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胜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2,共4页
由于"意识困难问题"给唯物主义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在今天心灵哲学领域内表现出二元论倾向的哲学家愈来愈多。当代心灵哲学中有影响的最新的二元论形式是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其理论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声明:一是要求严肃... 由于"意识困难问题"给唯物主义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在今天心灵哲学领域内表现出二元论倾向的哲学家愈来愈多。当代心灵哲学中有影响的最新的二元论形式是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其理论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声明:一是要求严肃地看待意识,二是要求严肃地看待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经验 自然主义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日云著:《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2
作者 王俊芳 《学海》 CSSCI 2004年第2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丛日云 《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二元政治文化 基督教文化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战争前美国宪法联邦主义原则的确立与表现
3
作者 唐芳 罗万群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7-108,共2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宪法联邦主义原则确立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以及在南北战争前的二元联邦主义阶段中联邦主义与州权主义两种思想的斗争过程。
关键词 美国宪法 二元联邦主义 州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及异质性特征——兼论三大理论的适用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延吉 张磊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9,共12页
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分别从经济发展、全球贸易、政府管制等视角解释了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但三大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仍缺乏全面检验。为此,本文通过分层广义线性模型处理嵌套数据和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异质性... 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分别从经济发展、全球贸易、政府管制等视角解释了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但三大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仍缺乏全面检验。为此,本文通过分层广义线性模型处理嵌套数据和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与经济增速存在正向关联,但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全球贸易对非正规受雇群体的扩大具有显著影响,而当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时,正向影响将逐步减弱并转为负向,但该影响对非正规自雇就业并不显著;有限且有为的亲商型政府未能减少非正规受雇就业,唯有亲劳工的政府施政才能加快其体面劳动进程,而行政能力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会促进非正规自雇群体的正规化。总之,三大理论并不存在冲突或替代关系,而是对不同时期或特定类型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具有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分层线性模型 二元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互系性思维:通变 被引量:17
5
作者 田辰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8,共9页
对照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和宇宙论思想体系 ,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互系性思维方式。从《易经》可以找到“通变”这一互系思维的关键性观念。它区别于西方主流思维的突出特点是以偶对性为核心的宇宙本身互动连续观 ;这... 对照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和宇宙论思想体系 ,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一种互系性思维方式。从《易经》可以找到“通变”这一互系思维的关键性观念。它区别于西方主流思维的突出特点是以偶对性为核心的宇宙本身互动连续观 ;这对西方由先验论和二元主义导致的两极概念不可解决的矛盾冲突思维 ,构成一种不可比拟的参照结构。以“通变”作为特点的互系思维凝聚为中国主要思想流派的方式而且溶化于民间文化。 2 0世纪它是解读西方“辩证法”的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哲学 互系性思维 通变 二元主义 宇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正义到性别正义——论南茜·弗雷泽的“二维”性别正义观 被引量:4
6
作者 茅根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0,159,共6页
美国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女性主义者南茜·弗雷泽致力于社会正义理论研究。她从客观、社会的视角审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认为"承认政治"与"再分配政治"的"二元主义视角"(或者用&... 美国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女性主义者南茜·弗雷泽致力于社会正义理论研究。她从客观、社会的视角审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认为"承认政治"与"再分配政治"的"二元主义视角"(或者用"承认政治"取代"再分配政治"的做法)严重弱化了对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批判,是一种悲剧性的历史讽刺。因此,她提出一种整合"再分配正义"和"承认正义"的"参与平等"正义观。从社会正义到性别正义的前提是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问题的重新阐释,因而她提出一种"二维"视角的新社会性别观,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实现性别正义的"二维"路径。她的性别正义观为左派的政治斗争和女权主义等新社会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批判武器和实践指导。她的性别正义观更多是政治的,因此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 再分配 视角二元主义 参与平等 性别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君劢哲学思想论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希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2-69,共8页
