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定功率MMC交流故障穿越策略
1
作者 陆书豪 潘恒毅 +1 位作者 贾秀芳 许建中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I0004,I0005,共12页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是直流输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该系统中,各换流站每极均由高、低两个阀组直流侧串联而成。当其受端MMC发生网侧故障时,现有穿越策略或将引起定有功功率MMC阀间均压环节失效,从而导致子模块电容过压的问题。针对该现象,首先梳理了系统在故障工况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接着,重点针对阀间均压环节失效的内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限幅值的站间协调穿越策略,此外,为使其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对称故障,采用了一种零序电压注入的方法,以平衡不对称故障下相单元间的桥臂电流直流分量;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相关模型,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策略能够兼顾不同受端站的桥臂过流和子模块过压风险,实现交流故障的可靠穿越,并尽可能地提升了故障期间的功率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稳态均压环节 交流故障协调穿越 零序电压注入 功率限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直流功率调制增强特高压交流互联系统稳定性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步涵 陈龙 +5 位作者 李皇 李小平 周友斌 黄涌 曾杰 毛承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显著地增强了华中、华北两大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换能力,但特高压系统的大功率传输也对华中、华北电网联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直流输电系统传输功率的快速可控性,可以为暂态过程中的交流互联...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显著地增强了华中、华北两大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换能力,但特高压系统的大功率传输也对华中、华北电网联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直流输电系统传输功率的快速可控性,可以为暂态过程中的交流互联系统提供紧急调控手段,起到功率支援和阻尼振荡的作用。为此,对利用华中电网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紧急功率支援以提高交流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性以及采用直流调制阻尼特高压线路功率振荡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直流输电系统的紧急调控手段可以减少华中电网的切机切负荷量,增强特高压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可提高交流系统阻尼,有效地抑制电网区域间的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互联系统 暂态稳定 功率振荡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紧急功率支援 直流调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系统交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故障识别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朱盛强 丁丙侯 严康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A02期92-95,共4页
±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在各种特殊工况下,如投切滤波器、直流功率调整、电网扰动等,由于交流滤波器中大量电容器件的充放电过程,会导致交流滤波器上流过较大的冲击电流,该冲击电流将导致交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不平... ±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在各种特殊工况下,如投切滤波器、直流功率调整、电网扰动等,由于交流滤波器中大量电容器件的充放电过程,会导致交流滤波器上流过较大的冲击电流,该冲击电流将导致交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不平衡电流增大,从而使不平衡保护发生误动作。准确的识别交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故障与冲击干扰,对交流滤波器不平衡保护的准确动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对不平衡电流采样值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小波变化模极大值,提出一种新的交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故障识别方法。通过PSCAD/EMTDC软件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快速、准确、有效的识别交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故障与冲击干扰,提高了交流滤波器不平衡保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交流滤波器不平衡保护 高压电容器 小波变换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交流过电压控制动作策略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源 黄晨 刘亚楠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176,共8页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为了防止出现交流母线电压过高继而威胁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发生,系统在无功功率控制中配置了交流过电压控制功能。为了解交流过电压控制功能动作特性,该文对特高压直流工程中实际配备的交流过电压控制软件...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为了防止出现交流母线电压过高继而威胁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发生,系统在无功功率控制中配置了交流过电压控制功能。为了解交流过电压控制功能动作特性,该文对特高压直流工程中实际配备的交流过电压控制软件逻辑以及动作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RTDS仿真系统对该工程典型运行工况下的交流过电压情形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交流过电压控制功能的有效性,其分析结果对该工程的后续建设及研究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无功功率控制 交流母线电压 交流过电压控制 RT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线路对平行架设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影响及限制措施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新年 蒋卫平 +2 位作者 李涛 曾昭华 吴娅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共6页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的紧缺,在一些地区可能出现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或同走廊的情况。