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事件过程建模的台风灾害社交媒体信息聚合与演变特征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叶鹏 张春菊 +1 位作者 刘欣 何鹤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的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挖掘方法,通过多级语义约束的信息聚合方法,提取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对象状态特征;基于状态在时空上连接形成的状态序列分析不同对象的演变轨迹,从多维度表达事件过程的不同演变特征。最后,以2019年“利奇马”台风灾害事件为例,验证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模型的合理性与信息聚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事件过程建模 信息聚合 社交媒体 灾害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研究——以辽西北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屈艳萍 吕娟 +2 位作者 苏志诚 王亚许 孙洪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9-337,共9页
科学地评估旱灾风险是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旱灾风险的定义和物理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概念模型,形成了一整套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并以位于我国东北旱灾频发、重发中心... 科学地评估旱灾风险是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从旱灾风险的定义和物理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原理、概念模型,形成了一整套旱灾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并以位于我国东北旱灾频发、重发中心的辽西北地区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干旱事件过程的旱灾风险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可用于快速预估一定抗旱能力条件干旱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评估 干旱事件过程 干旱频率 旱灾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过程与存现构式中的“了”和“着” 被引量:24
3
作者 税昌锡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1-245,共15页
事件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再到又一状态的连续或过递变化过程。一个完整事件可以切分为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持续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了"可以标示活动起始、活动终结或遗留状态起... 事件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再到又一状态的连续或过递变化过程。一个完整事件可以切分为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持续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了"可以标示活动起始、活动终结或遗留状态起始事态,"着"可以标示活动持续或遗留状态持续事态。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跟"了"或"着"的共现与动词内在过程特征有对应关系。具有"起始"过递"持续"或"持续"过递"终结"特征的呈现或附着动词在存现构式中跟"了"和"着"都能共现。"了"、"着"可替换的存现句在反映事件过程的事态特征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语义、句法、语用和语篇中都有所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过程 存现构式 "了" "着" "着"替换 认知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过程结构的“了”语法意义新探 被引量:14
4
作者 税昌锡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8,96,共15页
事件是事物或实体随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关系的变化而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状态,再从另一状态变为又一状态直至该事物或实体发生本质改变的过程。"了"的语法意义具有"完结""起始"两面性,可以标示事件随时间展... 事件是事物或实体随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关系的变化而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状态,再从另一状态变为又一状态直至该事物或实体发生本质改变的过程。"了"的语法意义具有"完结""起始"两面性,可以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的活动起始、活动终结和遗留状态起始三种事态,"完结""起始"本质上互为变体,受与之相关的动词性词语或整个句子在事件过程结构中所体现的过程特征的制约。句中"了"和句末"了"的语法意义具有同一性,传统观念中的"了_1""了_2"仅有区别句法分布的作用,不具区别语法意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过程结构 事态 动词过程特征 了“完结…'起始”两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过程的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谭立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基于词汇体中的事件发展过程(Vproc),非宾格动词可以分为三类,即时间先后关系非宾格动词,同时性非宾格动词,结果状态非宾格动词。通过语法可接受性判断,考查了194名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泛化非宾格动词的倾向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 基于词汇体中的事件发展过程(Vproc),非宾格动词可以分为三类,即时间先后关系非宾格动词,同时性非宾格动词,结果状态非宾格动词。通过语法可接受性判断,考查了194名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泛化非宾格动词的倾向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不是由句法与语境中的致使干扰因素所导致,按事件过程区分的三种非宾格动词表现出不同被动化倾向,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把时间先后关系的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而低水平学习者难以准确使用同时性非宾格动词;大部分学习者都不倾向于被动泛化结果类非宾格动词。这证明了词汇体中事件过程的表征与非宾格动词的被动泛化倾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宾格动词 被动泛化 词汇体 事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关键事件”的媒体融合——基于国家·市场·社会三维结构的动态分析
6