张君劢哲学思想论析吕希晨张君劢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新儒学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自称“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在为其政治实践而... 张君劢哲学思想论析吕希晨张君劢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新儒学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自称“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在为其政治实践而颠踬奔波的同时,也写下了大量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体系 人生观 张君劢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由意志 唯心主义 知识论 客观环境 社会科 二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安处分制度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4-76,70,共4页
什么是保安处分?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在保安处分理论上存在着一元主义和二元主义两种主张。一元主义从否定刑罚的报应性立场出发,认为刑罚的本质在于预防犯罪,矫正犯罪人,使其复归社会。它与保安处分并无本质区别,二... 什么是保安处分?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在保安处分理论上存在着一元主义和二元主义两种主张。一元主义从否定刑罚的报应性立场出发,认为刑罚的本质在于预防犯罪,矫正犯罪人,使其复归社会。它与保安处分并无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实现社会防范目的的手段。因此,刑罚和保安处分应该一元化,而不应并存,保安处分可以代替刑罚,成为刑事制裁方法的总称。1921年的意大利刑法草案(也称菲利草案)和1926年的苏俄刑法典是采用保安处分一元主义的立法原则。二元主义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安处分制度 刑罚 二元主义 犯罪危险性 刑法典 刑事制裁 预防犯罪 行为人 犯罪者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新与旧:重读巴格莱——从与杜威比较的视角看巴格莱的知识观与课程知识观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逸先 黄晓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5,共6页
自杜威以来所确立的关于新旧教育的提法早已深入人心,而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对一方,巴格莱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则多被人们视为是站在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对立面的旧教育。通过与杜威比较的视角分析巴格莱的知识观和课程知识观,认为用... 自杜威以来所确立的关于新旧教育的提法早已深入人心,而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对一方,巴格莱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则多被人们视为是站在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教育对立面的旧教育。通过与杜威比较的视角分析巴格莱的知识观和课程知识观,认为用新旧教育的两分法简单地将巴格莱要素主义教育划入旧教育的做法并不恰当。事实上,巴格莱更应被看作是走出了杜威关于新旧教育的划分,试图摆脱主体主义二元论主体-对象二元对立的困境,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出发,为现代教育探寻了一条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格莱 要素主义 杜威 主体主义二元 课程知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明审美化道路之寓言——以《神话研究》中普罗米修斯“神话创作”为例的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包靖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在布鲁门贝格看来,神话创作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一个充分条件。它的充分性体现于它出于文化目的论的内在要求——征服现实绝对主义。这是神话创作性的合法性。惟其充分性而非必要性,对文明的书写只能是一种审美神话的寓言。这是神话创作的... 在布鲁门贝格看来,神话创作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一个充分条件。它的充分性体现于它出于文化目的论的内在要求——征服现实绝对主义。这是神话创作性的合法性。惟其充分性而非必要性,对文明的书写只能是一种审美神话的寓言。这是神话创作的非法性。因此,审美神话的寓言式书写困境承诺斯替主义二元论而来,在西方审美思想史上绵延不绝的普罗米修斯神话创作中见出。在通盘重构西方审美思想史之后,布氏提出了令人不安的审美神话之后的解释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创作 现实绝对主义 诺斯替主义二元 普罗米修斯 审美神话 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利·洛曼的悲剧人生——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推销员之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苑苑 邹惠玲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推销员之死》表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一生追求美国梦、最终却自杀身亡的人生悲剧。剧中威利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相处的种种不可调和矛盾直接致使威利走上了自杀绝路。
关键词 密勒 《推销员之死》 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日昌 《心理学报》 1959年第1期1-6,共6页
心理学以意識为研究对象。“世界上存在着观念的現象与物貭的現象”(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两种現象的关系如何,是哲学研究的根本問題。对这个問題,不同陣营的哲学家給过三种不同的回答。二元主义者认为物貭和观念(意識)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 几个问题 无政府主义 社会主义 二元主义 研究对象 哲学研究 斯大林 哲学家 人的心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