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干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8-1883,1890,共7页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效能,但LAR与STEMI相关的研究尚少,且对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LAR与STEMI行急诊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和入院时首次空腹的生化检验数据,通过电话、门诊、问卷调查、再入院等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MACEs。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发生MACEs将患者分为MACEs组(n=76)和非MACEs组(n=29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R预测患者发生MACEs的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ACEs组和非MACEs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MACEs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LAR、Gensini评分高于非MAC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s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升高(HR=1.001,95%CI=1.000~1.002,P=0.007)、Gensini评分升高(HR=1.014,95%CI=1.006~1.022,P<0.001)、LAR升高(HR=1.067,95%CI=1.045~1.090,P<0.001)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MACEs的AUC为0.804(95%CI=0.747~0.861,P=0.001),最佳截断值为22.58。将研究人群以ROC曲线计算所取得的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LAR组和低LAR组,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低LAR组累积生存率高于高LAR组(P=0.01)。结论LAR水平与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具有相关性,LAR值越高,其发生MACEs的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酸/白蛋白比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中关键D-乳酸脱氢酶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李鹏 刘兰 +1 位作者 王通 黄筱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5-172,共8页
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高光学纯度D-乳酸,然而,关键D-乳酸脱氢酶尚不明晰。本文旨在通过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及其酶学性质,为进一步改造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D-乳酸提供理论依据。半定量PCR初步确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 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高光学纯度D-乳酸,然而,关键D-乳酸脱氢酶尚不明晰。本文旨在通过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及其酶学性质,为进一步改造假肠膜明串珠菌HL64合成D-乳酸提供理论依据。半定量PCR初步确定关键D-乳酸脱氢酶,克隆该基因,进行体外表达与纯化,深入研究相关酶学性质。结果表明LDH2(OYT93_08575)编码关键D-乳酸脱氢酶,其最适pH和反应温度分别是pH8和30℃。LDH2对丙酮酸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K_(m)值分别为0.578 mmol/L及0.275 mmol/L,对丙酮酸的K_(cat)及K_(cat)/K_(m)值分别为45.04 s^(-1)及7.88×10^(4) L/(mol·s),表明LDH2对丙酮酸具有较高催化效率。除了将丙酮酸作为底物以外,LDH2对草酰乙酸及苯丙酮酸也具备一定的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肠膜明串珠菌 全基因组测序 D-乳酸 D-乳酸 学性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在诱导猪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吉英 尹蕊如 +7 位作者 谢星 王海燕 刘胡栋 胡辉 熊祺琰 冯志新 邵国青 于岩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5-2205,共11页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宿主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上皮屏障的破坏往往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宿主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上皮屏障的破坏往往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不仅参与猪肺炎支原体的代谢还与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及亲和层析获得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重组蛋白(recombinant LDH, rLDH),之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LDH与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orcine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PBEC)孵育,经显微镜观察rLDH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rLD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对细胞形态及活力影响不显著的50和100μg·mL^(-1) rLDH分别与PBEC孵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和免疫印记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Bax、BCL-2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猪肺炎支原体rLDH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BEC凋亡,其作用与猪肺炎支原体菌株一致。用rLDH及Mhp 168孵育后,PBEC的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和caspase 9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caspase 8的mRNA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猪肺炎支原体可能通过LDH诱导PBEC内源性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 3、caspase 9、Bax和BCL-2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Mhp) 乳酸(LDH) 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BEC)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明串珠菌KM20中D-乳酸脱氢酶的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文宇萍 刘金熙 +1 位作者 金清 崔虎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目的:分析柠檬明串珠菌中D-乳酸脱氢酶(D-LDH)的酶学特性。方法:对柠檬明串珠菌KM20中D-乳酸脱氢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构建表达质粒,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过表达。结果:经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后,D-LDH-1与D-LDH-2编... 目的:分析柠檬明串珠菌中D-乳酸脱氢酶(D-LDH)的酶学特性。