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内点算法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
1
作者 郑子英 王钢 汪隆君 《广东电力》 2011年第9期63-67,共5页
在确定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元件状态持续时间抽样的蒙特卡罗模拟法抽取系统状态,提出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负荷削减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运用现代内点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证明:相对于以往的线性规划模型和求解算... 在确定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元件状态持续时间抽样的蒙特卡罗模拟法抽取系统状态,提出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负荷削减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运用现代内点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证明:相对于以往的线性规划模型和求解算法,在保证计算速度的情况下,该模型和算法能获得更精确可信的可靠性指标;通过改进的IEEE30系统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 充裕度评估 现代内点算法 蒙特卡罗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目标级联分析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发电-备用分布式协同调度
2
作者 徐苏越 彭超逸 +4 位作者 陈文哲 孙海顺 周华锋 刘耀文 韩应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93-3404,I0111-I0114,共16页
针对多区域互联系统内大规模风电的消纳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目标级联分析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发电-备用分布式调度模型。首先,构建了交直流混联系统分层分区的分布式调度框架,并设计考虑交直流联络线物理特性的分区解耦方法。其次,考虑风... 针对多区域互联系统内大规模风电的消纳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目标级联分析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发电-备用分布式调度模型。首先,构建了交直流混联系统分层分区的分布式调度框架,并设计考虑交直流联络线物理特性的分区解耦方法。其次,考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构造交直流混联系统鲁棒发电-备用双层优化模型,实现对区域间联络线功率和备用互济的分层分区调度,上层为区域间联络线计划的协调优化模型,下层为含虚拟电厂的区域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然后,设计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快速闭环迭代方法,并嵌套改进列和约束生成算法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提升多区域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抗风险能力,所提改进算法能在有限次迭代内快速获得近似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虚拟电厂 协同优化 鲁棒优化 目标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樊艳芳 马翼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32-4139,共8页
交直流混联系统中逆变站的换相失败使交流线路发生频率偏移,导致工频量纵联方向保护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利用线路区内、外故障时,传播到两端保护的电流故障初始行波波... 交直流混联系统中逆变站的换相失败使交流线路发生频率偏移,导致工频量纵联方向保护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方向保护方法,利用线路区内、外故障时,传播到两端保护的电流故障初始行波波头之间极性差异构成纵联保护。该方法仅利用电流初始行波极性差异进行方向判别,消除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无法准确传输宽频带电压信息导致保护的低可靠性问题,且利用高频电流进行计算,避免了交直流混联系统频率偏移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行波电流极性差异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单相故障和多相故障,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方向保护 行波电流极性 小波变换 流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交直流混联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迭代求解和形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靖洺 董朝宇 +3 位作者 王睿 穆云飞 肖迁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0-50,共11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区域电力系统将拓展为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因此,需要建立可以同时精确刻画交直流动态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模型来研究混联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文中考虑了交流侧和直流侧的详细动态,建立了异步联网的...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区域电力系统将拓展为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因此,需要建立可以同时精确刻画交直流动态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模型来研究混联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文中考虑了交流侧和直流侧的详细动态,建立了异步联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MMC-HVDC)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解析解形式,并推导了多重迭代信赖域算法。所提算法建立了决策变量空间内的点与平衡点的映射关系,结合Hopf分岔识别边界,提出了一种多重迭代求解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方法。在利用Simulink仿真验证模型准确性后,以发电机出力作为决策变量绘制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稳定域,利用特征根和参与因子定量研究了直流失稳和交流失稳的机理以及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对稳定域边界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多区域的混联系统与交流系统的稳定域,结果表明换流站和直流网络的引入可能使多区域系统稳定域边界呈现多约束共同决定的近似分段线性拓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信赖域算法 稳定域 参与因子 HOPF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熵变化量判据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子江 张兆毅 +2 位作者 樊友平 范建斌 舒印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共12页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对信号采样频率要求高,保护性能受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影响较大,需配合纵联保护识别故障位置。而现有纵联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影响,传输数据量较大,动作速度有待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熵变...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对信号采样频率要求高,保护性能受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影响较大,需配合纵联保护识别故障位置。而现有纵联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影响,传输数据量较大,动作速度有待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熵变化量判据的混合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近似熵需要的计算数据量较小,且兼具高灵敏性、高可靠性优势。