根据向家坝—上海南汇±800kV特高压直流主回路参数和规划的1000kV交流线路数据,采用EMTDC程序建立了特高...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的紧缺,在一些地区可能出现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或同走廊的情况。根据向家坝—上海南汇±800kV特高压直流主回路参数和规划的1000kV交流线路数据,采用EMTDC程序建立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计算了交/直流线路不同平行架设长度、不同接近距离下特高压直流线路上感应的工频电压、电流。研究了换流变阀侧直流偏磁电流与直流线路工频感应电流的关系,给出了换流变阀侧直流偏磁电流的计算结果。最后对交/直流线路的平行长度,它们之间的接近距离以及抑制换流变压器阀侧直流偏磁电流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架设交/直流线路 高压直流输电 高压交流输电 直流偏磁电流 直流系统电磁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塔宽及离子流对带电作业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庭 胡毅 +3 位作者 刘凯 彭勇 肖宾 吴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61-3267,共7页
超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下层500kV交流导线平行处的塔身宽度(简称塔宽)比单一500kV线路铁塔增大1倍以上,同时下层带电作业间隙还存在着上层±800kV直流线路产生的离子流。为此,试验分析了"等电位作业人员-塔身&... 超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下层500kV交流导线平行处的塔身宽度(简称塔宽)比单一500kV线路铁塔增大1倍以上,同时下层带电作业间隙还存在着上层±800kV直流线路产生的离子流。为此,试验分析了"等电位作业人员-塔身"典型作业工况下,1.4~11.0m不同塔宽下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并开展了0.80~1.25m间隙距离下离子流密度对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塔宽的增大,相等带电作业间隙距离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相应降低;当作业间隙距离为7.5m时,11m塔宽下的操作冲击50%放电电压比1.4m塔宽下降低了约14%;在0~167nA/m2离子流密度范围内的离子流对0.80~1.25m间隙距离的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无影响。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以为超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EHVac) 高压直流(uhvdc) 带电作业 塔宽 离子流密度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5
7
作者 詹奕 尹项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综述了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应用现状 ,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高压交流输电 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出力状态转移和直流线路功率调整的AC/UHVDC系统静态可靠性及其灵敏度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生虎 张楠 张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42-2351,共10页
对于风电和特高压直流(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可靠性建模,已有很多独立研究。但针对含风电AC/UHVDC电力系统,同时考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结构、风电状态转移模型、交直流设备... 对于风电和特高压直流(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可靠性建模,已有很多独立研究。但针对含风电AC/UHVDC电力系统,同时考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结构、风电状态转移模型、交直流设备随机故障的研究不多,且往往基于简化DFIG结构和简化UHVDC可靠性模型。考虑上述因素,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和灵敏度分析。对DFIG多状态转移模型,从2种视角考虑风电出力与出力转移特性。引入直流功率调整以确定换流站控制方式。采用解析枚举、概率加权法,计算可靠性指标。提出可靠性指标对直流功率、DFIG有功出力灵敏度的解析表达。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高压直流(ac/uhvdc)系统 双馈感应电机(DFIG) 可靠性 灵敏度 状态转移 直流功率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与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9
作者 彭忠 孙攀磊 +2 位作者 韩伟 李泰 赵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2-172,共11页
受端为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抑制受端LCC换相失败导致的功率传输中断,系统接线方式和控制方式变得灵活和多样化。针对受端交... 受端为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抑制受端LCC换相失败导致的功率传输中断,系统接线方式和控制方式变得灵活和多样化。针对受端交流系统故障穿越,提出了基于直流电压与受端交流电压的低压限流控制策略和LCC限压恢复策略。针对多换流器的稳定运行,提出了多换流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和VSC在线投退策略。针对直流线路故障穿越,提出了基于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的穿越策略。基于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搭建了LCC与VSC级联的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混合直流输电 交流系统故障穿越 功率协调控制 换流器投退 直流线路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系统保护对交流故障的响应机理与交流故障引发的直流系统保护误动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李佳曼 蔡泽祥 +5 位作者 李晓华 赵建宁 周全 王海军 张胜慧 吕金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3-960,共8页
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中直流保护在交流系统故障时误动的问题,基于某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数字实时仿真系统(RTDS),研究交流故障下直流系统的暂态响应特征。从交流故障与直流故障的相似性、直流保护原理和整定方法的不完善性两方面揭示了直流... 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中直流保护在交流系统故障时误动的问题,基于某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数字实时仿真系统(RTDS),研究交流故障下直流系统的暂态响应特征。从交流故障与直流故障的相似性、直流保护原理和整定方法的不完善性两方面揭示了直流保护对交流故障的响应机理。基于直流保护对交流故障的响应机理,全面梳理出在原理上能反映交流故障的直流保护类型。结合某特高压直流系统的RTDS实验数据,详细分析了两侧交流系统故障时的低电压特征以及电流失衡特征所引发的直流保护误动情况。深入分析了交流故障下直流低电压保护、阀组差动保护以及桥差保护的误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直流工程的更合理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系统 交流故障 响应 直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器的投退策略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新年 李涛 +1 位作者 吕鹏飞 曾南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2-1238,共7页
