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骨胶原蛋白肽对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及验证
1
作者 李永富 陈珺雯 +2 位作者 周玲 黄金荣 史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6-173,共8页
为进一步挖掘牛骨胶原蛋白肽的功能,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和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的抑制活性进行高效分析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60条新的... 为进一步挖掘牛骨胶原蛋白肽的功能,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和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的抑制活性进行高效分析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60条新的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肽,并预测出对ACE和DPP-Ⅳ具有潜在抑制活性;分子对接可视化结果显示,肽可以与酶的活性位点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产生结合,从而发挥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牛骨胶原蛋白肽对ACE、DPP-Ⅳ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3.48 mg/mL和19.94 mg/mL,其对于ACE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符合生物信息学的活性预测结果。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验证了牛骨胶原蛋白肽具有良好的ACE和DPP-Ⅳ抑制活性,这为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牛骨胶原蛋白肽的功能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骨胶原蛋白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二肽肽酶-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肽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翔 张彩虹 +2 位作者 蒋建新 谢普军 黄立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糖代谢,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评估白果肽(phenylalanine-alanine-proline-serine-tryptophan,FAPSW和methionine-proline-glycine-proline-proline,MPGPP)的...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肽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糖代谢,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评估白果肽(phenylalanine-alanine-proline-serine-tryptophan,FAPSW和methionine-proline-glycine-proline-proline,MPGPP)的降糖潜能,采用体外试验测定其DPP-Ⅳ抑制活性,并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具有良好的DPP-Ⅳ抑制活性,且MPGPP的DPP-Ⅳ抑制活性[IC_(50)=(0.158±0.009)g/L]强于FAPSW[IC_(50)=(2.540±0.126)g/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在FAPSW和MPGPP抑制DPP-Ⅳ活性中起重要作用;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构,且MPGPP-DPP-Ⅳ复合物的稳定性要强于FAPSW-DPP-Ⅳ。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静电相互作用在FAPSW和MPGPP结合DPP-Ⅳ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FAPSW和MPGPP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肽酶- 抑制机理 白果肽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乳源生物活性肽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静 李婉如 +5 位作者 李阜烁 汪超 范梦珠 占东升 李锡安 张少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共5页
通过从分化成熟的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中提取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建立体外筛选DPP-Ⅳ抑制剂的模型,用Ile-Pro-Ile(IPI)作为阳性对照测定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评价该模型,并测定3种来源于酪蛋白的四肽Leu-Pro-Leu-Pro(... 通过从分化成熟的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中提取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建立体外筛选DPP-Ⅳ抑制剂的模型,用Ile-Pro-Ile(IPI)作为阳性对照测定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评价该模型,并测定3种来源于酪蛋白的四肽Leu-Pro-Leu-Pro(LPLP)、Gln-Glu-Pro-Val(QEPV)和Asp-Gln-Leu-Gln(DELQ)的抑制率,研究了DPP-Ⅳ抑制肽的抑制类型和复合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IPI的IC_(50)为(31.51±1.51)μg/m L,与文献报道的相近,证明该模型可以应用于DPP-Ⅳ抑制剂的筛选;LPLP的IC_(50)为(0.84±0.06)mg/m L,QEPV的IC_(50)为(14.45±1.07)mg/m L而DELQ的IC_(50)大于100 mg/m L,即LPLP和QEP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PLP和QEPV的作用均为非竞争性机制,并且两种多肽联合对DPP-Ⅳ抑制作用为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模型 复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水提物的不同膜分离部位对二肽基肽酶-Ⅳ活性的影响及其成分分析
4
作者 戚志强 田颖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4-41,共8页