方法:对柠檬明串珠菌KM20中D-乳酸脱氢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构建表达质粒,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过表达。结果:经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后,D-LDH-1与D-LDH-2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40.0,38.5 kDa;比活力分别为2.18,153.10 U/mg;在丙酮酸还原中两种酶的最适pH值与最适温度均为8.0与40℃;而乳酸氧化时D-LDH-2的最适pH值与最适温度分别为12.0与30℃。D-LDH-1与D-LDH-2对草酰乙酸、苯丙酮酸和2-酮戊二酸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且Ca^(2+)、Cu^(2+)和Na+对其酶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Zn^(2+)与SDS对酶活性有极高的抑制作用。此外,两种酶对丙酮酸的Km值分别为2.98,6.11 mmol/L,对丙酮酸的K_(cat)/K_(m)分别为6.04×10^(2),2.28×10^(4)L/(mol·s),LDH-2对D-乳酸的K_(cat)/K_(m)为65.0 L/(mol·s)。结论:D-LDH-1与D-LDH-2为柠檬酸明串珠菌中催化D-乳酸合成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D-乳酸 D-乳酸 柠檬明串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表达乳酸脱氢酶以提高大肠杆菌产D-乳酸光学纯度
5
作者 王周 余杰 +2 位作者 王金华 王永泽 赵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0-299,共10页
【目的】为解决在D-乳酸工业发酵生产中使用农业粗加工或废弃物等廉价原料(含有少量L-乳酸)而导致终产物D-乳酸光纯降低的问题。【方法】构建了带有不同启动子的L-乳酸脱氢酶基因lldD的表达质粒:pUC19-PLD(PpflBp6)、pUC19-NLD(PnirB)及... 【目的】为解决在D-乳酸工业发酵生产中使用农业粗加工或废弃物等廉价原料(含有少量L-乳酸)而导致终产物D-乳酸光纯降低的问题。【方法】构建了带有不同启动子的L-乳酸脱氢酶基因lldD的表达质粒:pUC19-PLD(PpflBp6)、pUC19-NLD(PnirB)及pUC19-PNLD(PpflBp6-PnirB),并将它们分别转化入大肠杆菌D-乳酸工程菌HBUT-D中,得到菌株HBUT-D3、HBUT-D5和HBUT-D7。通过LldD的酶活检测以及对NBS培养基(添加1 g/L L-乳酸)发酵结果的TOPSIS多元评估,优选出可快速去除L-乳酸且不影响D-乳酸发酵的菌株,并使用农业廉价原料进行发酵。【结果】HBUT-D7的LldD比酶活为64 U/g,L-乳酸的消耗速率为34 mg/(L·h),D-乳酸的生产强度为4.09 g/(L·h),综合评估为最优菌株。以玉米浆为原料进行发酵时,HBUT-D及HBUT-D7的L-乳酸消耗速率分别为10.41 mg/(L·h)及34.75 mg/(L·h);D-乳酸生产强度分别为4.24 g/(L·h)及3.87 g/(L·h);D-乳酸光学纯度分别为99.07%及99.92%。以糖蜜为原料进行发酵时,HBUT-D及HBUT-D7的L-乳酸消耗速率为6.87 mg/(L·h)和17.18 mg/(L·h);D-乳酸生产强度分别为1.93 g/(L·h)及1.88 g/(L·h);D-乳酸光学纯度分别为99.22%及99.99%。【结论】厌氧诱导启动子的表达质粒可提高菌株HBUT-D7的L-乳酸脱氢酶酶活,使其在使用廉价原料发酵时能有效消除L-乳酸,提高发酵终产物D-乳酸的光学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酸 光学纯度 大肠杆菌 L-乳酸 nirB启动子 pflB启动子 串联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中鉴别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亚丽 崇丽宁 +2 位作者 王婷婷 马国梅 韩敬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35例PM患者纳入PM组,45例TBM患者作为TBM组。采集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样本,测定并对比两组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及糖、蛋白、氯化物含量,经Pearson分析脑脊液中指标间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影响TBM发生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中LDH、CK、NSE及联合对PM与TBM的鉴别价值。结果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发热、病理征、呕吐、肢体抽搐等)发生率、脑脊液中糖与蛋白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脑脊液中LDH、NSE水平高于PM组,CK水平、氯化物含量低于PM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脑脊液中LDH与CK、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与NSE呈正相关(r>0,P<0.05);CK与NSE呈负相关(r<0,P<0.05),与氯化物呈正相关(r>0,P<0.05);NSE与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中LDH、CK、NSE、氯化物均与TBM的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发现,脑脊液中LDH、CK、NSE及三者联合鉴别PM、TBM的AUC为0.849(95%CI:0.768~0.930)、0.858(95%CI:0.779~0.937)、0.851(95%CI:0.771~0.931)、0.954(95%CI:0.911~0.996)。结论PM、TBM患者临床特征相似,但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存在差异,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PM与TB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乳酸 肌酸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国敏 张辉 +1 位作者 叶朴聪 陈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03-1807,1813,共6页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与血清白蛋白比值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463例脓毒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伴有继发性急性肾损伤...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与血清白蛋白比值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463例脓毒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伴有继发性急性肾损伤组(sepsi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acute kidney injury,AKI)和无急性肾损伤组(sepsis patients without secondary acute kidney injury,Non-AKI)。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白蛋白(albumin,ALB)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通过ROC分析评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SCr、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lactatedehy-drogenase/albuminratio,LAR)对预测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Non-AKI组ICU 28 d病死率低于AKI组(24.68%vs.35.76%,P<0.05),Non-AKI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短于AKI组[(8.36±2.47)d vs.(9.15±3.89)d,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SCr、LAR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AR水平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SCr(AUC 0.819、0.762、0.655、0.615、0.803)。结论LAR是脓毒症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患者的28 d病死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乳酸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膀胱癌细胞热休克蛋白60(HSP60)通过上调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抑制人NKL细胞杀伤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帆 刘静 +3 位作者 姚田军 吴丹 周幸春 张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8-1105,共8页
