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基于陕西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安树伟 王海波 张建肖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3期37-43,共7页
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在深入分析"九五"以来关中、陕北、陕南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区域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效率机制和公平机制两方面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陕西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的影响,从促进主体功能区建... 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在深入分析"九五"以来关中、陕北、陕南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区域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效率机制和公平机制两方面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陕西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的影响,从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角度,提出了促进陕西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杏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51,共3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之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空间规划与建设,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之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空间规划与建设,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并从八个方面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县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县级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课题。正确理解生态产品的特性、价值度量及其实现方式,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对生态产品生产投入来源的担忧;正确理解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发展三类空间的划分方式,有助于...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县级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课题。正确理解生态产品的特性、价值度量及其实现方式,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对生态产品生产投入来源的担忧;正确理解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发展三类空间的划分方式,有助于真正落实县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法律地位亟待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改革魄力是破解地方与中央之间博弈困局的关键。在相关配套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县级主体功能区建设应当量力而行,不宜急于求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级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架构下我国限制开发区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周民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9,36,共7页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也是当前学术界热点区域之一。文章在总结限制开发区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限制开发区域研究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不足,对...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也是当前学术界热点区域之一。文章在总结限制开发区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限制开发区域研究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1)加强限制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2)限制开发区域细分的理论方法及细分后不同区域发展机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3)限制开发区农户生计问题研究;(4)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等相关政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区域 主体功能区建设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体系建设 被引量:19
5
作者 任保平 邹起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
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就是要通过对流域内空间资源的控制、规划、干预和影响,调节流域内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黄河流域的持续、协调和稳定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构建... 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就是要通过对流域内空间资源的控制、规划、干预和影响,调节流域内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黄河流域的持续、协调和稳定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构建黄河流域空间治理体系有利于实现对流域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有序管理,从而化解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实矛盾、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黄河流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要聚焦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民主化四项总体要求,构建科学严谨、流域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区域经济总体布局,完善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有机配合的空间治理模式。以高水平的科技手段、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完备的制度保障和有效的政策体系为重要支撑,促进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空间治理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思考
6
作者 毕秋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十一五"规划提出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可能和条件,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不同功能区,形成区域合理发展的格局,对促进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对税收制度包括... "十一五"规划提出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可能和条件,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不同功能区,形成区域合理发展的格局,对促进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对税收制度包括地方税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构建区域型地方税体系的基本前提条件及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主体功能区建设 地方税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化 凝神静气做好一篇大“绿”文章
7
作者 开宣 《绿色中国》 2019年第18期62-67,共6页
开化自1997年在全国率先确立并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体制的探索,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近年来更是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积极开展国家、省级重点改革试点,“多... 开化自1997年在全国率先确立并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体制的探索,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近年来更是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积极开展国家、省级重点改革试点,“多规合一”、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等试点相继在开化“落地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建设 多规合一 改革试点 生态文明体制 生态立县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国家生态示范区 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