故障发生后,近似熵变化量呈现明显的峰值特征,基于1模电压电流近似熵变化量构建的保护判据能快速准确地识别高阻接地故障,同时能减小噪声干扰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基于乌东德±800 kV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保护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仅需5 kHz采样频率,无需严格的时间同步,且在经800Ω过渡电阻接地及10 dB信噪比场景下能够正确、快速地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后备保护 直流线路保护 直流输电系统 近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数据生成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耀辉 宋智强 +3 位作者 赵化时 许建中 贾秀芳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3-1572,共10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多类型直流线路占比的逐步提升,调度系统与异构平台间的潮流数据交换需求明显增大,亟需研究新形态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数据生成问题。该文从拓扑转换、网络拓扑分析、设备建模以及数据生成策略4个主要步骤,实现含... 随着电力系统中多类型直流线路占比的逐步提升,调度系统与异构平台间的潮流数据交换需求明显增大,亟需研究新形态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数据生成问题。该文从拓扑转换、网络拓扑分析、设备建模以及数据生成策略4个主要步骤,实现含交直流系统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通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CIM/XML)数据到潮流计算输入数据的转换。首先,该文从设备间开关拓扑的角度,进行深度优先算法(depth first search,DFS)搜索和设备拓扑拼接,实现开关/节点模型到母线/支路模型的转换;其次,在筛选出活拓扑岛、剔除不带电设备后,着重分析了CIM/XML中换流器建模对交直流节点选取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直流节点选取规则和具备普适性的直流数据生成策略。最后,以某地调度500kV及以上交直流网络导出的CIM/XML数据为算例,潮流计算结果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量测数据比对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XML 直流系统 深度优先算法 拓扑转换 潮流计算数据生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调制对南方电网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束洪春 董俊 +3 位作者 孙士云 廖泽龙 王文 杨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9-33,共5页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中,直流系统的控制及调制措施对系统的暂态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南方电网2005年丰大运行方式下,贵广直流单极运行、天广直流双极运行为例,当北通道交流输电系统发生扰动时,研究了直流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方式下,调制增...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中,直流系统的控制及调制措施对系统的暂态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以南方电网2005年丰大运行方式下,贵广直流单极运行、天广直流双极运行为例,当北通道交流输电系统发生扰动时,研究了直流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方式下,调制增益的变化对系统暂态稳定裕度及直流系统的影响;分别取北通道功率变化率及南通道功率变化率为调制信号对系统暂态稳定裕度及直流系统的影响;考察了直流系统运行在不同控制方式下时,大方式调制和双侧频率调制等措施对混联系统暂态稳定裕度、送端电网机组及直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实际电网运行中直流调制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电网 直流系统 直流调制 暂态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合时序对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束洪春 董俊 +4 位作者 孙士云 李旭前 廖泽龙 王文 杨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73-76,共4页
单相重合闸技术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合于永久故障时是对系统的又一次冲击,因此研究重合的时序对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以南方电网2005年丰大运行方式下安顺-天生桥500 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为例,在未有效区分永... 单相重合闸技术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合于永久故障时是对系统的又一次冲击,因此研究重合的时序对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以南方电网2005年丰大运行方式下安顺-天生桥500 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为例,在未有效区分永久故障和瞬时故障的前提下,以FASTEST为仿真工具,考查了重合闸时序对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影响。仿真研究表明,改变线路两侧轮流投入无压检定的做法,由线路非故障侧投入无压检定首先重合,不仅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系统暂态功角、电压和频率稳定裕度,也可以改善2次切断短路电流的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并提出了一种与故障测距算法相结合的在线修正线路两侧投入重合闸顺序的方案,以期减少重合于永久故障时对系统的再次冲击,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暂态稳定裕度 单相重合闸 重合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 被引量:8
9
作者 汪隆君 王钢 李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2,共6页
最优负荷削减模型是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运行条件复杂、运行约束多的特点和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了以直流极功率方向系数为控制变量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计及互联电网... 最优负荷削减模型是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充裕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运行条件复杂、运行约束多的特点和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建立了以直流极功率方向系数为控制变量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计及互联电网间直流系统功率支援与功率调制功能,以及由运行条件约束导致的直流极投退等工程实际问题。同时,为克服平启动时原始对偶内点法收敛困难的局限性,引入一种将初值寻优过程等效为求取动态系统稳定平衡点的思路,并基于伪暂态连续(pseudo transient continuation,PTC)法实现初值寻优。经IEEE-RTS 96可靠性测试系统测试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为大规模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充裕度评估提供新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削减模型 直流输电系统 充裕度评估 原始对偶内点法 初值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制迭代谐波分析法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多谐波源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艳 任震 余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29,61,共5页
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多谐波源的分析方法,即调制迭代谐波分析法(modulation and iterative harmonic analysis,MIHA)。该方法将调制理论和迭代谐波分析法相结合,既合理模拟换流站的非线性行为,解决了交直流系统的接口问题,又... 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多谐波源的分析方法,即调制迭代谐波分析法(modulation and iterative harmonic analysis,MIHA)。该方法将调制理论和迭代谐波分析法相结合,既合理模拟换流站的非线性行为,解决了交直流系统的接口问题,又通过迭代使谐波计算更准确。为验证调制迭代谐波分析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某个典型的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为例,采用该方法对其稳态运行状况编制了程序,并对交流网络、直流网络和换流器各处的谐波电压、电流进行了计算。同时,采用电力电子详细器件模型对其进行了时域仿真校核,证明了MIHA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多谐波源 调制迭代谐波分析法(MIHA) 调制理论 输配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类型直流的交直流系统潮流统一迭代算法研究
