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亚毫米级焊缝缺陷检测的压电超声换能器线阵设计
1
作者 胡子健 孙长河 +2 位作者 黑创 罗明璋 杜国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3,共9页
在“双碳”目标下,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工业领域,但是钢结构在连接焊接时受制作工艺、环境等因素易出现各种焊缝缺陷,这些缺陷会降低钢结构的稳定和使用寿命,及时发现缺陷对损伤评估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钢结构内部焊缝缺... 在“双碳”目标下,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工业领域,但是钢结构在连接焊接时受制作工艺、环境等因素易出现各种焊缝缺陷,这些缺陷会降低钢结构的稳定和使用寿命,及时发现缺陷对损伤评估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钢结构内部焊缝缺陷检测存在难以兼顾检测分辨率和检测范围的局限,设计了一种十六通道高分辨率压电超声换能器线阵。首先,通过理论模型优化确定压电超声换能器线阵结构并完成器件制作。其次,为了测试研制的线阵探头的性能,对其展开电阻抗、超声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理论设计的谐振频率与实验测试结果偏差小于5%,各阵元的-6 dB相对带宽平均值为79.33%,说明通过声阻抗匹配层和楔块设计成功设计研制出宽频带线阵探头。最后,采用该线阵探头对25 mm厚度标准焊接试块内部直径分别为2 000、1 000和500μm的3种孔缺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均能有效识别且检测分辨率优于500μm,为厚钢板焊缝早期微小缺陷准确检测及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超声换能器 线阵 缺陷检测 亚毫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压叠加正弦振动激励下GIS内亚毫米金属颗粒起始特性研究
2
作者 牛勃 史天一 +5 位作者 刘威峰 白涛 韩旭涛 吴旭涛 李军浩 王文忠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设备产生的金属颗粒以螺丝、触头等金属部件摩擦产生的微米级到亚毫米级金属屑为主,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除了电场外,还会受到运行中正弦稳态激励作用。为此搭建了交流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设备产生的金属颗粒以螺丝、触头等金属部件摩擦产生的微米级到亚毫米级金属屑为主,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除了电场外,还会受到运行中正弦稳态激励作用。为此搭建了交流电压叠加正弦振动激励试验平台,对比研究了不同粒径亚毫米金属颗粒在交流电压单独作用下和交流电压叠加正弦振动激励下的起始运动特性和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亚毫米金属颗粒起始阶段运动分为初次起跳和稳定跳动两个阶段,初次起跳表现为单个颗粒的小幅、快速运动,进入稳定跳动阶段前的起跳过程分为初次跃起、再次起跳、碰撞带动和自持跳动等4个阶段。亚毫米金属颗粒粒径对起始特性影响显著,随粒径减小初次起跳电压、稳定跳动电压和熄灭电压先降低后升高。与交流电压工况相比,叠加正弦振动激励后初次起跳电压、稳定跳动电压和熄灭电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通过脉冲电流法和超声波法研究起始阶段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正弦振动激励能显著降低PDIV,进而减弱初始阶段的局部放电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压 正弦振动激励 亚毫米金属颗粒 起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气泡和常规尺寸气泡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质特性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崔怡洲 李成祥 +4 位作者 翟霖晓 刘束玉 石孝刚 高金森 蓝兴英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10,F0004,共15页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亚毫米气泡鼓泡塔与常规鼓泡塔在流动和传质特性上的区别,并建立了适用于亚毫米气泡气液两相流流动和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鼓泡塔,相同操作条件下亚毫米气泡鼓泡塔的气泡尺寸分...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亚毫米气泡鼓泡塔与常规鼓泡塔在流动和传质特性上的区别,并建立了适用于亚毫米气泡气液两相流流动和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常规鼓泡塔,相同操作条件下亚毫米气泡鼓泡塔的气泡尺寸分布更窄,平均尺寸降至前者3%左右,气含率提高2倍以上,比表面积提高2个数量级。另外亚毫米气泡气液两相流中气液径向分布更均匀,轴向返混程度更小。亚毫米气泡鼓泡塔的相界面积是强化传质的关键控制因素,其液相传质系数虽低于常规鼓泡塔,但依靠巨大的相界面积,其体积传质系数是常规鼓泡塔的10倍左右。针对大规模鼓泡塔反应器的模拟结果也表明,亚毫米气泡可使反应器达到更均匀的气含率分布,受初始气液分布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气泡 鼓泡塔 气液两相流 传质 数值模拟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颗粒侵彻肥皂靶标的空腔特征与致伤阈值
