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柔性治理的三重维度:权力、话语与技术 被引量:43
1
作者 胡卫卫 杜焱强 于水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8,共9页
乡村柔性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治理转型进一步深化的模式选择,其内在的价值性和创新性引领着公共治理的潮流。权力、话语和技术构成了乡村柔性治理的逻辑主线,权力维度表明乡村柔性治理的"国家在场... 乡村柔性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治理转型进一步深化的模式选择,其内在的价值性和创新性引领着公共治理的潮流。权力、话语和技术构成了乡村柔性治理的逻辑主线,权力维度表明乡村柔性治理的"国家在场",强调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话语维度表明乡村柔性治理的"主体在场",强调农民的话语权建构;技术维度表明乡村柔性治理的"工具在场",强调多元化的治理技术。乡村柔性治理的发展方向也应从强化基础性权力建设、建构农民"公共话语场"和实施智慧化治理技术三个方面展开,以期实现政社良性互动和村社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柔性治理 基础性权力 公共话语场 技术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文化和制度:乡村柔性治理的三维检视 被引量:15
2
作者 康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柔性治理因契合了乡土社会的运行逻辑,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理方式。通过空间、文化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检视,发现当前乡村柔性治理仍面临公共空间阙如、文化支撑式微、制度环境缺失等问题。搭建乡村柔性治理的物理空间和... 柔性治理因契合了乡土社会的运行逻辑,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理方式。通过空间、文化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检视,发现当前乡村柔性治理仍面临公共空间阙如、文化支撑式微、制度环境缺失等问题。搭建乡村柔性治理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重建乡土文化价值认同、融合乡村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是推动柔性治理有效运转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柔性治理 公共空间 乡土文化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贫困村庄柔性治理的发生逻辑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卫卫 于水 杨杨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1-378,共8页
资源型贫困村庄治理是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式选择影响到精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以资源型P村的贫困治理为研究个案,通过“解刨麻雀”的方式系统阐述乡村刚性治理模式和资源“挤压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为乡村柔性治理的... 资源型贫困村庄治理是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式选择影响到精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以资源型P村的贫困治理为研究个案,通过“解刨麻雀”的方式系统阐述乡村刚性治理模式和资源“挤压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为乡村柔性治理的学术出场提供学理辩护。精英俘获与资本掠夺、供需脱节与项目孤岛、内源式微与扶贫致贫、法治弱化与职业倦怠等“治理型贫困”问题的发生构成乡村刚性治理失灵的现实形态,乡村柔性治理因其内在价值的前瞻性成为化解资源型贫困村庄刚性治理失灵的策略选择。以政治系统论为理论分析工具,尝试建构乡村柔性治理的政治系统结构模型并以“内生性培育”为切入点探讨资源型贫困村庄治理模式转换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乡村发展中“资源诅咒”和“治理失灵”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贫困村庄 刚性治理 乡村柔性治理 基层治理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