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创伤弧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晶 吴新伟 +3 位作者 陈惠玲 陈佳璇 狄飚 白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方法 针对创伤弧菌vvh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CPA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方法 针对创伤弧菌vvh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CPA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对创伤弧菌的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对创伤弧菌菌液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1.28×10^3 CFU /mL,此法 40~60 min 内即可完成检测。利用CPA法针对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的CB型、EA型、CAB型、CA型和EB型等亚型创伤弧菌毒株计算特异性和敏感性,5种亚型中除了CB亚型特异性和敏感性为95.65%和100%,其余亚型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CPA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有效缩短检验时间提高检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交叉引物恒温 vv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虹彩病毒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艳平 覃宝田 +4 位作者 梁曦 王刚 郝乐 周东来 刘振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针对LMIV ATPase基因高保守区设计1套单交叉引物。以构建的ATPase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对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Betaine、MgSO_(4)、dNT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合一次性核酸试纸条,建立可视化检测LMIV-CPA的方法。【结果】最优引物浓度比组合为交叉引物CPF1.0μmol/L,引物F3和B3均为0.4μmol/L,探针引物B1(FAM)和B2(Biotin)均为0.8μmol/L;MgSO4浓度为6 mmol/L、Betaine浓度为0.4 mol/L、dNTP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256 U/μL;最佳反应温度为62℃,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检测呈梯形条带,带有探针的反应产物采用一次性核酸试纸条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在3~5 min内即可通过是否出现特征性条带而使反应结果可视化。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LMIV,不与其他水生常见病毒和常见细菌发生交叉反应。使用LMIV-CPA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共同检测156份临床样品,LMIV-CPA的阳性检出率为93.30%,常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5.83%;在比较二者的灵敏度差异时,LMIV-CPA的检测限为102 copies/μL,灵敏度为常规PCR的10倍,综合结果显示LMIV-CPA优于PCR。【结论】LMIV-CPA检测方法不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与专业技术人员,可应用于LMIV的现场快速检测,为花鲈LMIV的准确快速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虹彩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 特异性 灵敏度 核酸试纸条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白志军 胡林 +4 位作者 李魁彪 钟华燕 陈艺韵 鲁恩洁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1,215,共5页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该扩增产物可通过全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进行检测。14份健康人咽拭子标本、7个其他呼吸道病毒和6个虫媒病毒株被用来检测CPA反应的特异性;已知病毒滴度的甲型H1N1毒株进行对照梯度稀释,以测试CPA的敏感性;102份甲型H1N1临床咽拭子标本为检测对象,评估其临床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CPA反应未出现对健康样本以及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对已知滴度的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证明CPA的敏感性为10拷贝/μL。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发病1~3d临床标本新建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100%,4~6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79.31%,≥7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9.09%。讨论C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早期诊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7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许霄峰 李慧彤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IR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仅需20 min。该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快速诊断和现场监测,为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热病毒 多酶恒温快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侧向流层析联用技术的肉制品真实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尚柯 张彪 +5 位作者 张敏 杨华雨 叶梅 段庆梓 王巍 宫亚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 目的:基于多酶恒温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用技术,建立肉制品真实性快速检测方法,解决实验室方法不适于基层与现场快检需求的问题。方法:通过GenBank筛选猪、牛、羊、鸡、鸭线粒体基因的特异序列,使用DNAStar Megalign软件比对种内保守、种间特异的靶片段,依据MIRA引物探针设计原则设计靶基因引物探针组,通过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等方式系统筛选引物探针,确定猪、牛、羊、鸡、鸭的专属性引物探针,并采用反应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筛选,优化完善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考察,包括DNA提取、灵敏度、检出限、假阳性与假阴性考察等,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使用建立的方法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进行比对分析,方法的平均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3.54%,符合现场快检方法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牛、羊、猪、鸡、鸭5种常见肉类的MIRA-LFD技术,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现了肉制品真实性的现场快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真实性 动物源性成分 多酶恒温快速技术 侧向流层析技术 现场快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旦一 金亚南 +4 位作者 李玲 何谦 胡林 李晓琪 孙志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05-1913,共9页
拟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现场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疾病的生物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原理,根据PCV2 Cap基因设计一组交叉扩增引物,用构建的Cap基因重组质粒作为标准DNA模板,对反应... 拟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现场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疾病的生物安全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原理,根据PCV2 Cap基因设计一组交叉扩增引物,用构建的Cap基因重组质粒作为标准DNA模板,对反应体系的引物浓度、Betaine、MgSO4、dNTP、Bst酶、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并结合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可视化检测PCV2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PCV2-CPA)。用建立的CPA检测方法、常规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经IFA方法标定的127份临床样品,比较这些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显示,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F3、B3各0.5μmol·L-1,CPR 1μmol·L-1,DF5F0.7μmol·L-1、DF5B0.9μmol·L-1,Betaine 0.075mol·L-1,MgSO43mol·L-1,dNTPs 0.4mmol·L-1,Bst DNA聚合酶9.6U。