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正交试验优选盐酸乙醇回流法提取麻黄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绍轩 李勇 +4 位作者 黄青 王学农 邱雪 于硕 张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8-760,共3页
关键词 盐酸乙醇回流法 麻黄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乙醇回流法从丁公藤中提取东莨菪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明珠 李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3-483,共1页
用乙醇回流法从丁公藤中提取东莨菪素刘明珠,李玲东莨菪素(Scopletin)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已证明具有消肿、抗炎及镇痛作用[1]。从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中提取分离东莨菪素,传统方... 用乙醇回流法从丁公藤中提取东莨菪素刘明珠,李玲东莨菪素(Scopletin)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已证明具有消肿、抗炎及镇痛作用[1]。从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中提取分离东莨菪素,传统方法用水煮后乙醇沉淀法[1]和乙醇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素 丁公藤 乙醇回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萃取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大高良姜中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成梅 王芳 +3 位作者 李俶 梁瑞红 刘伟 杨珊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2-295,共4页
本实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高良姜的有效成分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通过硅胶柱纯化前后TLC图谱、HPLC图谱、有效成分ACA的含量及萃取物的物理指标为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结果表明:CO2-SFE提... 本实验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高良姜的有效成分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通过硅胶柱纯化前后TLC图谱、HPLC图谱、有效成分ACA的含量及萃取物的物理指标为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结果表明:CO2-SFE提取物所含杂质较少,萃取的挥发油中ACA的含量达72.11%。CO2-SFE法得到ACA的净含量是乙醇回流法的5.6倍。用CO2-SFE提取大高良姜中的ACA明显优于乙醇回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 乙醇回流法 A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中药水煎法与乙醇回流提取法体外抑菌试验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南苹瑶 蔡紫璇 +3 位作者 周思嘉 杨胜 吴小雪 王小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2,共3页
为将水煎法和乙醇回流法对醋五味子等15种中药进行提取,通过琼脂打洞法比较体外抑菌效果研究。试验选用15种中药(醋五味子、千里光、石榴皮、地榆、石菖蒲、吴茱萸、秦皮、姜厚朴、白头翁、升麻、忍冬花、马齿苋、葛根、大青叶、鱼腥草)... 为将水煎法和乙醇回流法对醋五味子等15种中药进行提取,通过琼脂打洞法比较体外抑菌效果研究。试验选用15种中药(醋五味子、千里光、石榴皮、地榆、石菖蒲、吴茱萸、秦皮、姜厚朴、白头翁、升麻、忍冬花、马齿苋、葛根、大青叶、鱼腥草),分别采用水煎法和乙醇回流法提取制备出生药浓度为1 g/mL,以琼脂打洞法测定不同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水煎法除地榆、千里光、忍冬花、石榴皮、醋五味子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外,其余中药对大肠杆菌均表现为不敏感,所测得平均抑菌圈大小分别为7.33 mm、10.67 mm、8.83 mm、6.5 mm、16.17 mm;乙醇回流提取法中醋五味子、石榴皮、大青叶和千里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所测得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33 mm、11.67 mm、8.33 mm和6.67 mm,其余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表现为不敏感。说明同一种中药分别通过水煎法和乙醇回流提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同,15种不同中药通过同一种方法提取对大肠杆菌抑菌程度不同,选用中药最优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来全面有效地发挥中药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水煎 乙醇回流法 体外抑菌试验 琼脂打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回流提取丁香酚的新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宏波 洪波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建立由丁香花蕾提取丁香酚的新方法乙醇回流法 ,使丁香酚的实验收率由水蒸汽蒸馏法的 5.0 %提高到 1 0 .3% .考察影响丁香酚收率的因素 .
