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胶塞中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兰桂 袁淑胜 +3 位作者 韩小旭 杨会英 赵霞 肖新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31-3634,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胶塞中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残留量.药用胶塞粉碎后经20%氨水超声提取,以含0.02 mol·L^(-1)四丁基硫酸铵的20%氨水溶液-乙腈(20:80)为流动相,经亲水性聚合物色谱柱(300 mm×7.8 mm, 5μm)分离后,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胶塞中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残留量.药用胶塞粉碎后经20%氨水超声提取,以含0.02 mol·L^(-1)四丁基硫酸铵的20%氨水溶液-乙腈(20:80)为流动相,经亲水性聚合物色谱柱(300 mm×7.8 mm, 5μm)分离后,254 nm波长检测.方法学结果显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在100—750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6 ng和2.5 ng,高、中、低溶液精密度RSD小于0.7%,溶液在12 h内稳定,加标回收率为99.9%-101.5%.实际药用胶塞检测,样品中未检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方法简便、稳定,适用于测定药用胶塞中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胶塞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硫化促进剂 金属螯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处理锌冶炼含镉废水 被引量:7
2
作者 何厚华 朱挺健 +2 位作者 刘泽 陈曼 王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296,共4页
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福美钠)作为脱镉螯合剂,以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脱除含镉废水中的Cd2+。在考察福美钠加入量、搅拌时间、聚合氯化铝加入量、沉淀时间等工艺条件对Cd2+脱除效果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 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福美钠)作为脱镉螯合剂,以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脱除含镉废水中的Cd2+。在考察福美钠加入量、搅拌时间、聚合氯化铝加入量、沉淀时间等工艺条件对Cd2+脱除效果影响的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福美钠加入量为1.0 g/L、搅拌时间为20 min、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0.2 g/L、沉淀时间为5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福美钠处理初始Cd2+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锌冶炼含镉废水,剩余Cd2+质量浓度降至0.008 mg/L,Cd2+去除率为99.99%,处理后的废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镉废水 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 螯合反应 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硫化矿捕收剂——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丙烯腈酯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文风 陈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6,86,共3页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丙烯腈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硫化矿捕收剂,对复杂和高寒地带的硫化矿具有捕收能力强和选择性好的特点。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丙烯腈∶二硫化碳∶二甲胺(mol)=1∶1.1∶1.05,反应温度控制在(20±2)℃,反...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丙烯腈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硫化矿捕收剂,对复杂和高寒地带的硫化矿具有捕收能力强和选择性好的特点。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丙烯腈∶二硫化碳∶二甲胺(mol)=1∶1.1∶1.05,反应温度控制在(20±2)℃,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可合成含量大于75%,产率在80%以上的产品。在用量为30 g/t戊基黄药和80 g/t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丙烯腈酯时,与用300 g/t戊基黄药比较,铜粗选金属回收率提高3.57个百分点,提高铜粗选精矿品位0.8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丙烯腈酯 合成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o-氟苄基)锡双(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二(p-氯苄基)锡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4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洪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5,共5页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 Di(o-fluor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carbamate) (1) and di(p-chlorbenzyl)tin bis(dithiomethylcarbamate) (2) were synthesized. Their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1H NMR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of complex 1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ccn, a=2.096 1(12) nm, b=1.018 5(6) nm, c=1.205 9(7) nm, Z=4, V=2.574(2) nm3, Dc=1.624 g·cm-3, μ(MoKα)=1.348 mm-1, F(000)=1 272,R1=0.038 7, wR2=0.088 5. The crystal of complex 2 belongs to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C2/c, a=1.531 3(16), b=1.868 4(19), c=0.951 8(10) nm, β=112.602(14)°, Z=4, V=2.514(5) nm3, Dc=1.612 g·cm-3, μ(MoKα)=1.572 mm-1, R1=0.025 4, wR2=0.070 4. In the complexes 1 and 