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抗原的关系
1
作者 应越英 张月娥 +2 位作者 翟为溶 马谨谕 胡锡琪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0年第4期241-246,321-322,共8页
乙型肝炎抗原(HBAg)的发现不仅为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也给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关键词 肝细胞不典型增生 地衣红 阳性率 肝细胞癌 肝癌细胞 乙型肝炎抗原 澳大利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的检测
2
作者 曹韵贞 林芷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近年来,乙型肝炎抗原、抗体(HBsAg、RBsAb、HBcAb)已作为研究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1,2],特别是Macnab报道体外传代的人肝癌细胞株可以产生HBsAg.
关键词 肝癌患者 肝炎 HBEAB 肝疾病 澳大利亚抗原 乙型肝炎抗原 HBCAB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SAB 抗体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验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方法学关联及效能分析
3
作者 汪海霞 张舒林 +4 位作者 赵莹莹 冯扬帆 杜伟鹏 梁靖宜 李佳蔚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2-1776,1781,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在临床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之间存在的关联及检测效能分析,进而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读,使临床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临床科室(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在临床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之间存在的关联及检测效能分析,进而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读,使临床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临床科室(感染肝病科为主)送检的筛查、疑似及确诊HBV感染患者标本100425例,检测方法学为HBsAg定量(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定性(金标法)、半定量(ELISA法)和高灵敏HBV-DNA(RT-PCR法),分析各方法学之间的优劣及密切程度。罗氏HBsAg两套检测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方法。HBsAg效能分析采用Cut/Off值设定和检出限验证,进而分析假阳性和假阴性报告模型的分布。结果:低浓度和中浓度HBsAg的检测结果在电化学发光半定量法与ELISA法之间有相关性。ELISA法检测HBsAg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仍具有检测优势,与国内外HBsAg定量检测系统相比无显著差异。依据CNAS-GL038文件进行性能验证显示,本实验室ELISA法检测HBsAg计算所得HBsAg最低检出限至0.1U/ml,ROC曲线设定Cut/Off值=0.105时,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86)。以罗氏电化学发光半定量检测和患者病史为依据,ELISA法检测HBsAg假阳性的发生例数在乙肝五项常见报告模型中,以单独HBsAg阳性出现的频次最高,HBsAg在OD值小于0.5区间内出现假阳性频次最高。在ELISA法检测HBsAg报告阴性结果中,随着OD值由0.01到0.10逐渐增大,假阴性结果发生例数随之增多。罗氏Elecsys HBsAgⅡquantⅡ和Elecsys HBsAgⅡ两套检测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倍数约为1/0.18。在ElecsysHBsAgⅡquantⅡ检测系统下,HBsAg待测标本经400倍稀释后的检测结果与原倍检测结果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判定系数R^(2)=0.9938。结论:HBsAg多检测系统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密切联系,且ELISA法检测HBsAg可以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方法学 效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新药:聚焦反义寡核苷酸和小干扰RNA
4
作者 梁携儿 刘智泓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在乙型肝炎治疗领域,现有的核苷(酸)类似物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在功能性治愈方面的疗效较为有限。最近,反义寡核苷酸与小干扰RNA等小核酸药物以全新的作用机制和令人瞩目的早期临床研究疗效,为乙型肝炎的功能性治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在乙型肝炎治疗领域,现有的核苷(酸)类似物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在功能性治愈方面的疗效较为有限。最近,反义寡核苷酸与小干扰RNA等小核酸药物以全新的作用机制和令人瞩目的早期临床研究疗效,为乙型肝炎的功能性治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反义寡核苷酸和小干扰RNA等小核酸药物可降低HBsAg水平甚至HBsAg转阴。随着HBsAg的减少,可能部分恢复机体的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可能将单纯的HBsAg清除进一步转化为减少乙型肝炎相关肝脏事件等具有临床价值的硬终点。紧密结合新药背景下HBsAg的动态变化轨迹,进一步优化联合治疗的策略与方案,有望将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转化为提升患者生存率及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寡核苷酸类 反义 RNA 小分子干扰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功能性治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清除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巧霞 蒋雪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2-468,共7页
近年来,随着各种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及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疫苗和母婴阻断的广泛普及,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防治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3.8%,约有150万新发HBV感染者,2.96亿慢... 近年来,随着各种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及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疫苗和母婴阻断的广泛普及,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防治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3.8%,约有150万新发HBV感染者,2.96亿慢性感染者,82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1],HBV感染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研究也表明HBsAg清除后持久性佳,复发率低,乙肝相关不良事件(肝癌、失代偿肝硬化、肝移植和/或死亡)发生率也显著下降[2],并且HBsAg清除是CHB患者最接近临床治愈[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伴或不伴有抗-HBs阳转、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肝组织病变轻微或无病变]的一个指标。而寻找有利于HBsAg清除的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宿主、病毒、治疗方案等角度对与HBsAg清除有关的相关因素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离完全治愈还有多远?
