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1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CAG与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丽娟 吴希锋 +2 位作者 孙玲 庄伟 宋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CAG与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CAG和MA 2组;CAG组36例患者给予小剂量CAG方案,而MA组47例给... 目的:比较小剂量CAG与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CAG和MA 2组;CAG组36例患者给予小剂量CAG方案,而MA组47例给予MA方案。对比研究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未缓解率)、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TGF-β)、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出血)、化疗预后指标(2年内死亡率、中位生存时间、最短生存时间)。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CAG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与M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AG组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TGF-β)水平明显高于MA组(P<0.05);CAG组骨髓抑制、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A组(P<0.05),2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组的2年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最短生存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相比传统化疗术式MA方案,小剂量CAG方案能保证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CAG方案 MA方案 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导管取栓与支架植入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国瑞 任建庄 +5 位作者 陈鹏飞 张文广 黄郭灏 张萌帆 王朝阳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3-85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Fogarty导管取栓术与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Fogarty导管取栓术29例(29肢),支架植入成形术21例(22肢)。对bE... 目的对比分析Fogarty导管取栓术与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Fogarty导管取栓术29例(29肢),支架植入成形术21例(22肢)。对bE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Fogarty导管取栓组患者和支架植入组患者术后足部皮温、踝-肱指数(ABI)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两组患者足部皮温分别为(26.1±0.8)℃和(26.3±0.7)℃(P=0.213),ABI分别为0.79±0.06和0.79±0.05(P=0.792)。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7)。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和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 支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巫云霞 卜寿山 +2 位作者 尹林 桂冠 宋冬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探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和传统Roth直丝弓托槽矫治器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32例拥挤Ⅰ度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患者,治疗前进行同行评估打分,两组均质性相当,根据分值进行配对分组。其中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组(A组)16例,... 目的:探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和传统Roth直丝弓托槽矫治器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32例拥挤Ⅰ度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非拔牙患者,治疗前进行同行评估打分,两组均质性相当,根据分值进行配对分组。其中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组(A组)16例,男6例,女10例;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组(B组)16例,男7例,女9例。对两组矫治结束的治疗满意度、矫治时间、患者矫治器戴用初期的舒适度,以及矫治过程中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治疗满意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戴用矫治器初期舒适度A组明显优于B组,口腔卫生状况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矫治器均能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自锁托槽矫治器可适当缩短疗程,且戴用舒适度较好,但价格较贵,临床上可根据需要各取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矫治器 直丝弓托槽矫治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及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梁佳 邬继红 +1 位作者 吕海波 韩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电针及电针配合耳穴贴压两种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组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电针疗法和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 目的:探讨比较电针及电针配合耳穴贴压两种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组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电针疗法和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的变化,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分值均显著下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电针组和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组之间患者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的下降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组下降幅度更显著。结论:单纯电针与电针配合耳穴贴压两种疗法对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均有明显降低作用。并且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组患者在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分值的下降上更明显,说明综合疗法减肥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耳穴贴压 单纯性肥胖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不同适应证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宇 孔超 +4 位作者 鲁世保海 涌王 庆一 藏磊 孟祥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比较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不同适应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使用Charite SBⅢ假体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65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共有48个患者获得平均8.3年(5.... 目的比较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不同适应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使用Charite SBⅢ假体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65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共有48个患者获得平均8.3年(5.2至11.