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烤烟矿质营养元素相互关系的主组分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晓林 和丽忠 +8 位作者 陈锦玉 樊永言 曹槐 刘世熙 程辉斗 温永琴 张晓海 李金培 王绍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对云南五种植烟土壤上烤烟三个品种、六个生育期烟叶中钾、磷、硫、钙、镁、铁、锰、锌、铜、硼浓度和烟株根区土壤中AB/D联合提取的养分含量及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的测试数据,用主组分分析(PCA)方法,讨论土壤─烤烟系... 对云南五种植烟土壤上烤烟三个品种、六个生育期烟叶中钾、磷、硫、钙、镁、铁、锰、锌、铜、硼浓度和烟株根区土壤中AB/D联合提取的养分含量及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的测试数据,用主组分分析(PCA)方法,讨论土壤─烤烟系统矿质营养元素的相互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显示:①烟叶矿质营养元素浓度随烤烟生育期有规律的变化,受根区土壤化学性质影响的变异大于品种间的差异;②烟叶钾、磷、铜、硼表现明显的稀释效应,钙、镁表现积累效应;③烤烟钾、磷、铜、硼营养存在相互协同作用,钙对钾、磷、铜、硼营养有明显的拮抗作用。④增加土壤有机质,利用钾、磷、铜、硼的协同作用,减轻钙对钾、磷、硼的拮抗是改善烤烟营养,提高烤烟产量品质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根区土壤 矿质营养元素 主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期浓香型青稞酒糟醅理化指标及基酒香气组分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涂荣坤 冉茂芳 +6 位作者 张兵 范相巍 许涛 张立强 王松涛 沈才洪 杨平 《酿酒》 CAS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基于前期优化的浓香型青稞酒发酵工艺,探究不同发酵期(40 d,50 d和60 d)对浓香型青稞酒糟醅理化指标和基酒挥发性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期浓香型青稞酒出窖糟醅的水分、酸度、还原糖和淀粉差异显著(p<0.05)。随着发酵期... 基于前期优化的浓香型青稞酒发酵工艺,探究不同发酵期(40 d,50 d和60 d)对浓香型青稞酒糟醅理化指标和基酒挥发性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期浓香型青稞酒出窖糟醅的水分、酸度、还原糖和淀粉差异显著(p<0.05)。随着发酵期的增加,出窖糟醅的水分增加,还原糖、酸度和淀粉呈现下降趋势。延长发酵期有利于延长微生物分解代谢,提高淀粉的利用率,提升出酒率。不同发酵期青稞酒的挥发性香气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随着发酵期增加,挥发性香气组分的种类及总含量呈现增加趋势。酸类、醇类和酯类为主要的挥发性香气组分,酸类和醇类组分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可能与醇酸酯化合成酯类有关,与酯类组分的含量增加趋势相一致。长发酵期有利于提高青稞酒中酯类组分的含量,进而增加青稞酒的香气浓郁度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发酵期 浓香型青稞酒 理化指标 香气组分 主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EP联合PCA方法的详细机理自动简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干 张煜盛 郎静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5,共6页
发展了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形法(DRGEP)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的简化复杂化学动力学机理的数值方法,通过对详细机理的二次简化,快速有效地去除其中冗余组分和反应。研究结果表明:DRGEP方法能够快速和高效地去除冗余反应和组分,而PCA... 发展了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形法(DRGEP)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的简化复杂化学动力学机理的数值方法,通过对详细机理的二次简化,快速有效地去除其中冗余组分和反应。研究结果表明:DRGEP方法能够快速和高效地去除冗余反应和组分,而PCA方法主要是去除非重要反应,两者对于高温阶段的机理简化效果更好,在简化过程中,DRGEP和PCA算法阈值并非呈线性变化。由于每次简化均在误差可控前提下进行,研究从简化方法的角度入手,利用该机理自动简化方法对二甲醚的详细反应机理进行了简化,据此就激波管内二甲醚在高温高压氛围下的着火滞燃期进行预测分析及其计算结果试验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最大着火滞燃期相对误差控制在3%以内,表明该机理简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接关系图法 主组分分析 机理简化 着火滞燃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向量简化的复杂土木结构损伤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晓楠 姜绍飞 +1 位作者 倪一清 马传政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针对PNN在有噪声情况下进行结构损伤检测时输入矢量数目大,匹配模式多,训练时间长的缺点,提出了运用主组分分析法来处理数据的概率神经网络损伤定位方法.研究发现,运用该方法进行损伤定位,不仅输入矢量数目和训练时间少于未简化的PNN,... 针对PNN在有噪声情况下进行结构损伤检测时输入矢量数目大,匹配模式多,训练时间长的缺点,提出了运用主组分分析法来处理数据的概率神经网络损伤定位方法.研究发现,运用该方法进行损伤定位,不仅输入矢量数目和训练时间少于未简化的PNN,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损伤定位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 损伤定位 特征向量简化 主组分分析 神经网络 结构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测定铁钴铜的小波软阈值核心偏最小二乘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玲 任守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小波软阈值核心偏最小二乘法 ,同时测定铁、钴、铜 ;该法结合小波软阈值法和主组分分析改进除噪声质量 ,与其它软阈值法比较选用了HYBRID法 ;通过最佳化 ,小波函数和低频截止收缩水平 (L)分别选为Symmlet6和2;设计了一个名为... 提出了一种小波软阈值核心偏最小二乘法 ,同时测定铁、钴、铜 ;该法结合小波软阈值法和主组分分析改进除噪声质量 ,与其它软阈值法比较选用了HYBRID法 ;通过最佳化 ,小波函数和低频截止收缩水平 (L)分别选为Symmlet6和2;设计了一个名为软阈值小波核心偏最小二乘法 (STWKPLS)的程序进行全部计算 ,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是成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测定 小波分析 软阈值法 核心偏最小二乘法 主组分分析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在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丽萍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1-595,共5页