建立的检测方法58℃扩增50min,检测限可达7.6拷贝·μL-1,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倍;与PCV1、PRV、CSFV、PRRSV、PEDV、TGEV和RV无交叉反应。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78.08%~94.52%,特异性为87.03%~92.59%,符合率为84.25%~91.34%,ROC曲线图显示三种检测方法中,CPA检测方法效能最优。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不需要PCR仪,仅一台水浴锅或金属浴即可完成病毒DNA的扩增,密闭的核酸检测试纸条使结果判定直观、客观,且可有效避免气溶胶污染,可应用于猪圆环病毒2型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交叉引物 恒温 检测 气溶胶污染 生物安全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雨湄 贾振军 刘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5-448,共14页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系统阐释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系统阐释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等温链置换技术、核酸多臂引物和环优化技术等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涵盖主要类型、基本原理、具体应用、与其他技术结合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旨在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进一步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技术 滚环技术 重组酶聚合酶技术 酶促重组等温技术 等温链置换技术 核酸多臂引物和环优化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猪肉源性成分 被引量:17
8
作者 冯涛 李素芳 +2 位作者 毛梦娇 邵柔铭 潘家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7-1212,共6页
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成分。对猪线粒体的D-loo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 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成分。对猪线粒体的D-loo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及反应条件,确立最佳反应体系。实验结果表明,CPA扩增系统对猪源性成分的检测特异性良好,对单猪源性成分的检出限为1 ng/μL,对混合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的检出比例为10%(相当于10 ng/μL)。同时核酸试纸条可以快速检测CPA扩增产物,结果与凝胶电泳系统检测保持一致。本研究建立的CPA-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是一种特异、高效的肉制品中猪肉成分检测方法,可以为肉制品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引物恒温 核酸试纸条 D-loo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吉飞 关贵全 +9 位作者 刘志杰 汪月凤 李有全 马米玲 刘爱红 任巧云 苟惠天 杜鹏飞 罗建勋 殷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本研究基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vp72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将LAMP与OIE参考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且应用LAM... 本研究基于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vp72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将LAMP与OIE参考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且应用LAMP对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提供的非洲猪瘟病毒17个毒株的基因组以及国内收集的50份猪的基因组、30份蜱的基因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所建立的LAMP能够成功扩增非洲猪瘟病毒17个毒株的基因组,而野外收集的猪和蜱的基因组检测均为阴性。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以及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 非洲猪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解旋恒温基因扩增技术检测沙门氏杆菌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洵 程天印 王晓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0-453,共4页
为寻求快速简便的检测沙门氏杆菌及其他病原生物新方法,以沙门氏杆菌inv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沙门氏杆菌的HDA法,用4株沙门氏杆菌和6种其他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 为寻求快速简便的检测沙门氏杆菌及其他病原生物新方法,以沙门氏杆菌inv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沙门氏杆菌的HDA法,用4株沙门氏杆菌和6种其他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考核特异性,用稀释法测定灵敏度.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DA法可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扩增时程75 min;阳性检测率为100%,无假阳性;用HAD法检测12份饲料样品,结果检出沙门氏杆菌呈阳性的3份,阳性率为25%.HDA法极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杆菌 检测 解旋恒温基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云芳 詹国辉 高渊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B06期30-32,40,共4页
介绍基于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原理的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技术、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切口酶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疾病诊断、流行病学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动物病原物检测... 介绍基于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原理的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技术、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切口酶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疾病诊断、流行病学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动物病原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在植物检疫领域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恒温技术 动植物检疫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概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芳 曹明富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共3页
环介导的恒温扩增技术是一种新的核酸扩增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引物设计要点、反应体系的配制和产物的检测以及当前该技术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核酸 环介导的恒温技术 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解旋扩增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宝山 张文奎 尹荣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7,共3页
恒温解旋扩增技术(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DA)是纽英伦生物实验室美籍华人KONG Hui-min于2004年发展建立的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1],它模仿生物体内DNA的合成,在恒温条件下(62℃或37℃)凭借解旋酶解开双... 恒温解旋扩增技术(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DA)是纽英伦生物实验室美籍华人KONG Hui-min于2004年发展建立的一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1],它模仿生物体内DNA的合成,在恒温条件下(62℃或37℃)凭借解旋酶解开双链DNA,然后引物与模板特异性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互补链,进行特异性基因的扩增[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恒温条件 解旋 双链DNA DNA聚合酶 生物实验室 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病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旭日 冯惊涛 +1 位作者 邢微微 喻鑫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2-55,共4页
