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整合探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欢欢
杨丽萍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68-72,共5页
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分配与农民利益分配出现严重的脱节,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利益整合问题,如各生态利益主...
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分配与农民利益分配出现严重的脱节,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利益整合问题,如各生态利益主体尚未充分认识到生态责任的重要性、城乡之间利益主体诉求表达受阻、城乡之间利益共享不得当等。该文将从各生态利益主体共同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健全生态利益诉求与表达体系、建设生态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城乡融合过程中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整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利益整合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价值意蕴、实践难点与体系创新
2
作者
董前程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2,共3页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相关治理“参与者”责任...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相关治理“参与者”责任欠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健全、数字科技创新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难点问题,应从地方政府切实担当“主导者”责任、发挥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参与作用、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规、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体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乡村
振兴
数字科技
美丽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评价研究
3
作者
李鸿雁
张兴华
付俊怡
《农业科学研究》
2021年第2期65-73,共9页
黄河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采用29个省区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黄河流域9省区进行效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采用29个省区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黄河流域9省区进行效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从平均治理效率来看,流域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226、0.627、0.341,均未实现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目标;从上中下游来看,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最高,上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低;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①在乡村生产环境治理方面,上、中游地区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对重污染企业进行管控,促使其进行技术转型升级以减少污染;下游地区面源污染严峻,要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发展有机农业,通过施用生物肥料、农药以及休耕等加快环境修复。②在乡村生活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推广乡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先进技术和新模式。③在乡村自然环境治理方面,上游地区要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对湿地、草地的保护,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中下游地区要集中精力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对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④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同合作,开放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实现乡村环境治理市场化、透明化、合法化、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
效率
B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任浩
《村委主任》
2022年第7期29-31,共3页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的关键一步,也是使乡村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乡村经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很多地方在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以...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的关键一步,也是使乡村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乡村经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很多地方在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以至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着农民普遍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乡村各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乡村主体参与积极性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工作、加大乡村各部门执法的监督工作、加强乡村各地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促进主体多元化等措施,以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环保意识
执法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突围路径——以G市S村为例
5
作者
黄玉莉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241-243,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以G市S村为例,分析S村当前面临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提出以嵌套制度体系为指导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以G市S村为例,分析S村当前面临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提出以嵌套制度体系为指导的突围路径,并从宪制规则完善治理体系、集体选择规则强化协同凝聚力、操作规则增强村民环保意识3个方面突破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突围路径
嵌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生态环境“微治理”的逻辑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赵国党
李慧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85,共6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乡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很多进展,但总体上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仍存在突出短板。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乡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很多进展,但总体上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仍存在突出短板。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乡村生态环境“微治理”遵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理念,着力构建与党和国家“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机制相耦合的“自下而上”的“微治理”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生态环境
“微
治理
”
要素构成
运行机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中心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冯晓灿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2期42-43,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乡村生态环境整治进程缓慢且效果不理想,治理主体和相关参与者问题显著,基层政府作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者”,暴露出“角色缺位”、“责任...
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乡村生态环境整治进程缓慢且效果不理想,治理主体和相关参与者问题显著,基层政府作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者”,暴露出“角色缺位”、“责任缺失”等问题,企业破坏环境问题严重,农民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有限。促进农村生态宜居需要长期有效的解决模式,不仅政府需要有效治理,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农民也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地方政府切实承担主导责任,地方企业承担生态保护社会责任,农民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非政府组织积极提升相应参与能力。本文主要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依托,梳理农村多元化治理现状,挖掘其存在原因,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手段,由此提出,怎样有效深入贯彻多元治理理论,推动多元治理模式,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各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治理
理论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人文-政治”互嵌:乡村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现代化转型
被引量:
2
8
作者
林莉
孙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
乡村社会是集生态价值、人文价值与政治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呈现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负面效应。从自然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反思乡村生态空间生产二重化、平庸化与行政化的现实困境,挖掘异化现象背...