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的术前诊断,把患者分为3组:①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的患者9例;②椎间盘退变(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合并腰椎间盘突出(nucleuse pulposus prolapse,NPP)的患者35例;③髓核单纯摘除术后复发(post-disctomy)的患者4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0~100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并拍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测量术前及随访期间手术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内比较结果:在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都有明显改善,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得到很好的保持,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前评分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之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评分缓解率好于其他两组(P<0.05);术前及各随访时间段,3组患者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退变性合并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单纯摘除术后复发都是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较好的适应证,对于椎间盘变性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人工椎间盘置换 临床疗效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美沙星治疗淋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维康 刘学书 +2 位作者 温文芳 吴音 郑行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观察了国产洛美沙星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无合并症淋病101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洛美沙星组58例,氧氟沙星组43例。男性病人87例服用洛美沙星或氧氟沙星200mg,每日2次,2天;女性病人14例服400mg,每日2... 观察了国产洛美沙星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无合并症淋病101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洛美沙星组58例,氧氟沙星组43例。男性病人87例服用洛美沙星或氧氟沙星200mg,每日2次,2天;女性病人14例服400mg,每日2次,2天。两药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1%(54/58)和90.7%(39/43),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6%(56/58)和93.02%(40/4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58)和2.3%(1/43),反应轻微。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青霉素和大观霉素对56株淋球菌的MIC_(50)/MIC_(90)(mg/L)为0.06/0.25、0.06/0.125、0.06/0.125、0.06/0.25、0.5/1.0和1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洛美沙星 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体外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术后单纯放疗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奚丹 裴红蕾 +3 位作者 黄瑾 顾文栋 宁忠华 李齐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945-94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联合希罗达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术后序贯化疗2—3周期后接受放疗。按辅助治疗方式分为2组:术后同步放化疗组和术后单纯放疗组。结果:术后同步放化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联合希罗达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术后序贯化疗2—3周期后接受放疗。按辅助治疗方式分为2组:术后同步放化疗组和术后单纯放疗组。结果:术后同步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高于单纯术后放疗组31.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直肠腺癌术后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三级以上副反应2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后联合希罗达同步放化能改善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生存,副反应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三维适形放疗 希罗达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参芪扶正组方与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冬杰 解玉红 +3 位作者 许涛 石川 吕桂凤 朱慧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27-427,共1页
目的研究自拟参芪扶正组方与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等... 目的研究自拟参芪扶正组方与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扶正组方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2.1%,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参芪扶正组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适合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参芪扶正组方 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心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Gill法联合悬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国法 宋云锋 +3 位作者 薛利平 赵菲 毛明明 吴骐亘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6-1439,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首先推荐保守治疗,但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很多保守治疗方法并不被循证医学所支持,许多学者为此又根据新的生物力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探索,McGill法和悬吊技术就是其中的代...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首先推荐保守治疗,但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很多保守治疗方法并不被循证医学所支持,许多学者为此又根据新的生物力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探索,McGill法和悬吊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1—2]。Stuart McGill是脊柱损伤预防及康复领域的专家,他认为躯干稳定就是躯干在活动中保持不变形的能力[1],这可减少脊柱的剪切力,使脊柱在较低椎间盘内压下完成活动,降低损伤的风险。但患者习惯用腰椎的运动来代偿髋关节的运动,这种误用是腰部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损伤 循证医学 临床疗效对比 生物力学研究 腰部损伤 GILL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孔分体内镜下单侧减压与双侧减压治疗单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玉红 冯波 +3 位作者 戴国华 苏炜良 胡鹏 耿晓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4-1002,共9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行单侧减压或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OSE技术...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行单侧减压或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OSE技术行单侧减压与双侧减压治疗的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老年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单、双侧减压组(A、B组)分别为60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腰椎动力X线片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矢状位平移量(sagittal translation,ST)、入路侧关节面保留率及手术节段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canal,CAC)。