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鹭平 李久兴 +4 位作者 吴敏 林立毅 陈达捷 周昱 徐敦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通过优化质谱、液相色谱和萃取缓冲液等条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测定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代森锌(EBDC)、丙森锌(PBDC)的线性范围为2~100μg/L,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在花椰菜、萝卜和豌豆中EBDC和P... 通过优化质谱、液相色谱和萃取缓冲液等条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测定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代森锌(EBDC)、丙森锌(PBDC)的线性范围为2~100μg/L,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在花椰菜、萝卜和豌豆中EBDC和PBDC的检出限(S/N>3)为2μg/kg;萝卜和豌豆中EB-DC和PBDC的定量下限(S/N>10)为10μg/kg,而花椰菜中EBDC和PBDC的定量下限(S/N>10)为15μg/kg。在花椰菜、萝卜和豌豆基质中加标5~100μg/kg的EBDC和PBDC时,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3%~96%,相对标准偏差为4.4%~10.5%,方法可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MS 食品 氨基甲酸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食用菌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监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大鹏 崔勇 +2 位作者 马杰 白梅 刘思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750-755,共6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菌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含量,了解吉林省内几种菌类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残留情况。方法样品在加热密闭的顶空瓶中进行前处理,进入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检测,以CS_2为检测目标物,程序升温,选择...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菌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含量,了解吉林省内几种菌类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残留情况。方法样品在加热密闭的顶空瓶中进行前处理,进入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检测,以CS_2为检测目标物,程序升温,选择性离子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食用菌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出限为0.005 mg/kg,定量限为0.015 mg/kg,在0.02~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部分菌类食品中存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残留检出率为25.2%,检出浓度为0.011~0.098mg/kg,其中香菇的检出率最高为57.89%。结论吉林省内菌类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残留,均低于GB2763-2016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量1mg/kg,但是检出率较高,需要加强日常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氨基甲酸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植物性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慧 汪洋 邢燕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12期124-124,共1页
建立测定植物性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GC-MS)。取匀浆的植物性样品,加入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密闭水浴反应后,用正己烷萃取,GC-MS分析测定。并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建立测定植物性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GC-MS)。取匀浆的植物性样品,加入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密闭水浴反应后,用正己烷萃取,GC-MS分析测定。并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μg/g,定量限为0.01μg/g。平均回收率在95.9%~99.8%,相对标准偏差为1.12%~5.12%。该方法适用于植物性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样品 氨基甲酸酯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萍 钟慈平 +2 位作者 杨诗嘉 罗玥 易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162-165,共4页
[目的]通过优化茶叶前处理条件、进样方式、色谱条件等,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DTCs)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茶叶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在加热密闭的顶空瓶中与含氯化亚锡的无机酸发... [目的]通过优化茶叶前处理条件、进样方式、色谱条件等,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DTCs)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茶叶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在加热密闭的顶空瓶中与含氯化亚锡的无机酸发生反应,定量释放出二硫化碳,经正己烷萃取,采用GC-MS测定。同时用福美双、代森锌及丙森锌标准溶液测试其转化率,并对购买的50批市售茶叶样品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残留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硫化碳在0.01~1.00 mg/L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5.6%~101.4%,RSD为4.6%~6.9%,均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福美双、代森锌和丙森锌的转化率在99.6%~102.2%。购买的50批市售茶叶中DTCs农药检出率为16%,平均值为0.14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合于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测定。购买的50批市售茶叶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氨基甲酸酯(盐) 农药残留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廖丹 黄华斌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68-71,共4页
为快速简便检测果蔬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尝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系统。利用样品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氯化亚锡-盐酸溶液中共热后,会被还原分解产生二硫化碳,通过载气将反应产生的二硫化碳气体引入吸收装置中发生显色... 为快速简便检测果蔬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尝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系统。利用样品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氯化亚锡-盐酸溶液中共热后,会被还原分解产生二硫化碳,通过载气将反应产生的二硫化碳气体引入吸收装置中发生显色反应,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后溶液的吸光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求算其浓度,从而实现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含量(以二硫化碳计)在5~50μg/g,显色液吸光值与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含量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不同类型农产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加标回收率为82%~1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检测的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最低定量检出限为0.17μg/g,满足国家标准GB 2763-2005对于该类农药的限量要求。该快速检测系统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实现常见农产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抑制-数字图像比色法检测和鉴别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5