4
作者 王少宏 范瑞军 +2 位作者 王金英 李海杰 皮爱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68-3878,共11页
肥皂靶标广泛应用于创伤弹道领域,作为生物目标等效靶,以观察伤口通道的破坏特征评估弹药的潜在伤害,但目前尚缺乏低附带毁伤弹药的亚毫米颗粒毁伤元对生物目标的损伤标准。采用量纲分析方法确定侵彻空腔的成形特征,根据颗粒驱动试验获... 肥皂靶标广泛应用于创伤弹道领域,作为生物目标等效靶,以观察伤口通道的破坏特征评估弹药的潜在伤害,但目前尚缺乏低附带毁伤弹药的亚毫米颗粒毁伤元对生物目标的损伤标准。采用量纲分析方法确定侵彻空腔的成形特征,根据颗粒驱动试验获得肥皂靶标的实际创伤弹道表现,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亚毫米颗粒的侵彻空腔演化规律,建立亚毫米颗粒对肥皂靶标的临界损伤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亚毫米颗粒侵彻肥皂靶标产生以入口直径和空腔深度来表现的圆锥状空腔,不同密度、粒度和速度的亚毫米颗粒侵彻肥皂靶标产生的空腔存在明显差异,空腔特征与比动能相关;随着颗粒材料密度、粒度和速度的增加,侵彻肥皂靶标产生的空腔容积随之增加,颗粒粒径越大,对肥皂靶标的侵彻深度越深,入口直径扩展至颗粒粒径的2.0~2.5倍;参考常规破片杀伤标准,等效计算不同粒径亚毫米颗粒对肥皂靶标的致伤及不同侵彻深度的能量密度阈值,发现亚毫米颗粒侵彻的能量密度需要超过0.83 J/cm^(2)才能对肥皂靶标造成损伤。数值模拟、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影响规律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低附带毁伤战斗部设计及效应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皂靶标 低附带毁伤 亚毫米颗粒 空腔演化 致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睿触科技自研手术机器人可在5~8分钟内实现亚毫米精度的肺部定位穿刺
5
作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04,共1页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等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各地肺癌早筛项目的普及,早期肺结节的发现率正处于明显上升中。在经由影像手段筛查出肺结节后,如何进行精准的病理取样,快速、准确地对其诊断是下一个要解决的难题。为此,睿触科技自主研...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等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各地肺癌早筛项目的普及,早期肺结节的发现率正处于明显上升中。在经由影像手段筛查出肺结节后,如何进行精准的病理取样,快速、准确地对其诊断是下一个要解决的难题。为此,睿触科技自主研发了基于全球首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定位穿刺 手术机器人 肺结节 影像手段 亚毫米 早筛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毫米CT扫描数据的肝外胆管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剑 方驰华 +5 位作者 范应方 彭戈 项楠 祝文 刘军 鲍苏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5-949,共5页
目的构建肝外胆管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基于亚毫米CT数据精细管道分割新方法。方法把基于体绘制交互的图像分割新算法作为一个分割插件整合到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中,再将10名受检者的腹部64层亚毫米CTA数据导入MI-3D... 目的构建肝外胆管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基于亚毫米CT数据精细管道分割新方法。方法把基于体绘制交互的图像分割新算法作为一个分割插件整合到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中,再将10名受检者的腹部64层亚毫米CTA数据导入MI-3DVS,程序化构建肝外胆管及供血动脉的3D模型。然后对3D模型进行缩放、旋转、融合拆分以及透明化显示等操作,观察、分析3D模型中的肝外胆管供血动脉来源、走行、分布特点。结果 10例肝外胆管血供3D模型立体感强,可精确显示肝动脉的4到5级分支、胆囊动脉的2级分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及门静脉后动脉;胆道3D模型可清晰显示肝内胆管、左右肝管、胆囊、肝总管、胆总管等胆道各部分。结论基于体绘制交互的分割方法能够对肝外胆管供血小动脉进行分割、提取;使用MI-3DVS重建的3D模型能够真实反映个体化的肝外胆管及供血动脉立体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CT 肝外胆管 供血动脉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调谐激光雷达亚毫米级距离分辨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琨锋 洪光烈 +2 位作者 徐显文 胡以华 舒嵘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74-2679,共6页
