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结构与抗病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玉生 廖明 代曼曼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54,共13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作为鸡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负责将抗原表位递呈到特异性T淋巴细胞中,诱导免疫应答反应。鸡MHC优势表达1个MHCⅠ分子BF2和1个MHCⅡ分子BLB2,其中MHCⅠ分子结合来...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作为鸡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负责将抗原表位递呈到特异性T淋巴细胞中,诱导免疫应答反应。鸡MHC优势表达1个MHCⅠ分子BF2和1个MHCⅡ分子BLB2,其中MHCⅠ分子结合来自细胞质中蛋白多肽,MHCⅡ分子结合来自细胞内囊泡中蛋白多肽和细胞外源性多肽。MHC等位基因多态性对其分子空间结构和结合肽段特性非常重要。不同单倍型MHC由于等位基因的差异其肽结合基序也存在差异,进而影响MHC分子递呈抗原肽数量,影响T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最终导致不同单倍型鸡对同一病原体表现出抗性或易感性。与人MHC分子相比,紧凑且简单的鸡MHC优势表达单个Ⅰ类分子的特性可以决定鸡是否会对某种病原体存在抗性。为了更好地认识鸡MHC分子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抗病性机制,解析其结构并进行功能研究非常必要。作者主要介绍了鸡MHC的分子结构特征,重点比较了不同单倍型MHC分子结构差异与抗病性的关系,总结了鸡MHC肽结合基序和禽流感病毒抗原肽的鉴定工作,为进一步理解MHC分子递呈肽给T淋巴细胞的机制和开发T细胞表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结构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和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月娥 李建华 +3 位作者 苟亚峰 王文文 朱军保 高剑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和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外显子2(exon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单氨基酸多态性(SAP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及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人与绵羊MHC-DRB1基因exon...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和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DRB1基因外显子2(exon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单氨基酸多态性(SAP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及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人与绵羊MHC-DRB1基因exon2序列多态性进行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绵羊MHC-DRB1的蛋白质结构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和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OLA)的DRB1exon2均存在丰富的SNPs位点和SAPs位点,单一多态位点和简约多态位点数不尽相同,二者相比仅有14个SNPs位点相同,其余位点均不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二者MHC-DRB1exon2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序列变异引起的单氨基酸变化引发了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可能因此会引起基因功能的异常,从而引发抗病性和疾病易感性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B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RB1 单核苷酸多态 单氨基酸多态 生物信 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法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新生 闫若潜 +5 位作者 高风山 方勤美 郝惠芳 李云岗 陈红英 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SOE-PCR)把通过45个碱基的链连接的鸡MHCⅠ重链胞外区基因和轻链成熟肽基因重组到可溶性表达质粒pMAL-p2X进行可溶性表达。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RT-PCR可分别扩增出鸡MHCⅠα链胞外区基因和β2m成熟肽基因,大小符合预期。采用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的反义引物与β2m成熟肽基因正义引物有15个碱基重叠的两对引物,以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β2m成熟肽序列PCR产物的混合物作为模板,进行重叠延伸获得了预期大小的连接片段;测序显示重组质粒上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轻链β2m成熟肽基因的靶序列由一柔性的linker相连,阅读框正确且无移码。本研究表明SOE-PCR是体外重构鸡MHCⅠ的一种简捷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 重链 轻链 重叠延伸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β微球蛋白(β2m)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戴银 张丹俊 +5 位作者 胡晓苗 赵瑞宏 侯宏艳 潘孝成 周学利 沈学怀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深入了解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MHCⅠ)β微球蛋白(β2m)分子的特征,研究β2m的免疫作用机理,试验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15条3个地方品种鸡完整的典型的MHCⅠβ2 m基因,将该序列与Gen... 为深入了解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MHCⅠ)β微球蛋白(β2m)分子的特征,研究β2m的免疫作用机理,试验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15条3个地方品种鸡完整的典型的MHCⅠβ2 m基因,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鸭、人、鼠、鱼、猴、马和猪7个不同物种的MHCⅠβ2m分子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5条鸡β2m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8.0%~100%之间,大部分序列完全一致。鸡β2m氨基酸序列与鸭同源性最高,为60.6%;最低的则是来源于草鱼的β2m氨基酸序列,仅为33.3%。遗传进化分析进一步证实鸡与鸭的MHCⅠβ2m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物种则遗传距离较远。此外,序列分析发现鸡β2 m基因高度保守,仅个别碱基发生突变。其成熟肽序列的第24和79位为半胱氨酸,在所比对的动物中均未发生突变;同时在成熟肽的第77~83位之间存在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的特征基序"YXCXVXH"。