6
作者 秦一帆 郭燕 +2 位作者 郑晓娇 白冰 荆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4-50,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酶抑制-数字图像比色法检测和鉴别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简单的胶带黏贴剥离方式,结合低共熔溶剂洗脱对食品样品中的农药进行高效提取。基于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 目的建立一种酶抑制-数字图像比色法检测和鉴别食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简单的胶带黏贴剥离方式,结合低共熔溶剂洗脱对食品样品中的农药进行高效提取。基于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使酪氨酸酶对酚类物质的氧化能力降低,进而影响酚类物质与氯化铁生成有色物质的反应,建立酪氨酸酶、酚类物质和氯化铁的比色阵列传感器,实现农药的残留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实现多种农药的区分。结果本研究建立的酶抑制-数字图像比色法对番茄、苹果和玉米中福美锌残留在0.008~8.000mg/kg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限为0.008 mg/kg,回收率为75.2%~94.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酶抑制-数字图像比色法绿色环保、简单高效,且易于推广,适用于蔬菜、水果和谷物等食品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并且在多种农药的残留分析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抑制 数字图像比色法 低共熔溶剂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农药 有机磷农药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婷 段毅宏 +2 位作者 李彦生 朱鹏静 刘建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7576-7581,共6页
目的建立溶液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目标物在加热条件下经溶液吸收,转化为二硫化碳,经正己烷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间接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含量。对云南省16州... 目的建立溶液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目标物在加热条件下经溶液吸收,转化为二硫化碳,经正己烷萃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间接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含量。对云南省16州市采集的55件天麻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残留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〇.02~10tng/kg,相关系数0.9996,定量限0.010mg/kg,空白基质加标回收率90.5%~丨05.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4.77%(«=6)。55件天麻样品检出率23.6%,平均值0.021 mg/kg,含量范围为ND〜0.275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合天麻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测定。采集的天麻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残含量水平总体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氨基甲酸酯(盐)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检测22种基质中的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37
8
作者 秦曙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霞 赵丽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2-1167,共6页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对苹果、葡萄等22种基质中残留的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和福美双进行了方法确证:添加水平为0.06~3.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0%,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范围为0.01~0.1mg/kg(信噪比(S/N)为3),定量限范围为0.02~0.2mg/kg(S/N=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不同基质中DTCs农药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氨基甲酸农药 残留 蔬菜 水果 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单元的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离子识别研究
9
作者 陈国锋 范冬冬 +2 位作者 吴九丽 刘琳 陈保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3-378,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两个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单元的香豆素荧光探针C1和C2,利用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CH_3CN/H_2O(1∶1,v/v)溶液中,探针C1和C2对Hg^(2+)均有荧光增强作用,其中C1对Hg^(2+)的识别效果优于C2,其他金属离子对检测影响很... 设计合成了两个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单元的香豆素荧光探针C1和C2,利用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CH_3CN/H_2O(1∶1,v/v)溶液中,探针C1和C2对Hg^(2+)均有荧光增强作用,其中C1对Hg^(2+)的识别效果优于C2,其他金属离子对检测影响很小,检测限可达5.9×10^(-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香豆素 氨基甲酸酯 H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吸收-GC/MS联用测定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10
作者 马淑青 代飞飞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6期108-110,共3页
目的:通过优化气相色谱和质谱条件,建立溶剂吸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方法。方法:样本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杀菌剂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氯化亚锡-盐酸溶液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冷却后... 目的:通过优化气相色谱和质谱条件,建立溶剂吸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方法。方法:样本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杀菌剂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氯化亚锡-盐酸溶液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出二硫化碳,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正己烷相中二硫化碳的量,用以代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残留量。结果:高、低浓度标准系列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006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0%~93.4%,相对标准偏差为4.5%~10.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可用于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气相色谱-质谱(GC-MS)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苯二硫酚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霍志铭 李夏 +3 位作者 周昌敏 何兆桓 李国良 姚丽贤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四氢呋喃和抗坏血酸,对传统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1,2-苯二硫酚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并用4种常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WG)... 