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碳基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婉琳 冯腾锐 +2 位作者 吴琪 夏杰桢 曹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6,共10页
锂硫电池(Li-S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比容量等优势被公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先进储能系统之一。但Li-S电池由于复杂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仍存在许多未被解决的难题,例如穿梭效应、过高的电化学能垒、硫的低导电性以及硫阴极体积变化等。这些... 锂硫电池(Li-S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比容量等优势被公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先进储能系统之一。但Li-S电池由于复杂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仍存在许多未被解决的难题,例如穿梭效应、过高的电化学能垒、硫的低导电性以及硫阴极体积变化等。这些问题导致锂硫电池的实际库仑效率低下、真实容量不能达到理论预期、循环稳定性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使得锂硫电池至今未能商业化。而设计合理的电池正极材料,优化功能性隔膜是较为可行的途径。二维碳基材料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以及电化学性质,具备非常高的可调控性。得益于这些优势,二维碳基材料在锂硫电池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包括石墨烯、二维缺陷碳基材料、非金属掺杂碳基材料、金属掺杂碳基材料、非金属碳化物和金属碳化物等多种二维碳基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和性能表现,总结了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二维碳基材料 穿梭效应 导电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诱导富含缺陷的二维碳基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催化制双氧水性能研究
2
作者 花志雄 杨仁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09,115,共7页
二维碳基材料具有特殊的电荷传输通道和高效传质界面,是气-液-固三相电催化系统中优异的反应界面。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可方便有效地实现二维碳材料构建的钠离子封端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缺陷羰基化方法将丰富的不饱和含氧基团接枝到二维... 二维碳基材料具有特殊的电荷传输通道和高效传质界面,是气-液-固三相电催化系统中优异的反应界面。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可方便有效地实现二维碳材料构建的钠离子封端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缺陷羰基化方法将丰富的不饱和含氧基团接枝到二维碳表面。结果表明,最终的产物在H型电解池中表现出高达90%的过氧化氢电催化选择性和270 mmol/(g_(catalyst)·h)的实际过氧化氢生产速率。该研究不仅为二维碳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而且为富含不饱和含氧基团的二维碳在要求快速反应扩散和高密度活性位的气液固三相电催化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封端 缺陷羰基化 二维碳 传质扩散 过氧化氢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碳基Janus薄膜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汭文 徐祖顺 +1 位作者 杨婷婷 姚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0,共10页
以碳纳米管(CNTs)及石墨烯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具有卓越的物理、化学、电学和光学性质。其可控组装的二维碳基薄膜具有高比表面积、高透过率和良好柔性,广泛应用于柔性薄膜、微电子器件及储能领域。在此基础上引入高分子组分结合形成二... 以碳纳米管(CNTs)及石墨烯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具有卓越的物理、化学、电学和光学性质。其可控组装的二维碳基薄膜具有高比表面积、高透过率和良好柔性,广泛应用于柔性薄膜、微电子器件及储能领域。在此基础上引入高分子组分结合形成二维碳基Janus薄膜,不仅维持了其导电导热性,还结合了高分子的刺激响应和调控特性,通过非对称特征,实现了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协同,大幅拓宽了其应用领域。文中综述了二维碳基Janus薄膜的研究近况。首先从物理法和化学法两方面介绍了二维碳基Janus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物理法包括界面成膜法、真空抽滤法和层层组装法等;化学法包含界面聚合及化学接枝等方法。然后总结了二维碳基Janus薄膜在传感、驱动、海水淡化、油水分离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讨论了二维碳基Janus膜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膜 二维碳基薄膜 传感器 驱动器 海水淡化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碳粒床中阴燃传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晓平 解茂昭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6-93,共8页
本文对内部有受迫气流经过的二维碳粒填充床的阴燃,从点火开始到稳态传播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控制容积法,用PISO算法求解。主要研究新鲜空气流动速度与阴燃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也探讨了正向阴燃与反... 本文对内部有受迫气流经过的二维碳粒填充床的阴燃,从点火开始到稳态传播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控制容积法,用PISO算法求解。主要研究新鲜空气流动速度与阴燃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也探讨了正向阴燃与反向阴燃之间的异同。其结果为:在受迫气流经过的阴燃床中点火,将产生反向阴燃,且气流速度越大,阴燃波的传播速度越快,阴燃温度越高。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向阴燃的传播速度比正向阴燃的传播速度大;而反向阴燃的反应温度比正向阴燃的反应温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二维碳粒床 阴燃传播 填充床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维碳材料net-Y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邵志刚 李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方法,对新型二维碳材料(单层net-Y)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基于反射、吸收、折射和介电函数等数据分析了单层net-Y的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E x、E y和E z这3个方向极化下,单层net-Y的复介电函数...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方法,对新型二维碳材料(单层net-Y)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基于反射、吸收、折射和介电函数等数据分析了单层net-Y的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E x、E y和E z这3个方向极化下,单层net-Y的复介电函数、复折射函数、吸收系数等光学性质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光学性质研究表明:该材料在整体光区具有极不敏感的光反射性质,且在紫外光区具有高吸光系数以及在能量频率为10.0 eV处具有极低的消光系数.