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悬臂转子-轴承系统的热致同步振动失稳特性
1
作者 刘阳 余承智 袁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9,共12页
为探究轴颈温度分布对高速悬臂转子-轴承系统热致同步振动失稳特性(Morton效应)的影响,建立高速悬臂转子三维瞬态热弯曲响应模型,提出了Morton效应失稳阈值判据。首先,对滑动轴承进行三维瞬态热流体动力学计算,考虑空穴效应和温黏效应,... 为探究轴颈温度分布对高速悬臂转子-轴承系统热致同步振动失稳特性(Morton效应)的影响,建立高速悬臂转子三维瞬态热弯曲响应模型,提出了Morton效应失稳阈值判据。首先,对滑动轴承进行三维瞬态热流体动力学计算,考虑空穴效应和温黏效应,采用动态网格模型实现不同工况下的轴颈涡动,获得轴颈表面的周向和轴向温度分布。然后,采用三维实体和一维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转子热变形和动力学特性计算。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结果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收敛涡动和循环涡动,轴颈发散涡动产生的周向温差更大,转速为10000 r/min时,轴颈周向温差达到25 K;轴颈表面温度的周向分布曲线越接近正弦曲线、轴颈高温区域的轴向长度越长,转子的热不平衡量越大;提出的失稳阈值判据可精确判断转子-轴承系统的最高工作转速,与避开10%临界转速的传统判据相比,最高工作转速提高了7.2%。该研究可为高速悬臂转子-轴承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ton效应 转子-轴承系统 转子热变形 振动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垂荡运动下具有平行不对中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
2
作者 张依 李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116-10126,共11页
作为船舶推进装置的关键部件,船用转子-轴承系统在恶劣海况下的动力学行为直接关系到推进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船舶垂荡运动下的转子-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在非惯性参考系下,基于长轴承理论和Lagrange方程建立了具有平行不对中故障... 作为船舶推进装置的关键部件,船用转子-轴承系统在恶劣海况下的动力学行为直接关系到推进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船舶垂荡运动下的转子-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在非惯性参考系下,基于长轴承理论和Lagrange方程建立了具有平行不对中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系统在多种参数下的稳态响应进行了深入计算和分析,并通过转子实验台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的提高,转子系统的轴心轨迹呈现出准周期运动与混沌运动交替的特征。垂荡运动加剧了系统的谐波分岔现象,并对转子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特别是在低转速区间,垂荡运动对转子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而在高转速区间则相对减弱。此外,平行不对中故障的存在会显著改变系统的轴心轨迹和垂荡运动在转子系统特定方向产生的频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荡运动 平行不对中 转子-轴承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牵连运动下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杜宝祥 李明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为揭示复杂牵连运动(垂荡、横荡、艏摇和纵摇)下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包含非线性油膜力和牵连惯性力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分析了转子转速和牵连运动参数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 为揭示复杂牵连运动(垂荡、横荡、艏摇和纵摇)下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包含非线性油膜力和牵连惯性力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分析了转子转速和牵连运动参数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垂荡、横荡、艏摇、纵摇耦合运动后,比不考虑此运动时系统的振幅及油膜涡动区间要大;受耦合牵连运动的影响,转子会在较低转速下发生明显偏转;在一定转速下,随着垂荡幅值、横荡频率或横荡幅值的增加,系统振动响应出现由油膜涡动引起的幅值突跳现象,系统运动状态历经准周期和混沌,而随横荡频率、艏摇幅值、艏摇频率、纵摇幅值或纵摇频率的增加,系统始终处于准周期振动状态,但转子的振动幅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牵连运动 船用转子-轴承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非线性油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级视角下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的主体、要素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 肖云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9,49,共11页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其创新发展和突破将从根本上助推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提升,也是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本文从社会-技术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多层级视角分析框架,探讨中国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其创新发展和突破将从根本上助推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提升,也是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本文从社会-技术系统角度出发,运用多层级视角分析框架,探讨中国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的构成主体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景观层、体制层和利基层三个层级协同互动推动基础研究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三个层级的多重要素协同并发促进基础研究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基础研究需要基础研究社会-技术系统各个层级之间相互协调配合,要加强景观环境的引导和利基空间的防护培育,还应当注重体制层系统多维度的变革和调整,以突破基础研究社会-技术体制的路径依赖和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 多层级视角 主体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激励下轴线失准转子-磁轴承系统不对中定量研究