为明确芦笋水提物中抑制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活性的主要功能成分,本文通过膜分离技术,制备了五种截留分子量不同的芦笋水提物部位,包括>30、10~30、6~10、3~6和<3 kDa,并对各部位进行了DPP-4抑制效果比较... 为明确芦笋水提物中抑制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活性的主要功能成分,本文通过膜分离技术,制备了五种截留分子量不同的芦笋水提物部位,包括>30、10~30、6~10、3~6和<3 kDa,并对各部位进行了DPP-4抑制效果比较,对其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总多酚、总氮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总氮含量与抑制率呈最高正相关性(P<0.01),截留分子量大于30 kDa(UAJ1)是总氮含量最高的部位并表现出最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8.19 mg/mL,属于混合型抑制类型。总多糖含量与抑制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但次之(P<0.01)。总多酚含量与抑制率也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而总黄酮含量与抑制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总皂苷与抑制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综合以上结果,芦笋水提物中对DPP-4起主要抑制作用的组分为分子量大于30 kDa的蛋白组分。这一发现可为天然DPP-4抑制剂在降血糖保健食品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水提物 二肽肽酶- 抑制作用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Ⅳ抑制作用降糖益生菌的筛选 被引量:7
5
作者 闫芬芬 史佳鹭 +4 位作者 李娜 岳莹雪 李慧臻 宋月 霍贵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2-158,共7页
以实验室保藏的13株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细胞代谢物(cell-free,excretory,supernatants,CFS)和细胞内容物(cell-free,extracts,CFE)对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的抑制活性;然后对酶抑制率较... 以实验室保藏的13株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细胞代谢物(cell-free,excretory,supernatants,CFS)和细胞内容物(cell-free,extracts,CFE)对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的抑制活性;然后对酶抑制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益生特性评价,以期筛选出具有潜在降糖作用的益生菌。结果表明,13株乳酸杆菌的CFS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0%~12.13%;CFE对α-葡萄糖苷酶无抑制作用。13株乳酸杆菌CFS和CFE对DPP-Ⅳ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0%~7.13%和0%~55.42%。选取酶抑制率较高的嗜酸乳杆菌KLDS1.1003、KLDS1.0901和KLDS1.0902进行益生特性的研究。其中嗜酸乳杆菌KLDS1.0901表现出较高的酸耐受性,嗜酸乳杆菌KLDS1.1003表现出较高的胆盐耐受性和疏水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嗜酸乳杆菌KLDS1.1003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可达10.29%;对DPP-Ⅳ的抑制率为CFS,7.13%,CFE,50.14%;于pH,2.0的条件下孵育1,h后,存活率达到51.55%;在0.3%的胆盐条件下孵育,滞后时间为2.26,h;在二甲苯、乙酸乙酯和氯仿溶剂中的疏水率分别为134.33%、20.51%和344.08%,总体上嗜酸乳杆菌KLDS1.1003具有较高的酶抑制活性和良好的益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Α-葡萄糖苷酶 二肽肽酶 抑制作用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细胞源性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食药用菌活性提取物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超 杨焱 +4 位作者 汪雯翰 樊华 颜梦秋 冯娜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0,共6页
建立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来源的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剂筛选模型并对多种食药用菌提取物及萃取物抑制DPPIV活性的效果进行研究。以H-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H-Gly-pNA·HCl)为反应底物,通过发色底物... 建立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来源的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剂筛选模型并对多种食药用菌提取物及萃取物抑制DPPIV活性的效果进行研究。以H-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H-Gly-pNA·HCl)为反应底物,通过发色底物法检测CHO细胞来源DPPIV的活性,优化的筛选模型条件为:底物浓度90mmol/L、显色时间60min、孵育温度37℃、pH 7.6,阳性对照药物Ile-Pro-Ile的最佳作用浓度5mmol/L。利用此模型检测供试样品抑制CHO细胞源性DPPIV活性结果表明,鲍姆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醇提物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7种食用菌;鲍姆木层孔菌及灵芝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四种萃取物在10g/mL和100g/mL浓度下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鲍姆木层孔菌及灵芝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肽酶抑制 筛选模型 食药用菌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结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是一类新的降糖药。通常认为DPP-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是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从而使内源性GLP-1水平增高。但是实际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DPP-Ⅳ抑制剂治疗后血浆GLP-1水平升高不明显,从而...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是一类新的降糖药。通常认为DPP-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是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从而使内源性GLP-1水平增高。