此外,与其他波段的光相比,在E y极化下单层net-Y对黄光有更强的光折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烯 二维碳材料 net-Y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层二维碳片的独特性质与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曹钰华 崔树茂 +1 位作者 刘轲 杨志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单原子层二维碳片(Graphene)是一种严格意义上二维晶体,尽管发现的历史短,但是由于它具有诸多优异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关注。综述了单原子层二维碳片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其独特性能:双极性超导电流的电场效应... 单原子层二维碳片(Graphene)是一种严格意义上二维晶体,尽管发现的历史短,但是由于它具有诸多优异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关注。综述了单原子层二维碳片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其独特性能:双极性超导电流的电场效应、完美的量子隧穿效应、安德森局域化的弱化现象、从不消失的电导率以及半整数霍尔效应,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电子工业领域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层二维碳 材料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碳质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汤艳萍 徐庆 +1 位作者 唐睿智 张帆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231,共19页
二维碳质材料具有碳质材料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高、电学性质可调控等优点,而且二维构型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使其具有特殊的光、电、热、力学和几何性能。本文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多孔炭片、炭布材料等二维碳质材料的制备进行了综... 二维碳质材料具有碳质材料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高、电学性质可调控等优点,而且二维构型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使其具有特殊的光、电、热、力学和几何性能。本文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多孔炭片、炭布材料等二维碳质材料的制备进行了综述,并且概述了二维碳质材料在污染物吸附、检测和传感、锂离子电池、电容器、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发展中的挑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碳质材料 剥离法 模板法 热解法 纺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碳化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析氢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璐 刘蕊 +4 位作者 杜倩倩 聂晓荣 陈孝军 赵瑞花 杜建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3,共4页
电解水制氢是目前重要的制氢技术之一,而经济、高效的析氢反应催化剂是这一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之一。简要综述了近3年来二维(2D)碳化钼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现有制备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展望了新型二维碳化钼... 电解水制氢是目前重要的制氢技术之一,而经济、高效的析氢反应催化剂是这一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之一。简要综述了近3年来二维(2D)碳化钼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现有制备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展望了新型二维碳化钼作为析氢催化材料在电解水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碳化钼 制备方法 析氢催化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原子在二维碳材料上的吸附、迁移和存储
9
作者 田原野 寇春雷 +1 位作者 张淼 高丽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2-675,共4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碱金属钠原子在二维碳材料M-石墨烯上的吸附、迁移和存储.计算结果表明,钠原子在M-石墨烯上吸附的最佳位点为M-石墨烯的7环中心,M-石墨烯具有迁移势垒低、存储容量大、平均开路电压值低的特性...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碱金属钠原子在二维碳材料M-石墨烯上的吸附、迁移和存储.计算结果表明,钠原子在M-石墨烯上吸附的最佳位点为M-石墨烯的7环中心,M-石墨烯具有迁移势垒低、存储容量大、平均开路电压值低的特性.因此,M-石墨烯可作为钠电池的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碳材料 碱金属 吸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互连碳纳米笼的制备与锌-碘电池应用
10
作者 焦鑫 任超 +3 位作者 孙燕 田园园 赵翼峰 宫宗帅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155,共5页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材料,通过引入Fe-Ni合金催化剂,在高温催化石墨化作用下制备了二维互连碳纳米笼。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对其结构与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维互连碳纳米笼具有丰...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材料,通过引入Fe-Ni合金催化剂,在高温催化石墨化作用下制备了二维互连碳纳米笼。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对其结构与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维互连碳纳米笼具有丰富的空腔和缺陷结构,并掺杂了少许N原子。通过吸附碘作为正极组装锌-碘电池,利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动力学研究表明,电池材料呈现出快速电化学响应特征,在20 mV/s的扫速下,其表面电化学反应过程贡献的电荷占比高达67.0%。充放电测试显示其在2 m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约185.8 mAh/g的比容量。二维互连碳纳米笼材料在锌-碘电池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石墨化 互连纳米笼 电化学动力学 锌-碘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新型二维层状金属碳/氮化物(MXen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哲 申淼 王建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60-3671,共12页
