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食管癌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中期食管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波 刘鹏飞 +3 位作者 康明强 李旭 邱明链 赖繁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中期(Ⅱ、Ⅲ期)食管癌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根治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胸、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行二野淋巴结清扫的Ⅱ、Ⅲ期食管癌410例资料(开放组193例、全腔镜组217...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中期(Ⅱ、Ⅲ期)食管癌切除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根治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胸、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行二野淋巴结清扫的Ⅱ、Ⅲ期食管癌410例资料(开放组193例、全腔镜组217例)。2组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肿瘤侵犯深度、肿瘤位置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206±138)m L vs.(240±111)m L,t=2.726,P=0.007],清扫淋巴结多[(26.6±8.6)枚vs.(21.7±9.2)枚,t=-5.626,P<0.001],胸腔手术时间短[(157±36)min vs.(166±31)min,t=-2.696,P=0.007],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25.8%(56/217)vs.35.2%(68/193),χ2=4.303,P=0.038]。全腔镜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而吻合口狭窄、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值得在Ⅱ、Ⅲ期食管癌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 腹腔镜 二野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or 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林 陈利华 +5 位作者 李强 韩泳涛 何金涛 方强 肖文光 朱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目的 :评价食管癌Ivor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对 35 6例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和右胸后外侧切口行Ivor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胸腹二野... 目的 :评价食管癌Ivor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对 35 6例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和右胸后外侧切口行Ivor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食管胃颈部或胸顶器械吻合术。结果 :35 6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 ,术后并发症低 :吻合口瘘 3例 (0 8% ) ,应激性胃溃疡穿孔 2例 (0 6 % ) ,乳糜胸 2例 (0 6 % ) ,声嘶 5例 (1 4 % ) ,4例 3月后恢复。其余患者术后吞钡复查显示吻合口和幽门通畅。完全随访 346例 (97 2 % ) ,中位生存时间 2 6年 (6 1天 - 5年 ) ,五年生存率 :Ⅰ期 94 2 %、Ⅱa期 81 5 %、Ⅱb期 78 3%、Ⅲ期 36 %、Ⅳ期 0 % ;总体 3年生存率74 5 % ,总体五年生存率 5 5 4 9%。结论 :食管癌Ivor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 ,术后并发症低 ,远期生存率较高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次全切除术 二野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及其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田界勇 马冬春 +9 位作者 魏大中 徐美青 范军 朱晓枫 郭明发 戎保林 柯立 梅新宇 徐世斌 王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清扫方法,指导临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对95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95例胸中段食管患者淋...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清扫方法,指导临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对95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95例胸中段食管患者淋巴结转移度为20.4%,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具有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两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二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二野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及二野淋巴结清扫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佟倜 曹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2-79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及二野淋巴结清扫的结果,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2008—2010年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119例,接受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共46例(三野组),接受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共73例(二野组)... 目的:通过比较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及二野淋巴结清扫的结果,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2008—2010年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119例,接受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共46例(三野组),接受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共73例(二野组)。结果:三野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58.7%)明显高于二野组(39.7%)(P<0.05),主要差别在于三野组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1.7%)和较高的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三野组与二野组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2%和1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1%和1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差别主要体现为三野组患者较高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83.5%,三野组显著高于二野组(P<0.01)。结论:与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能更彻底清扫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建议对排除远处转移的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淋巴结清扫 二野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上段食管鳞癌三野与二野淋巴结清扫疗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智光 韩泳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93-3198,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胸中上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与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探讨胸中上段食管鳞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254例,其手术过程需包括淋巴结清扫,收集并归纳分... 目的通过比较胸中上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与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探讨胸中上段食管鳞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254例,其手术过程需包括淋巴结清扫,收集并归纳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清扫的淋巴结范围不同,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实施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为三野组,共纳入108例;实施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为二野组,共纳入14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三野组淋巴结清扫总数与平均清扫数与二野组相比较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淋巴结转移率(85.2%)显著高于后者(53.4%),差别主要在于三野组有较高的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65.7%)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50.0%)。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30 d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7%和34.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6%和56.5%,均明显高于二野组的84.2%和4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野淋巴结清扫相比,三野淋巴结清扫对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更彻底,从而使术后病理分期更加准确,有效控制局部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清扫 二野淋巴结清扫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150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姜敏炎 吕亚军 +3 位作者 黄骏 朱小波 蒋锋 吴伟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1-682,共2页
食管癌切除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位于颈胸交界处,一旦有转移是食管癌的重要预后不良因素[1]。而经左胸入路的食管癌切除术,由于解剖结构的影响,对于上纵隔、右侧喉返神经... 食管癌切除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位于颈胸交界处,一旦有转移是食管癌的重要预后不良因素[1]。而经左胸入路的食管癌切除术,由于解剖结构的影响,对于上纵隔、右侧喉返神经旁等好发部位的淋巴结无法清除,逐渐被经右胸后外侧及腹部正中入路的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取代。我们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单纯胸腔镜或腹腔镜结合开放手术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右喉返神经旁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野淋巴结清扫 食管癌切除术 喉返神经 食管癌切除手术 微创 转移方式 淋巴结转移 颈胸交界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