分析了单相干通道的宽调谐激光雷达虽具有超大带宽但不能实现符合理论值的距离高分辨率的原因,以及导致非线性调频相位误差的因素。构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双相干通道宽调谐激光雷达系统,啁啾带宽在THz量级,引入了具有固定延时的参考通道... 分析了单相干通道的宽调谐激光雷达虽具有超大带宽但不能实现符合理论值的距离高分辨率的原因,以及导致非线性调频相位误差的因素。构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双相干通道宽调谐激光雷达系统,啁啾带宽在THz量级,引入了具有固定延时的参考通道,采用了有效的信号处理方法,从参考通道中提取出相位误差,再利用此相位误差数据自适应地补偿掉目标通道中的相位误差。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将距离分辨率由米级提高到了200μm左右,接近理论值120μm,实现了低至100 pW的最小可利用回波功率。且即使目标通道和参考通道的延时不相等时,该方法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误差补偿 激光雷达 距离 亚毫米 参考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通道内的氢氧预混合燃烧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剑锋 周俊 +3 位作者 段炼 李德桃 薛宏 唐爱坤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9-223,共5页
在亚毫米尺度,尺寸效应带来散热损失的激增和燃烧驻留时间的急剧减少,使燃烧室内预混合气的着火和燃烧条件恶化.针对碳化硅材质的亚毫米矩形燃烧室,改变混合气的流量和当量比,测出了不同高度燃烧室内氢氧预混合气的着火界限分布,并通过... 在亚毫米尺度,尺寸效应带来散热损失的激增和燃烧驻留时间的急剧减少,使燃烧室内预混合气的着火和燃烧条件恶化.针对碳化硅材质的亚毫米矩形燃烧室,改变混合气的流量和当量比,测出了不同高度燃烧室内氢氧预混合气的着火界限分布,并通过燃烧室外壁面和出口温度的测量,分析得出亚毫米通道内氢氧预混合燃烧的特性.结果表明,亚毫米尺寸与常规尺寸相比氢氧预混合气的稀燃界限明显升高,但仍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稳定燃烧;测试条件下,外壁面温度随氢气流量的增加而升高,但燃烧的充分性降低;少量的过量氧气能提高外壁面的温度,并使温度分布更均匀;由于导热系数较高,碳化硅材质的燃烧室外壁面温度分布比石英材质的要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 燃烧 氢氧 预混合 着火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平板式微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剑锋 李晓春 +1 位作者 唐爱坤 薛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119-2122,共4页
基于氢氧十九步基元反应化学动力学机理,对应用于新型模块式微热光电系统中的亚毫米级平板式微通道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通道高度、体积比、进气流量、喷口形状等参数对微容腔内氢氧燃烧的影响,获得了燃烧室外壁面温... 基于氢氧十九步基元反应化学动力学机理,对应用于新型模块式微热光电系统中的亚毫米级平板式微通道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通道高度、体积比、进气流量、喷口形状等参数对微容腔内氢氧燃烧的影响,获得了燃烧室外壁面温度场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适当的过量氧气能获得较佳的温度分布,细长喷口可提高燃烧效率和壁面温度。这些特性分析为微热光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燃烧 平行板燃烧室 亚毫米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级弹丸光电探测技术
10
作者 任磊生 罗锦阳 +2 位作者 罗庆 龙耀 黄洁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3,共5页
本文在片光遮挡式弹丸探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光电阵列探测亚毫米级弹丸技术,论述了光电阵列探测亚毫米弹丸的技术原理,详细介绍了光电阵列探测系统的探测光路和探测电路设计方案,研制了光电阵列探测系统的动态试验验证装置。在超高速碰... 本文在片光遮挡式弹丸探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光电阵列探测亚毫米级弹丸技术,论述了光电阵列探测亚毫米弹丸的技术原理,详细介绍了光电阵列探测系统的探测光路和探测电路设计方案,研制了光电阵列探测系统的动态试验验证装置。在超高速碰撞靶上开展了动态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电阵列探测技术,大幅提高了弹丸信号的信噪比,能够可靠探测直径为0.6mm的高速弹丸,通过分析表明该技术能可靠应用于直径为0.1mm高速弹丸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阵列 探测 亚毫米弹丸 碰撞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运动和局部放电特性 被引量:40
11