关键词 紫丁香 乙醇回流法 丁香酚 提取工艺 香料 水蒸汽蒸馏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乙醇回流提取的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冠明 朱丽琴 +1 位作者 余土元 阕志辉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3期75-76,91,共3页
采用L9(3)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乙醇回流法提取金银花花蕾和叶片中绿原酸的温度、乙醇浓度、溶剂倍数和提取时间四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金银花花蕾中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溶剂为12倍量,提取时间为0.5小... 采用L9(3)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乙醇回流法提取金银花花蕾和叶片中绿原酸的温度、乙醇浓度、溶剂倍数和提取时间四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金银花花蕾中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溶剂为12倍量,提取时间为0.5小时;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溶剂倍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叶片中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80%,溶剂为10倍量,提取时间为1小时;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温度>提取时间>溶剂倍数>乙醇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乙醇回流提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回流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工艺优化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梦 申晓芮 +3 位作者 林龙慧美 冯玉鑫 陈晓赟 李振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第8期63-65,71,共4页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90min,料液...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70℃,在该最佳条件下,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率为7.74%,当质量浓度为30 g/m L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92.45%,表现出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乙醇回流提取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种子皂苷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焕琴 徐雪风 +3 位作者 杨宏伟 沈宝云 胡静 李朝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16-221,227,共7页
目的:比较藜麦种子皂苷的不同提取方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甲醇回流法和乙醇回流法三种不同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和料液比。结果:藜麦种子皂苷提取的... 目的:比较藜麦种子皂苷的不同提取方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甲醇回流法和乙醇回流法三种不同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和料液比。结果:藜麦种子皂苷提取的最佳方法为超声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为在60℃温度,90%乙醇浓度,1∶15 g/m L的料液比条件下提取1 h,在此条件下皂苷含量为5.06 mg/g。结论:超声提取法适宜提取藜麦种子皂苷,该研究可为藜麦种子皂苷的提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皂苷 正交实验 超声提取 甲醇回流 乙醇回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柚皮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婵 丁玲 +2 位作者 彭宏 林叶 郑敬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75-78,共4页
比较了柚皮总黄酮的超声波强化提取与乙醇回流法对柚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强化提取率是乙醇回流法的1.5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强化提取柚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 比较了柚皮总黄酮的超声波强化提取与乙醇回流法对柚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强化提取率是乙醇回流法的1.5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强化提取柚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超声波功率为240 W的条件下提取2 h,柚皮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 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乙醇回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羽毛粉碱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香信 颜孙安 +2 位作者 钱爱萍 姚清华 宋永康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09-416,共8页
通过比较乙醇回流法、水提取法、稀盐酸法提取羽毛粉碱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并对这些游离氨基酸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探讨运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一种测定羽毛粉碱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检测结果表明,采用pH值3~4、80%乙醇、90℃... 通过比较乙醇回流法、水提取法、稀盐酸法提取羽毛粉碱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并对这些游离氨基酸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探讨运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一种测定羽毛粉碱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检测结果表明,采用pH值3~4、80%乙醇、90℃水浴的乙醇回流法提取羽毛粉碱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能够分离检测羽毛碱解液中18种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较其他2种方法分别高出4.5、5.4倍。与其他2种方法比较,该方法所检测出的氨基酸含量均较高,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羽毛粉碱解液中游离态氨基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回流法 水提取 稀盐酸 游离氨基酸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提取胜红蓟总黄酮的比较
11
作者 林泽燕 吴甘茶 《福建热作科技》 2018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分别用乙醇回流法和冷浸法提取胜红蓟黄酮类物质,以芦丁为对照作标准曲线,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考察提取的胜红蓟总黄酮的量,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冷浸法A2B3C1D2,即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24 h,提取次数为1次,... 采用正交设计法分别用乙醇回流法和冷浸法提取胜红蓟黄酮类物质,以芦丁为对照作标准曲线,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考察提取的胜红蓟总黄酮的量,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冷浸法A2B3C1D2,即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24 h,提取次数为1次,料液比为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胜红蓟 总黄酮 乙醇回流法 乙醇冷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松针儿茶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治平 刘刚 +4 位作者 刘玉玲 何小珍 尹松 饶志威 李元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20-421,424,共3页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马尾松松针儿茶素,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对儿茶素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10(g∶mL),儿茶素得率为0.038%。