日本血吸虫病的筛查和诊断在血吸虫病的防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核酸诊断是其潜在的优良检测方法。拟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视化日本血吸虫核酸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用于基层血防单位对日本血吸虫病的筛查和诊断等工作。用腹壁拔毛... 日本血吸虫病的筛查和诊断在血吸虫病的防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核酸诊断是其潜在的优良检测方法。拟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视化日本血吸虫核酸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用于基层血防单位对日本血吸虫病的筛查和诊断等工作。用腹壁拔毛贴片法给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日本血吸虫,用多种核酸提取方法抽提其血清或血浆中的基因组DNA,并用"可视化日本血吸虫核酸恒温扩增检测试剂"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研究所设计的检测方法可以方便地检测到1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新西兰大白兔,说明可视化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核酸提取 核酸恒温技术 新西兰大白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彩红 高强 +1 位作者 李明生 徐红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22期26-28,共3页
食品安全问题是每个人关注的问题,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的现场快速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以核酸为靶标进行有效扩增,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且高效等特点,因此针对食品的... 食品安全问题是每个人关注的问题,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的现场快速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以核酸为靶标进行有效扩增,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且高效等特点,因此针对食品的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意义。本文针对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的概要以及在食品领域的掺假问题、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和食源性病原菌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食品领域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技术 食品安全 现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交叉引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豪 贺泂杰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1-35,F0003,共6页
牛冠状病毒(BCoV)引起犊牛腹泻,对养牛业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采用交叉引物扩增(CPA)方法和核酸检测装置相结合,建立了BCoV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CPA体系Mg2+最佳物质浓度为2.0 mmol/L,甜菜碱最佳物质浓度为0.4 mmol/L,d NTP... 牛冠状病毒(BCoV)引起犊牛腹泻,对养牛业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采用交叉引物扩增(CPA)方法和核酸检测装置相结合,建立了BCoV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CPA体系Mg2+最佳物质浓度为2.0 mmol/L,甜菜碱最佳物质浓度为0.4 mmol/L,d NTPs最佳物质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最佳浓度为1.5 U/μL,60℃为最佳反应温度,60 min为最佳反应时间。采用CPA BCoV-N反应体系同时检测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轮状病毒等犊牛腹泻相关病原,层析试纸条检测显示只有牛冠状病毒呈现检测线,未出现交叉反应。结果显示,CPA BCoV-N具有较高的特异性,CPA检测BCoV不需要昂贵的PCR仪器,简单的水浴或培养箱即可完成DNA扩增,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避免了气溶胶污染,对结果的判断更加直观客观,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BCoV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交叉引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2 位作者 刘全国 李冰玲 李炎鑫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是依赖于靶目标上6个区域的4条引物和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Bst的作用,在60℃-65℃恒温条件下1 h之内即可完成的基因扩增技术。该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很多领...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是依赖于靶目标上6个区域的4条引物和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Bst的作用,在60℃-65℃恒温条件下1 h之内即可完成的基因扩增技术。该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论文从技术原理、引物设计、反应机制和特点等方面了介绍了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并就该技术在动物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技术 病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色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技术在STR基因座鉴定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斌 俞卫东 +1 位作者 冯燕 闵涯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五色荧光标记引物 技术 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的小火蚁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蕊 滕祎 +10 位作者 李献锋 王临静 魏霜 张雍哲 乔曦 刘海军 吴尧 马骏 万方浩 刘聪辉 钱万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9-1067,共9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是危害性最严重的入侵蚂蚁之一,对动植物、生态、经济甚至是人类都容易造成严重影响,是我国的重大检疫害虫之一。本研究为实现小火蚁的现场快速精准检测,通过自研程序筛选出小火蚁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片段,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基于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技术(EmDEA)筛选了适用的引物、RNA探针,全部反应所需时间小于20 min,并验证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最低检出限约为4 ng。这种方法极大程度降低对设备的依赖,简单、快速、特异,为小火蚁的基层检测与现场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火蚁 酶介导双重指数技术(EmDEA) 特异性引物 RNA探针 快速鉴定 精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扩增法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泂杰 《中国乳业》 2023年第7期30-34,39,共6页
[目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可以引起牛腹泻的病原体,在中国分布广泛,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快速发现和准确鉴定BVDV对后续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5'UTR基因为靶点,应用交叉引物扩增(CPA)与免疫层... [目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可以引起牛腹泻的病原体,在中国分布广泛,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快速发现和准确鉴定BVDV对后续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5'UTR基因为靶点,应用交叉引物扩增(CPA)与免疫层析试纸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对BVDV进行检测。[结果]CPA检测限为每次反应640 fg,温度为62℃,反应时间为60 min。未观察到与牛感染的其他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此外,使用CPA测定法对100份感染BVDV的现场样本进行准确评估。将CPA与常规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PA比常规PCR具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CPA检测是一种实用、有效的BVDV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交叉引物(CPA) 免疫层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