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于泳 刘君 +2 位作者 傅西林 方志沂 只向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少见,占乳腺癌的0.07%~2.00%。我院44年间(1956~2000年)经治疗乳腺癌12836例,其中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仅13例,占0.1%。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54岁。全部以乳腺...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少见,占乳腺癌的0.07%~2.00%。我院44年间(1956~2000年)经治疗乳腺癌12836例,其中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仅13例,占0.1%。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54岁。全部以乳腺单个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根据TNM分期,其中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5例。治疗以改良根治术为主,术后辅助放疗及化疗。乳腺鳞状细胞癌归类于浸润性特殊型癌,病理形态特殊,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结果:本组13例,5年生存率为75.0%(6/8),10年生存率为66.7%(4/6),优于相同期别的浸润性非特殊型癌。结论:由于其临床表现与一般乳腺癌无特征性差别,确诊需靠组织学诊断,并排除其他类型乳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及由皮肤或表皮样囊肿发生的鳞状细胞癌。本组13例镜下观察结果支持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导管上皮鳞状上皮化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组织发生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6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映红 赵文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6例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光镜下对6例乳腺鳞状细胞癌作了描述,在组织病理学特征方面,有3例见到囊肿变化和末端导管鳞状细胞癌改变,并非由肿瘤中心坏死所致。结论:该肿瘤... 目的:研究乳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观察6例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光镜下对6例乳腺鳞状细胞癌作了描述,在组织病理学特征方面,有3例见到囊肿变化和末端导管鳞状细胞癌改变,并非由肿瘤中心坏死所致。结论:该肿瘤可能由导管上皮化生转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细胞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1985年第1期49-50,共2页
乳腺原发性纯鳞状细胞癌极罕见。28年间(1954-1982)我院经治4,291例乳腺癌中,有鳞癌3例,其中1例经电镜观察证实。本癌来自乳管,与皮肤及先前病变无关,需排除导管癌伴鳞状上皮化生。对本癌特征需进一步积累材料。
关键词 乳腺 原发 乳房 上皮化 浸润导管 细胞 囊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1和2在特应性皮炎患儿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4
作者 陈圆丹 高海媚 +4 位作者 许锦华 纪秀外 肖静 陈晓艺 钟连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A)是一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在多种鳞状细胞癌(SCC)中高表达,可作为SCC的血清学及组织学标志物,其血清水平检测常用于SCC的诊断、预后判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1-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CCA,尤其SCCA2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AD)等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过程[4]。本研究通过检测AD患儿血清SCCA1和SCCA2的水平,分析和探讨了其与AD病情严重程度、瘙痒严重程度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皮炎 细胞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相关放射抵抗机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卢妍蓓 李正娟 +1 位作者 雷蕾 罗晶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放射治疗是OSCC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原位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较常见,致死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肿瘤具有显著的放射抵抗,存活的癌细胞可表现出增殖、侵袭和迁移增强,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甚至获得癌干细胞表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通常称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信号组分广泛参与OSCC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的调控,已被证明与OSCC放射抵抗呈正相关;但其具体调控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本综述聚焦PI3K信号通路与OSCC的放射抵抗,从癌细胞、癌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三方面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讨论PI3K介导的放射抵抗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OSCC放疗敏感性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效的潜在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放射疗法 辐射耐受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功 孔繁荔 +1 位作者 顾军 于泽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229-1230,共2页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moma of the breast)是乳腺癌中罕见的类型,所占比例<1%。我院收治1例乳腺含鳞状细胞癌成分的化生性癌患者,本文探讨其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乳腺细胞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信 吕荣钊 +3 位作者 庞钊 何伟丽 洪嘉凡 蒋光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22,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一些乳腺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化生,但真正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却十分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一报道。
关键词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组织发生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8
作者 郑文豪 柯丹 +1 位作者 刁庆春 冯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3-375,共3页
报告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导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女,58岁。全身多发丘疹1个月。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粟米至米粒大红色丘疹,以头面颈为重,下唇见一外生性红色结节,头皮及耳前大部分丘疹融合成片,... 报告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导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女,58岁。全身多发丘疹1个月。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粟米至米粒大红色丘疹,以头面颈为重,下唇见一外生性红色结节,头皮及耳前大部分丘疹融合成片,呈桑椹样外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见分叶状肿瘤细胞团块,并可见较多血管腔,增生的血管及内皮细胞形态较规则,无异形。诊断: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哲 蒋爱梅 +2 位作者 王艳梅 段文晶 马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84-984,共1页
患者女,57岁。2010年因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收住本科。主诉发现右乳肿物5个月余,查体:有乳腺略大于左乳腺,无乳头凹陷,有乳腺外下内下象限及乳头后方中央区域可触及一约7cm×7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皮肤红肿,欠光滑,活动... 患者女,57岁。2010年因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收住本科。主诉发现右乳肿物5个月余,查体:有乳腺略大于左乳腺,无乳头凹陷,有乳腺外下内下象限及乳头后方中央区域可触及一约7cm×7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皮肤红肿,欠光滑,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楚,前端与皮肤粘连,无压痛,乳头表面破溃,挤压有少量血性溢液。左乳腺未触及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原发细胞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的超声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鄢磊 许翔 +3 位作者 叶小剑 王行富 陈晓宇 徐荣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观察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MCSC)的声像图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MCSC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CDFI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例MCSC病灶均为单发;最大径2.6~5.1cm;6例为... 目的观察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MCSC)的声像图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MCSC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CDFI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例MCSC病灶均为单发;最大径2.6~5.1cm;6例为混合回声,1例为低回声,6例病灶内均可见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7例形态均呈微小或小分叶状、边缘模糊。CDFI显示病灶实性部分有较丰富血流,4例为Ⅲ级血流信号,2例为Ⅱ级血流信号,1例为Ⅰ级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为高阻力动脉血流(阻力指数0.75~0.97)。术后病理大体标本示6例为囊实性,1例为实性,镜下病理5例表现为腺鳞癌,2例表现为纯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显示雌、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为阴性者(三阴乳腺癌)4例。