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构建过程中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勉 张平平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4,共8页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 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是开展大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编制的依据。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应对框架立足点、构建原则、内容设计、学科属性、检验论证、操作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考虑,以使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框架能够实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政策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全面性与指向性相统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对代表性横断数据和纵向追踪数据均有显著预测力和规范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影响因素 监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基本价值取向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檀慧玲 刘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2,共6页
现阶段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以"有质量的公平"作为其基本价值追求。随着我国实现义务教育"面"的普及,义务教育"质"的不公平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教育质量的不公平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 现阶段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以"有质量的公平"作为其基本价值追求。随着我国实现义务教育"面"的普及,义务教育"质"的不公平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教育质量的不公平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阶段,突出表现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等方面。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将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追求,高度重视并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能够及时、科学地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促进未来政策调整和改进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要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檀慧玲 孙一帆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报告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由于制度性引导与规范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佳、出口不畅、应用阻滞等问题。基于制度构成要素理论,本研究形成由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及实施–反馈性四要素构成的报告制度要素分析框架。依此框架对国内外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报告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具有通过制定政策或标准规制报告各环节工作、大力拓宽报告类型并据此设计与组织报告内容、注重引导受众对象对监测报告的理解与认同、重视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应用及其影响力的传播等特点。推动完善我国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促进报告质量提升和结果应用,需加强针对监测报告的政策规划设计与供给,逐步构建覆盖报告研制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丰富报告类型和持续优化其受众性,结合教育实践需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监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多种应用途径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报告制度 制度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题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田一 张咏梅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1期62-67,共6页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是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国内外教育质量评价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学业质量监测的题库建设,则是促进学业质量监测工具的命制与实施从经验型向科学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是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国内外教育质量评价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学业质量监测的题库建设,则是促进学业质量监测工具的命制与实施从经验型向科学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题库的性质和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学业质量监测题库建设的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并进一步分析指出了当前题库建设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学业质量监测 题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背景下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测评框架建构及实施 被引量:7
5
作者 于蓉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共5页
本文通过实施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建构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并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提炼及水平划定的方法。同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对核心素养测评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积极开发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以... 本文通过实施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建构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并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提炼及水平划定的方法。同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对核心素养测评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积极开发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以及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反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核心素养 测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视角下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刚刚建立,存在大家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以及监测结果使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此,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组织模式要广泛合作,数据信息要适度开放,实施过程要充分减负,结果使用要减压增效,以推动义务教育质量监...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刚刚建立,存在大家认识不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以及监测结果使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此,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组织模式要广泛合作,数据信息要适度开放,实施过程要充分减负,结果使用要减压增效,以推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国家与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同步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错位发展,以免工作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视角 义务教育 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学业质量监测试题难度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义务教育生物学科学业质量监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举宏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45,共3页
