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田春生 《中国集成电路》 2005年第8期74-78,73,共6页
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是表面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的特点是高灵敏度(最低可探测浓度为ppm ̄ppb数量级)和高分辨率(大约10!)。由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殊性,即其电学特性是由微量元素所决定的,在掺杂、沾污等测量分析中SIMS已成为... 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是表面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的特点是高灵敏度(最低可探测浓度为ppm ̄ppb数量级)和高分辨率(大约10!)。由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殊性,即其电学特性是由微量元素所决定的,在掺杂、沾污等测量分析中SIMS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手段。本文将对SIMS的原理及应用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仪 灵敏度 半导体材料 分辨率 电学特性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SIMS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旭 齐国臣 +4 位作者 包泽民 Stephen Clement 邱春玲 田地 龙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为实现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对二次离子束的提取并提高仪器的调试效率,采用离子光学仿真软件SIMION 8.0对TOF-SIMS二次离子光学系统进行仿真。以稳定同位素铜离子为对象,通过仿真,研究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中二次离子提取系统... 为实现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对二次离子束的提取并提高仪器的调试效率,采用离子光学仿真软件SIMION 8.0对TOF-SIMS二次离子光学系统进行仿真。以稳定同位素铜离子为对象,通过仿真,研究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中二次离子提取系统透镜电极电压的调整对质量分辨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透镜电极电压组合,并得到稳定同位素铜离子的仿真谱图。仿真研究表明:当初级提取电极电压为800 V、单透镜有效电极电压为-4 400 V时,质量分辨率最高。在TOF-SIMS实验平台上对铜样品靶进行实验测试,实验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表明设计的二次离子光学系统可用于TOF-SIMS仪器的二次离子束提取,为实验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仪器调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离子光学系统 仿真 透镜电极电压 质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S测试中的一次离子束研究
3
作者 李乾 师景霞 +2 位作者 王丛 申晨 折伟林 《红外》 CAS 2021年第1期16-20,共5页
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测试中一次离子束的各参数对测试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子源的选择由分析元素决定,一次束能量决定深度分辨率,入射角度影响溅射产额,一次离子束的束流密度影响溅射速率。因此,... 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测试中一次离子束的各参数对测试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子源的选择由分析元素决定,一次束能量决定深度分辨率,入射角度影响溅射产额,一次离子束的束流密度影响溅射速率。因此,在SIMS测试中,需要根据分析目的调节相应参数,以获得较好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仪 离子 刻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国荣 李井怀 +3 位作者 李静 郭士伦 王林博 李安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3-459,共7页
在直径25 mm的石墨垫上镀膜或粘贴制作微定位标记,进行SEM-SEM、SIMS-SIMS、SEM-SIMS之间的微粒定位。SEM-SEM之间的微粒定位偏差约为10μm,而SEM-SIMS和SIMS-SIMS之间的微粒定位精度偏差约为15μm。实验表明:粘贴制作微定位标记和矩阵... 在直径25 mm的石墨垫上镀膜或粘贴制作微定位标记,进行SEM-SEM、SIMS-SIMS、SEM-SIMS之间的微粒定位。SEM-SEM之间的微粒定位偏差约为10μm,而SEM-SIMS和SIMS-SIMS之间的微粒定位精度偏差约为15μm。实验表明:粘贴制作微定位标记和矩阵定位算法的组合是一种简便、适应性强、成本低和有效的微粒定位和再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定位 扫描电镜 二次离子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气碰撞法回收擦拭样品上铀微粒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同兴 李井怀 +5 位作者 张燕 赵永刚 常志远 李少伟 王凡 沈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建立了一种回收微粒的新方法——抽气碰撞法。擦拭布上的铀微粒通过抽气碰撞装置回收到导电胶上,用于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对微粒的同位素丰度比测量。使用扫描电镜(SEM)寻找和统计擦拭布和导电胶上的微粒数目,计算装置的回收率。该装... 建立了一种回收微粒的新方法——抽气碰撞法。擦拭布上的铀微粒通过抽气碰撞装置回收到导电胶上,用于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对微粒的同位素丰度比测量。使用扫描电镜(SEM)寻找和统计擦拭布和导电胶上的微粒数目,计算装置的回收率。该装置对核孔膜上直径为0.5~20.0μm的铅微粒回收率为(43±5)%,擦拭布上铀微粒回收率约为48%,回收微粒的分散性好。制备的样品可直接用于SIMS测量,SIMS对235 U与238 U同位素丰度比的测量值为0.007 25±0.000 09,测量标准偏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回收率 抽气碰撞法 二次离子质谱仪 同位素丰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V/CVD生长锗硅材料的偏析现象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贵斌 崔继锋 +1 位作者 黄靖云 叶志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本文对利用超高真空CVD方法生长的Si1 -xGex 合金外延层中的锗表面分布情况和Ge在界面偏析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XPS和SIMS图谱的研究 ,指出表面由于锗的偏析 ,造成锗在体内和表面的含量不同 ,在低温时生长锗硅合金 ,表面氢原子的... 本文对利用超高真空CVD方法生长的Si1 -xGex 合金外延层中的锗表面分布情况和Ge在界面偏析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XPS和SIMS图谱的研究 ,指出表面由于锗的偏析 ,造成锗在体内和表面的含量不同 ,在低温时生长锗硅合金 ,表面氢原子的吸附可有效地抑制锗的偏析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 锗硅合金 偏析现象 二次离子质谱仪 X射线光电子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金属化系统双扩散阻挡层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冬 吉元 +4 位作者 钟涛兴 李志国 夏洋 刘丹敏 肖卫强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试了SiON和Ta双层扩散阻挡层及Ta扩散阻挡层的阻挡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量了沉积态有Ta阻挡层和无阻挡层Cu膜的晶体学取向结构;利用电子薄膜应力测试仪测量了具有双层阻挡层Cu膜的应力分布状况。