但是实际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DPP-Ⅳ抑制剂治疗后血浆GLP-1水平升高不明显,从而使人们对DPP-Ⅳ抑制剂纯粹的内分泌降糖机制产生疑问。本文主要综述近年DPP-Ⅳ抑制剂降糖机制研究进展:包括DPP-Ⅳ抑制剂抑制肠道局部的DPP-Ⅳ,使门静脉血GLP-1水平升高,通过神经反射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机制;另外使GLP-1的分解产物减少,减少其他生物活性肽的降解也可能是DPP-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二肽肽酶- 血糖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甘聚糖对Caco-2细胞中二肽基肽酶Ⅳ抑制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孙娟 葛声 +1 位作者 沈丽 曹芸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甘聚糖作用长、短不同时间对Caco-2细胞中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葡甘聚糖60、240 mg/L两个低浓度梯度组,400、500 mg/L两个中浓度梯度组,700、800、900 mg/L 3个高浓...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甘聚糖作用长、短不同时间对Caco-2细胞中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葡甘聚糖60、240 mg/L两个低浓度梯度组,400、500 mg/L两个中浓度梯度组,700、800、900 mg/L 3个高浓度梯度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单独作用于Caco-2细胞12 h和36 h,采用以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Gly-Pro-pNA)为底物的发色底物法检测不同浓度葡甘聚糖对体外Caco-2细胞中DPP-Ⅳ活性的影响。结果:(1)低、中、高浓度梯度的葡甘聚糖短时间(12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得到P值,低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579、0.545,中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349、0.080,高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082、0.097、0.4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低、中、高浓度梯度的葡甘聚糖长时间(36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得到P值,低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007、0.002,中浓度梯度组分别为0.621、0.976,高浓度梯度组分别为1.000、0.940、0.994,低浓度梯度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葡甘聚糖短时间(12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700 mg/L的高浓度葡甘聚糖对Caco-2细胞中DPP-Ⅳ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趋势;长时间(36 h)作用于Caco-2细胞后,60、240 mg/L的低浓度葡甘聚糖能够抑制Caco-2细胞中DPP-Ⅳ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聚糖 CACO-2细胞 二肽肽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皮二肽基肽酶-Ⅳ抑制肽咀嚼片的制备工艺优化
9
作者 尹剑 徐睿 +2 位作者 阿热爱·巴合提 李平兰 武瑞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4,191,共9页
针对市场上含有鲟鱼皮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抑制肽咀嚼片的相关产品较少的问题,采用湿法造粒技术和模糊数学法分析方法及单因素实验、响应面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咀嚼片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咀嚼片... 针对市场上含有鲟鱼皮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抑制肽咀嚼片的相关产品较少的问题,采用湿法造粒技术和模糊数学法分析方法及单因素实验、响应面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咀嚼片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咀嚼片最优配方为肽粉添加量46.52%,木糖醇添加量23.94%,CMC-Na添加量7.88%,硬脂酸镁添加量7.00%,奶粉及微晶纤维素添加量分别为10%与4.66%;在转台速度20 r/min,充填深度11 mm,充填压力28 kN,原料粒度350目的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咀嚼片硬度适中,表面光滑且色泽均匀,模糊数学分析法综合得分为69.75分。本研究通过辅助加料配合湿法造粒技术,对鲟鱼皮DPP-Ⅳ抑制肽咀嚼片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旨在为咀嚼片产品的制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皮 二肽肽酶-(DPP-)抑制肽咀嚼片 湿法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排毒汤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作用研究
10
作者 王安琪 田莉娟 +3 位作者 陈晓鹏 张静 邹立伟 杨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以自主研发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特异性双光子荧光探针甘氨酰-脯氨酰-N-丁基-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GP-BAN)为底物,人血浆为DPP-Ⅳ酶原,评价方剂清肺排毒汤及处方中中药材对DPP-Ⅳ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评价具有DPP-Ⅳ抑制活... 目的:以自主研发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特异性双光子荧光探针甘氨酰-脯氨酰-N-丁基-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GP-BAN)为底物,人血浆为DPP-Ⅳ酶原,评价方剂清肺排毒汤及处方中中药材对DPP-Ⅳ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评价具有DPP-Ⅳ抑制活性中药材的成分单体化合物。方法:以建立的DPP-Ⅳ抑制剂筛选体系,分别将清肺排毒汤汤剂的喷干粉水溶液、中药颗粒水溶液、中药单体化合物与DPP-Ⅳ特异性探针GP-BAN在37℃条件下共同孵育,通过测定探针底物代谢产物BAN的荧光值来判断上述物质对DPP-Ⅳ的抑制程度。结果:清肺排毒汤具有较弱的DPP-Ⅳ活性的抑制作用,而其组分中药水溶液浓度为1000μg/mL时,麻黄、枳实、广藿香颗粒水溶液对DPP-Ⅳ的活性明显的抑制作用,酶残余活性分别为40.00%、61.05%、62.04%。