研究结果表明,鸡与其他物种的MHCⅠβ2m分子具有相同的免疫功能基本单位,同时又具备独特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β微球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侯艳霞 王靖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是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递呈的分子基础,利用其多肽结合特性可鉴定病原的T细胞表位,阐述不同单倍型鸡的抗病机制。论文总结了鸡MHCⅠ类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了与哺乳动物MHC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异,并对鸡MHCⅠ...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是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递呈的分子基础,利用其多肽结合特性可鉴定病原的T细胞表位,阐述不同单倍型鸡的抗病机制。论文总结了鸡MHCⅠ类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了与哺乳动物MHC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异,并对鸡MHCⅠ、MHCⅡ、MHCⅣ类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肽四聚体技术及其在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虞伟 李晓军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43-647,共5页
四聚体(tetramer)技术是近来发展的一种可直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cells,AST)的新方法,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研究及抗原肽免疫优势表位筛选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四聚体(tetramer)技术是近来发展的一种可直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cells,AST)的新方法,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研究及抗原肽免疫优势表位筛选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肽与T细胞表面受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四聚体分子构建及由此衍生的四聚体方法技术类型,并就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疾病的AST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聚 抗原特异T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抗原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α基因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伟 江翱 吴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通过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黄鳝肝脏cDNA中分离得到了MHC 1α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黄鳝MHC 1α因cDNA全长1731bp,5'UTR长78bp,3'UTR长600bp,编码1条350个氨基酸的多肽;与其他鱼类不同,黄鳝血基因只具有4个外显子和... 通过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黄鳝肝脏cDNA中分离得到了MHC 1α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黄鳝MHC 1α因cDNA全长1731bp,5'UTR长78bp,3'UTR长600bp,编码1条350个氨基酸的多肽;与其他鱼类不同,黄鳝血基因只具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MHC尼基因的典型特征和保守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黄鳝MHC 1α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别较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感染可显著影响黄鳝肝脏、肾脏和脾脏MHC 1α因的表达。对42个个体MHC 1α因外显子3序列的测定结果表明,42个个体共分离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个体包含1~6个等位基因,推测黄鳝具有至少3个血基因座位;等位基因PBR位点和非PBR位点的氐值均显著大于ds(P〈0.05),提示黄鳝胁基因曾经历过强烈的正选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克隆 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与抗病育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尚民 原新廷 +1 位作者 戴国俊 李国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成为近年来鸡抗病育种研究中的热门。本文对鸡MHC的结构、功能、与疾病抗性的关系以及最新...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成为近年来鸡抗病育种研究中的热门。本文对鸡MHC的结构、功能、与疾病抗性的关系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在鸡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磨美兰 左天荣 +4 位作者 赵子轶 韦平 李娅 韦信贤 李康然 《广西畜牧兽医》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本文就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结构和功能;鸡MHC的遗传;鸡MHC编码的抗原;鸡MHC与疾病抗性、生产性能关系;鸡MHC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毒精对B16及RMA-S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张瑾 史祺云 +3 位作者 程莎 曹淑芳 常豪 宋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试验旨在考察华蟾毒精(CBG)单体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表面MHC-Ⅰ分子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 试验旨在考察华蟾毒精(CBG)单体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表面MHC-Ⅰ分子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蛋白酶体相关基因(LMP2、LMP7)和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TAP1、TAP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BG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表达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高浓度CBG可不同程度提高LMP2、LMP7、TAP1、TAP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BG可能具有通过上调LMP2、LMP7、TAP1、TAP2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强肿瘤自身免疫原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毒精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 肿瘤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亢孝珍 额尔敦木图 +5 位作者 姜建强 陈泽明 刘图雅 伊特格勒图 沙日扣 图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3,共6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由于其高度多态性,使其在遗传育种和抗病性方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几十年在MHC基因多态性及该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等方...