作者 熊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借助“关键事件”的方法论发现,媒体融合的本质是对社会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社会形态和人的主体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关键事件”,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结构性力量在传媒场域展开的互动。依此进路分析,媒体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借助“关键事件”的方法论发现,媒体融合的本质是对社会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社会形态和人的主体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关键事件”,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结构性力量在传媒场域展开的互动。依此进路分析,媒体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互联网+传媒阶段,实质是商业平台主导的针对国家传媒管理的“脱嵌”;其次,是商业平台迫于国家联合社会发起的“反向运作”的压力,进行“反向融合”的阶段;最后,是基于中国的政经体制和传媒资源的相互依赖,国家与市场“合二为一”,体现国家意志的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实现融合共生,达成了暂时均衡状态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关键事件 结构过程事件分析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早婚青年的自我合理化及其行动策略研究——对早婚现象的“过程—事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鲁平 钟坚龙 蒋巧燕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1,共6页
本文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方法,通过访谈福建xx村7位早婚青年及其父母,对早婚过程进行动态的展现和分析。发现了国家和农民的复杂关系,以及农村"法治"和"礼治"共存的现象。
关键词 早婚 过程-事件 自我合理化 权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事件响应过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娄燕强 宋如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9-1432,共4页
为了提高计算机犯罪取证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基于风险评估的事件响应过程模型。首先对事件响应过程模型进行分析,指出该模型主要是针对被怀疑的网络系统进行取证的,并且该模型在取证准备阶段具有不完整性且分析过于笼统等不足。为此... 为了提高计算机犯罪取证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基于风险评估的事件响应过程模型。首先对事件响应过程模型进行分析,指出该模型主要是针对被怀疑的网络系统进行取证的,并且该模型在取证准备阶段具有不完整性且分析过于笼统等不足。为此引入了风险评估方法来对网络系统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利用信息熵来求得各风险因素的熵权,进而判断网络的风险等级,从而可以有效地确定可疑网络并且针对可疑网络进行数字取证。最后阐述了该模型在取证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信息熵 数字取证 事件响应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综改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路径与启示——一种类“过程—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8,共6页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动力结构和路径选择这两大问题。动力结构来源于国内外环境中相关主体的交叉期望与压力,它包括政治支持、市场质量、社会组织和国际规则等各种因素;在坚持政府公共性、服务性的价值前提下,浦东在...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动力结构和路径选择这两大问题。动力结构来源于国内外环境中相关主体的交叉期望与压力,它包括政治支持、市场质量、社会组织和国际规则等各种因素;在坚持政府公共性、服务性的价值前提下,浦东在政府管理体制调整、大部制的机构设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形成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浦东路径。浦东的做法对其他地方政府的启示在于:要理顺"条""块"关系,形成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整体合力;要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培育承接政府职能的社会主体;要吸纳民众有序参与,奠定定位政府职能的微观基础;要注重制度化推进,巩固、扩散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 动力 路径 过程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过度教育竞争的根源及其对策——对一起“高考事件”的“过程——事件”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一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6,共3页
我国现行的教育是一种过度竞争,教育中的过度竞争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人们对教育所具有的功利性期望是教育过度竞争的主要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的过度竞争问题,国家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推行素质教育的难度要有清... 我国现行的教育是一种过度竞争,教育中的过度竞争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人们对教育所具有的功利性期望是教育过度竞争的主要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的过度竞争问题,国家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推行素质教育的难度要有清醒的认识,以保证各地区的公平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竞争 素质教育 过程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预结局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过程-事件分析及实践反思——闽南LT村宋江阵传承的民族志 被引量:6
11
作者 冀宁 杨海晨 钟喜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62,共11页
