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2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山区果园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会来 马嘉伟 +2 位作者 柳丹 孔海民 钱建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7-1111,共15页
[目的]以浙南地区典型果园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土壤肥力状况,为果园土壤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丽水市莲都区桃、柑橘、杨梅和枇杷四种主要类型果园进行土壤采集分析,选取土壤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和有... [目的]以浙南地区典型果园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土壤肥力状况,为果园土壤管理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丽水市莲都区桃、柑橘、杨梅和枇杷四种主要类型果园进行土壤采集分析,选取土壤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硫、铁、锰、铜、锌含量16项指标,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诊断,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比较四种果园土壤的肥力差异。[结果]四种果园土壤均呈强酸性,部分果园土壤具有盐渍化倾向。四种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处于中、高等级。所有果园土壤交换性钙、镁,有效硫、铁、锰、铜和锌均能满足果树生长的需求,部分枇杷园出现锰和铜缺乏。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评价标准,土壤肥力综合得分依次为:枇杷园>柑橘园>桃园>杨梅园。按照系统聚类分析,枇杷园和桃园土壤肥力质量为第一等;杨梅园土壤肥力质量为第二等;柑橘土壤肥力质量为第三等。[结论]研究区内枇杷园和桃园土壤肥力质量较高,柑橘园土壤肥力质量较低。土壤酸化严重,部分果园存在土壤盐渍化倾向,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元素极为丰富,部分果园出现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应增加有机肥投入,减少酸性化学肥料施用,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施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中和土壤酸性;选择合适肥料品种,减少盐分离子的累积,从而提升果园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土壤肥力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科学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甘薯淀粉与粉条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密 尹旺 +4 位作者 邓仁菊 关郁芳 潘牧 吴巧玉 付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6-257,共12页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甘薯淀粉品质,并建立甘薯淀粉品质评价体系,以10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淀粉组成、粒径、分子聚合度、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和粉条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甘薯品种淀粉性质的差异,并且运用相关性分...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甘薯淀粉品质,并建立甘薯淀粉品质评价体系,以10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淀粉组成、粒径、分子聚合度、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和粉条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甘薯品种淀粉性质的差异,并且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淀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淀粉各项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淀粉性质指标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且粉条品质主要与淀粉组成、粒径以及分子聚合度密切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从28个指标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761%,能够反映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10个甘薯品种淀粉品质指标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渝薯198、商薯19、渝薯50、渝薯15、齐宁19、黔薯11、徐薯22、苏薯28、徐薯37、鄂薯6号。聚类分析将10个甘薯品种分为五类,其中第Ⅲ类的商薯19,淀粉粒径较大,回生值较高,粉条断条率较低,弹性较好,该品种适宜用作粉条加工。渝薯198综合得分最高,粉条咀嚼性较好,但是烹煮损失较高、硬度较大;鄂薯6号、苏薯28和徐薯37综合得分较低,粉条品质较差,不适宜用作粉条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品质 粉条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不同辣椒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朝辉 何建文 +2 位作者 田怀志 田浩 廖卫琴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8,共9页
为了探索不同辣椒资源的综合品质,对20份种质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辣椒资源之间的各性状指标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1.63%~63.15%;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主成分... 为了探索不同辣椒资源的综合品质,对20份种质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辣椒资源之间的各性状指标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1.63%~63.15%;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4.488%;聚类分析将参试资源分为3种类型,以贵州大众口味的饮食习惯来看,第Ⅰ类适用于加工糟辣椒、油辣椒和煳辣椒面,第Ⅱ类适用于鲜食以及加工糟辣椒、油辣椒和煳辣椒面,第Ⅲ类适用于辣味调味品。试验结果为辣椒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板栗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艳奇 杨明源 +4 位作者 吕春茂 白绍赐 张群芳 邹晨阳 姜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板栗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立了水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AA)、总黄酮、好果率、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08%、14.64%、15.64%、7.74%、9.41%、9.11%、18.90%、10.48%。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丹栗1号、丹东9113和qX-005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25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第一类板栗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二类板栗适合取仁加工,制作罐头、果脯等产品,或加工成板栗粉用于面包、饼干等产品的制作;第三类板栗可作为优质的食品原料;第四类板栗适宜炒食,也适宜作为直售坚果。本研究结果为板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成分分析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甘蔗汁品质综合评价