橙皮素、芦丁、芹菜素、槲皮素、山柰酚、去甲基麻黄碱、川陈皮素对DPP-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最强的3种单体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及芹菜素对DPP-Ⅳ的IC_(50)值分别为(75.39±6.17)μmol/L、(9.16±0.69)μmol/L和(7.91±1.09)μmol/L。结论:清肺排毒汤对DPP-Ⅳ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存在抑制DPP-Ⅳ的成分群和单体化合物,这些发现为“清肺排毒汤”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尤其是COVID-19合并T2DM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肽酶- 抑制 2型糖尿病 清肺排毒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芹菜素 槲皮素 山柰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事件风险:加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优于胰岛素 被引量:39
11
作者 苏鹏 刘宇琨 +7 位作者 梁小华 刘鑫 于耀惠 黄鹏飞 白玉茹 何晓燕 沈志红 马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4-1061,共8页
背景临床上当二甲双胍(Met)联合阿卡波糖(Aca)无法达到理想降糖效果时,通常会选择再添加第3种药物,如胰岛素(Ins)、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等,但是目前三联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相关并发症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DPP-4i联合Met和... 背景临床上当二甲双胍(Met)联合阿卡波糖(Aca)无法达到理想降糖效果时,通常会选择再添加第3种药物,如胰岛素(Ins)、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等,但是目前三联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相关并发症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DPP-4i联合Met和Aca(即Met+Aca+DPP-4i)与Ins联合Met和Aca(即Met+Aca+Ins)治疗T2DM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旨在为临床治疗T2DM的药物选择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11-01至2020-08-01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被确诊为T2DM且使用Met+Aca+DPP-4i或Met+Aca+Ins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随访,自2017-11-20开始随访,随访截至2020-08-04。随访终点为发生预设的结局事件,若未发生结局事件,即到随访结束。预设的3个结局事件为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严重低血糖事件中任意一项即为综合结局事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的比例进行资料匹配,卡钳值设为0.02),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药物治疗后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分层分析各协变量对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T2DM患者1570例,其中接受Met+Aca+Ins治疗者1089例(Met+Aca+Ins组),接受Met+Aca+DPP-4i治疗者481例(Met+Aca+DPP-4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均434例。与Met+Aca+Ins组比较,Met+Aca+DPP-4i组患者综合结局事件(6.53/100人年)、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5.03/100人年)、全因死亡(0.73/100人年)、严重低血糖事件(0.73/100人年)发病密度相对降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et+Aca+DPP-4i组患者发生综合结局事件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67%〔HR=0.34,95%CI(0.23,0.50),P<0.001〕,发生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52%〔HR=0.48,95%CI(0.30,0.77),P=0.002〕,发生全因死亡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81%〔HR=0.19,95%CI(0.07,0.56),P=0.003〕,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80%〔HR=0.20,95%CI(0.07,0.59),P=0.003〕。以综合结局事件为结局事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Met+Aca+DPP-4i组患者生存率高于Met+Aca+Ins组(χ^(2)=32.849,P<0.001)。协变量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睡眠充足(>7 h/d)、不吸烟、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中,Met+Aca+DPP-4i治疗比Met+Aca+Ins治疗能明显降低T2DM患者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P值分别为0.008、0.031、0.042)。结论在接受Met和Aca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中,与联合Ins治疗相比,联合DPP-4i治疗的患者综合结局事件、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和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低,并且对睡眠充足、不吸烟以及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二肽肽酶抑制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队列研究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非胰高血糖素样肽-1依赖多效性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光 类延娜 成宪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提高血液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以及其他多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近年,DPP4-I的非降糖作用依赖的多面效应备受关注。已经证实DPP4-I...