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由于其高度多态性,使其在遗传育种和抗病性方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几十年在MHC基因多态性及该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做一回顾性总结,并将其中的一些内容作为参考进行下一步的相关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基因 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鸟类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许钰卓 赵云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167,共5页
在保护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遗传多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的哺乳动物和鱼类中,MHC被认为与抗病能力、配偶选择和亲缘识别有关。然而,MHC基因对哺乳动... 在保护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遗传多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的哺乳动物和鱼类中,MHC被认为与抗病能力、配偶选择和亲缘识别有关。然而,MHC基因对哺乳动物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否适用于鸟类,特别是鸟类野生种群,尚不清楚。文章对MHC多态性机制、MHC基因分型方法及其与鸟类疾病抗性、配偶选择的关系等进行了综述,为研究人员对鸟类保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疾病抗 配偶选择 基因分型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13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642-1642,共1页
答: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对称为二倍体。它们是由来自父母双方生殖细胞中的单倍体组成。在这些同源染色体中存在一系列基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位于第六对。在MHC中存在不同的基因位点,属于同一... 答: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对称为二倍体。它们是由来自父母双方生殖细胞中的单倍体组成。在这些同源染色体中存在一系列基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位于第六对。在MHC中存在不同的基因位点,属于同一位点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MHC每个基因位点可由几个至几十位等位基因组成。MHC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属于同一位点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基因位点 等位基因 基因组成 MHC 生殖细胞 染色 二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吉飞 陈万芳 陈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对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结构、功能,以及其与抗病、生产性能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组织相容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Ⅲ类区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谈永松 王林云 《养猪》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对猪MHCIII类区域的基因及功能、物理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猪MHCIII类基因的研究提供最新学术动态。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复合 Ⅲ类区域 基因 功能 物理图谱 染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长系F1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6
作者 杨丽金 朱峰伟 +1 位作者 吕春伟 朱新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31,共7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科(Anatidae)雁属水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基因的多重比对确定保守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在保守序列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快长系F1鹅的基因组DNA中...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科(Anatidae)雁属水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基因的多重比对确定保守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在保守序列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快长系F1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MHCⅠ基因片段序列,采用DNAsis、Mega 5.10、BLAST等多种生物学软件对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F1鹅MHCⅠ基因片段长1036bp,编码96个氨基酸,与NCBI中五龙鹅MHCⅠ基因和编码序列的同源性达93%和83%,有72处碱基序列不同,16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与其他家禽也有较高的同源性,亲缘关系依次为四季鹅>鸡>鸭。F1鹅MHCⅠ基因片段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11.342ku,PI值为5.32,不稳定系数为34.92,脂肪系数为42.81,平均疏水性为-1.066,可能存在9个B细胞抗原表位,但不含信号肽,提示该蛋白为亲水性的非分泌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在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25%,β-折叠占16.67%,β-转角占14.58%,无规则卷曲占37.50%,三级结构呈现近似哑铃型,具有2个结构域: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因此,环境中的病原压力使MHC基因在物种之间和种群的个体之间都产生了明显差异,存在着多态性MHC分子与多样性抗原肽相互作用的关系。