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技术升级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也 魏浩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0,共22页
随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化,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兼顾开放与安全显得愈发重要。基于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HS6位码产品关税数据,研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 随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化,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兼顾开放与安全显得愈发重要。基于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HS6位码产品关税数据,研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减小了企业产出波动。(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减小了出口企业和内销企业产出波动,但对出口企业产出波动的平抑作用更大。(3)从影响机制来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中间品进口多元化效应和生产技术选择效应减小了企业产出波动;对出口企业来说,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还可以通过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减小企业产出波动。(4)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国有企业、较大规模企业以及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企业产出波动的平抑作用更大。因此,既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也要继续推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改革,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产出波动 中间贸易自由化 技术升级 产品质量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演变分析——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被引量:1
2
作者 宋长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3-127,共5页
本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采用中心性、凝聚子群等方法,构建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研究各成员国在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中的结构演变。并进一步将中间品贸易行业划分为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此研究RCEP成员国不同... 本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采用中心性、凝聚子群等方法,构建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研究各成员国在RCEP中间品贸易网络中的结构演变。并进一步将中间品贸易行业划分为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此研究RCEP成员国不同行业中间品贸易网络现状。研究发现,RCEP成员国间的中间品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内最大“链主”已由日本转向中国;中国占区域内中间品贸易总量的贡献度不断上升,对中间品贸易的依赖度却在下降;制造业中间品贸易网络比初级产业和服务业网络具有更高贸易联系密度和强度,是RCEP区域中间品贸易的主要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间贸易 社会网络分析法 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增长与结构分析
3
作者 王晓星 倪红福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7,共14页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系统评估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联系,对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外贸韧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与RCEP国家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并使用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影响...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系统评估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联系,对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外贸韧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与RCEP国家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并使用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近年来中国与RCEP国家贸易往来频密,贸易额占对外贸易的半数以上,东部沿海省份贸易规模最大,广西表现尤为突出。第二,中国与RCEP国家贸易以中间品和中高技术产品为主,但北京因数据归属、企业管理和再出口等原因,向RCEP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比例超过一半。第三,在高技术产品中,中国各区域向RCEP国家出口比例明显高于进口,说明同样存在区域层面的“中国出口之谜”或“反比较优势之谜”。第四,经济规模、地理距离、贸易成本和市场化水平对贸易有显著影响,特别是贸易成本的阻碍作用,凸显了RCEP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促进区域贸易的重要性。对此,应着力降低区域间制度性贸易成本,推动市场化改革纵深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强化中西部地区与RCEP成员国的互联互通与产业协作,进一步提升联动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间贸易 技术含量 反比较优势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影响中间品贸易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宏 刘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8,共13页
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已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在D-S框架下,引入FDI,建立两国三要素三产品的NEG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投入产出的多要素垂直关联,从而诠释FDI对中间品贸易、最终品贸易结构的... 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已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在D-S框架下,引入FDI,建立两国三要素三产品的NEG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投入产出的多要素垂直关联,从而诠释FDI对中间品贸易、最终品贸易结构的影响机制。本文运用引力方程,利用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最终品贸易、中间品贸易、FDI与两国GDP呈正相关;最终品贸易、中间品贸易和FDI三者间呈现互补关系。这说明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对中间品贸易影响较为重要;FDI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主要以最终消费品出口为主;外资企业倾向于进口高新技术零配件和半成品,这也从侧面表明,随着FDI的流入,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在逐步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FDI 中间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出口贸易附加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彭冬冬 杜运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01,共10页
本文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贸易方式选择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分析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出口贸易附加值的影响机制。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使用倍差估计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出口贸易附加值率,... 本文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贸易方式选择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分析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出口贸易附加值的影响机制。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使用倍差估计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出口贸易附加值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尽管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会降低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贸易附加值率,但它同时也通过促进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参与显著地提高了行业总体的贸易附加值率,并且正向效应占据主导地位。研究结论表明,贸易自由化与出口附加值率提高并行不悖,这为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贸易自由化 出口贸易附加值率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与生产率进步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春明 江小敏 李宏兵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116,共10页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效应均证实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首先,无论是总体回归还是分国别回归,增加值出口显著促进了生产率进步,且对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增加值出口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对金砖国家和印尼等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其次,考虑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交互影响,增加值出口强化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且对制造业中间品贸易自由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要小于对服务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中间品关税的下降能够增加进口的中间品种类,进而有利于行业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贸易自由化 增加值出口 生产率进步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中间品贸易的网络结构特征演变分析——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涛 王晴晴 孟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7,共9页
