤病毒所引起,与BPV-1、BPV-13进化关系最近。本研究为新疆地区牛乳头状瘤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头病毒 流行株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穆丽 郑珂 张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5-1468,共4页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sinonasal papillomas,SP)是起源于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有内翻性、外生性和嗜酸性乳头状瘤三种亚型,具有复发和恶性转化的潜能,与其它类型的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相比,预后稍好。目前S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HPV感染曾被...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sinonasal papillomas,SP)是起源于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有内翻性、外生性和嗜酸性乳头状瘤三种亚型,具有复发和恶性转化的潜能,与其它类型的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相比,预后稍好。目前S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HPV感染曾被认为是其发病的第一事件,但与恶性转化未见明确关系。分型分级在SP恶性转化的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系统回顾近年来SP的病理诊断、分型分级、病因及恶性转化发病机制等的研究进展,为新的、有效的靶向治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乳头 病理分型 恶性转化 发病机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V及其基因分型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凯怡 陈瑛瑛 董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Aptima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RNA(AHPV)及其基因分型(GT)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529例子宫颈细胞学LSIL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0岁组,均行子宫颈脱落细胞AHPV... 目的:探讨Aptima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RNA(AHPV)及其基因分型(GT)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将529例子宫颈细胞学LSIL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0岁组,均行子宫颈脱落细胞AHPV及其16、18、45基因分型(AHPV-GT)检测,同时进行第二代杂交捕获HPV(HC_2-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子宫颈活检。结果:①529例LSIL患者中,年龄<30岁组HC_2-HPV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2%vs 83.6%,P=0.026);AHPV检测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5%vs 77.7%,P=0.284),进一步行AHPV-GT检测,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29例患者中组织学证实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HSIL^+)83例,其中AHPV检测阳性81例,占97.6%。;②与其他11型HR-HPV阳性相比,16、18、45GT中有一种或多种阳性(GT阳性)患者的HSIL^+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在≥30岁组,AHPV16型阳性患者HSIL^+暴露风险的OR值最高141.00,显著高于18/45阳性、GT阴性、AHPV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0.000)。但在<30岁组,AHPV16型阳性的HSIL^+暴露风险的OR值8.50,与18/45阳性、AHPV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70);③在≥30岁组,AHPV检测HSIL^+的特异度高于HC_2-HPV(P<0.05),而在<30岁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年龄≥30岁细胞学LSIL患者,AHPV及其GT检测是一种可靠的阴道镜筛选及危险分层方法,尤其要重视AHPV 16型阳性。但对于年轻的女性,需寻找更理想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低级别鳞上皮内病变 基因分型 E6/E7 mRNA 子宫颈癌筛查 Apti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正常细胞和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 被引量:48
8
作者 蔡为民 王宏景 +6 位作者 耿建祥 夏林 龙秀荣 王旭波 王志慧 梅静 赵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4-857,862,共5页
目的观察宫颈正常细胞、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47例宫颈正常细胞、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2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 目的观察宫颈正常细胞、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47例宫颈正常细胞、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2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047例宫颈细胞正常者检出HPV感染为109例,HPV感染率为10.41%(109/1 047);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检出HPV感染者146例,HPV感染率为90.68%(146/161);82例宫颈腺癌检出HPV感染者59例,HPV感染率为71.95%(59/82)。结论 PCR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检测,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我国女性宫颈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宫颈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 细胞癌 腺癌 人乳头病毒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2497例妇科就诊患者HP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68
9
作者 杨君 周德平 +4 位作者 陈凤娴 彭建华 刘玉明 刘东云 王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对2009年5月-2011年1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497例妇女进行HPV检查,分析H... 目的:调查重庆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对2009年5月-2011年1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497例妇女进行HPV检查,分析HPV-DNA亚型感染状况。结果:2 497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432例,阳性率为17.30%,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0.97%(274/2 497)。在被测的23个HPV-DNA亚型中,最常见类型依次为16型(32.18%,139/432),43型(18.75%,81/432),58型(15.05%,65/432),52型(13.19%,57/432),6型(8.56%,37/432),未检测出44型及MM4型。HPV阳性者中多重感染率为23.84%(103/432),以二重感染最常见(18.98%,82/432)。不同年龄段人群HPV阳性率有差异,50岁以上人群HPV阳性率最高(39.67%,48/121)。结论:早期筛查、控制HPV感染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宫颈癌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万晓春 杨慧娟 +6 位作者 周晓燕 向礼兵 杨文涛 蔡旭 陆永明 陈颖 平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2-348,共7页
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对于浸润性宫颈癌(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ICC)及其癌前病变的致病性存在亚型及地区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地区30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HPV亚... 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对于浸润性宫颈癌(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ICC)及其癌前病变的致病性存在亚型及地区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地区30岁及以上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HPV亚型分布特点,进一步识别罹患包含ICC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or worse,CIN2+)风险更高的亚型,并比较这些高风险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CIN2+病变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患者具备组织学随访结果的宫颈标本,行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everse dot blot,PCR-RDB)HPV基因分型检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亚型与CIN2+病变的风险关系,并构建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评价不同亚型及亚型组合检测CIN2+病变的准确性。结果:符合研究要求患者413例,含38例CIN1,184例CIN2/3,126例ICC和65例阴性对照人群。HPV16、58、33和18依次为致CIN2+最常见的4种HPV亚型,仅HPV16(P<0.000 1)、58(P=0.002)及33(P=0.015)为罹患CIN2+病变的高风险亚型。联合检测HPV16/18/33/58诊断CIN2+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显著高于HPV16/18亚型组合(P=0.006 6)。