测试...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试了SiON和Ta双层扩散阻挡层及Ta扩散阻挡层的阻挡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量了沉积态有Ta阻挡层和无阻挡层Cu膜的晶体学取向结构;利用电子薄膜应力测试仪测量了具有双层阻挡层Cu膜的应力分布状况。测试结果表明,双阻挡层中Ta黏附层有效地将Cu附着于Si基片上,并对Cu具有一定的阻挡效果,而SiON层则有效地阻止了Cu向SiO2中的扩散。与Ta阻挡层相比,双阻挡层具有较好阻挡性能。有Ta阻挡层的Cu膜的{111}织构明显强于无阻挡层的Cu膜。离子注氮后,薄膜样品应力平均值为206MPa;而电镀Cu膜后,样品应力平均值为-661.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 氮氧化硅 扩散阻挡层 二次离子质谱仪 X射线衍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S测量激光诱导扩散Zn的浓度分布
8
作者 张雪琴 吴云峰 +1 位作者 叶玉堂 焦世龙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4,共4页
通过SIMS对激光诱导扩散杂质浓度分布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测量扩散区只在μm量级或10μm 量级范围内的杂质浓度分布的方法。首先利用光刻的方法在基片表面标识出扩散窗口,然后进行激光诱导处理。用SIMS对制成的扩散样品定量分析,通过扫描... 通过SIMS对激光诱导扩散杂质浓度分布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测量扩散区只在μm量级或10μm 量级范围内的杂质浓度分布的方法。首先利用光刻的方法在基片表面标识出扩散窗口,然后进行激光诱导处理。用SIMS对制成的扩散样品定量分析,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刻蚀深度,由此实现了微小扩散区掺杂浓度-深度分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扩散 微小扩散区 二次离子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ADC的TOF-SIMS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佳祥 龙涛 +3 位作者 邱春玲 包泽民 王培智 刘敦一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8期82-85,共4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使用高速模数转换(ADC)芯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以FPGA作为时序控制器,采用DDR3 SDRAM进行数据缓存,通过PCI-Express(PCIE)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并对AD...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使用高速模数转换(ADC)芯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以FPGA作为时序控制器,采用DDR3 SDRAM进行数据缓存,通过PCI-Express(PCIE)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并对ADC动态性能和PCI-Express总线的读写速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集频率为400 MHz的正弦信号时,ADC的信噪比为56.333 d B,总谐波失真为-63.509 d B,有效位数为8.995 bit;PCI-Express总线写速度为1 135 MB/s,读速度为1 002 MB/s。测试结果满足TOF-SIMS仪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高速数据采集 高速模数转换 PCI-Express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半导体材料SIMS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乾 折伟林 +1 位作者 周朋 李达 《红外》 CAS 2018年第11期17-20,共4页
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er,SIM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焦平面红外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掺砷碲镉汞和CdTe/InSb材料进行SIMS测试,研究了不同离子源和一次束流大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介绍了二次离子质谱仪(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er,SIM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焦平面红外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掺砷碲镉汞和CdTe/InSb材料进行SIMS测试,研究了不同离子源和一次束流大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为后续SIMS分析技术在红外探测器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仪 碲镉汞 红外焦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SIMS法研究金属-半导体界面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和平 王宇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3-450,共8页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ime of 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TOF-SIMS)对所有元素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应用此方法研究了经550℃退火处理,Au/AuBe/Au与GaP金属-半导体的各元素强度分布特性,依次分析金属表面、金属层内...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ime of 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TOF-SIMS)对所有元素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应用此方法研究了经550℃退火处理,Au/AuBe/Au与GaP金属-半导体的各元素强度分布特性,依次分析金属表面、金属层内、金属-半导体界面、半导体内部,使用O2+正离子与Cs+负离子分析Au、Be、O、Ga、P五类元素在各层内的强度,观察金属层与半导体界面内Be、O、Au、P峰位置的各元素SIMS图,表明在金属表面3~10nm内含有Au、Be、O、Ga、P元素,在金属内部,O元素在AuBe层有明显分布,在半导体材料GaP层内含有Be、Au元素,且Be的扩散深度比Au要深,在AuBe层及界面处用XPS分析化学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退火处理 强度分布 金属-半导体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胶体对磁头表面污染分析
12