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双换流器串联接线方式,为应用单换流器在线投/退这一项新技术,通过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调试,研究了特高压直流单换流器正常在线投入/退出及保护退出控制策略。联合控制模式下,控制系统会自动协调两站... 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双换流器串联接线方式,为应用单换流器在线投/退这一项新技术,通过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调试,研究了特高压直流单换流器正常在线投入/退出及保护退出控制策略。联合控制模式下,控制系统会自动协调两站换流器的投退过程;独立控制模式下,两站运行人员通过电话联系,投入换流器时先投入整流侧,再投入逆变侧,而退出换流器时则是先退出逆变侧再退出整流侧,但是保护退出则为例外。研究结果可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dc 换流器投入 换流器退出 向家坝-上海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系统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站滤波器投切引起的换相失败仿真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任景 李兴源 +1 位作者 金小明 吴小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2,共6页
随着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引入,南方电网各换流站进行滤波器投切时产生的谐波交互影响也更加严重。谐波的交互影响不仅可能引起谐波的畸变,甚至可能诱发换相失败。文章对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和谐波特性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2010年... 随着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引入,南方电网各换流站进行滤波器投切时产生的谐波交互影响也更加严重。谐波的交互影响不仅可能引起谐波的畸变,甚至可能诱发换相失败。文章对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和谐波特性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2010年南方电网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详细的混合仿真模型,对逆变站由于滤波器投切引起的换相失败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揭示了谐波不稳定与换相失败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交流滤波器投切 谐波不稳定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受端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天宇 王渝红 +1 位作者 龚鸿 张文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31-3237,共7页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交直流系统间、高低换流阀组间以及2层不同电压等级的受端交流系统间均存在着电气耦合关系,系统的无功功率调节和电压稳定问题更加复杂。为解决该问题,在传统单馈入电压稳定指标(VSI)基础上提出了多馈入电压稳定...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交直流系统间、高低换流阀组间以及2层不同电压等级的受端交流系统间均存在着电气耦合关系,系统的无功功率调节和电压稳定问题更加复杂。为解决该问题,在传统单馈入电压稳定指标(VSI)基础上提出了多馈入电压稳定指标(MVSI),并结合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数学模型,推导出多馈入电压稳定指标的计算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受端系统参数、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对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减小受端交流系统阻抗、2交流系统等值联系阻抗、直流系统输送功率,增大关断角均能有效提高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同时受端交流系统等效阻抗角也会对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分层接入 静态电压稳定性 多馈入电压稳定指标 交流系统参数 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全国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评“特高压电网安全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育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分析了交流输电和同步电网中的缺陷,指出交直流特高压混合同步大电网存在系统瓦解的隐患。建议受电负荷中心必须有坚强的支撑电源;电网结构必须遵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缩小同步电网区,区间以直流异步互联,区内采取三道防线,确保各区... 分析了交流输电和同步电网中的缺陷,指出交直流特高压混合同步大电网存在系统瓦解的隐患。建议受电负荷中心必须有坚强的支撑电源;电网结构必须遵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缩小同步电网区,区间以直流异步互联,区内采取三道防线,确保各区安全,事故互不影响;远距离必须采用纯直流输电。这3个必须的紧密结合是保证全国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高压同步电网 直流异步互联电网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规划电网安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晋华 蒋卫平 +6 位作者 印永华 胡涛 王晶芳 陈凌芳 李新年 谢国平 刘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64-68,共5页
为了对2018水平年国家特高压规划电网的输电网络结构进行检查和考核,该文应用数模混合式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装置,进行多项N-1故障和N-2故障的实时仿真试验,对±800kV直流系统与送受端交流系统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对2018水平年国家特高压规划电网的输电网络结构进行检查和考核,该文应用数模混合式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装置,进行多项N-1故障和N-2故障的实时仿真试验,对±800kV直流系统与送受端交流系统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系统安全稳定角度出发,该网架结构可行;±800kV直流发生双极闭锁故障时,特高压交流通道部分母线电压偏低,建议通过加强无功补偿装置等手段来改善故障后系统的电压水平。研究还发现,因向家坝—南汇、溪落渡左—株洲、溪落渡右—浙西这3回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距离很近,任一直流发生双极闭锁时整流站换流母线的暂态过电压均会导致其它2回直流发生换相失败,建议设立专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高压交流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安全稳定 多馈入直流系统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TDC的UHVDC交流侧故障的仿真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文滨 严兵 +3 位作者 张尧 林凌雪 房宣合 郑传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8,81,共5页