6
作者 高娜 高志良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功能性治愈是目前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的理想抗病毒治疗终点,其外周血HBsAg清除及HBV DNA检测不到并维持24周以上,标志着HBV感染的消退。然而,针对HBsAg清除后的肝内HBV标志物特点尚未有系统性描述。本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最... 功能性治愈是目前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的理想抗病毒治疗终点,其外周血HBsAg清除及HBV DNA检测不到并维持24周以上,标志着HBV感染的消退。然而,针对HBsAg清除后的肝内HBV标志物特点尚未有系统性描述。本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最新定义、血清HBsAg清除后的肝内病毒学标志物特征、血清HBsAg高敏检测意义及低水平HBsAg是否需要治疗等问题等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功能性治愈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DNA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与金属硫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陆荫英 王琳 +4 位作者 刘妍 李克 成军 张玲霞 李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HBcAg)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寻找防治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有效方法。应用改进的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HBcAg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细胞AH10 9后 ,与含肝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双杂交 ,经营养...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HBcAg)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寻找防治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有效方法。应用改进的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HBcAg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细胞AH10 9后 ,与含肝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双杂交 ,经营养缺陷培养基(SD/ Trp Leu His Ade)及X gal双重筛选 ,获得真阳性菌落 16个 ,PCR扩增出靶基因 ,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现其中含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菌落有 2个。进一步用网织红细胞裂解物体外翻译、蛋白间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 ,金属硫蛋白与HBcAg间有确切的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金属硫蛋白 双杂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宇飞 王波 +3 位作者 孙国栋 蒲中枢 闫永平 王安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现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武威市2010—2014年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经社区健康体检筛选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HBs Ag阳性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社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现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武威市2010—2014年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经社区健康体检筛选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HBs Ag阳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以及治疗情况。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HBs 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 Ab)等血清学指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转肽酶(GGT)、清蛋白(AL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等生化指标。结果本研究获得由社区健康体检筛选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HBs Ag阳性者3 678例。HBs Ag阳性者血清学共有14种组合模式,HBs Ag、HBe Ab、HBc Ab阳性模式(模式1)占69.06%(2 540/3 678),HBs Ag、HBc Ab阳性模式(模式2)占13.30%(489/3 678),HBs Ag、HBe Ag、HBc Ab阳性模式(模式3)占11.56%(425/3 678)。不同主要血清学模式的HBs Ag阳性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体质指数及乙型肝炎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阳性者ALT、AST水平高于HBe Ag阴性者,GGT、ALB水平低于HBe Ag阴性者(P<0.05)。ALT水平≤2或>2倍参考范围上限者中,HBe Ag阳性与阴性者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及因乙型肝炎住院治疗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威市社区HBs Ag阳性人群血清学以HBs Ag、HBe Ab、HBc Ab阳性模式为主,HBe Ag阳性与阴性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社区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比率变化及与e抗原消失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春辉 杨斌 +1 位作者 陈黎明 张纪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Treg/Th17)与血清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消失的关系。方法在应用ETV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的比率(Treg/Th17)与血清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消失的关系。方法在应用ETV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特异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以及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频数。结果与HBV-DNA及Treg细胞频数的下降相对应,所有患者表现为Th17细胞频数的快速增加,以及HBcAg特异性刺激条件下IL-17分泌的下降。治疗引起的HBV复制抑制能够导致Treg/Th17比率的明显下降。第4周时的Treg/Th17比率下降和其后血清HBeAg的消失关系密切。结论病毒复制的抑制不仅减轻Th17细胞的活动而且能够快速降低Treg/Th17比率。第4周时的Treg/Th17比率有望成为预测ETV治疗慢性HBV感染患者有效性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E抗原 调节性T淋巴细胞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增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小鼠的抗体产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艳春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合成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 (CpGODN)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rHBsAg)及乙型肝炎疫苗增强小鼠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效应。方法 :采用非纯系 (Km)及纯系 (Balb c)小鼠作为免疫对象 ,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 2次 ,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 目的 :探讨合成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 (CpGODN)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rHBsAg)及乙型肝炎疫苗增强小鼠特异性抗体产生的效应。方法 :采用非纯系 (Km)及纯系 (Balb c)小鼠作为免疫对象 ,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 2次 ,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效价。