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轴对称二维模型对实际地层井间电磁响应进行成像的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宝君 任臣 +1 位作者 吴康康 党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51,共10页
采用二维积分方程和体积分方程分别模拟轴对称二维井间地层和三维井间地层模型中异常体的响应,并分析三维异常体沿垂直于发射—接收剖面方向的厚度和偏心程度以及在发射—接收剖面的横向位置对其响应的影响。采用Born迭代方法,通过反演... 采用二维积分方程和体积分方程分别模拟轴对称二维井间地层和三维井间地层模型中异常体的响应,并分析三维异常体沿垂直于发射—接收剖面方向的厚度和偏心程度以及在发射—接收剖面的横向位置对其响应的影响。采用Born迭代方法,通过反演不同模型的模拟数据获得发射—接收剖面的二维电导率成像。结果表明,在将三维地层中得到的井间测量数据在发射—接收剖面采用轴对称二维模型进行成像时,其成像质量与异常体沿垂直于发射—接收剖面方向的厚度和偏心程度直接相关。只要异常体沿垂直于发射—接收剖面方向的厚度足够大且其中心点距离发射—接收剖面较近,就可以采用轴对称二维井间地层模型实现高质量成像。异常体厚度越小、偏心程度越高,成像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电磁响应 积分方程 轴对称模型 模型 井间电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驱动摩擦焊接过程的三维与二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全忠 张立文 +3 位作者 刘伟伟 张兴国 祝文卉 曲伸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建立了连续驱动摩擦焊接过程的三维和二维刚塑性热力耦合模型。在三维模型中考虑了摩擦面上环向摩擦力对摩擦焊接过程的影响。计算了GH4169合金棒材连续驱动摩擦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场。将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和二维轴对称模型... 建立了连续驱动摩擦焊接过程的三维和二维刚塑性热力耦合模型。在三维模型中考虑了摩擦面上环向摩擦力对摩擦焊接过程的影响。计算了GH4169合金棒材连续驱动摩擦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场。将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和二维轴对称模型的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三维模型和二维轴对称模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并且都和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但与二维轴对称模型相比,三维模型由于考虑了环向摩擦力,其等效应力计算值更大,也更合理,其飞边形状和轴向缩短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三维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摩擦焊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驱动摩擦焊 数值模拟 模型 二维轴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混药装置二维和三维流场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邱白晶 徐溪超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5期441-445,共5页
为了探索射流混药装置的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从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两方面对射流混药内部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射流混药装置的三维模型,且将射流混药装置侧向农药入口等效为环向入口建立了其二维轴对称模型,分别确定了二维轴对称流... 为了探索射流混药装置的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从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两方面对射流混药内部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射流混药装置的三维模型,且将射流混药装置侧向农药入口等效为环向入口建立了其二维轴对称模型,分别确定了二维轴对称流场和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案,采用CFD软件Fluent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比较了二维轴对称模型与三维模型完成计算的CPU时间,结果表明二维轴对称模型比三维模型的计算效率高64%.搭建了混药试验台,测量了射流混药装置流动性能参数.试验研究的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确证表明:二维轴对称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和平均偏差分别为7.41%和4.14%;三维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和平均偏差分别为5.13%和3.41%,这表明确定的射流混药装置二维轴对称模型和三维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案均可用于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药装置 二维轴对称模型 流场 数值计算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模型的管板相交结构应力场数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可荣 张燕华 +1 位作者 周章金 王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89-191,共3页
利用二维轴对称及三维数值模型,对壳板/贯穿件管板相交结构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采用了基于焊缝形貌的改进型分段移动热源,且合理的制定了热输入量。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可较为精确的计算出大型旋转体及近似旋转... 利用二维轴对称及三维数值模型,对壳板/贯穿件管板相交结构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采用了基于焊缝形貌的改进型分段移动热源,且合理的制定了热输入量。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可较为精确的计算出大型旋转体及近似旋转体结构的残余应力数值,只是应力峰值比三维模型计算值略低一些,但两模型所计算应力分布曲线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还表明,基于焊缝形貌的改进型分段移动热源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焊道数众多、焊接时间长的大型复杂结构焊接过程简化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轴对称模型 多道焊 Mises应力 热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穿孔和孔径变化方程的球形细胞微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飞 张琳 +1 位作者 刘欣 彭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电穿孔理论机制,通过COMSOL建立单细胞电穿孔二维轴对称模型,该模型同时纳入表征微孔密度的电穿孔渐进方程和表征微孔动态演变过程的孔径变化方程,且模型的轴对称性使穿孔面积的计算更为准确,从而得到微孔的时空分布特性,... 