二维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由过渡金属元素(铝、钛、铌、钼等)和X元素(碳、氮)组成的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电磁屏蔽、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过渡金属M、X元素组合、表面官能团Tx元素种类调控是影... 二维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由过渡金属元素(铝、钛、铌、钼等)和X元素(碳、氮)组成的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电磁屏蔽、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过渡金属M、X元素组合、表面官能团Tx元素种类调控是影响MXene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关键,开发元素组合可调控的合成方法是MXene族材料制备和应用的热点和难点。熔盐合成法是制备MXene的方法之一,利用熔盐介质无水无氧、富含阴阳离子、弱溶剂化、电化学窗口宽等诸多特性,可以合成一些常规水溶液中无法获得的特殊组成和结构的MXene材料,这大大拓展了该材料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高温熔盐作为氧化刻蚀剂或溶剂制备新型MXene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不同共晶盐、反应物和反应条件调控MAX和MXene材料结构的影响机制。同时,对熔盐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主要挑战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金属氮化物 氧化反应 高温 表面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美青 赵璐 +1 位作者 白云峰 冯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44,共17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丰富的表面基团,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粒径可调性,这使得应用MXenes作为肿瘤诊疗过程中的治疗剂和造影剂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基于MXenes的肿瘤单一治疗和联合治疗的相...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丰富的表面基团,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粒径可调性,这使得应用MXenes作为肿瘤诊疗过程中的治疗剂和造影剂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基于MXenes的肿瘤单一治疗和联合治疗的相关研究,同时介绍了MXenes在肿瘤主动靶向治疗领域的研究,最后阐述了目前MXenes在制备和肿瘤治疗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和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氮化物 肿瘤 治疗 靶向 光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二维、三维碳化深度的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树东 孙伟 +1 位作者 张云升 郭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5-650,共6页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20%,40%,60%)下高性能混凝土一维、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定义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交互系数;分析了二氧化碳扩散时间依赖性系数n和二维、三维交互系数K;推导了包含n和K的二维和三维碳化数学模型...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20%,40%,60%)下高性能混凝土一维、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定义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交互系数;分析了二氧化碳扩散时间依赖性系数n和二维、三维交互系数K;推导了包含n和K的二维和三维碳化数学模型.实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具有一个明显的交互作用;交互系数服从经时衰减函数;通过傅立叶级数展开多维扩散交互系数,可求解基于Fick第一扩散定律的二维和三维碳化寿命预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苏通大桥箱梁部位结构混凝土寿命进行预测,其一维、二维和三维预测寿命分别为1 595年、882年和758年,二维和三维碳化寿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二维碳 交互系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二维、三维碳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树东 孙伟 +1 位作者 张云升 杨健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22,共4页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0.3、0.3 5和0.4),不同粉煤灰掺量(0,1 5%,2 0%,4 0%,6 0%)下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测试方法;提出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深度和一维碳化相似,也服...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0.3、0.3 5和0.4),不同粉煤灰掺量(0,1 5%,2 0%,4 0%,6 0%)下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测试方法;提出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深度和一维碳化相似,也服从时间t的指数函数;水灰比对二维碳化的影响最大,一维其次,三维最小;粉煤灰掺量小于15%时,其对三维的影响最大,二维其次,一维最小;粉煤灰掺量大于15%时,掺量对二维、三维碳化的影响和一维碳化影响相近。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研究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寿命预测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粉煤灰 二维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复合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荣凯 樊威 +2 位作者 王琪 张聪 于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6,共7页
针对传统纤维难以满足当前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现有复合纤维大都不能兼具导电性能好、力学性能优、储能特性强等问题,归纳总结了一种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复合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纤维制备角度介绍... 针对传统纤维难以满足当前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现有复合纤维大都不能兼具导电性能好、力学性能优、储能特性强等问题,归纳总结了一种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复合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纤维制备角度介绍了MXene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涂覆法、双辊法、静电纺丝法和湿法纺丝法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然后对制备的MXene复合纤维在现阶段电磁屏蔽、超级电容器、柔性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介绍;最后对MXene复合纤维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新一代导电性高、力学性能优异、高能量储存复合纤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氮化合物 智能可穿戴 电磁屏蔽 超级电容器 柔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在储能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丹艳 张燕 +2 位作者 陈江 梅毅 廉培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5,29,共4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具有优异的电子、力学和磁学性能,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聚焦于最新的研究进展,概述了MXene在锂离子电池、新型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具有优异的电子、力学和磁学性能,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聚焦于最新的研究进展,概述了MXene在锂离子电池、新型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化物或氮化物 储能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S_(2)/ZIF-8衍生二维多孔氮掺杂碳纳米片复合材料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新玲 周娜 +5 位作者 田亚文 周明冉 韩静茹 申远升 胡执一 李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8-946,I0001-I0003,共12页
