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数据驱动分布鲁棒运行模型
1
作者 郑焕坤 孙耀斌 韦凯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31,共10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和较强的运行不确定性。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能够用来构建一个功率灵活的通道,以完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几个区域之间的电能交换。基于此文章提出经多端柔性变电站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两阶段分布鲁棒运行模型,以储能装置运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弃风处罚成本、网损和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1-范数和∞-范数描述风电输出选择典型场景的概率分布,解决风电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求解模型。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不确定性 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挂储能控制的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波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小军 于铄航 +1 位作者 王伟 公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4,共8页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 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因负载变化造成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通常在直流母线处设置储能装置予以解决。现有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使得装置负担过重,且未考虑其荷电状态。针对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侧直挂储能拓扑,提出一种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的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经分析确定直挂储能装置工作于定功率模式,通过加入母线电压反馈进而调整储能装置出力的方式改进传统定功率控制策略,从而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以降低电流纹波;以荷电状态为对象进行排序均压,保证各储能子模块均匀充放电。在PSCAD/EMTDC中搭建煤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切除电动机或纯阻性负载突变情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率分别减小约70%和90%,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抑制母线电压波动,且蓄电池充放电速率为0.628C,满足快速响应要求。在实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中进行硬件在环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直挂储能 电压波动抑制 定功率控制 载波移相调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经济性与韧性均衡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规划
3
作者 马梓耀 张博 +3 位作者 张璐 王照琪 唐巍 陈甜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7,共10页
新型源荷广泛接入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成为未来配电系统发展的新形态,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实现网络柔性互联、功率互济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韧性和减少极端灾害带来的巨大停电损失。针对由于维度、量级和尺度不同导致配电网经济性和韧性在规... 新型源荷广泛接入使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成为未来配电系统发展的新形态,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实现网络柔性互联、功率互济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韧性和减少极端灾害带来的巨大停电损失。针对由于维度、量级和尺度不同导致配电网经济性和韧性在规划模型中难以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纳什谈判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首先,分析常态运行和极端灾害两种场景下直流网络对于经济性和韧性的影响;其次,刻画经济性和韧性指标并提出基于纳什均衡的经济性和韧性均衡方法;最后,以均衡后的经济性和韧性为目标函数,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采用实际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和对比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直流网络灵活互联优势,实现精准投资并提升配电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韧性 经济性 博弈论 纳什均衡 网架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下基于网络重构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
4
作者 石松浩 邹阳 +3 位作者 姚雨佳 黄煜 方梦泓 金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5,共10页
针对源荷波动性造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节点电压失稳、风光损失率高和系统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网络重构与需求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阶梯式碳交易模型。其次,以系统经济性... 针对源荷波动性造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节点电压失稳、风光损失率高和系统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网络重构与需求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阶梯式碳交易模型。其次,以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为优化目标,考虑网络重构、需求响应、电容器投切、分布式电源接入和储能充放电等多种约束,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模型。接着,通过引入中间变量和二阶锥松弛方法将非凸的配电网优化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凸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33节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显著减少系统运行产生的碳排放量和风光损失率,提升系统电压稳定性和调度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碳交易 网络重构 需求响应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渗透率DPV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分布式电压优化
5
作者 王振浩 王振霆 +3 位作者 王泽一 庞丹 葛津铭 李国庆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66-3476,I0004-I0006,共14页
为了解决高渗透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接入交直流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以及现有集中电压优化模式无法满足配电网实时优化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压优化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模块度函数对交... 为了解决高渗透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接入交直流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以及现有集中电压优化模式无法满足配电网实时优化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压优化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模块度函数对交直流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建立日前长时间尺度集中电压优化模型,对模型进行锥优化处理,优化长时间尺度电压调节设备以及柔性负荷的出力计划;然后,在日前优化的基础上,建立日内短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压滚动优化模型,根据集群划分结果,采用同步交替方向乘子算法进行求解,减小日内的电压波动;最后,在修改的50节点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电压优化方法能有效改善电压越限的情况,并提高DPV消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集群划分 多时间尺度 分布式电压优化 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
