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ZEB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亚敏 李金枝 +2 位作者 张媛媛 石端博 贺峻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ZE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乳腺组织、33例乳腺增生组织、9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67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16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织及20例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ZE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乳腺组织、33例乳腺增生组织、9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67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16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织及20例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ZEB1的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乳腺增生症及乳腺导管内癌组织中ZEB1呈阴性,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ZEB1的阳性率分别为13.43%(9/67)、37.50%(6/16)和55.00%(11/2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ZEB1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织中ZEB1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者ZEB1阳性率为32.20%(19/59),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13.20%(7/5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浸润性乳腺癌中ZEB1的阳性率与癌细胞的Ki-67增殖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Ki-67高增殖指数者ZEB1阳性率较高。ZEB1表达与ER、PR、HER-2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ZEB1在乳腺癌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显著升高。ZEB1与乳腺癌的增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ZEB1对研究乳腺癌侵袭转移及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ZEB1转录因子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NHERF1、PTEN和ERα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阳 李洋 +3 位作者 程杉 葛志成 司杨 贺俊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研究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a+/H+exchanger regulatory factor 1,NHERF1)、PTEN和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价乳腺癌组织及癌... 目的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研究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a+/H+exchanger regulatory factor 1,NHERF1)、PTEN和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价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HERF、PTEN和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蛋白表达情况,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乳腺癌组织中NHERF1和PTEN均呈现弱阳性表达或者不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两者均有表达,而且在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Rα的表达量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组织中NHERF1的表达有很大的相关性,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 PTEN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晓青 魏彦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5例卵巢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质.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与...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5例卵巢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质.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晚期(Ⅲ,Ⅳ期)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P<0.05),中低分化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癌(P<0.05),但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甲状腺转录因子1基因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1在乳腺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时定位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玉华 张红军 +1 位作者 宋三泰 江泽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44-1246,1250,共4页
目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生物学特征,是许多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发现Fra-1在细胞的运动、侵袭,维持转化细胞的恶性表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关Fra-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Fra-1在细... 目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生物学特征,是许多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发现Fra-1在细胞的运动、侵袭,维持转化细胞的恶性表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关Fra-1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Fra-1在细胞中的定位研究很少,本研究探讨转录因子Fra-1在人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良、恶性乳腺肿瘤组织Fra-1表达及细胞定位;并分析恶性乳腺肿瘤组织Fra-1表达与乳腺癌预后指标ER、PR和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61例良、恶性肿瘤组织都存在Fra-1的细胞核表达。在20例良性肿瘤组织中,17例(85.0%)Fra-1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核内,3例(15.0%)可见Fra-1细胞核及细胞质共表达。而37例(90.2%)恶性肿瘤组织存在Fra-1细胞核和细胞质共表达,Fra-1在恶性肿瘤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1)。恶性肿瘤Fra-1细胞质表达与ER、PR和HER-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Fra-1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方式与乳腺癌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其在乳腺癌细胞细胞质的滞留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fra-1转录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转录激活因子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穆天驰 刘超 +3 位作者 富帅 李启阳 王馨梦 肖建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9,219,共7页
目的:探讨基础转录激活因子1 (AB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阐明ABT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80例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T1蛋白在癌... 目的:探讨基础转录激活因子1 (AB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阐明ABT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80例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T1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中染色细胞的比例和染色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对半定量分析结果与胃癌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BT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ABT1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且胃癌组织中ABT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21);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ABT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0.224,P=0.02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患者ABT1蛋白高表达与预后良好呈正相关关系(HR=1.483,P<0.01),且ABT1蛋白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ABT1蛋白低表达的胃癌患者(HR=2.411,P=0.027)。结论:AB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其可作为胃癌预后良好的标志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转录激活因子1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 被引量:17
6