结果 :加CpGODN组 ,其抗 HBs效价均较单独注射rHBsAg和疫苗组明显增高 ,持续时间长 ,且纯系鼠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非纯系鼠。结论 :CpGODN对小鼠抗 HBs产生具有增强作用 ,且与疫苗中的铝佐剂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疫苗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乙型肝炎病毒变异s基因的表达及其抗原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葛军辉 张乐之 +5 位作者 姚玉成 刘会敏 王新民 余宏宇 何金 胡以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567,574,共4页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 (HBV)变异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研究变异所致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免疫学性状的改变。方法 利用DraⅢ和XhoⅠ双酶切含有突变位点的HBVDNA 1.2拷贝的质粒P3.8Ⅱ ,获得 90 4bp带有突变点的HBV S基因片段。将其置...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 (HBV)变异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研究变异所致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免疫学性状的改变。方法 利用DraⅢ和XhoⅠ双酶切含有突变位点的HBVDNA 1.2拷贝的质粒P3.8Ⅱ ,获得 90 4bp带有突变点的HBV S基因片段。将其置换含有HBVDNA(adr亚型 )S和S2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 pCMV S2 .S的相应片段 ,从而构建s基因nt5 87G→A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 pCMV S2 .S +14 5R ;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 ,以获得分泌变异型HBsAg的细胞系。利用EIA及细胞免疫染色法 ,探讨变异抗原与抗 HBs结合力的变化。结果 构建了HBsAg的第 14 5位甘氨酸→精氨酸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第 3天 ,培养上清中用EIA检测HBsAg呈阳性 ,A值随时间延长而上升 ,但变异型的A值明显低于野生型。变异型与野生型HBsAg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均有部分细胞呈阳性 ,但差别不显著。结论 HBsAg第 14 5位甘氨酸→精氨酸的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能够与抗 HBs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S基因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变异 真核表达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与金属硫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荫英 王琳 +4 位作者 刘妍 李克 成军 张玲霞 李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1-453,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被认为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免疫耐受 ,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有关。为探讨HBeAg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寻找防治HBV感染的有效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 3构建HBeAg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细胞AH10 9后 ,与...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被认为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免疫耐受 ,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有关。为探讨HBeAg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寻找防治HBV感染的有效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 3构建HBeAg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细胞AH10 9后 ,与含肝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双杂交 ,在营养缺陷培养基 (SD/ Trp Leu His Ade)上及X α 半乳糖苷酶 (X α gal)蓝白斑双重筛选与肝细胞蛋白结合的蛋白 ,结果获得真阳性菌落 39个 ,提取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现其中含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菌落有 3个。进一步用网织红细胞裂解物体外翻译、蛋白间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 ,金属硫蛋白与HBeAg间有确切的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金属硫蛋白 相互作用 研究 双杂交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屠宰猪肝脏中人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江城 佘锐萍 +6 位作者 林剑波 王彩虹 呼格吉乐图 王传武 刘玉如 彭开松 胡艳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屠宰猪 乙型肝炎病毒 阳性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肝脏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C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e抗原状态及甲胎蛋白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劼 王程 +2 位作者 张琪 郭亚兵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68-17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e抗原状态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25例,研究血清e抗原状态及血清AFP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3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 目的探讨血清e抗原状态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25例,研究血清e抗原状态及血清AFP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3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HBeAg阳性168例(51.7%),HBeAg阴性157例(48.3%)。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两组间男女构成比、平均总胆红素峰值及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谷值均无显著差异;HBeAg阴性组平均年龄及肝硬化比例均显著高于HBeAg阳性组(P值均<0.001);HBeAg阴性组好转率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0.05)。在168例HBeAg阳性与157例HBeAg阴性病人中,均显示随着血清AFP的升高,其好转率亦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0.001、0.05)。结论HBeAg阴性重型乙型肝炎较HBeAg阳性者预后差;不管HBeAg状态如何,血清AFP水平越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重型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融合基因Aβ-HBcAg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改丰 胡海涛 +2 位作者 刘中华 王全颖 杨广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构建 β 淀粉样肽 ( β amyloidpeptide ,Aβ)与乙肝核心抗原 (HBcAg)融合基因Aβ HBcAg的原核表达载体 pBV2 2 0 /Aβ HBcAg ,为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和制备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非对称互补引物 /模板法 ,制备两端含... 目的 构建 β 淀粉样肽 ( β amyloidpeptide ,Aβ)与乙肝核心抗原 (HBcAg)融合基因Aβ HBcAg的原核表达载体 pBV2 2 0 /Aβ HBcAg ,为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和制备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非对称互补引物 /模板法 ,制备两端含有酶切位点的Aβ1- 42肽的cDNA ,将其连接到删除了Pre C区的HBcAg亚型ayw基因的N端组成融合基因Aβ HBcAg ,再将该融合基因亚克隆于载体 pBV2 2 0 ,构建为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 /Aβ HBcAg。 