学界已从应然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进行大量研究,却少有关注基于应然所形成的实然面向并分析其发生逻辑。基于此,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下,对闽南LT村宋江阵传承在应然与实然向度上的矛盾张力进行民族志研究。发现:政府与民间精... 学界已从应然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进行大量研究,却少有关注基于应然所形成的实然面向并分析其发生逻辑。基于此,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下,对闽南LT村宋江阵传承在应然与实然向度上的矛盾张力进行民族志研究。发现:政府与民间精英的角色转换、民间精英与政府的行动博弈、基层民众与民间精英的诉求嬗变是未预结局生成的合力;政府、民间精英和基层民众的三维嵌构以及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的分歧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未预结局的整体性生成逻辑。认为:未预结局的实然样态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政策调整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未预结局的接续效应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再生产渠道;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向,均应在基层调研中关注从应然走向实然的过程性事件,依托经验事实去关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实然状态,并寻求内生-外源动力的融合发展,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混合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过程-事件”分析 政府 民间精英 基层民众 宋江阵 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状态-过程规则的跨组织工作流协同方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彦华 范玉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2-1348,共7页
目前跨组织工作流协同建模时,各个组织内业务模型的独立性和隐私性较差,"全局"协同模型的柔性不好,且缺乏描述协作活动之间细粒度操作语义。依据协调理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状态-过程规则的跨组织工作流协同方法,其... 目前跨组织工作流协同建模时,各个组织内业务模型的独立性和隐私性较差,"全局"协同模型的柔性不好,且缺乏描述协作活动之间细粒度操作语义。依据协调理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状态-过程规则的跨组织工作流协同方法,其核心是采用事件-状态-过程规则形式表达的协同工作流来控制和协调多个组织内业务流程的运行。该方法中的业务工作流程仅曝露需要交互的活动,从而保证了其独立性和隐私性。同时,协同工作流由一系列具有细粒度操作语义的协同活动组成,并且基于事件-状态-过程规则的形式,可进行灵活的定义和删除,具有较好的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理论 跨组织工作流 协同工作流 事件-状态-过程规则 细粒度操作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小年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2,共4页
"孙志刚事件"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一个理想的公共政策过程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进行观察。从而有望打开一扇公共政策过程重建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户,本文发现了一个以政策需要... "孙志刚事件"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一个理想的公共政策过程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进行观察。从而有望打开一扇公共政策过程重建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户,本文发现了一个以政策需要为起点,包括政策目标、政策结构、政策距离与政策发展等五环节的公共政策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问题缠身的主流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一种突围,又可望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志刚事件”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需要的政策过程 需要的政策过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 被引量:106
14
作者 谢立中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31,共20页
"过程-事件分析"(或"实践社会学")的倡导者批评"结构-制度分析"把社会现实当作一种静态的结构来加以看待,因而不能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奥秘。他们主张只有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把社... "过程-事件分析"(或"实践社会学")的倡导者批评"结构-制度分析"把社会现实当作一种静态的结构来加以看待,因而不能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奥秘。他们主张只有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把社会现实当作一种动态的、流动的过程来加以看待,才能够对社会现实作出更为适当的描述和理解。"结构-制度分析"的倡导者则对此种看法进行了严正的反驳。其实,从多元话语分析学者的立场来看,这两种研究策略都只不过是我们可以用来建构社会现实的两种不同的话语系统而已。在它们的引导和约束之下,我们能够采用不同的话语策略来对社会现实做出不同的话语建构。但对于这两种话语系统及人们在它们各自的引导和约束之下所完成的那些话语建构之间到底孰优孰劣这样的问题,我们却难以做出绝对的判断和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事件分析 实践社会学 结构-制度分析 多元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业主网络自组织相关问题研究——基于H市L小区业主网络自组织的过程-事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磊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9-53,共5页
采用社会学的过程-事件分析方法,从H市L小区业主网络自组织行为实践入手,揭示现阶段城市业主网络自组织行为逻辑及其主要利弊,并针对城市业主网络自组织中暴露出来的"搭便车"、沟通不充分和难以持续等问题,提出将网络自组织... 采用社会学的过程-事件分析方法,从H市L小区业主网络自组织行为实践入手,揭示现阶段城市业主网络自组织行为逻辑及其主要利弊,并针对城市业主网络自组织中暴露出来的"搭便车"、沟通不充分和难以持续等问题,提出将网络自组织与现实社会自组织结合起来、进行相关法律与管理制度创新、提倡加入者人人参与、人人自律等对策,以期使城市业主这一独立的社会力量成长为推动城市社区高效、低成本自我管理,乃至推进我国公民社会成长发育的持续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业主 网络自组织 过程-事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事件”分析法对治安学研究的借鉴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明 张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8,共9页