2, the structures consist of discrete molecules containing six-coordinate tin atom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configuration. In crystal of complex 1, molecules are packed in the unit cell in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through a S...S interaction between adjacent molecule. CCDC: 225420, 1; 22542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O-氟苄基)锡双(四氢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 二(p-氯苄基)锡双(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酯) 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有机锡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拜尔液除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史英杰 李荣兴 +3 位作者 俞小花 张涛 和晓才 徐庆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4,76,共4页
对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拜尔液除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可用于拜尔法生产流程中锌杂质的脱除,考察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絮凝剂对除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 对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拜尔液除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可用于拜尔法生产流程中锌杂质的脱除,考察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絮凝剂对除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20 mi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8 g/L,絮凝剂质量分数为0.1%的条件下可以将拜尔液中锌杂质脱除到15 mg/L以下,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 拜尔液 最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配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许旋 方亮 +3 位作者 徐志广 陈兆星 钟昀 章伟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9-1054,共6页
Th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s of binuclear Zinc( complex Zn2[(n-Bu)2NCSS]4 and the ligand Na[(n-Bu)2 NCSS] have been optimized by B3LYP quantum chemical metho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have been performed by density ... The geometric configurations of binuclear Zinc( complex Zn2[(n-Bu)2NCSS]4 and the ligand Na[(n-Bu)2 NCSS] have been optimized by B3LYP quantum chemical metho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have been perform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 B3LYP/6-31G* level. The electronic spectrums of the complex and ligand were calculated by ZINDO/S-CIS method. It is indicated from the calculation that: (1) The coordination effect of bridging ligand is bigger than that of chelating one, and the bridging ligands also translate more charge to Zn than the chelating one. (2)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bout electronic spectrums are similarly to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farther explain that absorption band at λ=267 nm of complex is assigned to two n → π* transitions :one arising from the bridging ligands and the another mainly arising from the chelating ligands;but absorption band at λ=236 nm of complex is assigned to π → π* transition which the electron mainly translates from the bridging ligands to the chelating ligands. (3) By consideration of delocalization and polar effects in coordination, the charge transfer from ligand to metal decreases the π-π and p-π conjugation effects in the chromophore group NCS2 and to increase the energy needed for the π → π* and n → π* transitions, and results in the absorption bands shifting towards the short wavelength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氨基甲酸 量子化学研究 配合物 experimental complex effects 正丁基 quantum direct the and The B3LYP polar metal group Zinc more LIGA to is at one are for 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制备及其光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世宏 贾太轩 +1 位作者 吴红梅 郭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73-2575,共3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BIDC),通过FTIR,UV-Vis,XRD和TGDSC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出ZBDC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了ZBDC分子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确定最终产物为ZBDC。UV-Vis检测出ZBDC在209.8和26... 