结论:HPV16/18/33/58亚型组合用于辅助本地区CIN2+病变的检测可能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HPV型别分布状况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彩英 刁雯静 +1 位作者 汪清 隋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47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高危型(high-risk,HR)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型别分布状况。方法对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 目的探讨上海市47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高危型(high-risk,HR)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型别分布状况。方法对47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HR-HPV感染率为82.6%,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HR-HPV感染率为93.6%,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7,P<0.001);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的HPV感染率在单或多重HPV感染模式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771,P=0.026);在宫颈L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58、16、52、33、31和53型。在宫颈HSIL患者中,HR-HPV型别占比由高到低前六位分别为HPV16、58、33、52、18和31型。两组患者间的HR-HPV型别构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4.666,P<0.001)。结论 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密切相关,宫颈LSIL和宫颈HSIL两组患者在HRHPV感染率、HR-HPV多重感染模式以及型别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低度鳞上皮内病变 高度鳞上皮内病变 HPV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1994名健康体检妇女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玉荣 张晓雪 +2 位作者 杨静 谢珊珊 韩丽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4-546,共3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DNA病毒。大量的研究[2]表明,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目前已发现超过160种HPV亚型,根据其致...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DNA病毒。大量的研究[2]表明,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目前已发现超过160种HPV亚型,根据其致癌危险性的大小分为高危型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和低危型HPV(low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LR-H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基因分型 年龄分布 宫颈癌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3-HPV DNA与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顾雨佳 吕炳建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究DH3-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和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在发现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病例各1254、8... 目的:探究DH3-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和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在发现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病例各1254、8263例,均有子宫颈活检病理随访结果。以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H3-HPV DNA和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子宫颈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子宫颈病变(HSI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DH3-HPV DNA检测阳性率75.44%(946/1254),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79.29%(6552/8263)。在年龄≥55岁女性人群中,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DH3-HPV DNA[84.70%(1583/1869)vs.76.34%(200/262),P<0.05]。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LSIL^(+)的敏感度分别为90.63%(493/544)、91.79%(2953/3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3-HPV DNA 16/18、Aptima HPV E6/E7 mRNA 16/18/45分型检测LSIL^(+)特异度分别为83.94%(596/710)、85.67%(4323/5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3-HPV DNA、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HSIL+的敏感度分别为93.94%(124/132)、97.51%(782/8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ima HPV E6/E7 mRNA 16/18/45分型检测HSIL+特异度83.50%(6230/7461),显著高于DH3-HPV DNA 16/18分型检测81.02%(909/1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3-HPV DNA与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子宫颈病变中敏感度相似,而Aptima HPV E6/E7 mRNA分型检测HSIL+的特异度高于DH3-HPV DNA分型检测;55岁以上女性,Aptima 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高于DH3-HPV DNA,可能提示该年龄段人群HPV整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病毒E6/E7 mRNA 人乳头病毒分型 人乳头病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在ASCUS合并HPV阳性患者中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钦 Soule Hassanati +2 位作者 房园园 戎荣 邢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ASCUS)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者中对宫颈高级...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ASCUS)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者中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283例ASCUS合并高危型HPV阳性者阴道镜下的宫颈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探讨HSIL的危险因素,比较p16/Ki-67双染检测和HPV分型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283例患者中88例被诊断为HSIL。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HPV型别、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间HSIL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患者HSIL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16/18阳性、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是HSIL的高危因素(P<0.001)。p16/Ki-67双染检测较HPV分型检测有更高的灵敏度(62.03%vs. 51.14%)、阴性预测值(81.6%vs. 78.9%)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794 vs. 0.669,P<0.05)。结论:p16/Ki-67双染检测阳性是ASCUS合并HPV阳性者中发现HSIL的预警因素,其筛查效能优于HPV分型检测,为宫颈病变初筛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 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上皮细胞 人乳头病毒分型 宫颈高级别鳞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液基细胞学结果及HPV分型检测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鲁筱莹 朱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69,共3页
回顾性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和非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2组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结果 ,比较这2种液基细胞学结果在诊断高级别宫颈病变中的作用。结... 回顾性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和非典型鳞状上皮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2组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结果 ,比较这2种液基细胞学结果在诊断高级别宫颈病变中的作用。结果显示:ASC-H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CINⅡ)以上患病率显著低于HSIL,但高度提示宫颈高级别病变;HPV分型检测是对ASC-H高级别病变的有效预测;对于HPV16(+)的ASC-H、HSIL患者建议进行更积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 高度鳞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病毒 分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