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 1
-
-
作者
何彩平
甘新莲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孝感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083-1083,共1页
-
文摘
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发现左乳房包块1月余入院。查体:左乳房较右侧明显增大,于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包块,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大,无乳头内陷及皮肤桔皮样改变。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摄影:左乳腺外上象限见一边缘清楚的肿块影,密度均匀,内无钙化,周围血管影增多、增粗(图1.2)。乳腺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
-
关键词
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
穿刺细胞学检查
乳房包块
肿大淋巴结
病例资料
乳头内陷
双侧腋窝
钼靶摄影
周围血管
乳腺肿块
-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结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林原
郭小毛
沈坤炜
蒋国梁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2-266,共5页
-
基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资助(HG200302)。
-
文摘
背景与目的: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文献报道病例数较少,治疗及预后因素值得探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Ⅰ/Ⅱ期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81年至2001年本院收治的25例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其中ⅠE期16例,ⅡE期9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23~74岁)。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23例患者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2例行乳腺根治切除术。23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4例患者在术后接受辅助放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年,全组5年、10年、1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9.1%、55.3%.36.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5%、34.6%、34.6%。COX单因素分析发现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和辅助放疗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结本组Ⅰ/Ⅱ期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发现患者以中年居多,症状以单侧的乳房肿块为主,常伴有LDH升高,病理类型以弥漫性B细胞型为主。IPI是有价值的预后因素。术后联合放、化疗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案,但如何进一步降低远处播散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乳腺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疗效
预后
-
Keywords
non-Hodgkin lymphoma of breast
treatment outcome
prognosis
-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