乡村社会是集生态价值、人文价值与政治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呈现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负面效应。从自然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反思乡村生态空间生产二重化、平庸化与行政化的现实困境,挖掘异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机理,即由工具理性过剩、个体主体性异化、结构功能僵化等经典现代化理论逻辑偏差所引发的“人—自然”二元对立、“物质—精神”两难悖论及“行政—社会”嵌入困境。基于“生态—人文—政治”互嵌式治理框架,通过生态价值理性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复苏及乡村自治的重塑,来优化乡村生态治理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得以发展的乡村空间生产生态化、治理现代化方案。激发我国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与中华文明智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非
生态
化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整合探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欢欢
杨丽萍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68-72,共5页
文摘
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分配与农民利益分配出现严重的脱节,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利益整合问题,如各生态利益主体尚未充分认识到生态责任的重要性、城乡之间利益主体诉求表达受阻、城乡之间利益共享不得当等。该文将从各生态利益主体共同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健全生态利益诉求与表达体系、建设生态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城乡融合过程中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整合路径。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利益整合
路径
Key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terest integration
path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价值意蕴、实践难点与体系创新
2
作者
董前程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2,共3页
基金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课题“‘双碳’目标下海南自贸港生态治理体制机制研究”(编号:HNSK(JD)22-26)。
文摘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相关治理“参与者”责任欠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健全、数字科技创新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难点问题,应从地方政府切实担当“主导者”责任、发挥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参与作用、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规、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体系创新。
关键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乡村
振兴
数字科技
美丽
乡村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评价研究
3
作者
李鸿雁
张兴华
付俊怡
机构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宁夏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农业科学研究》
2021年第2期65-7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63030、71763024、71663041)
宁夏大学社科重大项目(SKZX2017004)
宁夏大学理论经济学一流学科项目(NXYLXK2017B04)。
文摘
黄河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采用29个省区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黄河流域9省区进行效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从平均治理效率来看,流域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226、0.627、0.341,均未实现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目标;从上中下游来看,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最高,上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低;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①在乡村生产环境治理方面,上、中游地区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对重污染企业进行管控,促使其进行技术转型升级以减少污染;下游地区面源污染严峻,要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发展有机农业,通过施用生物肥料、农药以及休耕等加快环境修复。②在乡村生活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推广乡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先进技术和新模式。③在乡村自然环境治理方面,上游地区要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对湿地、草地的保护,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中下游地区要集中精力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对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④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同合作,开放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实现乡村环境治理市场化、透明化、合法化、专业化。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
效率
BCC
Keywords
Yellow River Basi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governance efficiency
BCC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任浩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村委主任》
2022年第7期29-31,共3页
文摘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的关键一步,也是使乡村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乡村经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很多地方在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以至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着农民普遍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乡村各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乡村主体参与积极性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工作、加大乡村各部门执法的监督工作、加强乡村各地的基础性设施建设、促进主体多元化等措施,以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
关键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环保意识
执法工作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突围路径——以G市S村为例
5
作者
黄玉莉
机构
海南大学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241-243,共3页
文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以G市S村为例,分析S村当前面临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提出以嵌套制度体系为指导的突围路径,并从宪制规则完善治理体系、集体选择规则强化协同凝聚力、操作规则增强村民环保意识3个方面突破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
关键词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突围路径
嵌套制度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生态环境“微治理”的逻辑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赵国党
李慧
机构
许昌学院商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8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生态环境‘微治理’体系建构及政策引导机制研究”(19BJY046)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公众参与视角下河南省环境治理提升机制研究”(192400410090)。
文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推动乡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很多进展,但总体上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仍存在突出短板。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乡村生态环境“微治理”遵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理念,着力构建与党和国家“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机制相耦合的“自下而上”的“微治理”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关键词
乡村
生态环境
“微
治理
”
要素构成
运行机制
路径
Keywords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micro-governance"
constitution of factors
operation mechanism
path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中心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冯晓灿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2期42-43,共2页
文摘
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乡村生态环境整治进程缓慢且效果不理想,治理主体和相关参与者问题显著,基层政府作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者”,暴露出“角色缺位”、“责任缺失”等问题,企业破坏环境问题严重,农民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有限。促进农村生态宜居需要长期有效的解决模式,不仅政府需要有效治理,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农民也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地方政府切实承担主导责任,地方企业承担生态保护社会责任,农民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非政府组织积极提升相应参与能力。本文主要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依托,梳理农村多元化治理现状,挖掘其存在原因,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手段,由此提出,怎样有效深入贯彻多元治理理论,推动多元治理模式,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各类问题。
关键词
多中心
治理
理论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
模式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人文-政治”互嵌:乡村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现代化转型
被引量:
2
8
作者
林莉
孙璇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
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政府制度执行力的生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批准号20BZZ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乡村社会是集生态价值、人文价值与政治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呈现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负面效应。从自然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反思乡村生态空间生产二重化、平庸化与行政化的现实困境,挖掘异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机理,即由工具理性过剩、个体主体性异化、结构功能僵化等经典现代化理论逻辑偏差所引发的“人—自然”二元对立、“物质—精神”两难悖论及“行政—社会”嵌入困境。基于“生态—人文—政治”互嵌式治理框架,通过生态价值理性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复苏及乡村自治的重塑,来优化乡村生态治理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得以发展的乡村空间生产生态化、治理现代化方案。激发我国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与中华文明智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空间生产非
生态
化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
治理
Keywords
non-ecological rural spatial producti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ural governance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整合探析
何欢欢
杨丽萍
《智慧农业导刊》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价值意蕴、实践难点与体系创新
董前程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评价研究
李鸿雁
张兴华
付俊怡
《农业科学研究》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及路径研究
任浩
《村委主任》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突围路径——以G市S村为例
黄玉莉
《农业灾害研究》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乡村生态环境“微治理”的逻辑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赵国党
李慧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多中心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研究
冯晓灿
《农村农业农民》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生态-人文-政治”互嵌:乡村空间生产非生态化的现代化转型
林莉
孙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