采用一步法制备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BIDC),通过FTIR,UV-Vis,XRD和TGDSC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出ZBDC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了ZBDC分子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确定最终产物为ZBDC。UV-Vis检测出ZBDC在209.8和266.1 nm有二个吸收峰,分别由n→σ^*和π→π*的电子跃迁产生的,为企业ZBDC产品质量检测,推测ZBDC的结构提供实验依据。XRD从晶胞参数、晶面指数等晶体学数据,变换出ZBDC晶体微观结构,完成ZBDC物相组成和结构的定性鉴定。TGTGDSC检测出ZBDC的质量变化与热效应两种信息,在194.5,361.1和433.5℃存在三个吸热峰,分别为相变峰和分解峰。ZBDC分解温度偏高,为采用硫化仪研究ZBDC的橡胶硫化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苄基二硫氨基甲酸 FTIR UV-VIS XRD TG-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硫化促进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制备及光谱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智亮 贾太轩 +3 位作者 蒋跃华 彭宏艳 徐光璞 李红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08-2112,共5页
合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EZ),采用溶剂蒸发法培养单晶配合物EZ,通过XRD单晶衍射仪、FTIR、TG-DSC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了单晶配合物EZ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EZ高度有序化定向排列结构,决定其高效的橡胶硫化促进性能。TG-DSC... 合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EZ),采用溶剂蒸发法培养单晶配合物EZ,通过XRD单晶衍射仪、FTIR、TG-DSC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了单晶配合物EZ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EZ高度有序化定向排列结构,决定其高效的橡胶硫化促进性能。TG-DSC检测结果表明,配合物EZ中蕴含少许的二硫化碳,FTIR揭示了EZ内部的化学键键型,与单晶衍射仪从不同侧面检测的结果一致,为确定EZ的分子结构提供了实验依据。EZ的分解温度偏高,为采用硫化仪研究EZ的橡胶硫化性能提供参考。本研究为企业选定工作标准品,对EZ工业化生产进行跟踪检测,评判EZ的产品性能指标,填报立项EZ化工行业标准的申报,撰写标准草案,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硫化促进剂 单晶配合物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 FTIR TG-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计划禁止3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海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5期9-,共1页
由于担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提议撤销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福美铁、福美双和福美锌的全部登记使用。PMRA在对这些有效成分进行再评价后,认为其对施药人员、鸟类、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存在风险... 由于担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提议撤销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福美铁、福美双和福美锌的全部登记使用。PMRA在对这些有效成分进行再评价后,认为其对施药人员、鸟类、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存在风险。PMRA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 福美铁 二硫氨基甲酸 福美双 水生生物 致癌性 酯类 参考值 暴露评估 种子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铅锌硫混合精矿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肖骏 陈代雄 +3 位作者 杨建文 祁忠旭 董艳红 曾惠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铅锌混合精矿中闪锌矿经铜离子活化后具有与铜蓝相近的可浮性而难以被抑制.研究采用的矿样为广东凡口铅锌矿所生产的铅锌硫混合精矿,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立式搅拌磨在提高混合精矿的解离度的同时对闪锌矿表面产生一定的... 铅锌混合精矿中闪锌矿经铜离子活化后具有与铜蓝相近的可浮性而难以被抑制.研究采用的矿样为广东凡口铅锌矿所生产的铅锌硫混合精矿,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立式搅拌磨在提高混合精矿的解离度的同时对闪锌矿表面产生一定的擦洗作用,以降低活化后的闪锌矿的可浮性;研究使用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硫酸锌的组合实现了对活化后的闪锌矿的抑制.在原混合精矿含铅12.77%、锌32.91%的基础上,分离闭路试验采用新工艺和新药剂获得了含Pb 54.32%、Zn 4.66%的铅精矿、含Pb 1.72%、Zn 52.51%的锌精矿、含Pb 2.05%、Zn 6.95%的硫精矿3个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分离 硫混合精矿 立式搅拌磨 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锌盐橡胶硫化促进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新花 陈朝晖 王迪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2,共4页
介绍了2-巯基苯并噻唑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黃原酸锌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对天然橡胶硫化的作用机理。促进剂的催化活性主要源自促进剂与硫磺等形成高硫化活性的交联先驱体。硫化过程中,多硫交联键形成后,至少存在交联、脱硫和降解... 介绍了2-巯基苯并噻唑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黃原酸锌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对天然橡胶硫化的作用机理。促进剂的催化活性主要源自促进剂与硫磺等形成高硫化活性的交联先驱体。硫化过程中,多硫交联键形成后,至少存在交联、脱硫和降解3种竞争反应,这些竞争反应的程度与促进剂种类和用量有关。促进剂的催化活性不仅影响交联键的形成而且影响交联键的脱硫和降解。促进剂活性越大,硫化速度越快,但交联键脱硫和降解也越快,硫化返原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剂 交联机理 2-巯基苯并噻唑 烷基二硫氨基甲酸 黄原酸 烷基二硫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有机锌盐促进剂对天然橡胶硫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新花 陈朝晖 王迪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156,161,共5页