结论 MCSC声像图特征为体积较大、囊实性混合回声、瘤体后方回声增强、实性回声内血供丰富且动脉阻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化生 细胞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涎腺鳞状细胞癌(附4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尉文华 李春智 +1 位作者 代慧珍 王贺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涎腺细胞 涎腺肿瘤 生物学特 病例报告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27例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史业辉 钱碧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69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3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病例。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27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肿物直径、颈淋巴结转移与否、术式、有否肉眼肿...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69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3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病例。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27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肿物直径、颈淋巴结转移与否、术式、有否肉眼肿瘤残余、放疗、化疗情况等参数,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Log-rank生存分布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通过变量逐步引入的方法进入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发病率低,恶性度高,手术方式和放疗是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建议采取甲状腺癌广泛切除术,术后局部足量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细胞 预后 广泛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军 余宏宇 +2 位作者 何金 刘惠敏 徐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原发肝肿瘤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1例
14
作者 鲁梦婕 吴冬梅 刘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891,共3页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助检查未见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病史,于2020年3月3日接受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并鼻内镜下鼻甲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细胞神经内分泌 内翻乳头 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药敏分析与初步临床应用
15
作者 陈霖 陈寅瑜 +3 位作者 李欣然 葛良玉 王守鹏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此模型对6种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顺铂、紫杉醇、5-FU、西妥昔单抗、阿培利司、Nutlin-3)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对其中4例活检患者参考实验结果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观察两个疗程后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10例OSCC类器官(成功率10/12,83.3%),均可稳定传代、扩增达4代以上,且与亲本肿瘤组织表现出高度一致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在药敏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个体化差异,4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肿瘤控制结果均达到部分缓解标准,与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高度还原了同源亲本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基于该模型的体外药敏实验与相应患者临床治疗反应一致,为建立个性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精准药物治疗新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源类器官 口腔细胞 体外药敏实验 精准治疗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8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兰智华 马昕 +1 位作者 曾庆彪 文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8-809,共2页
目的探讨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8例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中HCK、p40与p63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54.6岁,2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光... 目的探讨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8例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中HCK、p40与p63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平均年龄54.6岁,2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光镜下可见鳞状细胞癌细胞呈巢、团状分布,侵犯肾间质;其中7例见凝固性坏死;4例见肾门处纤维脂肪组织与淋巴结侵犯。免疫表型:8例HCK、p40与p63均阳性。结论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罕见,临床、影像学及大体标本检查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原发细胞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新军 魏兵 +3 位作者 步宏 张红英 陈卉娇 陈海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with squamous cell component,MCS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复习20例MCSC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巨检、组织学、免疫表型和预后特点。结果本组肿瘤中纯鳞... 目的探讨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carcinoma with squamous cell component,MCS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复习20例MCSC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巨检、组织学、免疫表型和预后特点。结果本组肿瘤中纯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6例、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13例、癌肉瘤1例。全组平均发病年龄52·4岁,多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SCC和ASC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0%和66·7%。巨检45%病例呈囊性。镜下角化型SCC2例、棘层松解型1例、角化与棘层松解混合型2例、角化与梭形细胞混合型1例。ASC中的SCC成分均为角化型,腺癌成分则为浸润性导管癌,仅1例混有少量黏液癌。1例癌肉瘤含有鳞癌、腺癌和软骨肉瘤成分。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病例的SCC成分均呈CK34βE12、CK5/6、CK14和p63阳性,ER、PR阴性。5例腺癌成分呈CK34βE12灶性阳性,各有1例腺癌成分灶性表达CK14和CK5/6。CK8阳性见于所有腺癌成分,仅1例SCC成分呈灶性阳性。SMA在本组肿瘤的腺鳞两种成分均呈阴性。结论MCSC以ASC最为常见,眼观呈囊性是其特点之一。SCC成分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存在不同程度变异。CK14、p63和CK8作为一种组合可能有助于SCC的鉴别诊断。规范诊断标准的大样本研究将会提供更有价值的临床病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化生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2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瑰琦 蒋文 +1 位作者 佘小伟 彭国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6-26,共1页
颌下腺原发性鳞癌临床上少见,相关报道较少。我们于2008年、2012年各收治1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文献,回顾性分析其特点,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原发细胞 颌下腺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凌燕 陈芬 +3 位作者 吴平凡 李羽 雷振革 陈林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IOSCC)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2~2018年)收治的PI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组...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IOSCC)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2~2018年)收治的PI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该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例PIOSCC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53.7岁(41~77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上颌骨8例,下颌骨13例。在随访期间,2例死于局部复发,5例死于远处转移,总生存率为66.7%。肿瘤大小、颈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是影响该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大于4 cm的肿瘤或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的PIOSCC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内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K-ras基因突变和HPV感染的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晶 何妙侠 +3 位作者 冯真 倪灿荣 郑建明 朱明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分析、HPV原位杂交检测、K-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镜下见典型鳞状细胞癌特点。免疫表型:HCK、p40阳性,CDX2、MUC2阴性,... 目的探讨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分析、HPV原位杂交检测、K-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镜下见典型鳞状细胞癌特点。免疫表型:HCK、p40阳性,CDX2、MUC2阴性,HPV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K-ras基因显示突变,BRAF基因为野生型。结论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极为少见,诊断时要严格把握诊断标准,应常规检测HPV及K-ras基因突变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 原发 K—ras HPV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