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刚性配体的柔性超微孔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其尺度选择性二氧化碳捕获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敏 吴栋 +2 位作者 江飞龙 陈其辉 洪茂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59-2468,共10页
基于半刚性的配体3′,5′-di(1H-1,2,4-triazol-1-yl)-(1,1′-biphenyl)-3,5-dicarboxylic acid (H_(2)DTBDA)和硝酸钴制备了一个柔性超微孔的金属有机骨架{[Co(DTBDA)]·4H_(2)O}_(n)(FJI-H35),并对该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基于半刚性的配体3′,5′-di(1H-1,2,4-triazol-1-yl)-(1,1′-biphenyl)-3,5-dicarboxylic acid (H_(2)DTBDA)和硝酸钴制备了一个柔性超微孔的金属有机骨架{[Co(DTBDA)]·4H_(2)O}_(n)(FJI-H35),并对该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表征。FJI-H35活化以后可以发生自适应的结构转变,使得孔径从0.43 nm收缩到0.37 nm。气体吸附测试表明FJI-H35可以从氮气和甲烷中选择性捕获二氧化碳,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和相对低的吸附焓。突破实验进一步证实FJI-H35可以从二氧化碳/氮气(15∶85,V/V)和二氧化碳/甲烷(50∶50,V/V)混合气中高效选择性捕获二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结构转变 二氧化碳捕获 分子筛效应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获二氧化碳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彬 徐婷婷 +2 位作者 王磊 荣丽丽 郝敏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2-285,290,共5页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因其高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化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苯环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径分布和永久性的孔隙等一系列特点,使其成为适合吸附CO_(2)气体的吸附剂。主要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POPs对二...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因其高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化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丰富的苯环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径分布和永久性的孔隙等一系列特点,使其成为适合吸附CO_(2)气体的吸附剂。主要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POPs对二氧化碳的捕获,介绍了它们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特点,并提出了总结意见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有机聚合物 吸附剂 二氧化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增智 薛程 +4 位作者 宋莉芳 邱树君 褚海亮 夏永鹏 孙立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1-549,共9页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协调发展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化石燃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低碳经济环...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协调发展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化石燃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发出高效环保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对能源循环利用及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胺溶液进行洗涤及吸收CO2是工业上捕获和存储(CCS)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例如从电厂烟气中分离CO2),该法可以大幅减少CO2的排放量,但同时也会增大工厂的能源消耗(25%~40%),从而大幅增加额外成本。胺洗涤的其他缺点包括碱溶液对设备的腐蚀、溶剂的损失、大量产热引起的胺降解以及捕获之后不易被分离出来。另一种捕获CO2的方法是采用高温下吸收(化学吸附)的固体材料如碱金属陶瓷、固体胺、层状双氢氧化物或钙基吸附剂,但此类方法的能量消耗和对水分子及其他组分的敏感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此外,采用聚合物或无机膜,在不同的机制下选择性分离混合气体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很难获得具有高稳定性、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薄膜,并且提高膜的吸附分离作用和选择性非常必要。对于固体吸附剂而言,高压下多孔材料对CO2的捕获是以吸附剂与被吸附物相互作用为主,而在低压或低CO2浓度下的选择性捕获主要受吸附剂与被吸附物相互作用以及吸附剂对CO2的化学亲和力两者共同影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具有高结晶度、高比表面积和可调的孔隙结构,在气体吸附尤其是CO2捕获方面展示出巨大的潜力。相对于活性炭、沸石等固体吸附剂来说,MOFs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将其应用于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中,可以大幅拓宽CO2吸附剂的可选择范围,在提高吸附选择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目前,有望采用MOFs材料捕获CO2的场合包括发电厂的碳捕集、天然气中CH4/CO2的分离、交通工具排放的CO2的收集甚至直接从空气中捕获。因此,研发能够高效吸附分离CO2的MOFs材料对于缓解环境压力意义重大。本文概括了CO2吸附模型的建立方法,提出了几种提高MOFs对CO2捕获量的策略。