6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陈宇航 王翀 王振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7-1206,I0088,I0089,共12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 为应对由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强随机性引起的电压波动越限,并降低系统的运行损耗,提出集中-就地分层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充分挖掘系统中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逆变器和直流组网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容量与功率/电压调控能力,实现以最小化运行有功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为目标的系统优化运行。所提模型对光伏逆变器参与集中调控的初始无功设定点,以及光伏逆变器和VSC在就地控制阶段的预设下垂函数进行同时优化,以实现光伏和负荷功率随机变化下集中和就地控制层之间的协同调控。以不确定性概率分布描述光伏和负荷功率的典型场景,并结合二阶锥凸松弛和线性化实现对所提随机优化模型的转化与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测试算例,验证了所提分层协同优化运行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优化运行 集中-就地协同控制 分段下垂控制 不确定性场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
7
作者 张儒峰 宋宜庭 宁若汐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剧了配电网电压波动,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等装置可以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进而缓解电压...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剧了配电网电压波动,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光伏逆变器、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等装置可以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进而缓解电压波动和越限风险。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储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方法。首先,分析光伏逆变器、VSC的无功电压特性以及ESS的充放电特性;其次,构建以节点电压偏差和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调控模型,并采用二阶锥松弛等技术将其转化为凸优化模型;然后,考虑集中式优化方法信息私密性差等问题,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构建无功电压分布式控制框架,基于自适应惩罚参数方法,进一步提出一种加速ADMM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修改的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和IEEE 85节点算例系统中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调控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储能系统 电压优化 分布式优化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优化
8
作者 胡志勇 吴博 +2 位作者 郑峰 李婷婷 常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95,共10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发电的不确定性,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进行建模。首先,在含智能软开关基础上,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信息间隙决策规划优化模型,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综合成本和电压波动为目标函数。其次,对上述两个目标函数进行模糊归... 针对分布式电源发电的不确定性,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进行建模。首先,在含智能软开关基础上,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信息间隙决策规划优化模型,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综合成本和电压波动为目标函数。其次,对上述两个目标函数进行模糊归一化和加权处理。最后,在改进后的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中对所提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含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信息间隙决策规划优化模型可有效改善电压,提高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信息间隙决策 优化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调控:科学问题与技术框架 被引量:5
9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王振浩 王翀 刘宇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91,共15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中低压直流组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配电网必然向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形态演进,其运行调控技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HR-HDN)运行调控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HR...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中低压直流组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配电网必然向复杂的交直流混合形态演进,其运行调控技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HR-HDN)运行调控技术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HR-HDN运行调控技术的3个科学问题,并以多类型可控设备协同、源-网-荷-储高度互动化和市场化需求为研究主线,从稳定控制、故障主动防御与恢复、电力市场机制辅助调控以及“平台+数据”数字化集成调控4个方面,提出了HR-HDN的运行调控技术框架。最后,对HR-HDN运行调控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稳定控制 故障主动防御与恢复 电力市场辅助调控 数字化集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随机性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卫志农 马智刚 +2 位作者 陈胜 郑玉平 吴通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8-2219,I0010,共13页
为实现高比例光伏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评估,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以获取光伏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构建光伏出力机会约束不确定集合;其次,采用... 为实现高比例光伏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评估,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方法,以获取光伏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构建光伏出力机会约束不确定集合;其次,采用功率与节点电压幅值比值为状态变量,在已有交流线性化潮流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性化潮流模型;然后,提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的概念和模型,结合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和径向迭代搜索算法生成可观测的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空间。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在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上准确、直观的反映光伏出力的随机性,进而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准确安全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鲁棒机会约束安全域 光伏预测误差 核密度估计 线性化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OP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1
作者 初壮 孙旭 +1 位作者 赵蕾 孙健浩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36,共8页