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四氢呋喃和抗坏血酸,对传统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检测方法——1,2-苯二硫酚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并用4种常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WG)、68%霜脲锰锌WG和55%唑醚代森联WG]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1,2-苯二硫酚浓度为12 mmol/L、代森锰锌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p H 9.3)及代森联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p H 10.0)解络合、且同时添加体积分数为4%的四氢呋喃和40 mg/L的抗坏血酸时衍生化条件最优。除55%唑醚代森联WG外,其他3种商品杀菌剂待测液在衍生化后48 h内均保持稳定且相对标准偏差<5%,满足测试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检出目标物明确,不受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常见代谢物乙撑硫脲及二硫化碳的影响,检测效率高,适用于该类杀菌剂的批量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1 2-苯酚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森锰锌 森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茶叶中的6种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23
12
作者 祝伟霞 杨冀州 +1 位作者 刘亚风 魏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9-1113,共5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锰锌、代森钠、代森联、甲基代森锌等6种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的确证方法。方法选用碱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提取液,并将难溶盐转化为水溶性钠盐,甲酯化试剂碘甲烷进...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锰锌、代森钠、代森联、甲基代森锌等6种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的确证方法。方法选用碱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提取液,并将难溶盐转化为水溶性钠盐,甲酯化试剂碘甲烷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Oasis HLB)净化甲酯化产物,甲醇洗脱,6.5min内衍生物在Sunfire C18色谱柱中完成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监测。茶叶中甲基代森锌的定量下限为20μg/kg,在5~2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它代森盐类化合物的定量下限均为10μg/kg,在2~2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叶中添加不同水平待测物时,平均回收率为79%~99%,相对标准偏差为4.7%~14.6%。经验证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准确地检测多种茶叶中的代森与甲基代森类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 氨基甲酸 残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锗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尹汉东 王勇 +1 位作者 张如芬 马春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31-1233,共3页
Thirteen title compounds Ph 3GeS 2CNR 2(1—13)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orre\|\}sponding triphenylgermanium chloride with dithiocarbamat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Thirteen title compounds Ph 3GeS 2CNR 2(1—13)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orre\|\}sponding triphenylgermanium chloride with dithiocarbamat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UV and MS.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showed antitumor activities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抗癌活性 三苯基锗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抗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建强 张健健 +1 位作者 徐新 王玉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改进型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ADMC)与其它同类添加剂的性能差异,并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ADMC添加剂与胺类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基础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ADMC添...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改进型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ADMC)与其它同类添加剂的性能差异,并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ADMC添加剂与胺类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基础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结果表明:ADMC添加剂在矿物基础油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油溶性、摩擦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虽然ADMC添加剂的抗氧化性明显差于DODPA抗氧剂,但ADMC与DODPA添加剂复配后,可明显提高润滑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延长氧化诱导时间,二者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氨基甲酸酯 对-辛基苯胺 抗氧剂 协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与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抗氧协同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建强 张健健 +2 位作者 杨士钊 徐新 谢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2-1158,共7页
采用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考察了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中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BiDDC)与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ADDC)的抗氧协同性能,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油样氧化过程中ADDC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 采用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考察了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中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BiDDC)与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ADDC)的抗氧协同性能,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油样氧化过程中ADDC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BiDDC和ADDC添加剂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当两者复配后,能进一步降低油样的质量损失、减少沉积物和延长氧化诱导时间,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协同作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加入BiDDC添加剂能够有效减缓ADDC添加剂的消耗速率,这可能是由于BiDDC中的铋原子与ADDC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硫代氨基甲酸自由基中的硫原子配位形成了更稳定的自由基,进而提高氧化自由基的消除效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氨基甲酸 丁基氨基甲酸酯 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 抗氧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芬芳 黄伊辉 +1 位作者 尤建伟 陈波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5-830,共6页
