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人的主体性活动的道德制约 被引量:1
1
作者 莫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9-134,共6页
主体的自由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主体的活动并不是绝对自由的 ,它要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包括道德制约。道德制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理想对主体性活动价值目标和方向的引导 ,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评价或规范对主体... 主体的自由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主体的活动并不是绝对自由的 ,它要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包括道德制约。道德制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理想对主体性活动价值目标和方向的引导 ,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评价或规范对主体行为的调整。作为一定社会价值观的衡量尺度和人文框架 ,道德制约使主体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自由而不逾矩 ,能动又不随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活动 道德制约 道德理想 道德评价 道德规范 主体行为 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体性活动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平凡 《职教论坛》 2008年第18期50-53,共4页
回归生活的人本主义课程观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诉求.主体性活动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活动、生产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等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
关键词 回归生活 主体性活动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被引量:65
3
作者 吴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136-142,共7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发展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 ;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发展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 ;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 ,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 ,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 ,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 ,尤其是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体性 教育活动主体性 教育系统的主体性 工具理性 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主体性与对象性
4
作者 孙晓文 《现代哲学》 1987年第S1期40-43,共4页
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作为社会自己的运动,既是社会的主体性活动,又是社会的对象性活动。改革实践的这种二重性,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具有的主体性和对象性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又是通过社会在改革中既把自己设置为主体。
关键词 社会主体性 改革实践 社会主义改革 双重属性 社会改革 主体性活动 中介 活动方式 发展自己 社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活动的三重关系论
5
作者 张军 《新视野》 CSSCI 2002年第4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 评价性活动 认知性活动 主体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体的形成
6
作者 赵惇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37-41,共5页
人类的出现和主体能力的形成,是系统演化的结果。本文拟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人类及其主体能力形成的过程作粗略的考察。
关键词 主体能力 观念体系 耗散系统 主体性活动 群体结构 系统演化 思维器官 结构和性能 人工信息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环境:新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新道德教育研究之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共6页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必然要求 道德教育 新道德 中小学 主体性活动 重建 机械唯物主义 “环境” 人与环境 相互作用 人的发展 哲学家 产物 意义 控制 自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案”的意义、基本任务、编制及其他 被引量:44
8
作者 吴俊明 骆红山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提出“学案”是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案,不应该只是练习题和学习资料;“学案”应该符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要和规律。讨论了“学案”的意义、基本任务和内容、怎样使学案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变通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指出编制好学... 提出“学案”是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案,不应该只是练习题和学习资料;“学案”应该符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要和规律。讨论了“学案”的意义、基本任务和内容、怎样使学案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变通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指出编制好学案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当前要深入地研究、实践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案 教学设计 学习方式优化 主体性学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文晓 刘伦钊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19,共3页
应试教育中,学生仅仅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尽管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性,但其客体地位终究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 应试教育中,学生仅仅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尽管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性,但其客体地位终究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的无限追问和终极关怀。世纪之交,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给予关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非智力因素 创新精神培养 精神理念 主体性学习活动 个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形成:寻求一种新的理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18,共6页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为了澄清这一概念的含义 ,有必要重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从《巴黎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一个转折 ,在这一转折中 ,他提...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为了澄清这一概念的含义 ,有必要重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从《巴黎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一个转折 ,在这一转折中 ,他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概念。马克思所谓的实践并非是对象性的活动 ,不是对象化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 对象化 主体性活动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