随着治安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治安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亦日益严峻。为了解决治安学研究发展面临的二维困境——重视应用轻视理论与缺乏学术规范性,应该激发治安学研究回到真实实践当中,避免做悬浮于真实公安实践之上的宏观式和思辨式的对策... 随着治安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治安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亦日益严峻。为了解决治安学研究发展面临的二维困境——重视应用轻视理论与缺乏学术规范性,应该激发治安学研究回到真实实践当中,避免做悬浮于真实公安实践之上的宏观式和思辨式的对策建议。治安学研究者必须打开真实的公安实践"暗箱",揭开内部的隐蔽机制,构建具有分析力和说服力的"中层理论",产生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本土化理论解释。社会学领域较为成熟的"过程一事件"分析法为揭开公安机关内部运作的真实世界和隐蔽机制,为公安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路径。这一研究品质的形成并不是靠个别学者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治安学研究(包括公安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共同推进。当然,我们提出"扎根真实实践的公安工作"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开端,这一研究进路的推进和研究品质的生成尚需要越来越多公安学相关研究者的持续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事件”分析法 治安学 研究方法 中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与抽象 兼论“过程—事件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化斗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40,共25页
常人方法学对行动的策略性与局部性的研究是以默认行动的索引性,尤其是以抽象索引为基础的,这一点体现了它与帕森斯社会学的衔接关系,但常人方法学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放弃了对抽象索引的考虑,陷入了孤立强调行动者能动性的个人主义。一... 常人方法学对行动的策略性与局部性的研究是以默认行动的索引性,尤其是以抽象索引为基础的,这一点体现了它与帕森斯社会学的衔接关系,但常人方法学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放弃了对抽象索引的考虑,陷入了孤立强调行动者能动性的个人主义。一种完备的社会本体论应兼顾抽象索引和行动者能动性两种要素,并且应认识到抽象索引在型塑社会进程中的基础地位。以这种本体论来看,在中国大陆学界颇具影响的"过程—事件分析"也存在孤立地研究行动的问题,因其忽略社会抽象性的一面,从而大大限制了该策略的解释力。通过理论梳理,本文认为,在方法论上,可将社会学对于社会抽象性的分析概括为四种策略,其中有展示策略和解释策略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本体论 常人方法学 索引性 抽象索引 过程事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世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67,共2页
本文认为,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一是教学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关切,二是教学要有问题意识,关注学生的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剖析本土案例,能较好地实现上述两点,让理论真正“进头脑”,提高思政课教... 本文认为,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一是教学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关切,二是教学要有问题意识,关注学生的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剖析本土案例,能较好地实现上述两点,让理论真正“进头脑”,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事件”分析 思政课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CEP:基于HTF存储策略和实例映射表的长过程复杂事件处理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树宽 李昇智 +1 位作者 乔建忠 马海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随着RFID和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的广泛使用及物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事件类型的数据,原始的事件数据必须经过复杂事件处理(Complex Event Processing,CEP),才能变成具有丰富语意并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复杂事件处理作为物联网智能处... 随着RFID和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的广泛使用及物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事件类型的数据,原始的事件数据必须经过复杂事件处理(Complex Event Processing,CEP),才能变成具有丰富语意并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复杂事件处理作为物联网智能处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事件流具有长过程的特点,要求相应的复杂事件处理需设置大时间窗口,相对于有限的内存,复杂事件处理面临新的挑战.现有的复杂事件处理均局限于内存进行,均未涉及外存的事件存储和检测.因此,现有的模型和系统均不能用于长过程复杂事件处理.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时间片划分的HTF(Hash structure by object ID in memory and Timeslice File in disk)事件实例存储策略和基于实例映射表的大时间窗口复杂事件检测方法,形成了面向长过程的复杂事件处理模型LPCEP(Complex Event Processing for Long Process).相关实验验证了模型用于长过程复杂事件处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复杂事件处理 HTF事件存储策略 实例映射表 候选实例转换 事件实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存调度的长过程复杂事件检测
20
作者 王亚 徐传飞 陈艳格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8-163,共6页
复杂事件检测能够帮助人们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因而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在复杂事件检测中,存在着一些面向长过程的复杂事件。由于内存的有限性,完全采用传统的检测技术来检测长过程复杂事件并不可行。为了支持这种长过... 复杂事件检测能够帮助人们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因而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在复杂事件检测中,存在着一些面向长过程的复杂事件。由于内存的有限性,完全采用传统的检测技术来检测长过程复杂事件并不可行。为了支持这种长过程复杂事件的检测,依次提出了对象树内存存储结构、PR置换策略、基于事件分类的存储方式、事件实例映射表进行长过程复杂事件的检测。最后通过真实数据集实验,充分验证了提出的策略对于长过程复杂事件检测的可行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复杂事件检测 对象树 PR置换 事件实例映射表 事件分类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