5
作者 李先丽 李虹琳 +4 位作者 鄢正美 鲁泽 娄红波 何丽莲 李富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25-334,共10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蔗汁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确立了可滴定酸、果糖、蔗糖、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多酚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17%、14.45%、17.23%、18.17%、16.36%、19.6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桂糖11’‘滇蔗01-106’和‘滇蔗02-38’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14种甘蔗汁分为3类,第一类甘蔗糖含量较高,建议用于榨糖或加工成红糖,第二类甘蔗甜度适中,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三类甘蔗口感好且风味佳,适宜榨汁鲜食,本研究结果为鲜食甘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成分分析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6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铜仁珍珠花生品质综合评价
7
作者 李晓松 王姣 +3 位作者 任菲宏 邓川 张玉清 王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5,共10页
为建立铜仁珍珠豆型花生资源的综合评价方法,加快地方资源开发利用,以167份铜仁珍珠花生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的20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品质性状中豆蔻酸变异系数最大,为19.76%,脂肪变... 为建立铜仁珍珠豆型花生资源的综合评价方法,加快地方资源开发利用,以167份铜仁珍珠花生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供试材料的20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品质性状中豆蔻酸变异系数最大,为19.76%,脂肪变异系数最小,为2.37%;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棕榈酸、亚油酸、山嵛酸、十七烷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油酸、果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确定了6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2.867%;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30时,167份材料可被分为五大类群;167份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在-2.920~4.330之间,筛选出综合品质较好的SN19、YH15、YP09、YJ04、SQ07作为花生新品选育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质性状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塔额盆地油菜新品种(系)
8
作者 王贺亚 罗静静 +3 位作者 孟玲 李怀胜 艾海峰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个性状对产量的有较大正相关的有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千粒重和角果粒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36^(*)、0.34^(*)、0.24、0.18和0.16,在育种中应该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前4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472%;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F=0.4483F_(1)+0.2671F_(2)+1568F_(3)+1279F_(4)。排名第1的品种为YC_(6)(新油17号),其得分为306.63分,其表征11个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佳,在15个参试品种中YC_(6)(新油17号)适应塔额盆地的能力相对最强;可将15个参试品种聚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包括YC_(2)、YC_(3)等4个品种,平均产量最低,为3433.15 kg/hm^(2),属于低产群体;第2类群包括YC_(5)、YC_(6)等5个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为3669.22 kg/hm^(2),属于中高产群体;第3类群包括YC_(12)和YC_(13)等5个品种,产量较低,平均为3522.60 kg/hm^(2),属于中低产群体;YC_(15)为第4类,产量最高,为3891.90 kg/hm^(2)(高产品种)。【结论】在春油菜育种中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同时综合考虑一级分枝数佳、茎粗和主序角果数。第2类群和第4类群各性状指标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又以YC_(6)(新油17号)、YC_(8)(CFZqt221060)和YC_(15)(CFZqt221067)表现最佳,是塔额盆地栽培的高产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相关性分析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评价
9
作者 王春芳 柳洪入 +4 位作者 刘晨霞 何辉 王乾坤 陈珏 乔勇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54-59,共6页