11
作者 赵化时 宋智强 +3 位作者 黄耀辉 许建中 赵成勇 贾秀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0,64,共10页
随着直流输电不断发展与大量直流工程投入实际运行,目前的电力系统呈现多类型直流参与、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的特点,交、直流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导致电力系统潮流建模及求解存在困难。为此本文对含多类型直流的交直流系统潮流模型及计算方法... 随着直流输电不断发展与大量直流工程投入实际运行,目前的电力系统呈现多类型直流参与、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的特点,交、直流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导致电力系统潮流建模及求解存在困难。为此本文对含多类型直流的交直流系统潮流模型及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以南网为例分析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发展现状。然后统一交、直流系统的标幺值基准,综合考虑交流与常规直流、交流与柔性直流、常规直流与柔性直流间的交互作用,以统一建模方式推导交直流系统整体潮流模型。进而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直流参与、大规模交直流系统的统一迭代潮流算法。最后,通过4个修改的IEEE交直流测试系统和实际电网验证了所提模型及算法的准确性,并对算法的收敛性、计算速度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直流 直流系统 潮流计算 统一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晓弘 胡开伟 +2 位作者 马明 周强 汪宁渤 《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第4期10-17,共8页
针对交直并联运行和非并联运行两种输电模式当中,当直流输电系统的输送功率因故障而下降时,对交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首先,分析了影响并联和非并联结构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性的主... 针对交直并联运行和非并联运行两种输电模式当中,当直流输电系统的输送功率因故障而下降时,对交流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首先,分析了影响并联和非并联结构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频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次,在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和不同输电距离条件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六机四区域和四机两区域输电系统模型,对两种结构的输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最后,从仿真结果可得影响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时的频率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而完善了混联电网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时的稳定性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对远距离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功率转移 频率稳定性 运行 非并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C和TCSC混合复用的交直流混联线路潜供电弧特性
13
作者 刘洋 何柏娜 +6 位作者 吴硕 孟凡涛 林莘 代维汉 尉元龙 王硕 张东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437-9444,共8页
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高补偿度串补装置广泛投入使用,但线路故障后潜供电流存在高幅值的低频分量,潜供电弧难以自熄。针对此问题,基于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下串补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幅值影响,提出了一种固定串补(... 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高补偿度串补装置广泛投入使用,但线路故障后潜供电流存在高幅值的低频分量,潜供电弧难以自熄。针对此问题,基于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下串补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幅值影响,提出了一种固定串补(fixed series compensation,FSC)和可控串补(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混合复用抑制潜供电弧的方法。此外,为满足线路对高补偿度的需求,设计FSC和TCSC混合复用串补度最佳配置方案。结果表明,交直流混联线路采用串补度40%的双平台分散布置方式,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幅值达到最小,燃弧时间最短。高补偿度串补线路TCSC采用串补度10%、20%的配置方案更利于熄弧,提高重合闸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FSC和TCSC合复用 潜供电弧 串补度配置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闭锁故障对2015年云广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亚楠 束洪春 +1 位作者 孙士云 季朝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7期1447-1451,1467,共6页
直流闭锁故障所引起的潮流转移是2015年南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介绍了直流故障的类型和闭锁原因,分析了直流闭锁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对直流通道可能发生的两种直流闭锁故障进行仿真实验,考察故障后直流线路和送端交流... 直流闭锁故障所引起的潮流转移是2015年南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介绍了直流故障的类型和闭锁原因,分析了直流闭锁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对直流通道可能发生的两种直流闭锁故障进行仿真实验,考察故障后直流线路和送端交流线路的动态特性。对比分析两种故障对2015年云广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影响。采用对整流侧近端发电机组切机的方法,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给出最优切机方案。研究结果对实际电网的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直流闭锁 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无功功率补偿的交直流混联线路潜供电弧抑制措施
15
作者 刘洋 何柏娜 +7 位作者 崔荣喜 李辉 吴硕 孟凡涛 代维汉 尉元龙 王硕 张东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6,41,共9页
随着电压等级提高、输送功率增大,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更加频繁,不利于熄弧,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交直流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研究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ybri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HRPC)补偿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 随着电压等级提高、输送功率增大,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更加频繁,不利于熄弧,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交直流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研究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ybri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HRPC)补偿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影响,分析分级可控高抗与小电抗联动控制的措施对潜供电弧抑制效果,提出一种改进型旁路断路器时序控制策略。结果表明,串补度20%、补偿度70%及小电抗700 mH时,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幅值最小,抑制效果最佳。此外,采用潜供电弧熄灭后旁路断路器断开的控制策略能够进一步加快熄弧速率,提高单相重合闸成功率。研究成果为HRPC在远距离大容量混联线路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无功补偿装置 直流输电线路 潜供电弧 旁路断路器时序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惯量控制的高渗透率风电接入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令全 王栋 +3 位作者 黄云辉 汤瑞阳 邓翔天 朱国荣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6-413,共8页