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提高血液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以及其他多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近年,DPP4-I的非降糖作用依赖的多面效应备受关注。已经证实DPP4-I抑制DPP-4,调节对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生长肽和神经肽降解或修饰作用,发挥抗炎、降血脂、降血压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本文结合基础和临床的最新研究结果,将关于DPP4-I非GLP-1依赖多效性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二肽肽酶-4抑制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代谢物中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杰 刘鹭 +2 位作者 甲承立 朱俊玲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6-122,共7页
筛选出具有抑制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活性的植物乳杆菌BLP12,将其代谢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超滤膜、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底物N-甘氨酰脯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与DPP-4在波长405... 筛选出具有抑制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活性的植物乳杆菌BLP12,将其代谢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超滤膜、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底物N-甘氨酰脯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与DPP-4在波长405 nm左右强烈的光吸收测定DPP-4活性,选择抑制活性强的部分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样品中的物质,质谱共鉴定出61种物质,其中十二烷基硫酸盐是已有报道的DPP-4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代谢物 二肽肽酶-4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红雨 伏振 +2 位作者 许忠宇 吴南锦 尹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7年2月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期刊数据库,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 目的系统评价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7年2月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期刊数据库,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0版和Stata12.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38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单独或联合使用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WMD=-0.13 mmol·L-1,95%CI(-0.19,-0.07)mmol·L-1,P<0.000 1]、三酰甘油[WMD=-0.17 mmol·L-1,95%CI(-0.25,-0.09)mmol·L-1,P<0.000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08 mmol·L-1,95%CI(-0.13,-0.03)mmol·L-1,P=0.003 0],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01 mmol·L-1,95%CI(-0.04,0.01)mmol·L-1,P=0.280 0]无影响;亚组分析表明联合用药相比单一用药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二肽基肽酶-4抑制药单独或联合用药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肽酶-4抑制 糖尿病 2型 血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旁路术与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肠促胰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大会 沈未 +1 位作者 王春红 贾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82-686,共5页
目的:观察胃肠旁路术与应用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肠-胰岛轴激素分泌,进一步了解术后代谢改变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胃肠旁路术组(n=42)与DPP-IV抑制剂治疗... 目的:观察胃肠旁路术与应用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肠-胰岛轴激素分泌,进一步了解术后代谢改变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胃肠旁路术组(n=42)与DPP-IV抑制剂治疗组(n=33)。观察并比较治疗后各项代谢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胃肠旁路术组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DPP-IV抑制剂治疗组体质量、血脂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肠旁路术组饮食刺激后胰升糖素样肽-1(GLP-1)水平增加。结论:术后肠促胰素水平的增加可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下降起关键作用。手术治疗明显优于DPP-IV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葡萄糖依赖促胰岛素分泌多肽 胰升糖素样肽-1 二肽肽酶-IV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制备驴血红蛋白源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肽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丹 吴晓彤 《肉类研究》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活性肽成为近年来健康产品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以驴血红蛋白为原料,采用计算机模拟蛋白水解方法筛选最佳蛋白酶,研究酶解时间、温度和加酶量对蛋白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 食源性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活性肽成为近年来健康产品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以驴血红蛋白为原料,采用计算机模拟蛋白水解方法筛选最佳蛋白酶,研究酶解时间、温度和加酶量对蛋白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酶解产物DPP-Ⅳ抑制率的影响,响应面优化酶解法制备DPP-Ⅳ抑制活性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蛋白酶为蛋白酶K,驴血红蛋白源制备DPP-Ⅳ抑制活性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 g/100 mL、酶解时间3.15 h、温度65℃、pH 8、加酶量400 U/g,此条件下2 mg/mL酶解产物对DPP-Ⅳ的抑制率为5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血红蛋白 蛋白酶K 响应面分析法 二肽肽酶抑制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co-2细胞模型对DPP-Ⅳ抑制肽IPQVS的活性评价研究