作者 许渊 刘卫东 +5 位作者 陈维江 李星 殷禹 毕建刚 崔博源 弓艳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315-4324,共10页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绝缘子沿面闪络严重威胁供电安全,故障诱因通常归结为GIS绝缘子表面存在的金属颗粒。GIS内金属颗粒尺寸主要是亚毫米级,认识和了解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特性和运动...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绝缘子沿面闪络严重威胁供电安全,故障诱因通常归结为GIS绝缘子表面存在的金属颗粒。GIS内金属颗粒尺寸主要是亚毫米级,认识和了解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特性和运动特性是分析GIS绝缘子沿面闪络诱因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因为研究难度较大,一直以来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局部放电特性和运动特性尚不被掌握。为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灵敏度可达0.02pC的综合局放测量系统和运动观测系统,观测获得了GIS绝缘子表面单个、2个、多个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运动特性和局部放电特性,采用有限元法和电磁场理论分析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运动机制和局部放电机制,并揭示了两者的关联关系,最后讨论特高频法现场检测技术对GIS绝缘子表面亚毫米级金属颗粒的检测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绝缘子表面 亚毫米级金属颗粒 运动特性 局部放电特性 特高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球体撞击液滴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子文 蒋鹏 +2 位作者 王军锋 王林 霍元平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45-2751,共7页
球体撞击液面是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毫米级及更大尺寸球体撞击水平液面.对于亚毫米球体撞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及液滴弯曲液面对撞击行为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高速显微数码摄像技术,开展了不同速... 球体撞击液面是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毫米级及更大尺寸球体撞击水平液面.对于亚毫米球体撞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及液滴弯曲液面对撞击行为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高速显微数码摄像技术,开展了不同速度亚毫米球体撞击液滴不同位置的实验研究.撞击行为呈现振荡和浸入两种模式.由于液滴弯曲液面的存在,撞击现象与水平液面不同,润湿过程中三相接触线(three phase contact line,TPCL)固定点方位角与撞击角度线性正相关,非轴对称的空穴在TPCL固定点较高一侧率先形成且曲率半径较大.揭示了撞击过程中球体主导力变化和能量转化机制.分析了撞击速度和撞击角度对撞击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撞击模式图.结果表明:冲击阶段形状阻力主导撞击行为,球体动能损耗量与撞击速度正相关.空穴发展阶段由表面张力主导,球体动能转化为维持空穴形状的表面能.振荡模式空穴长度与韦伯数We正相关,空穴发展速度差异较小.根据量纲分析及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临界浸入韦伯数We_(cr)与撞击角度α关系式We_(cr)^(1/2)=α/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球体 液滴 撞击 三相接触线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间隙负直流电晕放电Trichel脉冲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兴 孙志 +3 位作者 赵大帅 刘坤 王宸 邵茁凯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6,共8页
为了研究亚毫米间隙下Trichel脉冲放电特性及机理,搭建100~500μm电极间距的针-板电极放电系统,并配备光学采集系统观测负电晕放电过程,探究亚毫米间隙下电极间距及针尖曲率对伏安特性曲线、Trichel脉冲幅值频率和放电平均电流等的影响... 为了研究亚毫米间隙下Trichel脉冲放电特性及机理,搭建100~500μm电极间距的针-板电极放电系统,并配备光学采集系统观测负电晕放电过程,探究亚毫米间隙下电极间距及针尖曲率对伏安特性曲线、Trichel脉冲幅值频率和放电平均电流等的影响。亚毫米间隙空气电晕放电发展到锯齿波阶段过程中不存在无脉冲过渡阶段,在放电锯齿波阶段,亚毫米间隙负电晕放电发展到Trichel脉冲锯齿波阶段后难以过渡到辉光放电阶段,脉冲波形呈现伴有基底电流的锯齿波形式。针-板电极间隙越小,发生电晕放电所需的针尖曲率半径就要越小,但过小曲率半径的针尖电极会使板电极附近的电场高度发散,导致板前电晕放电保持较高的净电荷密度和碰撞电离率。在亚毫米间隙的针-板电极空气放电过程中,当电晕放电发展至板电极即将产生辉光放电时,板前电晕仍保持较高的碰撞电离率并产生二次电子,但针尖电晕还没有达到空气辉光放电所需要的发生电子雪崩的阈值。因此,与毫米级相比,在即将发生的辉光放电之前,电晕放电产生几十微安的基底电流,电晕放电向辉光放电转换过程变短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 电晕放电 Trichel脉冲 针-板电极 辉光放电 脉冲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级氧化锆陶瓷微珠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纪军 邓一星 +3 位作者 孙国梁 肖卓豪 李秀英 李飞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以丙烯酰胺体系为基础,以柠檬酸铵(AC)为分散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液体石蜡,催化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外部介质体系,将钇稳定氧化锆(YSZ)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氧化锆陶瓷微珠。