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13~2020年湖南省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
陈阳
肖童觉
张琴
周国治
吕明
郭卉
郭倩
朱颖
金红红
霍洋
付慧媛
|
《绿色科技》
|
2022 |
1
|
|
2
|
拜耳赤泥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的研究 |
南相莉
张廷安
吴易全
豆志河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3
|
二室双极膜电渗析器在低浓度二氧化硫净化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 |
保积庆
张启修
|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4
|
扩散电化学法现场测定高湿度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能力的研究 |
王铮
霍昱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5
|
次品氧化锌吸收法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工业试验 |
覃宝桂
唐谟堂
|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6
|
二氧化硫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研究 |
张真
张云
王鸿斌
周淑芷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7
|
沈阳地区二氧化硫污染浓度预报方法的探讨 |
刘淑琴
陈复
傅官涌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4 |
0 |
|
8
|
基于小波变换的二氧化硫污染气体检测 |
李长吾
王玉田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
2008 |
1
|
|
9
|
对“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的一点改进 |
杨杰
耿明
鲁红侠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0
|
氧化锌吸收-电解废液分解工艺治理低浓度二氧化硫试验 |
邓仁昌
卢世柱
狄瑜
廖柏俊
唐文浩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
2
|
|
11
|
改性活性炭对低浓度二氧化硫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
王志强
张俊杰
刘相成
金梧凤
|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2
|
含浸液膜吸收二氧化硫(英文) |
薛娟琴
李伟达
李林波
王召启
洪涛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3
|
云南推广低浓度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 |
|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4
|
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取得进展 |
|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5
|
中国二氧化硫的时空分布及主要排放来源研究 |
魏夜香
张霄羽
张红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9
|
|
16
|
基于ADPSO FNN算法的催化再生烟气二氧化硫预测方法 |
卢薇
杨文玉
张树才
张卫华
李焕
张子玥
|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7
|
基于光谱的SF_(6)分解物中SO_(2)浓度检测仪设计 |
刘伟
毛逸凡
霍思佳
杨帅
|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用湍流塔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 |
|
《中国有色冶金》
CAS
|
1975 |
0 |
|
19
|
苏联回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的概况 |
|
《中国有色冶金》
CAS
|
1975 |
0 |
|
20
|
紫外吸收法测量SO_2浓度的电路设计 |
陈九江
郑杰
张丹堤
邱安平
刘德功
吕国辉
张国生
|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
200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