为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提出一种含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在对应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智能软开关工作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建立含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通过线性化和凸松弛技术,将所建立... 为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提出一种含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在对应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智能软开关工作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建立含智能软开关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通过线性化和凸松弛技术,将所建立的非线性优化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并且采用改进的50节点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基于所建模型得到的智能软开关运行策略能够降低配电网运行损耗及改善电压越限的情况,显著提高混合配电网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二阶锥规划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禹澜 廖凯 +1 位作者 杨健维 何正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89-5099,I0062,共12页
由于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端口特性难以解析描述,从而导致含多PET和分布式能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潮流计算时难以生成雅克比矩阵,为此,提出基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构建等效受控源对,以解耦... 由于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端口特性难以解析描述,从而导致含多PET和分布式能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潮流计算时难以生成雅克比矩阵,为此,提出基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构建等效受控源对,以解耦PET多端口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获得适用于潮流计算的PET解耦模型。其次,通过合理划分控制模式,以反映不同端口控制模式对PET各部分潮流计算方程与潮流计算次序的影响,从而获得不同控制模式下的PET潮流计算方程。然后,推导计及端口控制模式、多PET协调控制方式的含PET多运行场景的配电网潮流方程。最后,以端口电压和功率为解耦变量,通过交替迭代算法实现含多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以IEEE33节点拓展构建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为例,将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基于详细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分布式能源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潮流计算 交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多面体集合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调度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童潇宁 王月强 +3 位作者 仇张权 黄阳 乐健 任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0,共13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鲁棒调度方法缺乏对不确定参数相关性问题的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多面体集合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调度方法。首先,构建分布式光伏出力的传统多面体集合,利用历史数据驱动形成了相关性包络图,通过弯曲多面体集合... 针对现有配电网鲁棒调度方法缺乏对不确定参数相关性问题的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多面体集合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调度方法。首先,构建分布式光伏出力的传统多面体集合,利用历史数据驱动形成了相关性包络图,通过弯曲多面体集合边界,建立了相关性多面体集合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关性多面体集合存在鲁棒性差和保守性大的问题,建立了数据驱动的多面体集合模型。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多面体集合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调度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对鲁棒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多面体集合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鲁棒调度方法可以减少优化结果的保守性,提高其鲁棒性,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鲁棒优化 相关性多面体集合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经济调度 CC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一昕 吴浩宇 +3 位作者 张志伟 宗晨曦 毕恺韬 许德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能量路由器(energy router,ER)作为新兴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电能在电力系统中的灵活分配。分析ER对系统的影响,研究以ER为配电枢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对实现配电网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基于改进交替迭代法建... 能量路由器(energy router,ER)作为新兴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电能在电力系统中的灵活分配。分析ER对系统的影响,研究以ER为配电枢纽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对实现配电网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基于改进交替迭代法建立ER的稳态潮流模型,并对ER直流端口采用下垂控制策略,结合传统解耦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含ER的配电网交直流解耦迭代潮流计算方法。以含有多个ER的IEEE 14节点和IEEE 69节点配电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收敛性。为分析ER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对不同场景下IEEE 69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计算,证明ER在系统中可以支撑节点电压,减小系统运行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路由器(ER)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改进交替迭代法 解耦迭代 下垂控制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鲁棒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志淳 杨帆 +3 位作者 闵怀东 胡伟 雷杨 刘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I0003-I0005,共13页
鲁棒优化通常采用多面体模型来描述分布式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却忽略了分布式光伏出力的时空相关性,为此,该文建立了分布式光伏的时空相关性多面体模型,提出了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鲁棒评估方法。首先,... 鲁棒优化通常采用多面体模型来描述分布式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却忽略了分布式光伏出力的时空相关性,为此,该文建立了分布式光伏的时空相关性多面体模型,提出了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鲁棒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分布式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时空相关性多面体模型和电价激励型需求侧响应模型,以最大化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为目标,考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多种运行约束和调节策略,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两阶段鲁棒评估模型,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进行迭代求解。在70节点系统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能力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需求侧响应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两阶段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信息不确定性的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二级协同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挺 秦楠 +1 位作者 李浩 刘亚闯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2-612,共11页