采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 以丙烯酰胺体系为基础,以柠檬酸铵(AC)为分散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液体石蜡,催化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外部介质体系,将钇稳定氧化锆(YSZ)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氧化锆陶瓷微珠。采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阿基米德排水法等测试手段分别对烧成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线收缩率和致密度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锆微珠生坯在260~600℃进行排胶,整个烧成过程质量减少约16.5%;在1525℃下,样品晶粒发育良好;同时,AM含量为1%~5%时,获得烧成线收缩率平均为22.4%、对应相对体积密度平均为97.5%、表面光滑、球形度好、颗粒尺寸集中于0.2~0.3mm的氧化锆陶瓷微珠,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氧化锆 亚毫米 陶瓷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波导超高阶导模的损耗研究
15
作者 孙晶晶 燕安 +2 位作者 况庆强 吴至境 桑明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波导中的超高阶导模具有一些重要性质,如偏振不灵敏性,对波导参数及入射光波长非常灵敏的特性,这引起了人们对它研究的极大兴趣.基于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波导,已经实现了一些具有良好光学特性和实用价值的导波光电子器... 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波导中的超高阶导模具有一些重要性质,如偏振不灵敏性,对波导参数及入射光波长非常灵敏的特性,这引起了人们对它研究的极大兴趣.基于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波导,已经实现了一些具有良好光学特性和实用价值的导波光电子器件.该文用一阶微扰理论对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波导中的超高阶导模的损耗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超高阶导模在波导中的传输损耗随着光入射角度的减小而急剧增大,也即随着其模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导波层的厚度越大,其超高阶导模的传输损耗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波导 超高阶导模 波导传输损耗 一阶微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多晶硅微齿轮的初步研制
16
作者 苏毅 赵新安 +1 位作者 谭淞生 王渭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40-43,共4页
自1989年美国加里弗尼亚大学报导采用IC技术首次成功地制作了微型静电电动机(转子直径为60μm和120μm)之后,以硅材料为主的微机械加工技术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微齿轮是微电动机的主要构件,通过它的研制。
关键词 齿轮 亚毫米 多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分辨率的触觉传感单元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俊 戚昊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4,99,共5页
基于柔性材料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对机器人手指的触觉建立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为克服传统微型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低和线性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酰亚胺(PI)材料构建的电容式触觉单元。利用平面极板与倒凸形空腔相结合的结构... 基于柔性材料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对机器人手指的触觉建立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为克服传统微型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低和线性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酰亚胺(PI)材料构建的电容式触觉单元。利用平面极板与倒凸形空腔相结合的结构,使响应具有2段连续的高线性区间,其空间分辨率达到亚毫米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0~15 kPa和15~120 kPa范围内触觉单元灵敏度高达4.17 fF/kPa和0.28 fF/kPa,同时具有良好的应力分布和频率带宽。研究了其在不同人工表皮厚度环境下的性能,并给出了器件工艺流程。本文方案的提出为人工指尖的触觉感知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传感器 亚毫米 聚酰 电容式 高线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球形粒子侵彻弹道明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贤胤 皮爱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7-202,218,共7页