术前及术后7d、3个月、18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腰痛和腿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与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内术后各指标随时间推移改善显著,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3个月、18个月B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手术节段ST、RO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保留率B组较A组更高(P<0.05)。手术节段CAC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B组较A组更大(P<0.05),CAC改善率B组较A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CAC较术前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的优良率A组为86.7%,B组为91.7%,两组间优良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术后出现健侧下肢麻木不适症状,B组发生1例轻度硬脊膜撕裂。结论:OSE技术行单侧减压和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的中重度中央管及双侧侧隐窝狭窄LSS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疗效确切,其中双侧减压较单侧减压更充分,临床疗效更优,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分体内镜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减压 双侧减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骨术与植骨联用屏障膜在牙周再生治疗中临床疗效对比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是琦 常雅琴 +2 位作者 陈斌 谭葆春 泥艳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44-651,共8页
目的比较牙周再生治疗中单纯植骨术与植骨术联合应用屏障膜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在PubMed、Cochrane 、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万方数据库及相关杂志中检索1988年6月至2019年5月植骨术与植骨联用膜材料的临床疗效对比的相... 目的比较牙周再生治疗中单纯植骨术与植骨术联合应用屏障膜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在PubMed、Cochrane 、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万方数据库及相关杂志中检索1988年6月至2019年5月植骨术与植骨联用膜材料的临床疗效对比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经评估,最终15篇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植骨组与联合组在临床附着水平、探诊深度、骨增量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牙龈退缩方面,与植骨组相比,联合组使用不可吸收膜产生了更多的退缩(P<0.05),而使用可吸收膜产生了较少的退缩(P<0.05)。结论牙周再生治疗时单纯植骨术与植骨联用膜材料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除牙龈退缩外,尚未发现两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植骨术 牙周再生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植入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娟 王薇 +3 位作者 罗丹 陈晶 代倩苓 敬怀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9-863,共5页
目的:比较经阴道分娩后的胎盘植入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或外院转诊的经阴道分娩后的胎盘植入患者57例病例资料,行HIF... 目的:比较经阴道分娩后的胎盘植入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或外院转诊的经阴道分娩后的胎盘植入患者57例病例资料,行HIFU治疗的产妇24例,为HIFU组;行UACE治疗的产妇共33例,剔除其中治疗前产后大出血的患者6例,感染患者4例,余23例患者为UACE组。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HIFU组手术时间大于U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 8±56. 19分钟vs 50. 24±8. 68分钟,P<0. 05)。UACE组术后胎盘自然排出率低于HIFU组(30. 4%vs 79. 2%);清宫术率高于HIFU组(69. 6%vs 20. 8%),但胎盘组织排出时间较HIFU组短(5. 47±1. 59天vs 35. 24±14. 49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UACE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HIFU组(8. 76±3. 07天vs 5. 48±3. 42天),住院费用高于HIFU组(24000. 41±2949. 21元vs13785. 32±3167. 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UACE组术后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HIFU组(65. 2%vs 16. 7%,60. 9%vs 12. 5%,34. 8%vs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UACE组术后月经异常发生率、术后感染率高于HIFU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 0%vs 0,26. 1%vs 12. 5%,P>0. 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后的胎盘植入患者,UACE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能迅速止血,但与HIFU相比,该方法有创、并发症相对较多、治疗费用贵。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或合并感染患者推荐选择UACE治疗,而非产后大出血或未合并感染的胎盘植入患者推荐HIFU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胎盘植入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均上升,后凸Cobb角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术后VAS评分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内固定效果,其中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 开放手术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兰 《农村科技》 2011年第7期68-69,共2页
子宫内膜炎是当前危害奶牛业发展的四大疾病之一。奶牛不孕症的60%~90%由子宫内膜炎引起。本试验目的是通过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得出较好的治疗方案,寻求较为有效、安全的药物,提高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减少... 子宫内膜炎是当前危害奶牛业发展的四大疾病之一。奶牛不孕症的60%~90%由子宫内膜炎引起。本试验目的是通过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得出较好的治疗方案,寻求较为有效、安全的药物,提高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减少奶牛不孕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对比试验 奶牛不孕症 试验目的 治疗方案 奶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抗生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5
作者 古顺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90-590,共1页
关键词 罗红霉素 阿齐霉素 美满霉素 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宫颈炎 左氧氟沙星 抗生素 治疗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陈超 胡容瑞 +3 位作者 霍智铭 邓再冲 杨铭 文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Robot-assisted,RA)脊柱内镜下单侧双通道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LIF)在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Robot-assisted,RA)脊柱内镜下单侧双通道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LIF)在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脊柱科于2023年8月~2024年2月收治的90例LSS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RA-UBE-LIF)与对照组(48例,UBE-LIF)。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节段等基本人口学与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置钉准确率(Gertzbein标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化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腿痛改善程度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6~12个月。