关键词 马尾松松针 儿茶素 乙醇回流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丽明 张勇 +1 位作者 林国卫 王艾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344-4347,共4页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葛根(Radix Puerariae)渣中提取葛根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的葛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的乙醇回流法提取葛根多糖的工艺条件为回流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75%...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葛根(Radix Puerariae)渣中提取葛根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的葛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的乙醇回流法提取葛根多糖的工艺条件为回流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40(m∶V,g/mL)、回流温度95℃,葛根多糖提取率为1.209%。提取的葛根多糖对O2-.和H2O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浓度为200 mg/L时,其对O2-.和H2O2的清除率分别为18.52%和1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Radix Puerariae)渣 多糖 乙醇回流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树国 何润兰 +4 位作者 邱璐 李国树 李天星 杨海艳 梁晓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建立了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以料液比(A)、乙醇浓度(B)、超声波处理时间(C)和超声波处理温度(D)为影响因素,以桔梗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 建立了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以料液比(A)、乙醇浓度(B)、超声波处理时间(C)和超声波处理温度(D)为影响因素,以桔梗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乙醇回流提取桔梗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A3B3C2D1,即料液比1∶20、乙醇浓度80%、超声温度40℃、处理50 m in,后在70℃的水浴锅中回流1 h,桔梗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488%。超声波乙醇回流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总黄酮 正交试验 超声波乙醇回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39
15
作者 肖文平 李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75-21676,21694,共3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方法并测定了不同花期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金银花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探讨了不同开花时期金银花中绿... [目的]研究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方法并测定了不同花期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金银花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探讨了不同开花时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结果]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905 mg/ml,含量为3.81%,而以超声提取法提取的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306 mg/ml,含量为2.61%,故乙醇回流法比超声提取法提取率更高一些;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全开金银花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167 7 mg/ml,含量为0.34%,而以乙醇回流法提取的花苞原液中绿原酸浓度为0.260 1 mg/ml,含量为0.52%,故花苞中的绿原酸含量要高一些。[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迅捷,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绿原酸 乙醇回流法 超声提取 紫外分光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薛东芳 陈彪 胡宇莉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用量、酶解时间作为自变量,以橙皮苷收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橙皮苷提...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用量、酶解时间作为自变量,以橙皮苷收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橙皮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该酶解辅助提取条件。优选得到橙皮苷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5.0、酶用量8.9 mg/g、酶解时间47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纤维酶辅助提取橙皮苷的收率为5.24 mg/g,与理论预测值(5.26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橙皮苷 纤维素酶 乙醇回流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炳奇 陈韩英 +1 位作者 刘红 张艳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用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乙醇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苷类化合物,并进行初步分离,测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醇提法所得产品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为72.2%;乙醇回流法次之,为64.3%;超声水提法最低,为62.8%。在该实验中,最佳提取方案是在4... 用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乙醇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苷类化合物,并进行初步分离,测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醇提法所得产品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为72.2%;乙醇回流法次之,为64.3%;超声水提法最低,为62.8%。在该实验中,最佳提取方案是在40℃条件下,7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溶剂用量依次为药品用量的13倍、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提取 分离 含量测定 超声醇提 超声水提 乙醇回流法 苷类化合物 黄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类提取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钰 王化宇 +1 位作者 孟美 张炜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0,共3页
本试验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丹参中酮类提取物,以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丹参酮类提取物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于药材量的70%乙醇,提取1次,提取时间0.5 h。
关键词 丹参酮类提取物 乙醇回流法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角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会端 王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3期9612-9614,9674,共4页
[目的]优选酸角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对其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酸角叶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确定总黄酮提取的较佳试验条件,并对总黄酮的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确定... [目的]优选酸角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对其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酸角叶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确定总黄酮提取的较佳试验条件,并对总黄酮的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确定酸角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30(W/V,g/ml,下同),回流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2.5 h;在此条件下,酸角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83%。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对比试验表明,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提取液中总黄酮>芦丁>BHT。[结论]该方法优选了酸角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测定条件,并发现其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角叶 总黄酮 乙醇回流法 清除效果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乐片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0
作者 郑旭东 胡浩斌 张克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24-825,827,共3页
通过乙醇-水(70+30)溶液回流法提取,以淫羊藿苷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年乐片中总黄酮含量。试验表明:淫羊藿苷在2.19~25.92mg·L^(-1)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8.6%,相对标准偏差(n=5)为0.53%。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 乙醇回流法 总黄酮 淫羊藿苷 更年乐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