以江苏省历届义务教育生物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为样本,对预估难度、试测难度和实测难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试题难度主要因子有:情境复杂性、知识综合性、能力层次性、思维过程性、条件干扰性、题型设问性等。结合试测、学生访谈等情... 以江苏省历届义务教育生物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为样本,对预估难度、试测难度和实测难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试题难度主要因子有:情境复杂性、知识综合性、能力层次性、思维过程性、条件干扰性、题型设问性等。结合试测、学生访谈等情况,从情境、知识、能力、思维和设问等维度,可以比较准确地调控区域学业质量监测试题难度,以进一步提高测试工具的质量和监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生物学 质量监测 试题难度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学业表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立东 杨涛 +4 位作者 王烨晖 史宁中 宋乃庆 刘晓玫 马复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1,90,共5页
从国家层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质量整体状况,有效地测量评价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状况是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目标.基于2015—2018年两轮数学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介绍了作为监测理论框架核心内容的数学表现能力指标体系... 从国家层面了解中国数学教育质量整体状况,有效地测量评价中国数学教育质量状况是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基本目标.基于2015—2018年两轮数学学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介绍了作为监测理论框架核心内容的数学表现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运算能力、空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表现能力维度.在此基础上,对于该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命题原则及相应的监测结果做出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表现能力指标 命题数学 数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基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石灯明 李剑 +3 位作者 刘文 郑岱 曹仪 黄龙威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硬指标(硬件配置)和软指标(学生发展、教师投入、校长管理)对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研究。方法:在硬指标的研究中,对H省抽取40个区县的硬指标情况进行研究;在软指标研究中,采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 目的: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硬指标(硬件配置)和软指标(学生发展、教师投入、校长管理)对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研究。方法:在硬指标的研究中,对H省抽取40个区县的硬指标情况进行研究;在软指标研究中,采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硬指标看,40个区县中小学和初中不均衡发展的区县都有5个(占12.5%);从软指标看,40个区县中小学和初中不均衡发展的区县分别有15个(占37.5%)和16个(占40%)。结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要全面衡量,不仅要考虑硬指标的均衡,也要考虑软指标均衡的情况。鉴于当前学校软指标均衡工作较为薄弱的状况,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考虑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乡学校办学软指标均衡方面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教育 一体化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质量监测数据,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福田经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方廷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在教育发展中做到管理有依据、办学有方向、教育有方法、质量有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打造"数...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在教育发展中做到管理有依据、办学有方向、教育有方法、质量有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打造"数据玩家"和构建"结果应用体系",从人才和机制两方面入手推进质量监测结果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研究、个体研究,助力区域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施策;通过梳理问题清单,激发教育改进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数据玩家” 教育大数据 教育督导 教育均衡 福田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监测的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的均衡干预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明明 陈松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6-29,共4页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客观地帮助人们了解区域、学校、班级中的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状况及其差异程度,并为其归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在市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设计、数据运用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均衡干预"...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客观地帮助人们了解区域、学校、班级中的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状况及其差异程度,并为其归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在市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设计、数据运用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均衡干预"这一新命题。该命题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拓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而且从学校、县市等层面进一步明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质量监测 学生学业质量 均衡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课业负担分类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孟姐 杨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结果应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制定服务。现有的课业负担量化模型能够为政策改进提供的数据支持有限。本研究提出了学生课业负担分类模型,模型包含客观学习时间、主观心理感受及学业成绩状况三个方面的指标,力图简要... 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结果应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制定服务。现有的课业负担量化模型能够为政策改进提供的数据支持有限。本研究提出了学生课业负担分类模型,模型包含客观学习时间、主观心理感受及学业成绩状况三个方面的指标,力图简要呈现课业负担各关键指标间的复杂关系,并使用两步聚类方法分析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相关数据,验证模型的假设,为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框架制定、结果反馈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业负担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两步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构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PISA2000-2018的跨年度比较分析
13
作者 郭筱琳 齐才 罗良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5,共10页
在大型教育评估项目中,科学、系统、有前瞻性的背景因素测评框架是精准识别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的重要基础。PISA自2000年首次实施时即关注到影响学生学习素养的关键因素,其背景因素测评框架也在后续六轮次测查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积累... 在大型教育评估项目中,科学、系统、有前瞻性的背景因素测评框架是精准识别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的重要基础。PISA自2000年首次实施时即关注到影响学生学习素养的关键因素,其背景因素测评框架也在后续六轮次测查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经验:依据科学的理论模型构建基本框架、基于政策需求筛选测评指标、兼顾稳定性和创新性优化核心内容等。这些经验为我国构建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框架提供了有益启示,影响因素监测框架的构建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要体现我国教育政策的前瞻性、要“稳中有新”、要加强相关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影响因素 测评框架 P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学校应用“七问”