作者 童贤周 黄文斌 +2 位作者 王劲松 陶自坚 凌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确定TTF-1在肺内和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1例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TTF-1的表达。结果18例肺外小细胞癌中TTF-1阳性表达率为44.4%...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确定TTF-1在肺内和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1例肺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TTF-1的表达。结果18例肺外小细胞癌中TTF-1阳性表达率为44.4%,主要表达于食管小细胞癌。所有肺外类癌、恶性肿瘤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和Merkel细胞癌均不表达TTF-1。结论TTF-1可在肺外小细胞癌中表达,TTF-1在区分肺内与肺外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没有价值,但可区分Merkel癌和内脏小细胞癌转移至皮肤。TTF1在肺原发性类癌和肺外类癌的鉴别诊断中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小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BAG-1 EGFR和PAR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荣荣 刘晓 +3 位作者 陆苏 顾林 向荣 刘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866-871,共6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芯片中BAG-1、EGFR和PAR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59例组织芯片中乳腺癌和癌旁组织点行BAG-l、EGFR及PARP-1蛋白检测,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芯片中BAG-1、EGFR和PAR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59例组织芯片中乳腺癌和癌旁组织点行BAG-l、EGFR及PARP-1蛋白检测,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AG-1、EGFR、PA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BAG-1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表达以及分子分型有关(P<0.05);EGFR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分子分型有明显相关性(P<0.05);PARP-1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ER表达以及分子分型有关(P<0.05)。119例病例中BAG-1蛋白表达与EGFR、PARP-1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BAG-1蛋白表达与PAR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G-1、PARP-1蛋白表达和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G-1、PARP-1蛋白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中BAG-1、EGFR和PARP-1蛋白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BAG-1、EGFR和PARP-1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治和预后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BAG-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聚ADP核糖聚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许雁萍 沈艳莹 殷晓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TF-1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的表达,选用来自两家公司的TTF-1抗体,其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TF-1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的表达,选用来自两家公司的TTF-1抗体,其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tra)。结果收集临床常见肿瘤标本160例,包括肺、甲状腺、肝脏、胃、结直肠、肾、乳腺及卵巢癌各20例。(1)在甲状腺和肺腺癌中,克隆号为8G7G3/1(Dako)的TTF-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克隆号为SPT24(Novocastra)的TTF-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9/20)和100%(20/20)。TTF-1的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2)在肝细胞性肝癌中,8G7G3/1的阳性表达率为80%(16/20),而周围正常或良性病变(包括肝硬化、炎症及腺瘤)的肝细胞呈100%(20/20)阳性表达。其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相反,SPT24均呈阴性反应。(3)在胃、结直肠及卵巢癌中,8G7G3/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20)、5%(1/20)和20%(4/20),信号定位于细胞质;而SPT24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40%(8/20)、10%(2/20)和10%(2/20),信号定位于细胞核。(4)在乳腺癌中,两种不同来源的TTF-1抗体在细胞核及细胞质都呈浅黄色均一性的非特异性表达。(5)TTF-1在肾细胞癌中不表达。结论(1)TTF-1(8G7G3/1及SPT24)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是肺及甲状腺癌的重要特征。(2)TTF-1(8G7G3/1)可作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之一。(3)克隆号分别为8G7G3/1(Dako)和SPT24(Novocastra)的TTF-1在本质上是两种具有不同分子量及长短的蛋白多肽,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临床实际应用时需注意抗体来源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肿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核转录因子-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芳 何援利 +1 位作者 彭冬先 刘木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3-705,共3页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NF-κB及ICAM-1在35例正常子宫内膜、48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76例内异症患者...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NF-κB及ICAM-1在35例正常子宫内膜、48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76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F-κB和ICAM-1主要表达于三组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在正常子宫内膜表达最弱,而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最强(P<0.001);②NF-κB和ICAM-1在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8、r=0.773及r=0.777(P<0.01)。结论NF-κB和ICAM-1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高表达及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提示其在内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癌中转录因子EB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萍 何婷婷 +1 位作者 彭忠异 姚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中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行外科手术切除且获得随访的24例肝内胆管癌及51例肝外胆管癌的... 目的探讨胆管癌中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行外科手术切除且获得随访的24例肝内胆管癌及51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胆管癌及癌旁正常胆管上皮组织中TFEB与Beclin 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胆管上皮相比,TFEB在50.00%(12/24)的肝内胆管癌和47.06%(24/51)的肝外胆管癌中高表达(P均<0.05)。Beclin 1在47.06%(24/51)的肝外胆管癌中高表达(P<0.05)。TFEB和Beclin 1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TFEB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AJCC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Beclin 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AJCC分期呈负相关(P均<0.05)。肝内及肝外胆管癌TFEB高表达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均<0.05)。而肝内及肝外胆管癌Beclin 1高表达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FEB高表达及Beclin 1低表达为影响肝内及肝外胆管细胞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胆管癌组织中TFEB及Beclin 1的表达异常提示溶酶体可能通过下调Beclin 1表达抑制肿瘤自噬,这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转录因子EB Beclin 1 自噬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6转录因子-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游志鹏 姜德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Ets-1mRNA和蛋白在40例Rb中的表达。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中CD34的表达,以此计算肿...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血管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Ets-1mRNA和蛋白在40例Rb中的表达。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中CD34的表达,以此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值。结果82·5%(33/40)的Rb中Ets-1mRNA呈阳性表达,Et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26/40)。Ets-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ts-1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Ets-1低表达组(P<0·01)。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关。结论Ets-1可促进Rb的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E26转录因子-1 新生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1阳性的三阴乳腺癌1例
12
作者 黄文勇 徐晓 +2 位作者 黎水仙 李婷 周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5-1156,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因“左侧乳腺包块半年”入院。彩超提示“左侧乳实性肿块”,遂行左侧乳肿块切除术后送检。患者全身其他部位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FBI-1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丽 覃庆洪 +3 位作者 谭启杏 练斌 杨伟萍 韦长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267,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factor that binds to the inducer of short transcrip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FB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增殖分化、血管发生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 背景与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factor that binds to the inducer of short transcrip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FB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增殖分化、血管发生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旨在探讨FBI-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并研究靶向干扰FBI-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FBI-1的表达水平;采用sh RNA干扰技术抑制MCF-7细胞中FBI-1基因的表达,采用CCK-8增殖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FBI-1表达前后MCF-7细胞中FBI-1及NF-κBp65的表达。