为评价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以上海产的5种主要鲜食甜玉米品种为原料,测定花色苷、还原型抗坏血酸、总糖、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等10个营养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为评价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以上海产的5种主要鲜食甜玉米品种为原料,测定花色苷、还原型抗坏血酸、总糖、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等10个营养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荆黑甜甜玉米的总酚质量分数为(2.80±0.02)mg/g,还原型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为(49.77±1.44)mg/100 g和花色苷质量分数为(213.74±7.15)mg/100 g。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的各营养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或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20%。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鲜食甜玉米的营养品质评价关键因子为花色苷、还原型抗坏血酸、总糖、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水分。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表明荆黑甜品质最优,其后依次是美果一号、和粟一号、金银208和白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营养品质 相关性分析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谷子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磊 王晓明 +4 位作者 范光宇 张雅莉 杨秋书 王德权 赵芳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综合评价94份谷子种质资源,选取穗质量、穗码数、单码籽粒数等13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通过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在1.90以上,变异系数在11.79%~37.7... 为综合评价94份谷子种质资源,选取穗质量、穗码数、单码籽粒数等13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通过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在1.90以上,变异系数在11.79%~37.75%,不同谷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间存在相关性;穗质量与穗码数、单码籽粒数、穗粒质量、倒二叶长、倒二叶宽、茎秆长、茎秆粗、主穗长、主穗粗、主穗节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穗粒质量与穗质量、穗码数、单码籽粒数、倒二叶宽、茎秆长、茎秆粗、主穗长、主穗粗、主穗节节数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二叶长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94份材料共分为六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7份)、Ⅴ类群(17份)的穗粒质量、千粒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类群,可作为高产谷子引种或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将13个农艺性状指标集中在累计贡献率达76.165%的4个主成分中,其中,第1主成分与穗质量、穗粒质量密切相关,贡献率为37.401%;第2、3、4主成分与谷子的生态建成相关。综上所述,94份谷子种质资源材料变异潜力较大。综合评价表明,0412-1-2-1、山西白、良谷、大红袍、老虎尾、2055父、媳妇笑(蔚县)、8311、饿死牛和小竹叶青可作为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邵阳绿茶质量研究
11
作者 李瑾 何郁菲 +7 位作者 罗亦凡 唐瀚 陈潇 田容积 唐静怡 曾志龙 陈颖 罗华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76-81,85,共7页
为了科学评价邵阳绿茶的品质特性,研究收集了20份来自不同生产厂家的不同等级邵阳绿茶样品。对水提取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生物成分及儿茶素成分的含量进行化学计量学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0份邵阳绿茶品质成分的平均含量为... 为了科学评价邵阳绿茶的品质特性,研究收集了20份来自不同生产厂家的不同等级邵阳绿茶样品。对水提取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生物成分及儿茶素成分的含量进行化学计量学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0份邵阳绿茶品质成分的平均含量为水浸出物41.48%,茶多酚27.58%,游离氨基酸4.27%,酚氨比6.68,可溶性糖5.02%,咖啡碱4.23%,体现邵阳绿茶“嫩、鲜、浓、醇”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初步构建邵阳绿茶的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绿茶的生化成分来评价邵阳绿茶的质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阳绿茶 品质评价 生化成分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个鲜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12
作者 杨喜翠 崔锐 +1 位作者 宋碧 邹军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40-44,共5页
采取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种植初步鉴选出的27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和归类。结果表明,27个鲜食玉米品种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10的品种有:国悦甜1号、中苗黑珍珠、仲鲜甜3号、圳甜6号、泰鲜甜... 采取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种植初步鉴选出的27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和归类。结果表明,27个鲜食玉米品种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10的品种有:国悦甜1号、中苗黑珍珠、仲鲜甜3号、圳甜6号、泰鲜甜1号、泰鲜甜4号、万黑糯109、中糯510、彩甜糯2018宝马、泰甜金银粟。聚类分析将27个鲜食玉米品种分成7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包含14个品种,第二类群包含5个品种,第三类群包含1个品种,第四类群包含4个品种,第五类群包含1个品种,第六类群包含1个品种,第七个类群包含1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农艺性状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赤水金钗石斛农艺性状的研究
13
作者 唐志鸿 梁增鑫 +5 位作者 李金玲 罗春丽 王华磊 罗夫来 赵致 曾旭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51,共10页
为了探究赤水金钗石斛的遗传变异情况,收集赤水市44个生态点一年生、二年生金钗石斛共85份,测定其农艺性状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0.96%~52.37%之间。其中,一年生金钗石斛叶片数与地茎显著负相关,茎粗与节... 为了探究赤水金钗石斛的遗传变异情况,收集赤水市44个生态点一年生、二年生金钗石斛共85份,测定其农艺性状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0.96%~52.37%之间。其中,一年生金钗石斛叶片数与地茎显著负相关,茎粗与节数、茎长无显著相关;二年生金钗石斛茎粗与节数、茎长、单枝茎干重无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主要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08%,其中单枝茎干重、单枝茎鲜重、茎长是导致金钗石斛表型差异的主要因子。综合得分≥1的生态点有9个。系统聚类在欧式距离为5时,共分为四类,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较优异生态点2个:K_(2)(复兴镇凉江村)、F_(2)(旺隆镇红花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农艺性状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赤水市金钗石斛矿质元素研究