如提高开放金属位点的密度、掺杂金属或氮原子、调节孔径或进行氨基功能化以及合成MOFs复合材料等,并比较了不同方法对于改善低压条件下CO2吸附量的影响,有望将其应用于捕获燃烧后烟道气、汽车尾气以及其他小型排放源中的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二氧化碳捕获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小林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2-156,共5页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但需要包括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法律制度加以规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等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为处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提供了国际海洋环境法基础...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但需要包括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在内的法律制度加以规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伦敦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等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为处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提供了国际海洋环境法基础。然而,仍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来推进和保障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二氧化碳海底封存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功能化的炭材料上二氧化碳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娟 李世坤 +3 位作者 赵侦超 周丹红 陆安慧 张维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66-1673,共8页
本文利用色散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炭材料上含氮官能团对CO_2吸附的作用。通过计算比较了不同含氮官能团炭材料结构片段吸附二氧化碳后的结构参数和能量,由于较强的静电作用和形成弱氢键,含单个苯环的酰胺和吡啶类的吸附剂吸附... 本文利用色散作用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炭材料上含氮官能团对CO_2吸附的作用。通过计算比较了不同含氮官能团炭材料结构片段吸附二氧化碳后的结构参数和能量,由于较强的静电作用和形成弱氢键,含单个苯环的酰胺和吡啶类的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强于单个苯胺和吡咯类吸附剂。但当增加苯环数时,色散作用主导的吡咯型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以上结果预示着酰胺和吡咯类将是大π体系中具有良好CO_2吸附性能的吸附剂。因而,色散作用在CO_2吸附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计算得到的结果与我们之前的实验结果一致,并且将有利于筛选更有效的二氧化碳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材料 二氧化碳捕获 胺基功能化 可持续发展的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徐永辉 肖宝华 +1 位作者 冯艳艳 李彦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13-1521,共9页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为环境危机的重要问题,所以中国提出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势在必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工作者们采用多种多样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该文重点介绍了碳类材料、沸石、金属有机骨...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为环境危机的重要问题,所以中国提出的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势在必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工作者们采用多种多样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该文重点介绍了碳类材料、沸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水滑石类材料、金属氧化物及其盐以及负载胺基材料等主要的CO2吸附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各种吸附剂的吸附机理、性能的优缺点、改进的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吸附材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 吸附 固体吸附剂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矿化固化二氧化碳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元涛 封孝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54,共10页
近10 a来,碱性固体废弃物矿化固化CO_(2)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被认为是稳定固废和对抗全球变暖的有效技术之一。钢渣作为一种高产量的富钙固废,在该技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重要社会意义。综述了钢渣矿化固化CO_(2)的方法,包括直... 近10 a来,碱性固体废弃物矿化固化CO_(2)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被认为是稳定固废和对抗全球变暖的有效技术之一。钢渣作为一种高产量的富钙固废,在该技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重要社会意义。综述了钢渣矿化固化CO_(2)的方法,包括直接矿化法与间接矿化法。首先分析了直接矿化法中的湿法与干法2种途径,认为湿法矿化效率优于干法矿化,其中反应温度、时间、钢渣粒径和液固比等因素都会影响钢渣中钙镁离子的扩散和与CO_(2)反应的速度,现阶段提高湿法矿化效率的原理基本可归结为促进矿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之后分析了间接矿化法中钢渣离子浸出和浸出液固碳2个重要步骤,认为固碳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钙镁离子的浸出率,随后总结了强酸性及弱酸性环境对离子浸出的影响,以及现阶段浸出液固碳工艺路线及优化方式。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完善钢渣固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体系,开展中大规模的工业化试点研究和开发固碳后钢渣的高值化应用途径等,为实现钢渣固碳的工业化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直接矿化 间接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基超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二氧化碳和汞(Ⅱ)离子的吸附
8