5
作者 肖玲 李园超 +2 位作者 赵晨曦 程文杰 冯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745,共9页
为研究和识别转子系统在轴承处发生的平行角度混合不对中,提出一种频谱辨识转子-磁轴承系统固有不对中量大小的方法.采用动量矩定理将圆盘不平衡力对转轴的影响等效到转子轴向力上,建立考虑轴向径向耦合效应的刚性双偏置圆盘转子-磁轴... 为研究和识别转子系统在轴承处发生的平行角度混合不对中,提出一种频谱辨识转子-磁轴承系统固有不对中量大小的方法.采用动量矩定理将圆盘不平衡力对转轴的影响等效到转子轴向力上,建立考虑轴向径向耦合效应的刚性双偏置圆盘转子-磁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得到系统时域下的位移和电流响应,分析不对中条件下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域响应转换为频域响应,基于频域下最小二乘算法得到转子系统不对中量大小.结果表明:在冲击激励影响条件下,采用该方法计算的不对中量大小误差均在5.0%以内,当转子受到外界扰动力时,该算法能够准确定量识别转子的不对中量,可为不对中转子-磁轴承系统故障诊断及自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轴承-转子系统 不对中量 快速傅里叶变换 轴向径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瓦块磨损的可倾瓦径向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章朝栋 余文念 张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5-263,共9页
针对含有瓦块磨损故障的可倾瓦径向轴承-转子系统润滑和振动特性耦合建模问题,考虑了瓦块磨损、转子与瓦块平摆振动和轴承混合润滑的影响,提出了可倾瓦径向轴承-转子系统的混合润滑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磨损率下转子振动特性和轴承润... 针对含有瓦块磨损故障的可倾瓦径向轴承-转子系统润滑和振动特性耦合建模问题,考虑了瓦块磨损、转子与瓦块平摆振动和轴承混合润滑的影响,提出了可倾瓦径向轴承-转子系统的混合润滑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磨损率下转子振动特性和轴承润滑性能的动态响应,探明了转子偏心量、转速和预载荷系数等参数与磨损率的耦合作用对轴承-转子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在磨损瓦块位置的振动位移和振动加速度随磨损率的增加而增大;与无磨损轴承相比,磨损轴承的转子加速度峰值频率会额外激起转频的偶次倍频;多瓦块磨损会导致转子振动响应和轴承油膜压力显著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可倾瓦径向轴承-转子系统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识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倾瓦径向轴承-转子系统 瓦块磨损 动态特性 混合润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主轴-轴承系统热-力耦合模型及其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田久良 洪军 +2 位作者 朱永生 李小虎 郭俊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68,共6页
为了研究机床主轴系统在高速运转情况下的动态性能变化,建立了一种主轴-轴承系统的热-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包括了主轴转子和轴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主轴转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主轴的离心效应、陀螺力矩和轴承刚度软化效应.通过对Jones... 为了研究机床主轴系统在高速运转情况下的动态性能变化,建立了一种主轴-轴承系统的热-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包括了主轴转子和轴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主轴转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主轴的离心效应、陀螺力矩和轴承刚度软化效应.通过对Jones非线性轴承模型进行改进获得了轴承模型,它考虑了主轴与轴承的初始装配过盈量、离心力、温升等因素导致的轴承内圈径向变形及预紧力的变化.理论仿真结果表明:轴承内圈离心膨胀以及内外圈热膨胀会导致轴承刚度增大,而对于背靠背的轴承配置形式,热诱导预紧力会导致轴承刚度减小.此外,主轴离心效应比轴承的刚度软化对主轴-轴承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轴承系统 -力耦合模型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系统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郑学普 周彦伟 +3 位作者 邓四二 杨海生 孟瑾 杜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系统热力学分析基础上,对主轴-轴承系统的发热、传导、对流、辐射等进行了分析,利用热路网络热流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相应的热平衡方程组,并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系统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求解。实例计算和试验测试结果对... 在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系统热力学分析基础上,对主轴-轴承系统的发热、传导、对流、辐射等进行了分析,利用热路网络热流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相应的热平衡方程组,并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系统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求解。