结果:FBI-1m RNA及蛋白在人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采用sh RNA干扰技术抑制MCF-7细胞的FBI-1表达后,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同时,抑制FBI-1表达后,NF-κBp65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FBI-1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FBI-1的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 乳腺癌 细胞增殖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蛋白的表达与ER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宇航 宋全福 +4 位作者 吴俊强 南丁阿比雅斯 阿勒哈 庞达 姜永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5-351,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约30%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并不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1,FGFR1)...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约30%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并不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1,FGFR1)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可能有关。该研究旨在探讨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84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GFR1蛋白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评估FGFR1蛋白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运用COX回归及Kaplan-Meier法分析FGFR1表达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在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高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P=0.012,r=0.186),且FGFR1的表达水平与ER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1,r=-0.22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Ki-67阳性率及FGFR1表达情况与ER阳性乳腺癌预后有关;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情况(OR=1.744,95%CI:1.002~3.034,P=0.049)和Ki-67阳性率(OR=1.882,95%CI:1.015~3.491,P=0.045)是ER阳性乳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GFR1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P=0.036)。结论:在ER阳性乳腺癌中,FGFR1蛋白水平与患者ER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且FGFR1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雌激素受体阳性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s-1、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涛 张敬川 何景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Ets-1和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 目的:探讨Ets-1和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Ets-1和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Ets-1和VEGF蛋白在乳腺IDC组织中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1);癌组织中Ets-1蛋白表达高于VEGF,且两者呈正相关(r为0.8827,P<0.05);Ets-1和VEGF蛋白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2)Ets-1 mRNA、VEGF mRNA在乳腺IDC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1);Ets-1 mRNA水平明显高于VEGF mRNA(P<0.01),且两者正相关(r=0.984,P<0.01);Ets-1 mRNA、VEGF mR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ts-1和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表达,两者表达间均呈正相关;两者表达均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ETS-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A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轶群 裔海鹰 +2 位作者 施俊义 李曦洲 隋金珂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1-9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期研究表明GATA3作为转录因子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与乳腺癌的预后也可能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乳腺癌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探讨GATA3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 背景与目的:近期研究表明GATA3作为转录因子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与乳腺癌的预后也可能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乳腺癌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探讨GATA3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中GATA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GATA3的低表达与肿瘤高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ER阴性状态、PR阴性状态、Her-2过度表达等表示预后较差的指标相关(P<0.05),但与确诊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全部乳腺癌患者中,GATA3阳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为83.6%,高于GATA3阴性表达者的6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并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GATA3阳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为87.8%,高于GATA3阴性表达者的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TA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水平、转移能力相关,并且GATA3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一个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转录因子 乳腺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与NF-κB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哲 李燕 +1 位作者 吕树卿 田永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50例卵巢癌原发灶中的PARP-1和NF-...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50例卵巢癌原发灶中的PARP-1和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①PARP-1蛋白和NF-κBp65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ARP-1和NF-κBp65蛋白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卵巢癌组织中PARP-1与NF-κBp65表达呈正相关(r=0.596,P<0.05)。结论:PARP-1和NF-κB在卵巢癌组织中过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ARP-1可能通过作用于NF-κB促进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转录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郑澜 陆爱云 周志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及低氧、超低氧两种不同程度的递增低氧刺激,在运动中和运动后... 目的:探讨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及低氧、超低氧两种不同程度的递增低氧刺激,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给予低氧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HIF-1α、VEGFmRNA在骨骼肌组织中的定位及含量。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低氧训练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对骨骼肌VEGF转录的促进作用。结果与结论:低氧和运动训练可增加骨骼肌组织HIF-1α蛋白和VEGFmRNA含量,低氧训练骨骼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增加对VEGF基因转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低氧训练 MRNA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HIF-1Α蛋白 骨骼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图像分析 蛋白表达 RNA含量 基因表达 SD大鼠 递增负荷 低氧刺激 不同程度 原位杂交 相关分析 运动训练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C1在复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海全 赵国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探讨FOXC1蛋白表达与复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复发性乳腺癌石蜡组织中FOXC1蛋白的表达。结果:FOXC1蛋白在21例(5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定位于胞核。FOXC1阳性表达与乳... 目的:探讨FOXC1蛋白表达与复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复发性乳腺癌石蜡组织中FOXC1蛋白的表达。结果:FOXC1蛋白在21例(5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定位于胞核。FOXC1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耐药情况及患者辅助化疗后的PFS相关(P<0.05),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的数量以及原发肿块的大小无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FOXC1蛋白参与了复发性乳腺癌的耐药机制,但其可能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乳腺癌 转录因子FOXC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长华 胡大一 +2 位作者 汤楚中 吴明营 梅运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含量,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 1β和TNF- 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心房肌细胞IL- 1β和TNF -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IL-6 右心耳 心房颤动患者 表达的研究 素-1β(IL-1β)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NA表达 心房组织 慢性心房颤动 风湿性瓣膜病 窦性心律 免疫组织化学 慢性房颤 检查评价 房颤患者 GAPDH RNA含量 纤维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