分布式一致性控制(distributed consensus control,DCC)因其灵活协同能力成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二次控制的新途径.然而,传统DCC并未考虑实际通信环境中存在的随机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问题,这致使其在非理想通信环境下难以稳定跟踪一致性... 分布式一致性控制(distributed consensus control,DCC)因其灵活协同能力成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二次控制的新途径.然而,传统DCC并未考虑实际通信环境中存在的随机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问题,这致使其在非理想通信环境下难以稳定跟踪一致性期望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计及信息不确定性的分布式二级协同控制策略.利用变量累加补偿机制,对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进行统一等效.进而基于附加一致性算法(surplus consensus algorithm,SCA)构建具有零稳态误差特性的估计器,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推导证明.在此基础上,设计稳态收敛性能不受通信约束干扰的SCA-DCC控制器,实现非理想通信环境下的精准平均电压偏差调节和有功功率成比例分配.随后,以时延容忍度为指标优化SCA-DCC控制器参数,满足系统在不同通信条件下的稳定需求,进一步增强控制器的通信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功率扰动和故障工况下,与现有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克服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维持较优动态响应性能的同时使稳态电压偏差降低73.08%~85.25%,具有控制精度高和抗扰动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分布式控制 时变时延 数据丢包 附加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分布式源荷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稳定控制技术”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宏杰 唐巍 +1 位作者 肖迁 冀浩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91-2592,共2页
在“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配电网“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的双高特性逐步凸显,新能源发电的强不确定性与电力电子装备的低惯性给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控制与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电力电子装备 新能源发电 高比例新能源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技术 不确定性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端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学 裴玮 +3 位作者 范士雄 孔力 邓卫 黄仁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5-191,共7页
含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是保证其高效可靠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根据互联装置交流侧运行状态将系统分为了9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并依照不同运行... 含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是保证其高效可靠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根据互联装置交流侧运行状态将系统分为了9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并依照不同运行模式的控制需求提出了互联装置、储能单元以及光伏发电单元的控制策略。针对下垂控制的直流电压偏差问题,采用直流电压二层控制进行补偿。同时为了避免深度放电,提出了基于荷电状态带有缓冲区的减载算法,能够有效减小直流电压波动,而对于深度充电问题,提出了采用光伏发电单元同时切换至分层直流下垂控制实现直流电压恒定,实现按照容量比例进行均分。最后,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协调控制 减载控制 二层控制 功率均分 即插即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安全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50
19
作者 卫志农 裴蕾 +2 位作者 陈胜 赵景涛 傅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94,共10页
高比例间歇式清洁能源的接入实现了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碳排放的减少,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挑战。同时,高效调度泛在灵活性资源可以促进风光资源的消纳,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鉴于此,对... 高比例间歇式清洁能源的接入实现了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碳排放的减少,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挑战。同时,高效调度泛在灵活性资源可以促进风光资源的消纳,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鉴于此,对高比例新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安全分析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模型及运行约束,包括非线性模型、线性化模型和凸松弛模型;其次阐述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调度研究,包括随机优化方法、两阶段/多阶段随机优化模型和灵活性运行;接着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了N-1安全分析和可靠性评估,构建了安全域模型;最后展望了未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安全分析与优化调度可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新能源 安全分析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流电感电压的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故障检测方案 被引量:25
20
作者 祁晓敏 裴玮 +2 位作者 李鲁阳 肖浩 孔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7-545,共9页
直流故障的快速准确检测是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亟需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流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故障影响范围广,传统的交流故障检测方法不再适用于直流故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线路限流电感电压变化率的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 直流故障的快速准确检测是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亟需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流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故障影响范围广,传统的交流故障检测方法不再适用于直流故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直流线路限流电感电压变化率的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故障快速检测方案。首先,详细分析了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直流故障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直流线路单端限流电感电压变化率检测直流故障的方法。接着,设计了完整的识别故障线路、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极的故障检测方案,并研究了相应的阈值选取方法。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对所提故障检测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故障距离、以及换流站功率反转的影响,能够在故障后迅速确定故障线路、故障类型以及故障极,实现直流故障的快速准确检测,为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保护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直流故障 限流电感 电压变化率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