14
作者 唐志鸿 梁增鑫 +5 位作者 李金玲 罗春丽 王华磊 罗夫来 赵致 杨文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9,共9页
以采集于贵州省赤水市的41份金钗石斛为材料,采用ICP法测定11种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1份金钗石斛总灰分和水分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11种矿质元素含量... 以采集于贵州省赤水市的41份金钗石斛为材料,采用ICP法测定11种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1份金钗石斛总灰分和水分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11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在19.83%~49.63%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Fe与B、Cu与Mn和B、Zn与Mn和Mg、Mn与P和Mg、K与Ca、P和Mg、Ca与P和Mg、P与Mg呈极显著正相关,B与P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1.75%,筛选出Mn、P、Mg、B、K、Na为主要特征向量。系统聚类分析在距离为5时将41份金钗石斛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群。研究表明,L_(1)(官渡镇桂花村)、N_(1)(官渡镇桂花村)的资源表现出较高的矿质营养元素富集,可作为矿质元素优异特性表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感官品质评价
15
作者 丛懿洁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7,43,共9页
为探究国内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感官特征和不同企业产品的感官差异,采用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7种来自不同乳品企业的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生产的低温活性乳... 为探究国内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感官特征和不同企业产品的感官差异,采用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7种来自不同乳品企业的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生产的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感官品质差异较大,YAKULT、JLB902种样品的奶香气足、整体醇厚,呈现较成熟的口感,JLB265、JLB902种样品的果味强、果香气浓郁,呈现多汁、新鲜的口感,JLB90、MN 2种样品的刺激感较其他样品稍强。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217%,能够较好反映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感官品质的综合信息。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7种样品的综合排序是:JLB90>YAKULT>JLB265>GM>WQ>MN>YL。排名靠前的样品奶香气、稠厚度、果香气等感官指标较突出,容易受消费者喜爱。通过聚类分析,7种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较好反映不同企业生产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感官品质差异,同时明确奶香气强、稠厚、果味强、新鲜、多汁、稍带刺激感的低温活性乳酸菌饮料容易受消费者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乳酸菌饮料 感官品质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花生新品种(系)脂肪酸综合评价
16
作者 于沐 杨海棠 +2 位作者 胡延岭 刘软枝 李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的脂肪酸成分,为筛选改良高油酸花生优异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8份花生新品种(系)进行脂肪酸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花生脂肪酸成分含量差异,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9个品质...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的脂肪酸成分,为筛选改良高油酸花生优异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8份花生新品种(系)进行脂肪酸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花生脂肪酸成分含量差异,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9个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介于6.92%~91.75%,其中山嵛酸的变异系数最小(6.92),亚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大(91.75);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44~1.28,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棕榈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28),木焦油酸最小(0.44)。通过对主要脂肪酸含量在高油酸和普通油酸品种中的比较分析表明,油亚比、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在高油酸和普通油酸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油酸和亚油酸之和在不同油酸含量花生品种中占比具有差异,油酸含量低(<55%)的参试品种其亚油酸和油酸含量之和均值为78.48%,油酸含量在60%~75%之间的材料其亚油酸和油酸之和均值为81.47%,高油酸花生品种(75%~80%、>80%)亚油酸和油酸含量之和均值分别为82.50%、83.52%;棕榈酸在高油酸花生品种中的含量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在9个品质性状中,共检测到13组指标间呈极显著负相关,11组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9个脂肪酸成分指标提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4.215%,包含大部分脂肪酸品质信息。在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中,木焦油酸含量提高有利于油酸含量、油亚比等的提高。聚类分析将38份品种分为7个类群,第Ⅰ类群棕榈酸、木焦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花生一烯酸、油亚比和油酸含量最低;第Ⅱ类群硬脂酸、花生酸含量最高,第Ⅲ类群棕榈酸、花生酸、亚油酸和硬脂酸含量较高,第Ⅴ类群和第Ⅳ类群油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群,第Ⅶ类群山嵛酸含量最高。【结论】筛选出得分在0以上的花生有20份材料,占总供试材料的52.63%,其中16份花生评分大于1,可作为特殊性状基因来源为黄淮海花生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新品种(系) 品质性状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复垦稻区水稻生产适应性筛选与评价
