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动预燃室燃料控制参数对汽油机稀燃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许秉鑫
缪新轲
+2 位作者
邓俊
王金秋
李理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8-1632,共5页
预燃室点火系统可促进稀薄混合气燃烧,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本文基于自行开发的主动预燃室及其燃料供给系统,在压缩比为16的发动机上分别测试了预混气体喷射压力和燃料占比对发动机稀燃边界下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9、0.14和...
预燃室点火系统可促进稀薄混合气燃烧,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本文基于自行开发的主动预燃室及其燃料供给系统,在压缩比为16的发动机上分别测试了预混气体喷射压力和燃料占比对发动机稀燃边界下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9、0.14和0.09 MPa 3种预混气体喷射压力中,在0.09 MPa的喷射压力下可获得最高的平均指示压力和最短的着火延迟期和燃烧持续期,燃烧最稳定;当预混气体燃料占比从0.54%逐步增加到2.69%时,发动机的平均指示压力先增加后减少,并在占比1.61%处取得最大值,此时的燃烧最为稳定,着火延迟期和燃烧持续期均最短。主动预燃室可实现λ=1.8的稳定燃烧,指示热效率相比普通火花塞点火的32.9%提高到39.4%,相对提升了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主动预燃室
燃
料控制参数
稀
燃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单孔主动预燃室几何参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刘人赫
刘逸晖
+2 位作者
缪新轲
邓俊
李理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采用燃烧可视化方法研究了预混式单孔主动预燃室的几何参数对预燃室点火特性的影响。在火焰发展初期的定压燃烧过程中,将从点火开始到火焰面积达到燃烧弹可视窗口面积一半所用的时间定义为初期火焰发展时间,作...
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采用燃烧可视化方法研究了预混式单孔主动预燃室的几何参数对预燃室点火特性的影响。在火焰发展初期的定压燃烧过程中,将从点火开始到火焰面积达到燃烧弹可视窗口面积一半所用的时间定义为初期火焰发展时间,作为衡量不同几何参数下主动预燃室点火效果的参考指标:在不同喷孔孔径(2.0~4.0 mm)、不同预燃室通道内径(3.0~5.5 mm)、不同下端开口角度(0°~75°)的试验条件下,初期火焰发展时间的最大差异分别为9.3 ms、6.8 ms、2.9 ms,最终得出3个几何参数对单孔主动预燃室点火效果的影响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喷孔孔径、预燃室通道内径、下端开口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预燃室
定容
燃
烧弹
燃
烧可视化
燃
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玻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0期131-133,共3页
我国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人们更加注重车用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其中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能够有效改进汽油机燃油经济性。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性能进行研究。仿真实践证明:稀薄燃烧能够有效减少油耗,提升...
我国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人们更加注重车用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其中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能够有效改进汽油机燃油经济性。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性能进行研究。仿真实践证明:稀薄燃烧能够有效减少油耗,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同时采用主动预燃室系统,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预燃室
式
直喷汽油机
稀薄
燃
烧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稀燃条件下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吴坚
陈嘉雯
+3 位作者
杜家坤
陈泓
李钰怀
占文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0,共6页
为明晰不同点火方式对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在一款排量为0.5 L的研究型单缸机上试验研究了传统火花塞和主动预燃室两种不同点火方式下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探索主动预燃室拓展稀薄燃烧极限的多种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稀薄...
为明晰不同点火方式对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在一款排量为0.5 L的研究型单缸机上试验研究了传统火花塞和主动预燃室两种不同点火方式下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探索主动预燃室拓展稀薄燃烧极限的多种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可有效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传统点火线圈的稀燃极限处于过量空气系数1.5附近,最高指示热效率为45.0%,而采用主动预燃室系统后,稀燃极限可进一步拓展,过量空气系数可达2.0,指示热效率提升至46.5%,氮氧化物排放比采用传统火花塞点火技术时降低约88%;主动预燃室匹配高压缩比14.80的燃烧系统,可进一步拓展稀燃极限至过量空气系数2.1,指示热效率可达48.0%,氮氧化物排放继续降低,在过量空气系数采用2.1时NO_(x)排放最低可达5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
燃
烧
主动预燃室
射流点火
特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燃室射流角对氨氢发动机燃烧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张孚
陈海娥
+3 位作者
李骏
胡昱
胡星星
赖钧明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4,共10页
氨、氢在发动机上的应用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一台排量2.2 L,且配置主动预燃室喷氢的液氨直喷发动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氢气射流涡旋角度和预燃室喷孔涡旋角度对预燃室内涡流形成机制及对燃烧性能的影...
