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立国家主体理念 改进抗战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青生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5期87-92,共6页
对于抗战文学的研究,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学术界,存在两个审视系统和两种述评结论,原因在于各自秉持"革命斗争"理念或"反共斗争"理念,从而造成各自研究成果在所难免的种种缺陷与偏颇。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反抗... 对于抗战文学的研究,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学术界,存在两个审视系统和两种述评结论,原因在于各自秉持"革命斗争"理念或"反共斗争"理念,从而造成各自研究成果在所难免的种种缺陷与偏颇。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是中国捍卫民族生存、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避免人民遭受异族奴役命运的国家行为,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国家要求。因此,研究抗战文学应当树立国家主体理念,科学、完整、准确地展示中国抗战文学的伟大辉煌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家行为 抗战文学研究 国家主体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论高等院校“两课”教育教学主体理念的更新
2
作者 王志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1年第S1期29-31,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 江泽民同志在《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以下简称“两课”)同样面临着这样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育教学 主管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主体理念 “两课”改革 当代大学生 与时俱进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探研
3
作者 饶林锋 《成才之路》 2021年第21期54-55,共2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创设情境、推出活动、组织思辨、对接生活,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主要对主体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创设情境、推出活动、组织思辨、对接生活,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主要对主体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主体理念 学习体验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素杰 盖海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思想教育方式,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丰富的社团活动、适当的社会实践和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高校主体性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思想教育方式,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丰富的社团活动、适当的社会实践和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高校主体性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理念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仲裁程序主体性理念 被引量:2
5
作者 寇晓燕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程序主体性理念是仲裁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仲裁以主体意思自治为特征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仲裁的实践中我们应将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及开来,从理念到制度不仅要彰显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且要体现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性化、专业化的... 程序主体性理念是仲裁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仲裁以主体意思自治为特征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仲裁的实践中我们应将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及开来,从理念到制度不仅要彰显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且要体现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性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体现仲裁的和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程序 程序主体理念 仲裁的服务性 意思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发展性”心育理念指导下的心育实践创新
6
作者 杨静平 《江苏教育》 2023年第34期36-38,共3页
在班华教授心育理念指导下,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在实践中找准心育工作的真实问题,开展了四项实践创新,即构建整合型心育课程体系、提出“长善教育”概念、开设“大国母亲”课程、提供“21天在线入户双陪伴”服务。这些探索有力促进了学... 在班华教授心育理念指导下,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在实践中找准心育工作的真实问题,开展了四项实践创新,即构建整合型心育课程体系、提出“长善教育”概念、开设“大国母亲”课程、提供“21天在线入户双陪伴”服务。这些探索有力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发展性”心育理念 “长善教育” “大国母亲”课程 “21天在线入户双陪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7
作者 薛国玲 《教师》 2016年第36期104-104,共1页
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主体性而言,幼儿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阶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 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主体性而言,幼儿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阶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基于此文章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博群 《信息通信》 2015年第3期288-288,共1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怎样开展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打好基础,一直是高中信息技课程教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并研究了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怎样开展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打好基础,一直是高中信息技课程教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并研究了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 高中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长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21-122,共2页
针对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更新的关系上,分析了高校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弊端,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 创新型人才 传统教育理念 大学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 开放教育理念 主体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体的自由发展与社会开放
10
作者 王西华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主体的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是什么?其本质结构又是什么?它与社会开放是什么关系?有必要深入探索. 一、主体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结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内核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较... 主体的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是什么?其本质结构又是什么?它与社会开放是什么关系?有必要深入探索. 一、主体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结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内核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看到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问题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发展 社会开放 主体理念 根本目标 主体自由 创造性 客体 自我实现 历史唯物主义 主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中心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
11
作者 卞建容 《教育视界》 2015年第Z1期125-126,共2页
学习中心课堂是指在学生主体理念的引导下,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把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课堂组织模式。该模式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从动机到结构都指向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笔者从自... 学习中心课堂是指在学生主体理念的引导下,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把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课堂组织模式。该模式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从动机到结构都指向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笔者从自身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归纳出了以下几条学习中心课堂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学习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 课堂组织 课堂教学 主体理念 自主阅读 文本理解 语言感知 文本阅读 林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科类本科生开设公共必修课《高等医学教育学》的思考
12
作者 王能河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2期160-161,178,共3页
高等医学教育学是医学与高等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医学领域内的高等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为医科学生开设高等医学教育学,树立主体教育理念,确立《高等医学教育学》课程设计原则,... 高等医学教育学是医学与高等教育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医学领域内的高等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为医科学生开设高等医学教育学,树立主体教育理念,确立《高等医学教育学》课程设计原则,掌握其课程设计标准与内容的基本要求,将有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高等医学教育规律、掌握医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对今后从事医学教学乃至其他医疗卫生实践活动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高等医学教育学 主体教育理念 课程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存问题和改进策略探析
13
作者 焦红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7-70,共4页
在"技能第一"、"就业能力第一"等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相对放松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从树立人文社科素质与技能并重的教育观、建立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技能第一"、"就业能力第一"等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相对放松了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从树立人文社科素质与技能并重的教育观、建立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按照"三贴近"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引入"双主体"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取向 课程体系“ 三贴近”原则“ 主体”教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融合性数学教学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雪飞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第5期46-48,65,共4页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融合性数学教学,既重视信息化环境对数学课程的影响,又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优势,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注意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混合,采用任务驱动法等进行教学。教学的引入过...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融合性数学教学,既重视信息化环境对数学课程的影响,又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优势,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注意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混合,采用任务驱动法等进行教学。教学的引入过程中,让数学与专业紧密融合,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实施过程中则实行分层教学与各层融合的原则,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实现学生学习方法上独立与合作的融合。评价模式上采用课内课外混合评价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甚至可以将课堂融入网络,变成开放式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数学与专业的融合 教师主导的与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混合 学习方法上独立与合作的融合 分层教学与各层融合教学 混合评价模式 发展性教学评价 现场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思政课堂:概念解析·问题剖析·路径探析
15
作者 黄彩萍 《江苏教育》 2020年第68期65-69,共5页
积极思政课堂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积极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积极活动,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实践场。从当前思政课堂中存在的生本理念“半悬空中”、意义学习“囫囵吞枣”、学习环... 积极思政课堂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创设积极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积极活动,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实践场。从当前思政课堂中存在的生本理念“半悬空中”、意义学习“囫囵吞枣”、学习环境“封闭狭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探寻理念创新、教法创优、课堂参与、环境友好等有效构建积极思政课堂的基点、支点、焦点和触点,点点相扣,共生链接,旨在让思政课堂成为学生激荡生命、获得幸福、实现品德提升的学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思政课堂 主体理念 混合式教学法 课堂参与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桂香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第8期74-79,共6页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大思政”教育理念为依据,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基本方式、全员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教...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大思政”教育理念为依据,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立足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基本方式、全员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新模式,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新模式 主体教育理论、“大思政”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