作者 王晓维 李炳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在发生磁头表面污染的清洗工序收集了被污染的样品并提取了水样,将检查后表面无污染的磁头通过清洗用水浸泡准备了模拟样品。用原子力显微镜和超级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磁头样品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污染物由20nm左右的纳米微粒组成;... 在发生磁头表面污染的清洗工序收集了被污染的样品并提取了水样,将检查后表面无污染的磁头通过清洗用水浸泡准备了模拟样品。用原子力显微镜和超级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磁头样品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污染物由20nm左右的纳米微粒组成;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损失谱仪表征了两种样品的污染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确定出两种样品污染物同为SiO2;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污染发生时清洗用水水样,发现Si含量严重超标达到16 600μg/L;在讨论了SiO2在水中存在的形式后,推断出SiO2胶体造成水处理过程中的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树脂失效,使大量SiO2胶体流入清洗用水造成磁头表面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头 表面污染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 透射电子显微镜 SiO2胶体 反渗透膜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b红外探测器钝化前清洗工艺研究
13
作者 程雨 《红外》 CAS 2022年第10期16-22,共7页
对InSb红外探测器钝化前清洗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传统清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专用清洗液进行清洗,以优化钝化前InSb材料的表面质量。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ime-of-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TOF-SIMS)质谱检测表明,增加... 对InSb红外探测器钝化前清洗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传统清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专用清洗液进行清洗,以优化钝化前InSb材料的表面质量。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ime-of-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TOF-SIMS)质谱检测表明,增加专用清洗液清洗工艺后,InSb材料表面的Si杂质浓度降低了约85%,主要有机物杂质浓度降幅约为30%~60%,表面整体杂质含量显著降低。经流片验证,增加专用清洗液进行钝化前表面清洗,I-V性能更优,InSb光伏芯片的长期可靠性显著提高。这说明钝化前InSb材料的表面质量对InSb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提供的钝化前清洗优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B 表面清洗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科纳米参展NEPCON西部电子展
14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4年第3期75-75,共1页
胜科纳米是世界顶尖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其材料分析和失效分析实验室配备了全套的高端分析仪器,并搭建起了开放式的专业分析平台,拥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如: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双束聚焦离子束(Dual Beam FIB),场发射... 胜科纳米是世界顶尖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其材料分析和失效分析实验室配备了全套的高端分析仪器,并搭建起了开放式的专业分析平台,拥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如: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双束聚焦离子束(Dual Beam FIB),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动态二次离子质谱仪(D-SIMS),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ESCA)等。胜科纳米拥有众多的专家级分析人员,均拥有十多年海外从业经历,且非常熟悉相关工艺流程,具有超强的设计、试验及分析能力。提供7天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服务,随时为贵公司项目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客服提供最专业最快捷的分析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能谱仪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纳米 TOF-SIMS 高分辨透射电镜 场发射扫描电镜 分析实验室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N BEAM AND SIMS ANALYSIS ON DAMAGE OF GaAs DOPED WITH N^+
15
作者 吴小山 林振金 +1 位作者 姬成周 杨锡震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54-161,共8页
The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RBS) spectra of N+-implanted GaAs are measured with a He+ ion beam of 2.1MeV. The backscattering yield along 【 100 】 aligned incidenc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implanted doses. T... The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RBS) spectra of N+-implanted GaAs are measured with a He+ ion beam of 2.1MeV. The backscattering yield along 【 100 】 aligned incidenc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implanted doses. The depth profiles of nitrogen and arsenic are measured by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er (SIMS).The diffusion of nitrogen in the implanted layers is explained as interstitial migration. The damage is very severe during the ion implantation, and it can be recovered psrtly by annealing. The two-step annealing improves the effect obviously. The calculstion on distribution of damage shows that the recovery is proceeded from the inner side to the surface during the annealing. The mechanism of damage is discussed brief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implantation Damage RBS channeling SIMS Depth prof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