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规划设计与实施
1
作者 陈佳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4期94-96,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通过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乡村规划设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乡村发展、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通过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乡村规划设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乡村发展、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深入探讨乡村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规划设计 实施策略 资源整合 空间布局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文旅融合的乡村规划设计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文欣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2期36-38,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文旅融合作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与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农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乡村规划的作用,为乡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文首先对农文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文旅融合作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与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农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乡村规划的作用,为乡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文首先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解析,然后探讨了基于农文旅融合机制的乡村规划设计策略,最后结合江苏省城镇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对乡村规划设计实践方案的实施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进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文旅融合 乡村规划设计 策略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特征的提取与应用——以洛阳市洛宁县禹门河村为例
3
作者 丁毅柯 张鹰 《现代园艺》 2023年第8期85-88,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落开始向以服务业、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乡村转变,合理的乡村规划成为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工程。以洛阳市洛宁县禹门河村的地域性特征为基础,从显性、隐性地域特征中归纳一级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落开始向以服务业、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乡村转变,合理的乡村规划成为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工程。以洛阳市洛宁县禹门河村的地域性特征为基础,从显性、隐性地域特征中归纳一级地域性特征,继而从人文、自然、居民情感层面归纳二级地域特征,根据地域特征提出具体的乡村规划设计的策略。为传统乡村在转型的过程中保留村落地域性特征提供建设性意见,避免乡村规划设计脱离地域性规律,推进传统乡村实现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 地域性特征 现代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调查与规划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悦 《南方建筑》 2009年第4期29-31,共3页
为了增强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的全面认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尝试设置了"乡村调查与规划设计"的选修课程,以"村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勘察访谈与综合性规划设计训练。通过近年来的课程实践,... 为了增强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的全面认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尝试设置了"乡村调查与规划设计"的选修课程,以"村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勘察访谈与综合性规划设计训练。通过近年来的课程实践,逐步归纳出一整套相关的教学方法。该系列教学成果还成功完成了向实践项目的转化,并申报获得了第二届豪瑞全球可持续建筑大奖的亚太区金奖与全球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学 乡村调查 乡村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乡村居民散步行为的开放空间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中晓 王南希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5期71-76,共6页
文章通过对乡村居民在傍晚的自发性散步行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乡村开放空间村民散步行为及空间使用规律,探索促进散步行为的乡村开放空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道路硬质化、照明设施、公共活动空间数量3种建成环境因素对乡村居民散步行为... 文章通过对乡村居民在傍晚的自发性散步行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乡村开放空间村民散步行为及空间使用规律,探索促进散步行为的乡村开放空间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道路硬质化、照明设施、公共活动空间数量3种建成环境因素对乡村居民散步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不同景观类型的道路环境为居民提供多样的步行路线与体验。基于此,建议当前乡村空间规划设计应重视居民的休闲性体力活动,构建主动式健康干预的乡村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设计 开放空间 散步行为 环境特征 休闲性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电子沙盘的参与式乡村历史景观评估:以贵州省对门山村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晓彤 段进明 +2 位作者 宇林军 鲁永飞 王晓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03-1412,共10页
梳理乡村历史景观的变化规律可以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治理依据和路径。如何利用被当地村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挖掘其景观记忆和乡土知识,复原其乡村历史景观,并对其进行整体评估,至今存在研究方法和支撑手段的难点。本文以贵州省贞... 梳理乡村历史景观的变化规律可以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治理依据和路径。如何利用被当地村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挖掘其景观记忆和乡土知识,复原其乡村历史景观,并对其进行整体评估,至今存在研究方法和支撑手段的难点。本文以贵州省贞丰县对门山村为例,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电子沙盘工具,结合参与式乡村评估技术,由当地村民自主复原了1958年、1980年、1995年和2015年4个时期的历史景观。使用三维电子沙盘的分析工具对复原的历史景观进行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格局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历史景观客观评估数据的变化与本村导致景观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虽然1980年分田到户,但由于当地条件限制,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结构性变化,也使得村庄的景观没有明显变化。而1995年开始大范围种植烟草后,对门山村水田比例快速下降,现阶段基本和旱地比例持平。这也直接导致水田(湿地的一种类型)作为生态服务价值重要贡献者数量减少,整个范围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此外,由于近20年来,各类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的快速增加和均匀分布,使得景观多样性呈显著增长。可以认为,三维电子沙盘在本次对乡村历史景观调查中首次获得了较好的应用,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了以往规划者与当地村民信息交流和沟通过程不畅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 乡村历史景观 景观复原 三维电子沙盘 乡村规划和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