实例计算和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所选节点温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相差不足1.2%,反映出本文建立的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系统温度场计算数学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完全适用于一般的主轴-轴承系统温度场理论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主轴-轴承系统 温度场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的“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腾 殷国富 孙明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108,共9页
研究"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受离心力和陀螺力矩影响的动力学特性对于提高主轴系统运行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在扩展Harris滚动轴承非线性分析模型、建立滚动轴承耦合刚度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主轴离心力效应... 研究"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受离心力和陀螺力矩影响的动力学特性对于提高主轴系统运行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在扩展Harris滚动轴承非线性分析模型、建立滚动轴承耦合刚度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主轴离心力效应和陀螺力矩效应的"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数字模型,并借助锤击模态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分析论述了主轴离心力效应、主轴陀螺力矩效应及滚动轴承运行刚度对"主轴-轴承"系统在高转速场中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模型分析计算表明:当轴承处于超轻预紧(EL)工况时,主轴的高速效应比轴承运行刚度对"主轴-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更大,尤以主轴陀螺力矩效应的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场 主轴-轴承系统 动力学特性 离心力 陀螺力矩 运行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滚动轴承系统三种分岔形式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尚晗 龙新华 孟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了深入探讨主轴-滚动轴承这种具有接触非光滑因素的系统的失稳机理和分岔的产生机制,建立了一个基于Hertz接触力模型的6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对主轴系统从稳定到失稳的机制和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在非平衡力作用下,具有负游隙的... 为了深入探讨主轴-滚动轴承这种具有接触非光滑因素的系统的失稳机理和分岔的产生机制,建立了一个基于Hertz接触力模型的6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对主轴系统从稳定到失稳的机制和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在非平衡力作用下,具有负游隙的机床主轴-滚动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轴承的内圈以很低的速度和滚子相接触,随控制参数频数比的变化,会产生擦边分岔。擦边分岔将导致系统响应从倍周期运动转迁为周期运动,从周期运动转迁为拟周期运动,从拟周期运动转迁到混沌。此外,倍周期分岔及环面倍化分岔也是使得主轴系统运动演化为混沌的重要形式。以上研究结果加深了我们对主轴-滚动轴承系统中混沌演化形式的理解,并丰富了机床主轴非线性动态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滚动轴承系统 擦边分岔 倍化分岔 环面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盘悬臂转子-轴承系统基础松动故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朝晖 陈宏 +1 位作者 马辉 闻邦椿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6-201,共6页
工艺操作变动造成的非正常振动以及安装不良等,均可能造成旋转机械的转子、支座及基础出现松动故障。综合考虑各种支座松动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松动模型,并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通过实验分析了松动故障对双盘悬臂转子系统的非线性... 工艺操作变动造成的非正常振动以及安装不良等,均可能造成旋转机械的转子、支座及基础出现松动故障。综合考虑各种支座松动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松动模型,并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通过实验分析了松动故障对双盘悬臂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延长机组工作时间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 双盘悬臂 基础松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转子-轴承-基础”系统碰摩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丁跃 徐晖 +1 位作者 敬晓明 阎安志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30-1433,共4页
旋转机械中非线性“转子 -轴承 -基础”系统的轴心轨迹包含着反映其运行状态的丰富信息 ,但由于系统碰摩等故障测试信号中的背景信号、噪声信号干扰严重 ,使轴心轨迹非常杂乱 ,难以从中得到有用信息。该文将构造的非线性小波包变换用于... 旋转机械中非线性“转子 -轴承 -基础”系统的轴心轨迹包含着反映其运行状态的丰富信息 ,但由于系统碰摩等故障测试信号中的背景信号、噪声信号干扰严重 ,使轴心轨迹非常杂乱 ,难以从中得到有用信息。该文将构造的非线性小波包变换用于提纯轴心轨迹 ,剔除干扰 ,提取故障特征 ,取得了好的效果。这对转子系统动静件碰摩等故障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非线性小泡包 碰摩 非线性 转子-轴承-基础系统 旋转机械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主轴轴承的油-气集中润滑系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松 韩晓红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4,33,共3页