氨、氢在发动机上的应用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一台排量2.2 L,且配置主动预燃室喷氢的液氨直喷发动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氢气射流涡旋角度和预燃室喷孔涡旋角度对预燃室内涡流形成机制及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射流涡旋设计能够在喷氢过程中预燃室内形成非常强烈的涡流,有利于提高预燃室内混合气浓度和掺氢比,指示热效率可由50.82%提升至50.90%;预燃室喷孔涡旋设计虽能将点火时刻预燃室内湍动能提高35%以上,但其降低了火焰射流速度,使得指示热效率由50.82%降低至50.17%;通过对两种涡旋角度的优化实现最高热效率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直喷
主动预燃室
氢气射流涡旋角度
预
燃
室
喷孔涡旋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预燃室燃料控制参数对汽油机稀燃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许秉鑫
缪新轲
邓俊
王金秋
李理光
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8-163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6153)资助。
文摘
预燃室点火系统可促进稀薄混合气燃烧,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本文基于自行开发的主动预燃室及其燃料供给系统,在压缩比为16的发动机上分别测试了预混气体喷射压力和燃料占比对发动机稀燃边界下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9、0.14和0.09 MPa 3种预混气体喷射压力中,在0.09 MPa的喷射压力下可获得最高的平均指示压力和最短的着火延迟期和燃烧持续期,燃烧最稳定;当预混气体燃料占比从0.54%逐步增加到2.69%时,发动机的平均指示压力先增加后减少,并在占比1.61%处取得最大值,此时的燃烧最为稳定,着火延迟期和燃烧持续期均最短。主动预燃室可实现λ=1.8的稳定燃烧,指示热效率相比普通火花塞点火的32.9%提高到39.4%,相对提升了19.8%。
关键词
发动机
主动预燃室
燃
料控制参数
稀
燃
特性
Keywords
engine
active pre-chamber
fuel control parameters
lean bur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464.17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单孔主动预燃室几何参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刘人赫
刘逸晖
缪新轲
邓俊
李理光
机构
同济大学
出处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6153)。
文摘
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采用燃烧可视化方法研究了预混式单孔主动预燃室的几何参数对预燃室点火特性的影响。在火焰发展初期的定压燃烧过程中,将从点火开始到火焰面积达到燃烧弹可视窗口面积一半所用的时间定义为初期火焰发展时间,作为衡量不同几何参数下主动预燃室点火效果的参考指标:在不同喷孔孔径(2.0~4.0 mm)、不同预燃室通道内径(3.0~5.5 mm)、不同下端开口角度(0°~75°)的试验条件下,初期火焰发展时间的最大差异分别为9.3 ms、6.8 ms、2.9 ms,最终得出3个几何参数对单孔主动预燃室点火效果的影响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喷孔孔径、预燃室通道内径、下端开口角度。
关键词
主动预燃室
定容
燃
烧弹
燃
烧可视化
燃
烧特性
Keywords
Active pre-chamber
Volume constant combustion vessel
Combustion visualizatio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K413.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玻
机构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0期131-133,共3页
文摘
我国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人们更加注重车用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其中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能够有效改进汽油机燃油经济性。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性能进行研究。仿真实践证明:稀薄燃烧能够有效减少油耗,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同时采用主动预燃室系统,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
关键词
主动预燃室
式
直喷汽油机
稀薄
燃
烧
性能分析
分类号
TK4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稀燃条件下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吴坚
陈嘉雯
杜家坤
陈泓
李钰怀
占文锋
机构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103300)。
文摘
为明晰不同点火方式对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在一款排量为0.5 L的研究型单缸机上试验研究了传统火花塞和主动预燃室两种不同点火方式下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探索主动预燃室拓展稀薄燃烧极限的多种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可有效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传统点火线圈的稀燃极限处于过量空气系数1.5附近,最高指示热效率为45.0%,而采用主动预燃室系统后,稀燃极限可进一步拓展,过量空气系数可达2.0,指示热效率提升至46.5%,氮氧化物排放比采用传统火花塞点火技术时降低约88%;主动预燃室匹配高压缩比14.80的燃烧系统,可进一步拓展稀燃极限至过量空气系数2.1,指示热效率可达48.0%,氮氧化物排放继续降低,在过量空气系数采用2.1时NO_(x)排放最低可达58×10^(-6)。
关键词
稀薄
燃
烧
主动预燃室
射流点火
特性
排放
Keywords
lean burn
active pre-chamber
jet ignition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分类号
TK411.2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燃室射流角对氨氢发动机燃烧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张孚
陈海娥
李骏
胡昱
胡星星
赖钧明
机构
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
出处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2241003)资助。
文摘
氨、氢在发动机上的应用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一台排量2.2 L,且配置主动预燃室喷氢的液氨直喷发动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氢气射流涡旋角度和预燃室喷孔涡旋角度对预燃室内涡流形成机制及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射流涡旋设计能够在喷氢过程中预燃室内形成非常强烈的涡流,有利于提高预燃室内混合气浓度和掺氢比,指示热效率可由50.82%提升至50.90%;预燃室喷孔涡旋设计虽能将点火时刻预燃室内湍动能提高35%以上,但其降低了火焰射流速度,使得指示热效率由50.82%降低至50.17%;通过对两种涡旋角度的优化实现最高热效率50.9%。
关键词
液氨直喷
主动预燃室
氢气射流涡旋角度
预
燃
室
喷孔涡旋角度
Keywords
liquid ammonia direct injection
active pre-chamber
hydrogen jet swirl angles
prechamber orifice swirl angles
分类号
TK9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动预燃室燃料控制参数对汽油机稀燃特性的影响
许秉鑫
缪新轲
邓俊
王金秋
李理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单孔主动预燃室几何参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刘人赫
刘逸晖
缪新轲
邓俊
李理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性能研究
杨玻
《南方农机》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稀燃条件下主动预燃室式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吴坚
陈嘉雯
杜家坤
陈泓
李钰怀
占文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预燃室射流角对氨氢发动机燃烧性能影响的研究
张孚
陈海娥
李骏
胡昱
胡星星
赖钧明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