作者 王小梅 郭江飞 +1 位作者 王立志 黄健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3-1089,共7页
超交联聚合物(HCPs)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孔结构,且制备方法简单、合成原料广泛,是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卟啉是一类由4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互联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超交联聚合物(HCPs)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孔结构,且制备方法简单、合成原料广泛,是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卟啉是一类由4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互联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重金属的吸附与检测、气体的吸附与分离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卟啉结构的HCPs也有了较多的报道,然而当前报道的卟啉结构HCPs几乎均是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构筑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在卟啉结构HCPs上报道较少。而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的聚合物表面含大量羰基,为其进一步功能化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类聚合物的比表面积低、孔结构差,而其优良孔结构的构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四苯基卟啉与1,2,4,5-苯四甲酸酐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的聚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席夫碱反应,用含刚性三嗪环的三聚氰胺将其进一步交联,合成了三聚氰胺修饰的卟啉基超交联聚合物。结果发现,三聚氰胺的引入不仅实现了超交联聚合物孔结构的支撑,使得聚合物比表面积极大增长(从2 m^(2)/g增加到118 m^(2)/g),且具有优良的多级孔结构。三聚氰胺修饰卟啉基超交联聚合物的高氮质量分数(46.28%)和多级孔结构使其对CO_(2)(93 mg/g,273 K,101 kPa)和Hg^(2+)(494.1 mg/g,298 K)具有较好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卟啉 Friedel-Crafts酰基化 二氧化碳捕获 汞离子(Ⅱ)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管状无机膜固定化碳酸酐酶用于CO_(2)捕获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宝中 贺艳 +2 位作者 邓兴发 肖培 崔学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为了研究多孔材料对酶固定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地质聚合物管状无机膜为载体的新型酶固定化策略。利用该膜材料介孔中存在的大量硅羟基和铝羟基结构,采用戊二醛交联法成功地将碳酸酐酶负载到该无机介孔膜中。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多孔材料对酶固定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地质聚合物管状无机膜为载体的新型酶固定化策略。利用该膜材料介孔中存在的大量硅羟基和铝羟基结构,采用戊二醛交联法成功地将碳酸酐酶负载到该无机介孔膜中。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复合膜的酶活性回收率可达63.7%。在稳定性测试中,该膜在连续使用30次后保持了67.8%的相对活性,在4℃下保存60 d后保持了52.0%的相对活性。在CO_(2)捕集试验中,CO_(2)捕集效率在固定化酶复合膜催化下提高了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碳酸酐酶 无机膜 二氧化碳捕获 二氧化碳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富氮COFs改性提高CO_(2)捕获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把明芳 陕绍云 +3 位作者 余箫剑 胡天丁 支云飞 李江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3-69,共7页
化石能源和碳基材料的大量消耗促使CO_(2)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富氮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一类高效的CO_(2)捕获材料,从众多CO_(2)捕获和封存技术中脱颖而出。该类材料具备有高含氮量、较大的... 化石能源和碳基材料的大量消耗促使CO_(2)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富氮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一类高效的CO_(2)捕获材料,从众多CO_(2)捕获和封存技术中脱颖而出。该类材料具备有高含氮量、较大的活性表面、丰富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由于富氮COFs的CO_(2)捕获性能一般,通过在富氮COFs的活性表面引入功能化基团和掺杂元素进行改性,增强材料与CO_(2)之间的吸附作用,使其展现出更加优异的CO_(2)捕获性能和循环吸附性能。综述了对富氮COFs改性提高CO_(2)捕获性能的研究进展,简要总结了富氮COFs的含氮量水平对CO_(2)捕获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富氮COFs在CO_(2)捕获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今后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设计合成结构稳定、性能优良的富氮COFs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氮共价有机框架 二氧化碳捕获 改性 捕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价高效氧化硅基CO_(2)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缪杭锦 钟雯诗 +1 位作者 姜伟 胡庚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4-1000,共7页