14
作者 苏建明 魏正伦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5期7-10,共4页
学校在面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时,力求将监测结果应用到学校管理之中,通常会思考“为何用”“怎么看”“谁来用”“用什么”“怎么用”“如何保障”“怎么支撑”等问题。运用问题导向,充分开展相应的研究与实践,对以上七个问题进... 学校在面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时,力求将监测结果应用到学校管理之中,通常会思考“为何用”“怎么看”“谁来用”“用什么”“怎么用”“如何保障”“怎么支撑”等问题。运用问题导向,充分开展相应的研究与实践,对以上七个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形成了学校应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系统思考,助推学校管理走上人本的、理性的、科学的道路,进而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义务教育 质量监测 学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云中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报告
15
作者 章兼中 周震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8-11,共4页
一 实验的提出 我们进行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基于以下原因: (一)探索提高普通初级中学教育质量的规律 全国普教系统占绝大多数的是普通学校,这些占全国总数80%以上的学校教育质量不理想,将直接影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因此,探索提高... 一 实验的提出 我们进行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基于以下原因: (一)探索提高普通初级中学教育质量的规律 全国普教系统占绝大多数的是普通学校,这些占全国总数80%以上的学校教育质量不理想,将直接影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因此,探索提高普通初级中学教育质量的规律,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初级中学 探索提高 教育整体改革 文化素质 学校教育 普通学校 实验报告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12
16
作者 聂劲松 彭天文 陈坚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5X期12-15,共4页
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速度迟缓;又有观念的,传统的惯性造成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局面长期难以改变;还有制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法的缺失。加速农村义务教育... 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既有经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速度迟缓;又有观念的,传统的惯性造成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城乡“二元性”局面长期难以改变;还有制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法的缺失。加速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发展达到高水平均衡,一是加强立法,确立农村教育投入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完善、规范并落实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规范管理,重新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最低控制标准和农村教育政绩考评标准,建立同级监督和上级督查的有效机制;三是抓质量,以教育质量评价体制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实际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调研报告 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农村义务教育 经济发展模式 教育投资体制 义务教育阶段 农村教育投入 教育质量评价 义务教育学校 发展滞后 农村地区 教育经费 比例关系 财政支出 规范管理 考评标准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运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凌艳 苏怡 陈慧娟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51,共4页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如何让监测结果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下一步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组织实...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如何让监测结果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下一步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组织实施模式,但在区域层面的监测结果运用中,仍存在因理念不科学而误用滥用或因专业力量薄弱而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提出区域层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基本思路和"五步走"策略:解读报告,分析数据,发现优劣;专项调研,充实证据,归纳问题;分析原因,质量互证,分层反馈;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采取行动;阶段反思,检验成效,持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 监测结果运用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告基因技术及其在土壤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茆婷 何伟 +2 位作者 钟文辉 林先贵 董元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733-6740,共8页
报告基因包括lux、gfp、lacZ、inaZ、luc、cat、xylE及uidA等,其中土壤质量监测中最常用的报告基因有lux、gfp、lacZ和inaZ4种。从不同角度比较了土壤质量监测中最常用的上述4种报告基因,简要阐述了应用于土壤质量监测中的微生物监测报... 报告基因包括lux、gfp、lacZ、inaZ、luc、cat、xylE及uidA等,其中土壤质量监测中最常用的报告基因有lux、gfp、lacZ和inaZ4种。从不同角度比较了土壤质量监测中最常用的上述4种报告基因,简要阐述了应用于土壤质量监测中的微生物监测报告基因的定义、类别、性质及特点,展示了报告基因表达系统的构建方式与检测方法,总结了报告基因技术在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质、营养物质等化学物质以及在土壤微生物及其活动、土壤根际微生物与土壤中原生动物、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目前报告基因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基因技术 LUX GFP LACZ inaZ 土壤质量监测 土壤化学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对《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1年度)》的分析与借鉴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宏锷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7-I0008,共2页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1年度)》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采用海量数据挖掘、多维案例分析、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和全国1000余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呈现本科教育教学整体...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1年度)》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采用海量数据挖掘、多维案例分析、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和全国1000余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呈现本科教育教学整体情况、问题和趋势,引导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巩固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该报告共分九章和“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状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本科 课程思政 教育质量监测 立德树人 本科教育教学 数据平台 高等数学 年度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是监测,关键在综合——浅谈环境质量报告书编报质量的提高
20
作者 吴忠勇 于正然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4-37,共4页
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是完全必要的。从已有的编报工作中,可以肯定的是:《报告书》是关于环境质量的权威性评价,是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编制《报告书》是一项内容广泛、技术性很强的... 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是完全必要的。从已有的编报工作中,可以肯定的是:《报告书》是关于环境质量的权威性评价,是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编制《报告书》是一项内容广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报告 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管理工作 综合技术 实践证明 环境质量状况 污染防治 环境监测技术 质量信息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