研究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BZ)、2-硫醇基苯并噻唑锌(MZ)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ZnDBDP)3种有机锌盐对天然橡胶硫化的促进效果及硫化返原性,比较了硫化胶的力学性能;通过平衡溶胀法测定硫化胶的交联密度,用特殊化学试剂法测定多硫键... 研究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BZ)、2-硫醇基苯并噻唑锌(MZ)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ZnDBDP)3种有机锌盐对天然橡胶硫化的促进效果及硫化返原性,比较了硫化胶的力学性能;通过平衡溶胀法测定硫化胶的交联密度,用特殊化学试剂法测定多硫键含量,并对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Z的硫化促进活性最高,返原程度最大;MZ的硫化促进活性最低,返原程度最小;ZnDBDP的硫化促进活性及返原程度居于二者之间;促进剂的离子性越强,硫化反应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硫化 二丁基二硫氨基甲酸 2-硫醇基苯并噻唑 二丁基二硫 磷酸 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絮凝法处理含锌污水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小燕 党酉胜 卢荣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3期39-40,共2页
进行了用水溶性氨基二硫代甲酸型螯合树脂 ( DTCR)处理含锌废液的研究 ,探讨了 DTCR添加剂、Fe Cl3 加入量、反应时间及体系 p H值等对锌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锌废液中 ,当ρ( Zn) =1 0 .6mg· L-1,反应时间为 60 min,ν(... 进行了用水溶性氨基二硫代甲酸型螯合树脂 ( DTCR)处理含锌废液的研究 ,探讨了 DTCR添加剂、Fe Cl3 加入量、反应时间及体系 p H值等对锌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锌废液中 ,当ρ( Zn) =1 0 .6mg· L-1,反应时间为 60 min,ν( Fe Cl3 ) ;ν( DTCR) =1 .7∶ 1 .0的条件下 ,处理后废液中残留锌的质量浓度为 0 .1 3mg·L-1,低于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1 .0 mg·L-1,去除率大于 98% .并对 DTCR去除锌离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絮凝法 污水处理 水溶性 氨基二硫甲酸 螯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沉淀法去除稀土冶炼废水中的重金属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蔚龙凤 王海珍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4-649,共6页
研究了采用螯合沉淀法从稀土冶炼废水中去除铅、锌、镉等重金属,筛选了重金属螯合剂,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重金属去除的主要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福美钠)为螯合剂能有效去除稀土冶炼废... 研究了采用螯合沉淀法从稀土冶炼废水中去除铅、锌、镉等重金属,筛选了重金属螯合剂,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重金属去除的主要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福美钠)为螯合剂能有效去除稀土冶炼废水中的总铅、总锌、总镉;螯合剂用量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最大,搅拌速度次之,反应时间、废水pH的影响较小;在废水pH=9.5、反应时间15 min、福美钠加入量30 mg/L、搅拌速度180 r/min条件下,经螯合沉淀处理的出水中ρ(∑Pb)<0.2 mg/L、ρ(∑Zn)<1.0 mg/L、ρ(∑Cd)<0.05 mg/L,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冶炼废水 重金属 螯合沉淀 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DDP与MoDTC在含酯类油的PAO基础油中的抗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稳 李国良 +2 位作者 刘宏亮 李维 赛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69,共5页
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分别加入聚ɑ-烯烃(PAO)、PAO与分散剂、PAO与酯类油3种试样中,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考察ZDDP和MoDTC对不同试样的感受性。将ZDDP和MoDTC两种添加剂进行复配试验,并通过扫描... 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分别加入聚ɑ-烯烃(PAO)、PAO与分散剂、PAO与酯类油3种试样中,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考察ZDDP和MoDTC对不同试样的感受性。将ZDDP和MoDTC两种添加剂进行复配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磨斑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酯类油能够很好地提高PAO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其质量分数为5%~10%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抗磨效果;PAO与分散剂试样中,增大ZDDP的加入量不能有效地降低磨斑直径,增大MoDTC的加入量可降低磨斑直径;PAO与酯类油试样中,随着ZDDP加入量的增加,磨斑直径减小,ZDDP的抗磨效果优于MoDTC;两种添加剂复配后与单剂相比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磨斑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磨斑表面平整,对摩擦表面修复作用更佳;同时添加ZDDP与MoDTC的基础油试验测得的表面磨痕不规则,两剂具有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二硫磷酸 二烷基二硫氨基甲酸 酯类基础油 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净剂对含ZDDP/MoDTC的基础油清净性及抗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稳 李国良 +1 位作者 刘宏亮 王建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3,共6页
为了考察清净剂对含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组合抗磨减摩剂的基础油的影响,将高碱值合成磺酸钙(T106D)、高碱值合成磺酸镁(T107)、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T115B)作为清净剂分别按一种或几种添加到含复配ZDDP/Mo... 为了考察清净剂对含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组合抗磨减摩剂的基础油的影响,将高碱值合成磺酸钙(T106D)、高碱值合成磺酸镁(T107)、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T115B)作为清净剂分别按一种或几种添加到含复配ZDDP/MoDTC的基础油中,对油样进行曲轴箱模拟试验和四球机抗磨试验,并采用高倍扫描电镜(SEM)对油样试验件的钢球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曲轴箱模拟试验时间越长,清净剂对基础油的成焦抑制差异越明显,同时添加3种清净剂时ZDDP/MoDTC复配基础油具有最好的清净性,其中含有T107的基础油具有更低的成焦倾向;曲轴箱模拟试验后的油品进行四球机抗磨试验表明,3种清净剂对ZDDP/MoDTC复配基础油抗磨性能影响较小,引起抗磨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MoDTC经高温后的稳定性下降;SEM对钢球表面形貌表征结果表明,清净剂会减弱ZDDP/MoDTC复配基础油对钢球试验件摩擦副表面的润滑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二硫磷酸 二硫氨基甲酸 基础油 清净剂 磨斑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C涂层/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鄂红军 杜雪岭 +1 位作者 阿合波塔·巴合提 金佳佳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6,共5页