目的探索热休克蛋白60(HSP60)蛋白表达变化影响膀胱癌细胞逃避自然杀伤(NK)细胞免疫监视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SP60在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HSP60在膀胱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及HSP60表达水平... 目的探索热休克蛋白60(HSP60)蛋白表达变化影响膀胱癌细胞逃避自然杀伤(NK)细胞免疫监视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SP60在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HSP60在膀胱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及HSP60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腺病毒载体构建HSP60稳定干涉及过表达的膀胱癌细胞系并与NKL细胞共培养,ELISA及LDH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活化及杀伤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细胞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试剂盒检测乳酸分泌。在HSP60稳定干涉及过表达的膀胱癌细胞系,利用小干涉RNA(siRNA)敲低或利用质粒过表达膀胱癌细胞中的LDHA,检测对NKL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利用线粒体活性氧探针MitoSOX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利用靶向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EMPO及siRNA降低HSP60稳定干涉膀胱癌细胞中线粒体ROS及HIF-1α水平,探索HSP60表达降低促进LDHA表达的具体机制。结果膀胱癌组织HSP60蛋白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且HSP60表达越低的膀胱癌患者其预后越差;敲低HSP60蛋白表达可显著上调膀胱癌细胞LDHA的表达及乳酸的分泌,反之,过表达HSP60可显著抑制膀胱癌细胞LDHA的表达及乳酸的分泌;siRNA LDHA可显著增强HSP60敲低导致NKL细胞的杀伤抑制,同时过表达LDHA可显著抑制HSP60过表达导致NKL杀伤增强。此外,敲低膀胱癌细胞HSP60表达可通过激活ROS/HIF-1α通路促进LDHA的表达。结论敲低膀胱癌细胞HSP60表达通过激活ROS/HIF-1α通路促进LDHA的表达,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 热休克蛋白60(HSP60) 乳酸酶a(ldha) 乳酸 自然杀伤(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乳酸脱氢酶活性的QTL检测 被引量:27
9
作者 毛瑞鑫 刘福军 +5 位作者 张晓峰 张研 曹顶臣 鲁翠云 梁利群 孙效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以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柏氏鲤远缘杂交所产生F1代为亲本及其F2代为作图群体,应用Windows Map Manager2.0软件的标记回归法进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数量性状基因座单标... 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以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柏氏鲤远缘杂交所产生F1代为亲本及其F2代为作图群体,应用Windows Map Manager2.0软件的标记回归法进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数量性状基因座单标记定位分析。在乳酸脱氢酶性状的标记回归研究中,共发现12个标记与LDH性状关联,对性状的贡献率为4.00%~10.00%,其中HLJE22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为了进一步验证,利用已有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将与性状连锁的EST序列与公共数据库中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搜索分析,发现标记HLJE222的EST序列与斑马鱼DAZ associated protein1的mRNA序列相匹配(相似性为94%),与公共数据库中的已知蛋白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同样发现HLJE222的EST与斑马鱼DAZ associated protein1相匹配(相似性为97%)。结果表明HLJE222位点与影响乳酸脱氢酶活性相关的基因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标记回归分析 乳酸 拟测交策略 EST—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肌红蛋白的基因克隆测序、分离纯化、含量及其与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玉才 苏永杰 +4 位作者 文勇立 金素钰 陈炜 周静 朴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6-650,共5页
为探索牦牛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测定了麦洼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b)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并对牦牛Mb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测序。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显著高于水牛和黄牛(P<0.01);... 为探索牦牛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测定了麦洼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b)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并对牦牛Mb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基因克隆测序。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显著高于水牛和黄牛(P<0.01);牦牛、黄牛和水牛心肌MDH/LDH活力比均显著高于骨骼肌;牦牛心肌MDH/LDH活力比显著高于水牛和黄牛,但在不同牛种骨骼肌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织Mb含量与MDH/LDH活力比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用RT-PCR方法从牦牛心肌中克隆了Mb基因,与普通牛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用盐析、CM-Sephadex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了牦牛Mb,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约为17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肌红蛋白 克隆 乳酸 苹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腹水中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的测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顾军 许绍辉 +2 位作者 于嘉屏 王爱华 宓庆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6-566,582,共2页