塔河油田T759井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舒善河组目的层段的砂岩层较薄,砂、泥岩之间的阻抗差异较小,因此不能有效地对砂体进行追踪,给储量计算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针对该井区目的层段开展了储层测井地震约束反演研究。首先,对T759井区测... 塔河油田T759井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舒善河组目的层段的砂岩层较薄,砂、泥岩之间的阻抗差异较小,因此不能有效地对砂体进行追踪,给储量计算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针对该井区目的层段开展了储层测井地震约束反演研究。首先,对T759井区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可以较好地区分砂、泥岩;然后,采用精细井震标定、子波提取、初始模型建立、主组分分析、模型估算等方法进行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到舒善河组的自然电位反演数据体,绘制了舒善河组自然电位反演均方根平面图,对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地震约束反演 测井资料归一化 初始模型 主组分分析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failure in coal seams Implications of coal composition for bump susceptibility 被引量:6
7
作者 Lawson Heather Weakley Andrew Miller Arth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3-8,共6页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dynamic failure(bumping) of coal pillars,a bump-prone coal seam has been described as one that is ‘‘uncleated or poorly cleated,strong...that sustains high stresses."Despite exte...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dynamic failure(bumping) of coal pillars,a bump-prone coal seam has been described as one that is ‘‘uncleated or poorly cleated,strong...that sustains high stresses."Despite extensive research regarding engineering controls to help reduce the risk for coal bumps,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properties of coal itself and how those propertie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mechanics of failure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reportable dynamic failure events reveals a highly localized clustering of incidents despite widespread mining activities. This suggests that unique,contributing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exist within these regions that are less prevalent elsewhere. To investigate a new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coal characteristics that might lead to bumping,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was performed on 306 coal records from the Pennsylvania State Coal Sample database to determine which characteristics were most closely linked with a positive history of reportable bumping. Selected material properties from the data records for coal samples were chosen as variables for the PCA and included petrographic,elemental,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Results of the PCA suggest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organic sulfur cont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dynamic failure,and a secondary correlation between volatile matter and dynamic failure phenomena. The ratio of volatile matter to sulfur in the samples shows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bump-prone regions,with a minimum threshold value of approximately 20,while correlations determined for other petrographic and elemental variables were more ambiguou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al itself is directly linked to how likely a coal is to have experienced a reportable dynamic failure event. These compositional controls are distinct from other previously established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 criteria and represent a missing piece to the bump prediction puzz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umpBounceDynamic failurePillar bur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