基于经改造设计的12.7 mm弹道枪试验平台,成功对直径为0.5 mm、0.6 mm、0.8 mm钢制球形粒子侵彻明胶开展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直径亚毫米粒子对弹道明胶的侵彻深度和粒子速度衰减结果,基于此重新拟合了亚毫米球形粒子侵彻明胶的侵彻深度... 基于经改造设计的12.7 mm弹道枪试验平台,成功对直径为0.5 mm、0.6 mm、0.8 mm钢制球形粒子侵彻明胶开展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直径亚毫米粒子对弹道明胶的侵彻深度和粒子速度衰减结果,基于此重新拟合了亚毫米球形粒子侵彻明胶的侵彻深度经验公式。该结果可为亚毫米球形粒子的高速侵彻终点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亚毫米球形粒子 弹道明胶 低附带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歇尔时期下星系中(亚)毫米波谱线发射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培彬 刘家旻 赵应和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349,共32页
目前,(亚)毫米波段探测到大量的谱线发射,例如简单分子(如CO,H_(2)O等)的转动发射以及原子(如C,O等)和离子(如C+,N+等)的基态精细结构跃迁。这些谱线是多种物理状态的星际介质(interstellar medium,ISM)的重要冷却剂,可以用于研究气体... 目前,(亚)毫米波段探测到大量的谱线发射,例如简单分子(如CO,H_(2)O等)的转动发射以及原子(如C,O等)和离子(如C+,N+等)的基态精细结构跃迁。这些谱线是多种物理状态的星际介质(interstellar medium,ISM)的重要冷却剂,可以用于研究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以及气体谱线发射的能量来源。首先介绍了文献中利用远红外(far-infrared,FIR)/(亚)毫米谱线测量星系中恒星形成性质的方法,如恒星形成率(sar formation rate,SFR)、恒星形成模式等;然后,介绍并比较了利用多条谱线示踪星系中的分子气体质量的方法,以及它们主要的依赖性;最后,介绍了利用多条CO谱线(CO谱线能量分布以及CO谱线与连续谱的比值),并结合其他谱线,来诊断星系中主导谱线发射能量来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毫米波谱线 星系介质 恒星形成 分子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暗云G 011.0970–0.1093的多种分子氘化增丰差异性与气态CO耗损
20
作者 师昆鹏 冯思轶 +1 位作者 林淑婷 高乐涵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9,共17页
利用毫米波射电天文所(Institut de Radioastronomie Millimétrique,IRAM)30 m射电望远镜在1.3–4.0 mm波段的分子谱线成图,结合70–870μm连续谱数据以及绿岸射电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GBT)对NH_(3)(J,K)=(1,1)和(2,2)谱... 利用毫米波射电天文所(Institut de Radioastronomie Millimétrique,IRAM)30 m射电望远镜在1.3–4.0 mm波段的分子谱线成图,结合70–870μm连续谱数据以及绿岸射电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GBT)对NH_(3)(J,K)=(1,1)和(2,2)谱线的成图(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而K描述角动量在分子主轴方向的分量),对G 011.0970-0.1093纤维状分子云末端的一对比邻云团进行了观测.尽管在870μm波段下它们都表现出与连续谱流量峰值成协,但在70μm波段下,它们呈现出明亮与暗弱的对照特性.对这两个云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该极早期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气体尘埃温度高度耦合;(2)70μm明亮云团的气体尘埃温度从中心(约17 K)到包层边缘呈递减趋势,这预示着云团内部可能已经有原恒星形成;70μm暗弱云团中心较边缘更冷(约11K)更致密(约5×10^(22)cm^(-2)),且氢分子柱密度与尘埃温度存在强反相关,故外部辐射可能主导该云团加热;(3)在pc尺度上,气态C^(18)O的耗损率f_(D)(C^(18)O)与HCO^(+)的氘化率存在强正相关,且气态C^(18)O在冷且致密的DCO^(+)主导云团耗损f_(D)(C^(18)O)高达7;(4)在气体尘埃温度从10 K到20 K,氢分子柱密度从10^(22)cm^(-2)到10^(23)cm^(-2)的变化环境里,HCO^(+)、N_(2)H^(+)、HNC在更.为致密冷暗的环境氘化率增丰明显,HCN则在稍温暖且70μm明亮的环境氘化率增丰更大,而NH3氘化率在此环境中没有明显变化.这些不同分子氘化增丰的差异性可能源自其气体尘埃反应路径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云 星际介质:谱线与谱带 星际介质:分子 亚毫米:星际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