为研究高渗透率风电接入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建立含惯量控制的双馈风机接入附加频率限制控制器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低频振荡分析模型。分析含惯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同渗透率下对交直流混联电网区域间振荡模式的影响,进... 为研究高渗透率风电接入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建立含惯量控制的双馈风机接入附加频率限制控制器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低频振荡分析模型。分析含惯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同渗透率下对交直流混联电网区域间振荡模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直流输电系统频率限制控制的投入对系统阻尼特性和频率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渗透率下双馈风机惯量控制和直流输电系统频率限制控制能够增大系统阻尼,抑制低频振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时域仿真,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控制 高渗透率 频率限制控制 双馈风机 直流系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网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61
17
作者 吕鹏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3-510,共8页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投运了十三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多回常规直流、柔性直流工程,实现了大区电网之间利用远距离直流和背靠背直流的异步互联,形成了复杂的大型交直流混联系统。该文从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基本特性出发,分析了直流系统...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投运了十三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多回常规直流、柔性直流工程,实现了大区电网之间利用远距离直流和背靠背直流的异步互联,形成了复杂的大型交直流混联系统。该文从直流输电控制保护基本特性出发,分析了直流系统与交流系统、直流系统与新能源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直流系统对电网三道防线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由于多回大容量直流与区域交流电网、大规模新能源之间日趋复杂的耦合特性导致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和隐患。从提升大电网电磁暂态仿真技术、提高电力电子设备抵御故障扰动能力、挖掘直流系统自身控制优势与潜力、构建直流立体防御体系等多个维度,提出了适应日趋复杂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发展的措施建议,并为后续交直流电网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直流运行特性 直流输电控制保护 新能源 三道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识别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时域双端量选相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翼飞 樊艳芳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138,共9页
针对传统单端量选相元件在交直流混联系统受端交流长线路不适用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模型识别的时域双端量选相方法。首先,利用模型识别的思想,研究故障期间受端带并联电抗器的交流长线路非故障相和故障相的时域模型,经分析可知,非故障... 针对传统单端量选相元件在交直流混联系统受端交流长线路不适用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模型识别的时域双端量选相方法。首先,利用模型识别的思想,研究故障期间受端带并联电抗器的交流长线路非故障相和故障相的时域模型,经分析可知,非故障相的差动电流和差动电压满足电容模型而故障相不满足。其次,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计算各相的电容模型符合度,与门槛值对比进行故障选相。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交直流混联系统模型,从故障类型、故障位置、过渡电阻、采样频率以及噪声干扰等方面对所提故障选相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故障选相方法在受端交流线路各位置故障期间均能快速准确地选出故障相,不依赖直流侧电源特性、不受并联电抗器的影响,并具有较好的抗过渡电阻和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故障选相 流线路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模型识别 电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调制改善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4
19
作者 荆勇 杨晋柏 +1 位作者 李柏青 马世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共4页
文章研究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天广直流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改善该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并做了基于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直流功率调制对减小系统第1个摇摆稳定峰值的效果比较明显;还基于典型两机系统的非线... 文章研究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天广直流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改善该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并做了基于实际系统运行方式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直流功率调制对减小系统第1个摇摆稳定峰值的效果比较明显;还基于典型两机系统的非线性直流调制控制器,构建了天广交直流混联系统的非线性直流调制控制器,并做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系统的仿真实验。经综合比较得知,两种调制方式在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是相近的,且常规的双侧频率功率调制对电网运行的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直流系统 直流调制 仿真系统 时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牟大林 林圣 李小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0-2178,I0105-I0107,共12页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较好。仿真分析发现直流线路分布电容和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MMC)控制特性影响在直流线路故障时直流线路电流延时自减值长时间处于波动状态,导致纵联差动保护长时间处于闭锁状态,此时,系统长时间承受MMC超大故障电流冲击。直流线路区外故障时整流侧与逆变侧直流电流差值的绝对值数值较大且长时间处于波动变化状态,纵联差动保护存在误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级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差动保护 适应性分析 运行方式 保护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