采用SRV®4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使用四面体非晶碳(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ta-C)涂层/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研究了不同含量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lybdenum dialkyl dithiocarbamate,MoDTC)SN/GF—50W—20发动机油摩擦... 采用SRV®4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使用四面体非晶碳(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ta-C)涂层/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研究了不同含量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lybdenum dialkyl dithiocarbamate,MoDTC)SN/GF—50W—20发动机油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oDTC明显影响ta-C涂层/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摩擦学性能,当Mo元素质量分数在0.03%~0.05%范围内时摩擦磨损性能最优;而当Mo元素质量分数为0.10%时摩擦磨损性能最差。在相同摩擦磨损试验条件下,研究Yubase4+基础油(Yubase4+,Yu4+)对照组、Yu4+/MoDTC和Yu4+/MoDTC/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inc dialkyl dithiophosphate,ZDDP)润滑体系对ta-C涂层/活塞环—缸套摩擦副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对缸套磨损表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Yu4+/MoDTC体系摩擦系数最低,而Yu4+/MoDTC/ZDDP体系摩擦系数最高。这可能是因为ta-C材质活塞环硬度高,Yu4+/MoDTC/ZDDP润滑体系缸套摩擦膜中含有ZDDP自分解产物及与MoDTC、缸套表面作用产物(如MoO_(3)、ZnS、Fe_(3)O_(4)、ZnO等),摩擦膜中磨粒大小不均匀在对偶间的摩擦造成较高的磨粒磨损,从而引起摩擦系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涂层 活塞环—缸套 SN/GF—50W—20发动机油 摩擦学性能 二烷基二硫氨基甲酸 二烷基二硫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化魔芋寡糖素的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庆国 干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10期57-59,共3页
魔芋葡甘寡聚糖与二硫化碳和二甲胺进行双硫化加成反应制备了双硫化魔芋寡糖素(DS-OKGM)。魔芋葡甘寡聚糖与二硫化碳反应得到二硫代魔芋葡甘寡聚糖甲酸钠(SDFO);二甲胺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C);... 魔芋葡甘寡聚糖与二硫化碳和二甲胺进行双硫化加成反应制备了双硫化魔芋寡糖素(DS-OKGM)。魔芋葡甘寡聚糖与二硫化碳反应得到二硫代魔芋葡甘寡聚糖甲酸钠(SDFO);二甲胺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C);SDFO和SDDC反应得到双硫化魔芋寡糖素。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DS-OKGM对魔芋软腐病、山药炭疽病、小麦赤霉病、梨黑斑、棉花黄萎、稻瘟等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诱导植物产生植保素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生物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寡聚糖 二硫魔芋葡甘寡聚糖甲酸 N N-二甲基二硫氨基甲酸 双硫化魔芋寡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用高度环化硫化聚丙烯腈的制备
19
作者 姬璇 汪佳裕 +3 位作者 王安邦 王维坤 姚明 黄雅钦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70,共11页
硫化聚丙烯腈因其不溶解机制和有效缓解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穿梭效应”,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锂硫电池正极候选材料。硫化聚丙烯腈的导电聚合物骨架具有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同时共轭主链能有效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硫正极体积变化引起的正极... 硫化聚丙烯腈因其不溶解机制和有效缓解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穿梭效应”,被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锂硫电池正极候选材料。硫化聚丙烯腈的导电聚合物骨架具有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同时共轭主链能有效解决充放电过程中硫正极体积变化引起的正极结构坍塌问题。因硫化聚丙烯腈的固-固反应机理,有效克服了传统硫正极在醚类电解液中多硫化物溶解及穿梭效应的问题,具有高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等优势。有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通过硫化促进剂来提高硫化聚丙烯腈的硫含量,进而提高材料的能量密度。其中,硫化聚丙烯腈主链的环化度与循环稳定性的关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该研究工作中,通过在硫化过程中引入无水硫酸铜和正乙基正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B)合成了SPAN-C-V复合材料。无水硫酸铜和ZDB的共同引入降低了聚丙烯腈环化反应的起始温度,同时提高了产物SPAN-C-V内碳碳双键的含量,在提高了材料硫含量的同时提高了其环化度。以SPAN-C-V为正极活性物质所组装的锂硫电池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0.2 C(1 C=600 mAh·kg^(-1))下循环10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601 mAh·kg^(-1),容量保持率为93%。该工作对于硫化聚丙烯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聚丙烯腈 CUSO4 正乙基正苯基二硫氨基甲酸 环化度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