MHC决定着疾病易感性个体的差异,是研究疾病抗性的最佳候选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长系F1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Ⅰ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段成城 徐力辛 +2 位作者 张怀勤 陶志华 杨炜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mpPCR-RFLP),对汉族185例冠心病患者及149名正常人群MHC2TA基因-1... 目的研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转录激活子(MHC2TA)-168A→G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mpPCR-RFLP),对汉族185例冠心病患者及149名正常人群MHC2TA基因-168A→G位点进行研究。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均检出-168AA、-168AG和-168GG基因型,MHC2TA-168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4和0.802,MHC2TA-168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76和0.198,冠心病组MHC2TA-168G基因型频率(0.276)明显高于对照组(0.198。OR:1.542,95%CI:1.070~2.221;P<0.05。结论MHC2TA-168A→G多态性与冠心病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人群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Ⅱ类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转录激活子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亮 陈红丽 +5 位作者 王勉 解丽芹 徐艳丽 何孟 冯志伟 李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5,共8页
探讨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通过静电纺丝仪,将RGD-重组蛛丝蛋白(p NSR16)、聚己内酯(PCL)、明胶(Gt)、壳聚糖(CS)共混形成的纺丝液进行电纺,制得(p NSR16/PCL/CS)/(p NSR16/... 探讨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通过静电纺丝仪,将RGD-重组蛛丝蛋白(p NSR16)、聚己内酯(PCL)、明胶(Gt)、壳聚糖(CS)共混形成的纺丝液进行电纺,制得(p NSR16/PCL/CS)/(p NSR16/PCL/Gt)支架,并将其植入SD大鼠腿部肌肉中,通过肉眼外观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评价等方法,评价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情况。分析支架浸提液对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细胞分裂指数、台盼蓝拒染率、细胞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评价血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血管支架在整个植入期内不断降解,(p NSR16/PCL/CS)/(p NSR16/PCL/Gt)支架降解程度更深,纤维断裂严重,12周时失重率为20.3%,其降解速度明显快于(PCL/CS)/(PCL/Gt)支架,后者在12周时仅降解了13.2%。在(p NSR16/PCL/CS)/(p NSR16/PCL/Gt)支架浸提液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骨髓MSC集落生成率、平均集落面积和分裂指数都显著高于(PCL/CS)/(PCL/Gt)支架组。血管支架毒性等级均低于1级,无细胞毒性。与血管支架浸提液复合培养的MSC生长状态良好,台盼蓝拒染率高于95%,复合培养48 h后,细胞G0/1期比例降低,S、G2/M期比例均升高。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血管 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 内降解 外生物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不对称膜的制备及生物组织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思亮 陈西广 +5 位作者 钟德玉 霍光 刘成圣 孟祥红 于乐军 王令充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66,共6页
用分步流延干燥法制备了一种由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羧甲基壳聚糖(CM-CS)构成的新型人工皮肤医用材料--壳聚糖复合不对称膜(C-P-C膜),其上层为CS层,中间为PVA层,下层为CM-CS层.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调节CS、PVA、CM-CS的加入量来... 用分步流延干燥法制备了一种由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羧甲基壳聚糖(CM-CS)构成的新型人工皮肤医用材料--壳聚糖复合不对称膜(C-P-C膜),其上层为CS层,中间为PVA层,下层为CM-CS层.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调节CS、PVA、CM-CS的加入量来控制复合不对称膜各层的厚度和膜的水蒸气通透性,C-P-C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吸水率.生物相容性实验发现,C-P-C膜是无毒材料,不会引起创伤感染,随着植入C-P-C膜时间的延长,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6周时,炎症浸润程度低于手术缝合线.C-P-C膜能够明显地促进创面愈合,能有效地密封出血创面且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CS) 复合不对称膜 羧甲基壳聚糖(CM-CS) 组织相容 羧甲基壳聚糖 不对称膜 生物相容 复合 制备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相陶瓷支架与人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庆国 赵士芳 +3 位作者 郭宗科 董寅生 林萍华 浦跃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研究了 2种新型多孔纳米陶瓷支架材料 (hydroxyapatite,HA和tricalciumphosphate,TCP)的生物相容性 .从人 4月龄胚胎骨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出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 (periosteal derivedosteoblast,POB) ,采用人胚骨膜成骨细胞与 2种陶瓷支架... 研究了 2种新型多孔纳米陶瓷支架材料 (hydroxyapatite,HA和tricalciumphosphate,TCP)的生物相容性 .从人 4月龄胚胎骨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出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 (periosteal derivedosteoblast,POB) ,采用人胚骨膜成骨细胞与 2种陶瓷支架的体外复合培养 ,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及生理功能表达情况 .发现人POB在HA和TCP表面生长繁殖良好 ,并发挥成骨功能 .材料对细胞的增殖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p<0 0 5 ) .实验表明 :2种新型多孔陶瓷支架材料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人成骨细胞 生物陶瓷材料 外培养 生物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