文章介绍了油 -气集中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
关键词 高速主轴轴承 -气润滑 集中润滑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下双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
14
作者 聂彦春 蔚建辉 +3 位作者 张雷克 王雪妮 张金剑 唐华林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526,共9页
为揭示因轴承不对中导致的故障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基于坐标变换关系,推导了轴承不对中下转子偏转位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碰摩力、油膜力等外激励影响下双盘转子轴承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 为揭示因轴承不对中导致的故障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基于坐标变换关系,推导了轴承不对中下转子偏转位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碰摩力、油膜力等外激励影响下双盘转子轴承不对中-碰摩耦合故障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转速及质量偏心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不对中故障会增加系统碰摩发生可能性、恶化轴系振动并加大系统非稳态运动范围。虽然不对中量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系统因参数变化引起的失稳运动,但据此产生的振幅增加与系统安全运行目标相悖,故应采取必要措施对轴承不对中故障加以控制。相关结论可为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状态识别及稳定性分析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轴承不对中 碰摩 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外圈剥落和不对中的齿轮-转子-轴承系统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宏阳 赵翔 +3 位作者 马辉 罗忠 韩清凯 闻邦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11-525,共15页
轴承套圈的不对中和剥落是影响齿轮-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的典型误差和故障。为了研究外圈不对中和剥落对系统的耦合影响,有必要对含不对中和剥落的齿轮-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首先,考虑外圈不对中和剥落,计算了轴承的五自... 轴承套圈的不对中和剥落是影响齿轮-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的典型误差和故障。为了研究外圈不对中和剥落对系统的耦合影响,有必要对含不对中和剥落的齿轮-转子-轴承系统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首先,考虑外圈不对中和剥落,计算了轴承的五自由度非线性恢复力。然后,基于轮齿承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计算了啮合刚度并且建立了直齿轮副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切片法建立了花键的等效刚度模型。最后,通过将轴承的恢复力模型、直齿轮副的动力学模型和花键的等效刚度模型与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耦合,建立了齿轮-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只有剥落位于承载区时,才会对轴承接触力、接触角和系统振动特性产生影响。外圈的不对中导致轴承的承载区范围增大,并使得剥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概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不对中 剥落 振动特性 齿轮-转子-轴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腕部关节系统接触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赵宝旭 姚廷强 +1 位作者 钱建伟 赵德春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0-877,共8页
在机器人实际工况中,针对含有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对腕部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和仿真研究。在考虑薄壁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动态接触作用耦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模型... 在机器人实际工况中,针对含有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对腕部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和仿真研究。在考虑薄壁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动态接触作用耦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受载工况和正反转驱动下的变形规律和动态特性。首先,基于多体动力学和Hertz接触理论,设计了包含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和中空轴及基座的腕部关节系统刚柔耦合接触动力学仿真模型;然后,考虑薄壁中空轴、基座、轴承套圈和保持架的结构弹性变形、钢球和套圈滚道、保持架的动态接触作用,研究了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两种实际工况对保持架和钢球角速度、保持架和薄壁基座振动位移、钢球与套圈的动态接触力的影响;最后,计算分析了两种工况下腕部关节系统的动态载荷规律和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较大的径向载荷作用下,保持架和钢球会出现打滑现象,速度呈现周期波动,保持架和基座具有更好的运动稳定性,其薄壁轴承内部载荷降低,主副接触对均承担联合载荷,轴承内部载荷稳定性也更好。该仿真模型及结果可以为薄壁腕部关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 腕部关节系统模型 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 结构弹性变形 振动特性 动态接触 薄壁中空轴-轴承-基座的刚柔耦合多体接触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17