17
作者 胡铁军 许熔熔 +1 位作者 潘丽卿 陈宇眺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19-27,共9页
以17份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在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稻米品质和光合特征等指标上的相关性与差异,进而筛选出适宜宁波市复垦稻区种植的稳产、优质水稻品种。结果表... 以17份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在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稻米品质和光合特征等指标上的相关性与差异,进而筛选出适宜宁波市复垦稻区种植的稳产、优质水稻品种。结果表明:产量、长宽比、垩白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异系数较大,是限制不同水稻综合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特征与产量、稻米品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提高光合特征的相关指标能够提升产量、碾米品质和蒸煮品质;聚类分析将17个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包含甬优1540、春诚优887、华中优9326、浙优810、嘉优9号、华中优9363、申优28等7个品种,其综合表现较优,具有产量高、碾米品质和蒸煮品质好、光合作用较强的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了4个主成分,主成分综合得分前5名依次为华中优9326、浙优810、春诚优887、中禾优6号、甬优1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光合特征 聚类分析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18
作者 姜秀英 王佳 +4 位作者 李建国 解文孝 潘争艳 韩勇 吕军 《北方水稻》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综合品质差异,本文以辽宁省39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糙米率等12项品质指标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间存在差异,其中垩白性状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综合品质差异,本文以辽宁省39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糙米率等12项品质指标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间存在差异,其中垩白性状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60%以上,加工品质差异较小。12项品质指标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4.770%,能够概括稻米品质性状大部分信息,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品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可知,盐粳682、辽粳802、盐禾香113、盐粳144、北粳204的综合得分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9个水稻品种可被分为4大类,综合得分较高的5个品种分布在第Ⅰ大类,其稻米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19
作者 姜秀英 王佳 +4 位作者 高振环 吕军 李建国 韩勇 王丽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采取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辽宁省45个水稻新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和归类。结果表明:品种间秕粒数存在较大差异,千粒重和生育期差异较小。相关分析显示,生育期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适当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易因提高结实率从而... 采取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辽宁省45个水稻新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和归类。结果表明:品种间秕粒数存在较大差异,千粒重和生育期差异较小。相关分析显示,生育期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适当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易因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着粒密度与多个农艺性状显著相关,在育种中保证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应选择粒数多、着粒密、结实好的品种,有利于提高产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前4个主成分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了穗部情况;第2主成分主要综合了产量和生育期;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了群体穗数情况;第4主成分主要体现了株高性状。通过综合评价,得分前5名的品种分别是:辽优66、天隆粳721、辽优1537、港优20、丹粳15。通过聚类分析将45个品种分为4大类,其中第Ⅰ类材料包括7个品种,占供试材料总数的15.56%,其综合性状最优;第Ⅱ类材料包括33个品种,占供试材料总数的73.33%,其综合性状较优。第Ⅲ类、第Ⅳ类材料数量较少,多是高食味品种。该研究结果可为育种家在水稻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筛选和开发利用优质水稻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水稻 农艺性状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西芹生长适应性评价
20
作者 南柏林 张海杰 +3 位作者 师丽丽 张鹤潇 许春苗 程永龙 《中国果菜》 2025年第6期50-55,共6页
为了更精准地筛选出适宜定西市栽培的优良西芹品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个引进品种的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2个主成分因子的定量函数模型计算得出,‘库拉索’‘法国绿剑’‘维纳斯’‘英... 为了更精准地筛选出适宜定西市栽培的优良西芹品种,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个引进品种的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2个主成分因子的定量函数模型计算得出,‘库拉索’‘法国绿剑’‘维纳斯’‘英皇’‘美皇’这5个品种综合性状得分最高。利用热图聚类谱系图对不同西芹品种进行系统分类,将20个品种依据6个性状指标聚成三大类,其中‘库拉索’‘法国绿剑’和‘维纳斯’3个品种聚为一类,表现为单果质量大,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该结果与田间生长情况基本一致,说明综合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较高。综合分析表明,‘库拉索’‘法国绿剑’和‘维纳斯’这3个品种适宜在定西市栽培,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芹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