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源性抗-HBs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魏素花 武巧珍 +1 位作者 胡娅莉 叶晓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母源性抗-HBs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抗体应答的影响。方法定量检测43例抗-HBs阳性和29例抗-HBs阴性孕妇分娩前及其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第2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2.5个月的抗-HBs水平。结果43例抗-HBs阳性母亲所生新... 目的了解母源性抗-HBs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抗体应答的影响。方法定量检测43例抗-HBs阳性和29例抗-HBs阴性孕妇分娩前及其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第2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2.5个月的抗-HBs水平。结果43例抗-HBs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脐血抗-HBs均阳性,其抗体水平与母体高度正相关(r=0.98,P<0.01),1月龄时仍有42例股静脉血抗体阳性;29例抗-HBs阴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和1月龄时抗-HBs均阴性。第2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2.5个月,两组儿童抗-HBs阳性率均为100%,但母源性抗体阴性组平均抗-HBs活性浓度为163mIU/ml,明显高于母源性抗体阳性组的94mIU/ml(P<0.01);母源性抗-HBs大于1000mIU/ml的5名婴儿中,3名在接种第2针疫苗后没有产生主动抗体应答。结论母源性抗-HBs可抑制乙型肝炎疫苗前两针接种后的抗体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源性抗体 -hbs 乙型肝炎疫苗 应答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位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新铭 李文琦 +5 位作者 李益民 阎伟 高鸿瑞 谢溱 蔡玲民 彭学芳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报告获得28株分泌抗HBsA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均为抗HBsAg“a”决定簇抗体。产生鼠IgM抗体的有一个细胞系;IgG1 18个系;IgG 2a 1个系;IgG 2b 6个系;IgG 3两个系。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法测定了其中24种McAb的交互抑制现象。24... 本文报告获得28株分泌抗HBsA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均为抗HBsAg“a”决定簇抗体。产生鼠IgM抗体的有一个细胞系;IgG1 18个系;IgG 2a 1个系;IgG 2b 6个系;IgG 3两个系。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法测定了其中24种McAb的交互抑制现象。24种McAb可分为10个不同的抑制群。并对这种简单易行的位阻分析方法在实用中的价值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单克隆抗体 HBSAG 杂交瘤细胞系 IgM抗体 血凝抑制法 IgG MeAb McAb 决定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关红琼 蔡喜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分娩的1100 例产妇抽取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母亲HBsAg 阳性合并HBeAg 阳性新生儿脐血HBsAg 阳性明显高于母亲单项HBsAg...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分娩的1100 例产妇抽取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母亲HBsAg 阳性合并HBeAg 阳性新生儿脐血HBsAg 阳性明显高于母亲单项HBsAg 阳性(P< 0.01),母亲抗-HBs 阳性新生儿脐血97.5% 抗-HBs 阳性。结论:母亲HBsAg、HBeAg 阳性对胎儿威胁最大,胎儿能从母体获得抗-H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体获得性宫内感染 -hbs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山羊抗血清中HBsAg双功能抗体的观察
4
作者 吕新法 郭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在用纯HBsAg免疫山羊而产生的抗血清中,发现存在一种既能同HBsAg反应又能同时同正常人血清中某一成分起反应的微量的特殊抗体。验证试验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特殊抗体是一种双功能抗体。同这种双功能抗体起反应的正常人血清成... 在用纯HBsAg免疫山羊而产生的抗血清中,发现存在一种既能同HBsAg反应又能同时同正常人血清中某一成分起反应的微量的特殊抗体。验证试验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特殊抗体是一种双功能抗体。同这种双功能抗体起反应的正常人血清成分可能是α_1-抗胰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 双功能抗体 α_1-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疗规范(2019版)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钢 药晨 +2 位作者 石炳毅 孙丽莹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感染病学专家,从流行病学、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诊断、SOT术后HB...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感染病学专家,从流行病学、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诊断、SOT术后HBV再感染或新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帮助器官移植工作者规范和优化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原(HBsAg) 乙型肝炎核心原(HBc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乙型肝炎e原(HBeAg) 乙型肝炎e抗体(-h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利华 周誓红 +2 位作者 孙文伟 谢文兵 赵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01-1604,共4页
通过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 4 ,7 二氯磺基苯 1,10菲罗啉 2 ,9 二羧酸标记抗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IgG实验 ,对于BCPDA标记蛋白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PDA在相对温和条件下能与蛋白质反应 ,反应后蛋白... 通过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 4 ,7 二氯磺基苯 1,10菲罗啉 2 ,9 二羧酸标记抗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IgG实验 ,对于BCPDA标记蛋白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PDA在相对温和条件下能与蛋白质反应 ,反应后蛋白质的相对生物活性高于 78% ,标记比为 2 3~ 5 5 ,蛋白回收率达6 0 %以上。在一定条件下与铕离子形成稳定的BCPDA Eu3 + (HBsAb)IgG标记物。利用自建的分析方法 ,测定了标记过程的有关参数。并对标记物的某些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铕标记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4 7.二氯磺基苯-1 10菲罗啉-2 9-二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