关键词 乳酸 同工 胸腔积液 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急性期空腹血糖、血清糖化白蛋白和乳酸脱氢酶联合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浩 田恒力 +4 位作者 戎伯英 高文伟 陈世文 郭衍 曹合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78-1480,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FBG和血清GA检测情况及Glasgow预后评分进行资料分组,...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FBG和血清GA检测情况及Glasgow预后评分进行资料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各组FBG和LDH水平,分析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以及FBG和LDH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LDH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损伤组(P<0.01,P<0.05);高血糖组患者LD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FBG组(P<0.01,P<0.05);预后差与死亡组患者FBG、LDH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P<0.05);糖尿病性高血糖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血糖、LDH既能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又能对评估预后及治疗起指导作用;血清GA的检测可作为鉴别脑外伤患者应激性与糖尿病性血糖增高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指导降糖及综合治疗措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空腹血糖 糖化血清白蛋白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分离株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3 位作者 周学东 何奎芳 李颂 庄姮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龋病发生的关系,筛选不同LDH活力菌株。方法 从高龋和无龋个体分离变形链球菌各5 0株,应用经典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方法对菌细胞裂解液蛋白进行定量,通过还原性辅酶Ⅰ氧化... 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龋病发生的关系,筛选不同LDH活力菌株。方法 从高龋和无龋个体分离变形链球菌各5 0株,应用经典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方法对菌细胞裂解液蛋白进行定量,通过还原性辅酶Ⅰ氧化法测定LDH活性,比较两组菌株LDH活性差异以及不同LDH活性的菌株在两组人群的分布。结果 两组菌株LDH的酶活性均值总体无差异(P >0 0 5 ) ;不同LDH活性的菌株在两组人群的分布不同(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乳酸 蛋白定量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九种按蚊乳酸脱氢酶酶谱特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雨善 傅鹏 +3 位作者 陈志 许漱璧 瞿逢伊 柯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2-36,共5页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我国9种按蚊雌成虫乳酸脱氢酶(LDH)酶谱,结果都呈现一条主带。其中,米赛按蚊的LDH酶带移动得最快,微小按蚊的最慢。用人血清稳定的LDH_2酶带作为标准参照物,这些蚊虫LDH具有亚属的特异性:米赛按蚊、中华按蚊... 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我国9种按蚊雌成虫乳酸脱氢酶(LDH)酶谱,结果都呈现一条主带。其中,米赛按蚊的LDH酶带移动得最快,微小按蚊的最慢。用人血清稳定的LDH_2酶带作为标准参照物,这些蚊虫LDH具有亚属的特异性:米赛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昆明按蚊(皆为按蚊亚属)的酶带相对迁移率Rm>1.00;寇氏按蚊、多斑按蚊、大劣按蚊、吉甫按蚊、微小按蚊(皆为塞蚊亚属)的Rm<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蚊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及草鱼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晁珊珊 宫佳琦 +4 位作者 刀筱芳 郑玉才 杨斐芃 杨发龙 林亚秋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7-470,共4页
测定了两种不同生长环境的齐口裂腹鱼和草鱼肌肉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力,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这两种鱼类的心脏、肝胰脏、鳃、脑及肌肉5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的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 测定了两种不同生长环境的齐口裂腹鱼和草鱼肌肉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力,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这两种鱼类的心脏、肝胰脏、鳃、脑及肌肉5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的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高于草鱼(P<0.05),齐口裂腹鱼和草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具有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草鱼各组织中乳酸脱氢酶的迁移率明显快于在齐口裂腹鱼各组织中,两种鱼的心脏和脑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比较丰富;两种鱼的心、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1-乳酸脱氢酶3占优势,乳酸脱氢酶4和乳酸脱氢酶5在肌肉组织中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口裂腹鱼 草鱼 乳酸 苹果酸 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乳酸脱氢酶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丽军 余赟 +1 位作者 郑志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3-26,共4页
乳酸脱氢酶(LDH)是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中催化丙酮酸转化成L-乳酸过程的关键酶。本研究从米根霉As3.819中初步分离出乳酸脱氢酶,并结合发酵条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乳酸脱氢酶的最适反应pH为7.4,最适催化温度为30~50... 乳酸脱氢酶(LDH)是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中催化丙酮酸转化成L-乳酸过程的关键酶。本研究从米根霉As3.819中初步分离出乳酸脱氢酶,并结合发酵条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乳酸脱氢酶的最适反应pH为7.4,最适催化温度为30~50℃。Mg2+、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K+、Z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以NADH和丙酮酸为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为7.22×10-4mol/L和1.24×10-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乳酸 学特性 发酵条件 L-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男性不育人群中睾丸特异性乳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博 张朵 +5 位作者 曾健 富显果 柯龙凤 颜水堤 严爱贞 兰风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5-450,共6页