结果 经DNA测序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等方法证实已成功地将Aβ1- 42cDNA重组到HBVcore的N端 ,并将融合基因亚克隆于 pBV2 2 0内。 结论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pBV2 2 0 /Aβ HB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肽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T7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兵 马晓宇 +1 位作者 李响 罗恩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构建T7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从抗-HBs阳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1条链,PCR分别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经重叠延伸拼接(SOE)PCR组成scFv基因,并... 构建T7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从抗-HBs阳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1条链,PCR分别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经重叠延伸拼接(SOE)PCR组成scFv基因,并将其与T7噬菌体载体的2个臂相连接。体外包装后,在宿主菌BLT5403中,扩增重组噬菌体抗体库。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酶免疫实验检测抗体活性。所建抗体库库容为1.53×107,扩增后初级库滴度为2.42×1010pfu/mL。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选后抗体出现特异性富集,经酶免疫实验鉴定,得到2株与HBsAg抗原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抗体,成功构建了抗HBsAg蛋白T7噬菌体抗体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SCFV T7噬菌体抗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乙型肝炎病毒DNA高滴度复制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肝癌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绅 刘维新 任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6-857,共2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HBV感染最重要的指标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当HBV复制时常伴随乙型肝炎e抗原或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本文报道了1例HBs Ag阴性、HBV DNA仍高滴度复制而病情迅速进展的患者。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肝硬化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调控Fas介导的肝癌细胞株凋亡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磊 费锐 +1 位作者 仝巧云 刘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对Fas介导的人肝癌细胞株细胞毒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HBsAg重组载体并筛选表达HBsAg的肝癌细胞株,通过CCK-8实验检测HBsAg对Fas激动型抗体(antiFas CH11)介导的HepG2、Huh7、Hep3B细胞毒...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对Fas介导的人肝癌细胞株细胞毒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HBsAg重组载体并筛选表达HBsAg的肝癌细胞株,通过CCK-8实验检测HBsAg对Fas激动型抗体(antiFas CH11)介导的HepG2、Huh7、Hep3B细胞毒性的影响;通过TUNEL和AnnexinⅤ实验检测HBsAg对CH11介导的HepG2、Huh7、Hep3B细胞凋亡的影响;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后,观察HBsAg对CH11介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HBsAg以表达量依赖的方式促进CH11介导的HepG2细胞毒性(P<0.05);HBsAg促进CH11介导的HepG2细胞凋亡可以被Fas封闭性抗体(anti-Fas ZB4)完全阻断(P<0.05);过表达mFas受体后HBsAg可促进CH11介导的Huh7和Hep3B细胞毒性及凋亡(P<0.05);CH11介导的HBsAg促凋亡效应可被3-MA抑制(P<0.05)。结论 HBsAg促进Fas介导的肝细胞凋亡依赖于mFas受体,可能与HBsAg诱导自噬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mFas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Flt3配体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与体外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永林 张学光 黄祖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方法:将HBcAg和FL胞外段的基因用PCR方法扩增并分别引入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获得含双基因片段的表达质...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方法:将HBcAg和FL胞外段的基因用PCR方法扩增并分别引入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获得含双基因片段的表达质粒;再取该表达质粒中的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序列和基因片段克隆入pJW4303载体中,获得相应的双表达核酸疫苗,经筛选鉴定后,以293T细胞瞬时表达检测两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成功以pIRES、pJW4303为载体的4种HBcAg和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体外表达证实HBcAg和FL胞外段均能高效表达,基因位于IRES上游时表达水平较高。结论:用IRES元件实现了HBcAg和FL胞外段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pJW4303为载体的核酸疫苗两基因表达水平优于pIRES为载体的核酸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FLT3配体 双表达载体 核酸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供肝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荣强 张英才 +7 位作者 姚嘉 邓宜南 朱曙光 杨卿 唐晖 汪国营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50-454,471,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供肝在成人肝移植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28例接受HBs Ag阳性供肝肝移植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病受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受者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血清H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供肝在成人肝移植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28例接受HBs Ag阳性供肝肝移植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病受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受者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血清HBs 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变化特点。结果 28例受者术后单药口服恩替卡韦预防乙肝复发。围手术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脓毒症和急性心力衰竭,2例随访期内因肝细胞癌(肝癌)复发死亡。另24例受者随访12~26个月,随访期间血清HBs Ag持续阳性,经治疗HBV DNA滴度逐月下降,至术后12个月受者HBV DNA<1×102 copies/m L。24例存活受者均未发生因乙肝复发导致的移植物失功。结论作为边缘供肝,HBs Ag阳性供肝可安全用于乙肝相关性肝病的肝移植受者,术后需加强抗HBV治疗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 边缘供肝 终末期肝病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核苷类似物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