作者 马海龙 马文琦 +1 位作者 郑少林 秦雨彬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1,共7页
机床切削过程中所受的切削力可假设为稳态力和动态扰动力的合力,为探究以气体轴承作为支承的电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以正弦波作为动态扰动加载形式,提出采用简谐激励法与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的简化模型... 机床切削过程中所受的切削力可假设为稳态力和动态扰动力的合力,为探究以气体轴承作为支承的电主轴系统的动态特性,以正弦波作为动态扰动加载形式,提出采用简谐激励法与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的简化模型进行动态特性研究;对动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辨识,并通过模态分析获得转子不同稳态力下系统振型及固有频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稳态力的增加,下径向轴承的K_(yy)增长速率大于K_(xx),而交叉刚度和交叉阻尼均几乎不变;下径向轴承的主刚度大于交叉刚度,主阻尼大于交叉阻尼;当稳态力为50~200 N时,转子下端y向偏移均随动态扰动力频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系统的共振频率随稳态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轴承-转子系统 流固耦合 动态特性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转子轴承系统轴承等效刚度辨识
18
作者 冯科伟 李锋 +2 位作者 鲁志文 周多龙 蒋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0,共5页
针对转子-轴承系统的力学模型中轴承等效刚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BP代理模型的转子系统轴承参数辨识的方法。首先,建立转子-轴承系统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型的静态和动态验证;其次,搭建试验台进行模态锤击试验,得到其前四阶弯曲... 针对转子-轴承系统的力学模型中轴承等效刚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BP代理模型的转子系统轴承参数辨识的方法。首先,建立转子-轴承系统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型的静态和动态验证;其次,搭建试验台进行模态锤击试验,得到其前四阶弯曲固有频率;最后,基于转子系统仿真模型生成GA-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完成轴承等效刚度的辨识并做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有效的识别轴承的等效刚度,并且GA-BP神经网络的识别效果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其最大误差为1.52%,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参数识别 模态分析 ANSYS GA-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变形耦合的主轴-轴承系统瞬态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米维 闫柯 +2 位作者 吴文武 洪军 刘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2-57,共6页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主轴-轴承系统的温度场并实时监测关键零部件的温升情况,建立了考虑热-变形耦合的轴系瞬态热网络模型。根据热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主轴-轴承系统在装配应力、离心应力和热应力综合作用下的径向复合变形方程,基于热网络...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主轴-轴承系统的温度场并实时监测关键零部件的温升情况,建立了考虑热-变形耦合的轴系瞬态热网络模型。根据热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主轴-轴承系统在装配应力、离心应力和热应力综合作用下的径向复合变形方程,基于热网络法优选试验轴系关键部件作为温度节点,综合考虑润滑剂黏温效应及轴系径向复合应力与变形,实时修正轴系热源、热边界条件等特性参数,实现了温度场与变形的耦合分析。通过编程求解获得了不同条件下轴承的瞬态温升曲线及轴系关键热参数的瞬态特性,结果表明,主轴转速越高,轴系热平衡温度越高,平衡时间越短;迭代步长的选取只影响温升曲线的收敛时间,不影响稳态温度值。与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该瞬态热网络模型预测轴系温度场可显著降低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轴承系统 -变形耦合 瞬态热特性 热网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国利 段明德 +2 位作者 赵海莲 胡伟奇 魏福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5,5,共5页
考虑在实际工况下,主轴系统安装上卡盘和工件后动态特性会发生变化,基于有限元法完成了主轴-卡盘-工件系统模型的建立,进行轴承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刚度对两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前... 考虑在实际工况下,主轴系统安装上卡盘和工件后动态特性会发生变化,基于有限元法完成了主轴-卡盘-工件系统模型的建立,进行轴承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刚度对两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前、后轴承径向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但两者刚度影响区间不同;前、后轴承轴向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影响较小,尤其对提高系统临界转速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刚度 主轴系统 主轴-卡盘-工件系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