为了研究睾丸特异性乳酸脱氢酶,即乳酸脱氢酶C4(LDH-C4)基因突变在男性不育发病中的作用,利用LDH-C4特异性底物对100名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子LDH-C4进行活性显色,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LDH-C4活性低下的患者进行LDHC基... 为了研究睾丸特异性乳酸脱氢酶,即乳酸脱氢酶C4(LDH-C4)基因突变在男性不育发病中的作用,利用LDH-C4特异性底物对100名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子LDH-C4进行活性显色,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对LDH-C4活性低下的患者进行LDHC基因PCR产物的突变筛查,对DHPLC峰形异常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筛选到一组精子LDH-C4活性明显下降的患者,其中1名患者的LDHC基因PCR产物在DHPLC中呈异常洗脱峰.对这一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发现患者LDHC基因第5外显子的115位碱基发生了T→A的杂合改变(GenBank登录号GU479375),该突变使LDHC基因的178位密码子由原来的TTG(编码亮氨酸)变为TAG(终止密码子),形成截短的C亚基.T克隆-测序进一步证实了该无义突变的杂合状态.这是在人类LDHC基因上发现的第一个突变,提示LDHC基因突变可能是男性不育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睾丸特异性乳酸 乳酸C4 DHPLC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杜武英 黄江 +4 位作者 胡旭初 余新柄 徐劲 廖兴江 戴佳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从猪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TsLDH-A)的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将TsLDH-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 332bp,编码33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LDH-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可达54%,具有乳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其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 5461.1Da,有3个跨膜区和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预测有4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L-乳酸脱氢酶活化位点之一的His192包含于表位190-199aa中。酶催化位点的3个关键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28a(+)-TsLDH-A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被TsLDH-A重组蛋白免疫的SD大鼠血清、感染了猪带绦虫的病人血清及猪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TsLDH-A的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乳酸酶a 序列分析 克隆表达 免疫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动态观察乳酸脱氢酶对MDS预后判定的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延清 戴海滨 +4 位作者 王京华 李晓云 戴思明 姚丹丹 马丽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85-8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MDS患者的乳酰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LDH对MDS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9年确诊的163例MDS患者,诊断时的LDH的表达水平,随访患者的LDH的变化情况及其与MDS的预后、生存期和疾病进展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动态观察MDS患者的乳酰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LDH对MDS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9年确诊的163例MDS患者,诊断时的LDH的表达水平,随访患者的LDH的变化情况及其与MDS的预后、生存期和疾病进展的关系;监测血细胞、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和核型,并分析其与LDH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63例患者在诊断时LDH表达值为214U/L(102-865U/L),LDH升高组MD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6月,LDH正常组MD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6.8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按照IPSS预后积分系统分类,LDH升高多在中危-2和高危组,与低危和中危-1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疾病进展的MDS患者的LDH值比诊断初期和进展前明显升高,而无疾病进展的MDS患者的LDH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范围,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预后指标比较,LDH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LDH值可作为MDS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MDS进展和白血病的发生,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乳酸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及血清乳酸脱氢酶1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世光 王晓歌 +6 位作者 潘倩茹 黄博 吕芳丽 叶秀华 杨云珍 郭柳婷 练楚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4-92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影响牙周炎的致病机制。方法:清洁级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复制牙周炎模型;(3...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影响牙周炎的致病机制。方法:清洁级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复制牙周炎模型;(3)单纯应激组:牙周不作特殊处理,给予应激刺激;(4)牙周炎+应激组:按上法复制牙周炎模型,并予以应激刺激。各组动物分别于实验后第2、4、6和8周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动物5只。大鼠处死前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浓度、心脏采血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1。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周组织的炎性变化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结果:(1)单纯应激组及牙周炎+应激组血糖及血清ACTH水平在2和4周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应激组在6和8周时血糖及血清ACTH水平仍较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高(P<0.01);(2)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水平在各时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1水平在各时点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3)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应激组牙龈及牙槽骨均无明显改变;牙周炎+应激组牙龈组织的炎症及牙槽骨破坏程度在4、6和8周时明显高于牙周炎组。结论:应激刺激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组织氧代谢水平加重大鼠牙周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模型 动物 心理应激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