为进一步探究电穿孔理论机制,通过COMSOL建立单细胞电穿孔二维轴对称模型,该模型同时纳入表征微孔密度的电穿孔渐进方程和表征微孔动态演变过程的孔径变化方程,且模型的轴对称性使穿孔面积的计算更为准确,从而得到微孔的时空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场强和脉宽对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宽100μs、场强2 k V/cm的脉冲作用下,产生微孔7862个,穿孔面积达细胞表面积的6.3%,电穿孔各参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文献结果一致,从而可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在1~5 k V/cm范围内增大脉冲场强,微孔数与场强成正比,孔径则与场强成反比,孔面积与细胞面积之比从1.3%增至12.9%;对两组能量相同的纳秒脉冲和微秒脉冲进行比较,发现脉冲结束时前者产生的微孔数是后者的353.1倍,而在细胞膜上最靠近电极的点,后者的孔径是前者的19.3倍,说明纳秒脉冲有利于微孔数增加,而微秒脉冲有利于孔径扩大。仿真结果表明,微孔特性决定电穿孔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微孔特性的精确计算是阐释电穿孔效应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细胞 电穿孔渐进方程 微孔特性 孔径变化方程 二维轴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Ar气中微空心阴极类辉光放电特性
6
作者 黄世龙 朱雷 +1 位作者 刘云鹏 CORMAC Corr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3,23,共6页
为研究微空心阴极放电类辉光现象,在气压100 Torr、空心半径100μm和阴极表面施加电压-600 V条件下,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流体计算模型,包括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化学反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类辉光放电模式下,放电电压约为-95V... 为研究微空心阴极放电类辉光现象,在气压100 Torr、空心半径100μm和阴极表面施加电压-600 V条件下,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流体计算模型,包括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化学反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类辉光放电模式下,放电电压约为-95V,在空心内阴极附近出现一个清晰的环形鞘层结构,鞘层厚度沿阴极外表面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带电粒子数密度约为10^(19) m^(-3),阴极鞘层和等离子体区域内电子温度近似约为10.2 eV和1.5 eV;基态电离和彭宁电离反应速率峰值约分别为1.2×10^(3)、2.7×10^(3) mol/(m^(3)·s);电子的整体净体积产生率约为2.4×10^(27) L/(m^(3)·s),主要产生在空心阴极区,同时在阴极侧孔外和平坦的外阴极区域鞘层边缘也有少量电子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空心阴极 直流电压 类辉光放电 二维轴对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导弹燃气弹射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程洪杰 陈力 林睿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对近年来弹道导弹燃气弹射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存问题进行了综述。简述了弹射技术的需求背景和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燃气弹射技术的零维内弹道模型、多维数值模拟和缩比实验等3种研究方法的进展现状,总结了结构和环境影响因素对内弹道性... 对近年来弹道导弹燃气弹射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存问题进行了综述。简述了弹射技术的需求背景和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燃气弹射技术的零维内弹道模型、多维数值模拟和缩比实验等3种研究方法的进展现状,总结了结构和环境影响因素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机理及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从多变量耦合、现代智能算法在线优选结构参数、建立一体化内弹道模型、多相流以及低燃温推进剂5个方面指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弹射技术 内弹道性能 模型 二维轴对称模型 缩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环境下弹簧蓄能密封件密封特性分析
8
作者 赵勇 俞经虎 黄乐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为研究弹簧蓄能密封件在高压环境下的密封性能,构建密封件等效二维轴对称模型,利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高压环境下弹簧蓄能密封的过盈量、唇口角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相同结构下无弹簧蓄能密封的仿真分析,研究弹簧对高压环境下蓄能... 为研究弹簧蓄能密封件在高压环境下的密封性能,构建密封件等效二维轴对称模型,利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高压环境下弹簧蓄能密封的过盈量、唇口角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相同结构下无弹簧蓄能密封的仿真分析,研究弹簧对高压环境下蓄能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环境下,V形弹簧会使峰值接触压力接近油压侧,提高了密封性能;峰值接触应力随过盈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随着唇口角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随油压升高,弹簧蓄能密封峰值接触应力降低,但峰值接触应力仍大于油压,因此在高压环境下弹簧蓄能密封在保持良好密封性能的前提下,能有效地降低接触面摩擦磨损,表明其在高压环境下有着优异的密封性能与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蓄能密封 密封性能 二维轴对称模型 过盈量 唇口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利用磁场幅度信息进行井间电磁反演成像的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宝君 谷靖雯 +2 位作者 任臣 党峰 刘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9,共10页
基于水平层状地层的Green函数得到仅利用磁场幅度信息进行井间电导率一维反演的方法,基于轴对称二维地层模型的积分方程得到仅利用磁场幅度信息进行井间电导率二维成像的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及精确性。结果表明,仅利用... 基于水平层状地层的Green函数得到仅利用磁场幅度信息进行井间电导率一维反演的方法,基于轴对称二维地层模型的积分方程得到仅利用磁场幅度信息进行井间电导率二维成像的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及精确性。结果表明,仅利用磁场的幅度信息对井间电磁场进行一维反演时,只要信息量足够、数据误差较小,仍能较准确地获得井间高阻层和低阻层的一维分布。仅利用总磁场的幅度信息在发射—接收剖面对井间电磁场进行二维成像时,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井间异常体分布的复杂程度;在信息量数目远大于未知量数目、测量数据误差较小的前提下,对于异常体分布简单的地层,仅利用总磁场的幅度仍可以获得可接受的成像结果;异常体在井间的分布越复杂,成像效果越差。仅利用总磁场的幅度信息对井间电磁场进行联合反演成像时,只要信息量足够,分别进行一维反演和二维成像仍可获得地层电导率在发射—接收剖面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电磁场 幅度 反演 轴对称模型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