锂硫电池(LSBs)因能量密度高、原料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反应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以及硫较差的电子电导率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SnS_(2)纳米颗粒与ZIF-8衍生的花... 锂硫电池(LSBs)因能量密度高、原料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反应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以及硫较差的电子电导率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SnS_(2)纳米颗粒与ZIF-8衍生的花状二维多孔碳纳米片/硫复合材料(ZCN-SnS_(2)-S),并研究了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其独特的二维花状多孔结构不仅有效缓解了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而且为Li+和电子的传输提供了快速通道,杂原子N也促进了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并且负载的极性SnS_(2)纳米颗粒极大地增强了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从而使ZCN-SnS_(2)-S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C(1C=1675 mA·g^(–1))电流密度下,ZCN-SnS_(2)-S电极循环100次后仍能保持948 mAh·g^(–1)的高可逆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3.7%。即使在2C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ZCN-SnS_(2)-S电极仍具有546 mAh·g^(–1)的可逆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多孔氮掺杂纳米片 SnS_(2) 多硫化物 穿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二维石墨相氮化碳/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霍朝晖 杨晓珊 +5 位作者 陈晓丽 张刚 尹伟 曹曼丽 史蕾 邱燕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1-480,共10页
为优化石墨相氮化碳(g-C 3 N 4)光催化剂的结构,改善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本文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和热氧化剥离制备了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C 3 N 4),并用光还原法一步合成纳米银/二维石墨相氮化碳/还原氧化石墨烯(Ag/2D-C... 为优化石墨相氮化碳(g-C 3 N 4)光催化剂的结构,改善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本文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和热氧化剥离制备了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C 3 N 4),并用光还原法一步合成纳米银/二维石墨相氮化碳/还原氧化石墨烯(Ag/2D-C 3 N 4/rGO)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BET)等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头孢曲松钠为目标污染物,探究pH值、催化剂用量、头孢曲松钠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的吸附、降解性能的影响,并探究降解反应机理。当pH=6.0,催化剂用量为0.3 g/L,头孢曲松钠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复合材料对头孢曲松钠的降解率可达到89.1%。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用于处理含头孢类抗生素的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AG 还原氧化石墨烯 光催化降解 头孢曲松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面异质结纳米二氧化钛/二维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廖燕敏 黄俊健 +3 位作者 杨小霞 谢丽君 尹伟 霍朝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7-934,共8页
以晶面异质结纳米二氧化钛(TANT-HF)为负载物,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g-C_(3)N_(4))为载体,通过沉淀法合成TANT-HF/2D-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光致发光光谱(PL)... 以晶面异质结纳米二氧化钛(TANT-HF)为负载物,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g-C_(3)N_(4))为载体,通过沉淀法合成TANT-HF/2D-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探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及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将具有{101}与{001}晶面异质结的TANT-HF与二维超薄的2D-g-C_(3)N_(4)进行复合,能够有效抑制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快速复合,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9.99%,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主要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面异质结 氧化钛 石墨相氮化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的生物医学应用
20
作者 李光强 巩飞 +2 位作者 王咸文 肖志东 程亮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8-188,共11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及碳氮化合物(MXenes)是一类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热等物理化学性能,MXenes二维材料被广泛应用到能源储备、环境监测、化学催化等领域。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近红外吸收和组...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及碳氮化合物(MXenes)是一类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热等物理化学性能,MXenes二维材料被广泛应用到能源储备、环境监测、化学催化等领域。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近红外吸收和组分可调换等性质,近年来在生物医学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简要介绍了MXenes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表面修饰、生物应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药物载体和肿瘤治疗)以及生物安全性研究,并对MXenes二维纳米材料在未来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氮化合物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生物应用 肿瘤治疗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