17
作者 徐斐然 徐宝才 鞠兴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4,共9页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二肽基肽酶-4(DPP-Ⅳ)抑制肽(IPQVS)的活性,评价了小肠吸收与降解作用对DPP-Ⅳ抑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IPQVS和其降解肽片段PQVS、QVS、VS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35±0.09)×10^(-6)、(1.46...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二肽基肽酶-4(DPP-Ⅳ)抑制肽(IPQVS)的活性,评价了小肠吸收与降解作用对DPP-Ⅳ抑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IPQVS和其降解肽片段PQVS、QVS、VS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35±0.09)×10^(-6)、(1.46±0.18)×10^(-6)、(0.95±0.08)×10^(-6)、(3.01±0.15)×10^(-6) cm/s。其中,IPQVS主要是通过胞吞的形式跨Caco-2细胞单层转运,IPQVS以剂量依赖型方式抑制Caco-2细胞单层中的DPP-Ⅳ活性,不会影响DPP-Ⅳ中mRNA的表达(P>0.05),其IC50为(101.66±6.02)μmol/L,数值高于体外化学底物法测量值。分子对接结果表明DPP-Ⅳ和IPQVS降解产物(PQVS和QVS)的结合弱于IPQVS,结合的位点也发生了明显减少,这极大限制了IPQVS的DPP-Ⅳ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肽酶-4(DPP-) IPQVS CACO-2细胞模型 吸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哌嗪基团DPP-Ⅳ抑制剂类似物的合成及体外活性研究
18
作者 赵鲁亚 陈莉 +1 位作者 任宇 苏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4-208,共5页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结构中含有伯胺或仲胺基团,与DPP-Ⅳ谷氨酸残基Glu205、Glu206形成氢键,被认为是抑制DPP-Ⅳ活性的重要因素。通过DPP-Ⅳ抑制剂分子对接计算研究发现,含有叔胺的DPP-Ⅳ抑制剂衍生物,通过活性氢原子也可以分别... 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结构中含有伯胺或仲胺基团,与DPP-Ⅳ谷氨酸残基Glu205、Glu206形成氢键,被认为是抑制DPP-Ⅳ活性的重要因素。通过DPP-Ⅳ抑制剂分子对接计算研究发现,含有叔胺的DPP-Ⅳ抑制剂衍生物,通过活性氢原子也可以分别与Glu205、Glu206上羰基形成氢键。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14个含有叔胺的哌嗪双取代衍生物,其结构均经MS及1H NMR确证,测定了对DPP-Ⅳ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当被叔胺取代后,对DPP-Ⅳ抑制作用明显消失,因此伯胺和仲胺中氢原子对DPP-Ⅳ的抑制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肽酶-抑制 哌嗪 分子对接 合成 体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氢-咪唑并[4,5-c]喹啉-4(5H)-酮衍生物与二肽基肽酶-4结合机理的理论研究
19
作者 王璇 杨雪雨 +1 位作者 董珂珂 朱小蕾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
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结合自由能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氢-咪唑并[4,5-c]喹啉-4(5H)-酮衍生物药物与二肽基肽酶之间的成键机制,分析和讨论了抑制剂和相邻残基之间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用MM-PBSA方法计算得到的4个抑制剂的... 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结合自由能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氢-咪唑并[4,5-c]喹啉-4(5H)-酮衍生物药物与二肽基肽酶之间的成键机制,分析和讨论了抑制剂和相邻残基之间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用MM-PBSA方法计算得到的4个抑制剂的结合自由能与实验上测得的结果是一致的.抑制剂与DPP-4的关键残基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对于体系的结合能有较大的贡献,并且是区分不同抑制剂生物活性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MM-PBSA 二肽肽酶 三氢-咪唑并[4 5-c]喹啉-4(5H)-酮衍生物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及DPP-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周映红 黄文龙 +1 位作者 张惠斌 迟玉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5-391,共7页
对糖尿病治疗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GLP-1的血糖调控机制,还对GLP-1受体激动剂(如Exendin-4,Exentide LAR,Liraglutide,CJC-1131,非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 对糖尿病治疗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GLP-1的血糖调控机制,还对GLP-1受体激动剂(如Exendin-4,Exentide LAR,Liraglutide,CJC-1131,非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Ⅳ抑制剂(如Sitagliptin,Vildagliptin,Saxagliptin,Alogliptin)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 二肽肽酶(DPP—)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