观察组的透视次数(4.40±0.83 vs 9.92±1.62)、术中出血量(90.76±13.27mL vs 121.21±16.75mL)、术后引流量(75.93±14.43mL vs 93.02±17.04mL)、住院时间(4.43±1.52d vs 7.19±1.79d)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118.24±8.91min vs 120.67±10.43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RA经皮置钉准确率为97.62%,与对照组(89.5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6.2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腰痛、腿痛VAS评分与ODI均较前一时间点显著下降(P<0.05);术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1周、3个月、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与ODI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UBE-LIF治疗LSS手术精准安全、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融合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代谢指标观察温针灸联合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陈蓉 吴国强 +3 位作者 王谧 吴涛 王仕斌 赵晓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究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针刀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诊且接收治疗的10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温针... 目的探究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针刀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诊且接收治疗的10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以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04%(47/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炎性指标水平以及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IL-1β、TNF-α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IGF-1、TGF-β、BGP、OPG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温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刀治疗KOA患者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机体的炎症反应也明显降低,骨代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病情,同时进行温针灸与针刀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温针灸 针刀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合身痛逐瘀汤联合艾灸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周岩 田乃菊 +3 位作者 赵玮璿 汤雨 张法英 李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当归四逆汤合身痛逐瘀汤联合艾灸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血虚寒凝、瘀阻经脉型CI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究当归四逆汤合身痛逐瘀汤联合艾灸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血虚寒凝、瘀阻经脉型CI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西药基础治疗联合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当归四逆汤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不同时间点[治疗前(T0)、治疗7 d后(T1)、治疗15 d后(T2)、治疗1个月后(T3)]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生活质量;比较T3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T0及T3时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CIPN分级情况[CIPN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NCI-CTCAE)]差异。结果T1、T2、T3时,两组患者N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T0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T3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时,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T0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3时,两组患者NCI-CTCAE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IPN患者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帮助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其疼痛情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 艾灸 当归四逆汤 身痛逐瘀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N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疾病修正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段浩林 张慈柳 +3 位作者 熊娟 庞楠 尹飞 彭镜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讨SMN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接受疾病修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例复合杂合变异SMA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以及随访结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儿均为SMAⅠ型,SMN1基因... 目的探讨SMN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接受疾病修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例复合杂合变异SMA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以及随访结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儿均为SMAⅠ型,SMN1基因存在外显子7杂合缺失和1处微小变异(分别为c.188C>A和c.683T>A)。其中例1为4岁4个月男性患儿,7月龄起病时开始康复训练,1岁6个月接受诺西那生钠治疗,3岁加用利司扑兰联合治疗,3岁10个月停康复。治疗后患儿运动功能缓慢进步,获得翻身至侧位和扶坐能力,目前可扶坐。例2为1岁8个月女性患儿,4月龄起病时开始康复训练,7月龄口服利司扑兰,因皮肤颜色持续变黑,于1岁5个月改为诺西那生钠治疗。药物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后患儿运动功能显著进步,获得独坐和扶站运动里程碑,目前可独站7~8秒、跨步。结论疾病修正治疗能改善复合杂合变异SMA患儿的总体预后,并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复合杂合变异 疾病修正治疗 临床疗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vlik吊带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邹鑫磊 张杰 +10 位作者 史龙彦 张辉 宋东建 苏萌 汪奇 赵昀政 尹梦雯 李潮 梁鹏伟 高晓斌 刘秋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Pavlik吊带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214髋)接受Pavlik吊带治疗的DDH患儿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显著组与不显著组,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Pavlik吊带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214髋)接受Pavlik吊带治疗的DDH患儿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显著组与不显著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avlik吊带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DDH患儿总体治愈率为68.9%(102/148)。与疗效不显著组比较,显著组女婴和髋脱位型(Graf D、Ⅲ、Ⅳ型)患儿少,开始治疗月龄小,平均每月随访次数多(P<0.05)。及早开始吊带治疗和平均每月随访次数>1次的患儿疗效较好,髋脱位型患儿疗效较差,OR(95%CI)分别为0.123(0.056~0.271)、3.999(1.386~11.535)和0.033(0.005~0.210)。结论:及早开始Pavlik吊带治疗和实施系统性、规范化的随访是改善DDH预后的关键,尤其对于髋脱位型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Pavlik吊带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