采用EMTDC软件建立了详细UHVDC模型,研究了交直流系统并列运行的相互影响,并对交流系统故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比整流侧交流系统故障更容易引起换相失败,三相系统故障造成严重的功率损失直至极退出停运,故障... 采用EMTDC软件建立了详细UHVDC模型,研究了交直流系统并列运行的相互影响,并对交流系统故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比整流侧交流系统故障更容易引起换相失败,三相系统故障造成严重的功率损失直至极退出停运,故障期间极控系统的策略有利于交流系统故障后,直流系统迅速恢复,合理的控制模式组合有助于故障后的恢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极控系统策略 双十二脉动换流器 交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高压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广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35,共7页
介绍了2006年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高压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专委会的专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新型高压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技术和工程、涉及高压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技术的工程问题、直流输电和灵活交流输电装置对提升系统性能的作用以及... 介绍了2006年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高压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专委会的专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新型高压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技术和工程、涉及高压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技术的工程问题、直流输电和灵活交流输电装置对提升系统性能的作用以及会议的热点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 直流输电 灵活交流输电 高压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工程问题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优良 李文平 +1 位作者 赵银汉 张喜乐 《电气制造》 2012年第8期46-47,50,共3页
针对网侧交流系统接1000kV特高压交流,同时直流侧的额定直流电压高达±1100kV的特高压直流——特高压交流的换流变压器的绕组排列进行了不同的布置方案。
关键词 高压交流 换流变压器 变压器设计 高压直流 交流系统 绕组排列 直流电压 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双极闭锁故障下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计算方法 被引量:89
19
作者 李欣悦 李凤婷 +1 位作者 尹纯亚 白海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闭锁引起的暂态过电压严重威胁系统安全运行的问题,推导建立了直流双极闭锁后换流母线暂态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送端交流系统电力网络等值模型,推导出了直流双极闭锁后送端交流系统内任一关键节... 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闭锁引起的暂态过电压严重威胁系统安全运行的问题,推导建立了直流双极闭锁后换流母线暂态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送端交流系统电力网络等值模型,推导出了直流双极闭锁后送端交流系统内任一关键节点暂态过电压的计算方法。为判断送端新能源节点面临高压穿越问题的严重程度、提前发现系统薄弱环节,提出用阻抗比来表征节点的暂态过电压程度。在直流双极闭锁后节点暂态电压压升值随着阻抗比增大而呈现线性升高的趋势。基于DIgSILENT仿真平台,搭建了C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和吉泉±1100 kV高压直流送端系统,验证了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计算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直流闭锁 送端交流系统 暂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技术引领我国电力科技创新
20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49,共1页
2006年3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发布了2005年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成果,正式发布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主编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2005年)》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2005年)》。专辑收入了交流... 2006年3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发布了2005年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成果,正式发布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主编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2005年)》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2005年)》。专辑收入了交流特高压专题论文29篇、直流论文33篇,对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本专辑对2005年开展的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课题、可行性研究专题和工作组研究成果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汇编。该书可以帮助电力系统技术人员全面了解目前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已经取得的成果,很多成果可以作为今后研究、设计和建设的统一的基础条件和数据平台。另外,书中提出的很多开放性思想,也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理论研究,推动特高压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自主创新,加快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输电技术 高压输电 电力系统 科技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 研究成果 专题论文 直流输电工程 高压直流 技术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