为了解决“分子篮”固体吸附剂载体成本高的缺点,以廉价SiO_(2)纳米粒子作为吸附剂的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固体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物理吸附、热重分析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采用穿透曲线法对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进行... 为了解决“分子篮”固体吸附剂载体成本高的缺点,以廉价SiO_(2)纳米粒子作为吸附剂的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固体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物理吸附、热重分析等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采用穿透曲线法对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粒径小(6 nm)且比表面积高(321 m^(2)×g^(-1))的SiO_(2)纳米粒子基吸附剂(50PEHA/6SiO_(2))比高成本的50PEHA/SBA-15吸附剂表现出有更优的CO_(2)吸附能力,这是由于50PEHA/6SiO_(2)具有开放的结构和较低的传质阻力。50PEHA/6SiO_(2)吸附剂也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50PEHA/6SiO_(2)吸附剂的低成本和优异的CO_(2)捕获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iO_(2)) 开放结构 五乙烯六胺(PE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醌类衍生物捕获CO2的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慧 金葆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47-1856,共10页
采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了2,6-二氯苯醌(DCBQ)和2,6-二甲氧基苯醌(DMOBQ)在乙腈溶液中对CO2的电化学捕获过程.结果表明, 2种醌类衍生物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循环伏安(CV)曲线呈现2对氧化还原峰,遵循连续两步单电子过程.加入CO2... 采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了2,6-二氯苯醌(DCBQ)和2,6-二甲氧基苯醌(DMOBQ)在乙腈溶液中对CO2的电化学捕获过程.结果表明, 2种醌类衍生物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循环伏安(CV)曲线呈现2对氧化还原峰,遵循连续两步单电子过程.加入CO2后,由于取代基亲电性的不同, 2种衍生物发生了不同的变化:DCBQ仍然呈现2对氧化还原峰,但是第二对还原峰发生了正移动;而DMOBQ的2对氧化还原峰变成1对峰.根据现场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分别得到了DCBQ和DMOBQ电化学捕获CO2过程的不同机理. DCBQ是二价阴离子发生化学变化的电化学-电化学-化学(EEC)机理,而DMOBQ则是还原产物一价阴离子自由基参与化学变化的电化学-化学-电化学(ECE)机理.进一步对CO2捕获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2种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 2 6-二氯苯醌 2 6-二甲氧基苯醌 二氧化碳电化学捕获 氧化还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链燃烧技术中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杨先 张军 +2 位作者 盛昌栋 张永春 袁士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32,共6页
介绍了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具有在燃烧过程中捕获高浓度CO2,同时消除大气污染物(NOx)等优点。载氧体的性能对其应用非常关键。总结了该领域最近几年新开发的单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非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的... 介绍了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具有在燃烧过程中捕获高浓度CO2,同时消除大气污染物(NOx)等优点。载氧体的性能对其应用非常关键。总结了该领域最近几年新开发的单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非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技术及其合适的载氧体做了综述。最后,对化学链燃烧技术中与载氧体相关的重点问题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二氧化碳捕获 载氧体 复合金属氧化 非金属氧化 固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庆云 王云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52-2360,2445,共10页
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功能角度出发,对阴极电子接受体的作用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论述了传统的阴极电子接受体为氧气、铁氰化钾、高锰酸盐及碘的应用,总结了后期发展起来的电子接受体为质子、金属离子、二氧化碳、硝基化合物、硝酸盐... 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功能角度出发,对阴极电子接受体的作用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论述了传统的阴极电子接受体为氧气、铁氰化钾、高锰酸盐及碘的应用,总结了后期发展起来的电子接受体为质子、金属离子、二氧化碳、硝基化合物、硝酸盐等的进展状况。最后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功能的拓展进行了展望,微生物燃料电池将在氢能、重金属回收、二氧化碳减排捕获以及脱氮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子接收体 新能源 重金属回收 二氧化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法脱除电厂烟气CO_2系统能耗分析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立强 杨阳 +1 位作者 张素华 杨勇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2,共7页
氨被证明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吸收剂,具有吸收能力强、再生能耗低等优点,其缺点是氨损失严重。选取600 MW机组为参考机组,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脱碳系统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备的结构参数和系统的运行操作参数,揭示了氨水吸收CO2系... 氨被证明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吸收剂,具有吸收能力强、再生能耗低等优点,其缺点是氨损失严重。选取600 MW机组为参考机组,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脱碳系统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备的结构参数和系统的运行操作参数,揭示了氨水吸收CO2系统能耗特性随关键参数变化规律。在考虑电厂实际运行情况的条件下通过对参数的优化找出了尽量减少氨逃逸的最低再生能耗,其值为2.09 MJ/kg CO2。研究成果将为基于火电厂的低能耗脱碳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二氧化碳捕获 再生能耗 工艺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活化钾碱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淑锋 冯晓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24-524,共1页
