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试教育中,学生仅仅是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尽管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主体性,但其客体地位终究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对“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人”的无限追问和终极关怀。世纪之交,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创新精神给予关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作者
彭文晓
刘伦钊
机构地区
湖北襄樊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
湖北襄樊学院教务处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19,共3页
Education Science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非智力因素
创新精神培养
精神理念
主体性学习活动
个性发展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1
杨银付.
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
.教育研究,1995,16(12):35-39.
被引量:175
2
彭江.
论高等学校管理的“学校失灵”及出路[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4):50-56.
被引量:15
3
托马斯.马格奈尔,董立河.
教育和价值的几个问题[J]
.教育研究,2004,25(10):24-27.
被引量:17
4
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J]
.教育研究,2004,25(9):20-24.
被引量:56
5
张彦通,赵世奎.
过度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41-42.
被引量:16
6
刘姣花,杨俊.
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条件下的过度教育[J]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0(3):10-12.
被引量:5
7
冯向东.
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1-5.
被引量:74
8
殷朝晖,欧阳红兵.
我国的结构性教育过度及其原因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3):40-43.
被引量:26
9
张维迎,吴有昌,马捷.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1995,30(4):10-20.
被引量:379
10
乔卫平.
浅论中国教育发展的十大失衡问题[J]
.教育科学,2005,21(4):1-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贺武华,杨小芳.
终身教育视野下基础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摭谈[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8):1-4.
2
贺武华,郭礼智.
素质教育意义的提升:从什么是“好”教育说起[J]
.浙江教育科学,2007(2):11-13.
3
郑志来,袁汝华,陈慧.
中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学解释[J]
.教育科学,2007,23(5):9-13.
4
郑志来,章仁俊,陈慧.
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系统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9(2):155-157.
5
郑志来,章仁俊,李欣潞.
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典型问题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5):6-9.
被引量:5
6
王迎春.
谈素质教育[J]
.理论界,2003(5):98-9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长青,王佳.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27(3):308-314.
被引量:4
2
黄敏,董永全,朱翠英.
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对策[J]
.中国农业教育,2011,12(2):4-7.
被引量:1
3
胡志武,马宪国.
借鉴非均衡发展理论科学规划上海海事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J]
.航海教育研究,2011,28(2):11-14.
被引量:1
4
叶苗苗.
安徽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46-249.
5
王晓明,殷耀国.
应用测量学教学改革研究[J]
.全球定位系统,2013,38(1):91-95.
被引量:1
1
张俊.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容量的几点思考[J]
.数学教学研究,2006,25(9):8-10.
被引量:3
2
严莉洁.
让预习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J]
.教育科研论坛,2011(8):25-26.
3
浦建华.
在导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
.陕西教育(教学),2008(1):46-46.
4
康丽萍.
把“三个自信”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J]
.青年作家,2015,0(4):74-75.
5
胡小芳.
教师,须秉持一颗“匠心”[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5):1-1.
6
胡小芳.
教师,须秉持一颗“匠心”[J]
.教育科学论坛,2016(21):1-1.
被引量:1
7
胡小芳.
教师,须秉持一颗“匠心”[J]
.青年教师,2016(5):61-61.
8
赵朝晖,王照杰.
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主体性观照[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1):6-9.
被引量:2
9
韩薇.
如何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J]
.吉林教育(综合),2014,0(10):78-78.
10
柳兰蓉.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之我见[J]
.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1(3):51-51.
被引量:1
教育科学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