合成了2种无灰无磷的吗啡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2-(morpholine-1-dithiocarbamate)butyl acetate(MCTB)和2-(morpholine-1-dithiocarbamate)hexyl acetate(MCTH),探讨了其在菜籽油中的油溶性、抗腐蚀性,并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 合成了2种无灰无磷的吗啡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2-(morpholine-1-dithiocarbamate)butyl acetate(MCTB)和2-(morpholine-1-dithiocarbamate)hexyl acetate(MCTH),探讨了其在菜籽油中的油溶性、抗腐蚀性,并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菜籽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钢球表面磨斑形貌。结果表明,MCTB和MCTH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良好的油溶性、抗腐蚀性,可以显著地提高菜籽油的承载能力;四球试验钢球磨斑表面平整、光滑、犁沟浅,无腐蚀剥落,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MCTH的抗磨减摩性能均优于MC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啉 氨基甲酸酯 菜籽油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评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建强 杜占合 姚俊兵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6年第6期10-12,共3页
合成了润滑油添加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利用铜片腐蚀试验和四球试验机研究了该添加剂在矿物基础油中的腐蚀、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并与相同结构的添加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添加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而且在极压抗磨性... 合成了润滑油添加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利用铜片腐蚀试验和四球试验机研究了该添加剂在矿物基础油中的腐蚀、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并与相同结构的添加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添加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而且在极压抗磨性能上优于国内外同类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氨基甲酸酯 添加剂 腐蚀 极压 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苄基,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脂及苄基N-吗啉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结构与生物活性
18
作者 林秀云 张树德 +2 位作者 刘增勋 王惠林 曹如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9期823-826,共4页
本文报导了对较普遍的水田和旱田杂草有不同活性的两个化合物除草剂,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两个化合物的晶胞参数a_(Ⅰ)=21.422Å、b_(Ⅰ)=14.645Å,C_(Ⅰ)=8.769Å;a_(Ⅱ)=22.191Å、b_(Ⅱ)=12.355Å、c_(... 本文报导了对较普遍的水田和旱田杂草有不同活性的两个化合物除草剂,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两个化合物的晶胞参数a_(Ⅰ)=21.422Å、b_(Ⅰ)=14.645Å,C_(Ⅰ)=8.769Å;a_(Ⅱ)=22.191Å、b_(Ⅱ)=12.355Å、c_(Ⅱ)=9.404Å,空间群均为P_(b c a)、Z=8,分别用MuLTAN和RANTAN测定其结构,用块对角线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冶R_(Ⅰ)=0.092、R_(Ⅱ)=0.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乘法 氨基甲酸酯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晶胞参数 对角线 乙基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锡N-环己基-N-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19
作者 孔凡栋 王慧云 +3 位作者 温新民 顾应林 纪龙 王洪恩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三苯基锡N-环己基-N-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路线,研究其配位结构和生物活性。方法以苯甲醛、环己胺、二硫化碳和氯化三苯基氯化锡为基本原料合成并提纯产品,然后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探讨配位结构,再与... 目的探讨三苯基锡N-环己基-N-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路线,研究其配位结构和生物活性。方法以苯甲醛、环己胺、二硫化碳和氯化三苯基氯化锡为基本原料合成并提纯产品,然后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探讨配位结构,再与大肠杆菌作用考察生物活性。结果合成出黄色固体产品,收率为69.5%;结构测定显示,该配合物为畸变四面体构型,锡为双齿配位;抑菌性实验表明,M IC值与青霉素等抗菌药的相近。结论该合成方法可靠,收率高,产物配位结构明晰,并且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锡N-环己基-N-苄基氨基甲酸酯 化学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前处理结合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高硫蔬菜中1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坤 张建炀 周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采用QuEChERS结合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了洋葱、葱、韭菜、蒜薹、生姜和大蒜等6种高硫蔬菜中1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样品用冷冻后的乙腈涡旋提取,用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盐析,用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PSA)... 采用QuEChERS结合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了洋葱、葱、韭菜、蒜薹、生姜和大蒜等6种高硫蔬菜中1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样品用冷冻后的乙腈涡旋提取,用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盐析,用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对上层提取物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待测液在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下测定。在色谱分离中,选择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作固定相,用不同比例的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A)和0.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分析。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结果显示,16种农药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的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20μg·kg^(-1)。对蒜薹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5.7%~112%,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11%。按此方法分析了34批次高硫蔬菜,在其中2批洋葱中检出了乙霉威,其质量分数为0.040,0.178mg·kg^(-1);1批生姜中检出仲丁威,其质量分数为0.09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氨基甲酸酯农药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