碳酸钾溶液捕获CO2在成本和能耗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存在吸收反应速率慢的动力学限制。本研究采在湿壁柱中考察了碳酸钾和活化碳酸钾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吸收CO2的效果,并对比了硼酸与其它活化剂的活化能力... 碳酸钾溶液捕获CO2在成本和能耗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存在吸收反应速率慢的动力学限制。本研究采在湿壁柱中考察了碳酸钾和活化碳酸钾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吸收CO2的效果,并对比了硼酸与其它活化剂的活化能力。结果表明,在考察的范围内随着吸收剂流量和气速的增大、温度的升高均可使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的气相总传质系数增大;硼酸的加入可以显著增加吸收速率,加入3%(质量分数)硼酸后气相总传质系数可提高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获 碳酸钾 硼酸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微孔钴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气体吸附 被引量:1
17
作者 盖世鹏 田金豆 +2 位作者 江飞龙 陈其辉 洪茂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4-1022,共9页
利用硝酸钴与配体5,5’-di(1H-1,2,4-triazol-1-yl)-(1,1’-biphenyl)-2,2’-dicarboxylic acid(H_(2)DTBDA)进行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骨架{[Co(DTBDA)]_(2)·DMF·Me OH}_(n)(FJI-H37)。FJI-H37不仅具有适... 利用硝酸钴与配体5,5’-di(1H-1,2,4-triazol-1-yl)-(1,1’-biphenyl)-2,2’-dicarboxylic acid(H_(2)DTBDA)进行溶剂热反应,制备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骨架{[Co(DTBDA)]_(2)·DMF·Me OH}_(n)(FJI-H37)。FJI-H37不仅具有适合气体分子吸附的0.69 nm的微孔,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有机溶剂容忍性。气体吸附测试表明FJI-H37不仅能从C_(2)H_(2)/CO_(2)(体积比50:50)混合气中选择性吸附C_(2)H_(2),还可以从CO_(2)/N_(2)(体积比15:85)和CO_(2)/CH_(4)(体积比50:50)混合气中选择性捕获CO_(2);固定床突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其高效的气体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微孔材料 乙炔吸附 二氧化碳捕获 选择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产生的粉末废弃物的潜在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皓 林忠财 +1 位作者 李永学 Senthil Kumar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103,共4页
目前,如何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那些建造与拆卸废料,对于减少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十分重要。研究数据表明,在建筑废料回收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粉末废料,其数量占总混凝土废弃物的20%~50%。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粉末废料可用作混凝土... 目前,如何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那些建造与拆卸废料,对于减少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十分重要。研究数据表明,在建筑废料回收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粉末废料,其数量占总混凝土废弃物的20%~50%。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粉末废料可用作混凝土生产中水泥的替代物和熟料生产中原材料的替代物。同时,由于具有丰富的钙含量,它也可作为一种吸收CO2的潜在材料。综合已有的大量文献,概述了从建筑废料中提取的水泥基粉末废弃物在不同应用中的挑战和潜力。总的来讲,粉末废料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潜力,可用作建筑业中原材料的替代物,也是减少CO_2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将切实有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建筑及拆卸废料 粉末废弃物 碳化 二氧化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根对离子色谱法测固定污染源氯化氢影响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维 张启辉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146-149,共4页
探讨了离子色谱仪在配套使用AS15柱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时,在有无二氧化碳捕获柱的情况下,碳酸根对氯化物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捕获柱时,氯化物检出限为0.63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2.5%,实际样品加... 探讨了离子色谱仪在配套使用AS15柱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时,在有无二氧化碳捕获柱的情况下,碳酸根对氯化物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捕获柱时,氯化物检出限为0.63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2.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35%;而在有二氧化碳捕获柱时,氯化物的检出限为0.19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3.51%,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4%。进而得出,离子色谱法使用AS15柱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碳酸根的影响巨大,是保证实验准确性、客观性必须消除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废气中氯化氢 AS15柱 二氧化碳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