全球中间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品贸易网络结构演变能够反映国家(地区)间分工合作体系的变迁。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构建全球中间品贸易矩阵,采用中心性、核-边缘分析、凝聚子群等分析方法,研究各个国家(地区)在全球中间品... 全球中间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品贸易网络结构演变能够反映国家(地区)间分工合作体系的变迁。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构建全球中间品贸易矩阵,采用中心性、核-边缘分析、凝聚子群等分析方法,研究各个国家(地区)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中的结构演变。研究表明:全球中间品贸易规模持续增加,美国的中间品占比持续减少,中国占比持续增加,德国占比相对稳定;德国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美国的中间品贸易影响力在缩小,中国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全球中间品贸易可以分为4个子群,欧盟成员国的联系相对紧密,子群特征变化较小,美国和中国所处的子群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投入产出表 中间贸易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序分工、生产率异质性与中美中间品贸易失衡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春明 李宏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6,共10页
透过中美贸易差额的表象,不难发现,中美贸易额的流向与贸易利益的流向并非一致,而后者对一国的福利改善和经济发展似乎更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中方名义上的贸易顺差或许并不能真实体现其在中美贸易中的获利水平,而身处价值链高端和贸易... 透过中美贸易差额的表象,不难发现,中美贸易额的流向与贸易利益的流向并非一致,而后者对一国的福利改善和经济发展似乎更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中方名义上的贸易顺差或许并不能真实体现其在中美贸易中的获利水平,而身处价值链高端和贸易逆差的美国反倒更可能利用技术优势和优越的分工地位获得大量的贸易利益。那么,在全球生产分割盛行和工序分工深化的背景下,两国中间品贸易中是否同样存在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名义贸易顺差与实际贸易利益的背离?而这其中分工和生产率又对中美中间品贸易失衡产生何种影响?通过中美1998—2010年31个细分行业和分产品部门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美贸易额与贸易利益流向的背离是两国中间品贸易利益失衡的主要特征;(2)工序分工地位和生产率水平的差异所驱动的行业比较优势的不同,促使美国凭借技术优势和有利的分工地位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而中国更多处于工序加工和装配的中间环节,对这种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的依赖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国内的产业结构,加剧了两国中间品贸易失衡;(3)生产率和工序分工对不同产品部门的影响并非一致,二者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制造部门与技术、资本密集制造部门解释力的差异,凸显了国内产业向劳动和资源密集制造部门收敛的趋势与传统加工贸易模式的固化。对中国而言,上述发现的政策含义有三点:其一,应注重生产率水平的内在提升和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其二,要重视高技术工序承接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产品部门结构调整驱动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其三,应关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对中美中间品贸易失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序分工 生产率异质性 中间贸易 全球价值链 贸易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产品贸易、不对称溢出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升级——基于2002-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瑞翔 姜彩楼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42,共11页
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FDI技术溢出对于制造业内资企业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行业内的水平溢出,还是行业间的垂直溢出,FDI都对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起到了正向的影响。中间产品贸易对于FDI外溢效应带... 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FDI技术溢出对于制造业内资企业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行业内的水平溢出,还是行业间的垂直溢出,FDI都对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起到了正向的影响。中间产品贸易对于FDI外溢效应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垂直方向,其中前向溢出效应有所减弱,而后向溢出效应得以增强。对于中国的不同部门而言,由于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同,从而对技术溢出的渠道和效应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升级 产品内分工 中间产品贸易 不对称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17,共6页
全球化已经深刻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各成员采取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使得一件商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成员的范围内,而是在多个成员中进行。国际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贸易,已... 全球化已经深刻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各成员采取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使得一件商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成员的范围内,而是在多个成员中进行。国际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贸易,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一股强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国际分工 政策含义 世界贸易发展 经济政策 信息技术 全球化 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服务投入、中间产品贸易与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昕 牛蕊 李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2,共6页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采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16个制造业部门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间服务投入和中间产品贸易对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中间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劳动力...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采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16个制造业部门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间服务投入和中间产品贸易对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中间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劳动力使用存在替代和促进两种相反的作用。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替代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投入。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促进制造业分工升级,从而增加对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和中间产品进口的减少总体上会增加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而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则会加强中间产品贸易对于高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服务投入 中间产品贸易 高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来自我国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晶晶 胡佳刚 周定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8,共8页
为探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影响,我们利用关税数据、2000-2006年的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共三套数据,将其合并后,先后采用基准固定效应、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检... 为探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影响,我们利用关税数据、2000-2006年的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共三套数据,将其合并后,先后采用基准固定效应、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检验,得到一致估计结果: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随后,我们利用逐步检验法估计中介效应,探讨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机制路径,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侵蚀企业利润、提高企业出口规模和加剧市场竞争间接促使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的结果可以为中国当前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贸易自由化 研发投入 WTO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玖立 张龙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67,共16页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关税数据,本文采用倍差法(DID)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关税数据,本文采用倍差法(DID)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分所有制进行回归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是由私营企业带动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源于在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及低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进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贸易自由化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环境管制与企业减排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丹妮 杨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100,160,共13页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微观企业的减排行为。本文从清洁技术选择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生产的合并数据,选取水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微观企业的减排行为。本文从清洁技术选择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生产的合并数据,选取水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大气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四种污染物构建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指标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与理论预期一致,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有助于企业减排。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通过中间品进口的种类效应、质量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企业选择清洁技术进而实现减排。最后,本文还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这一市场化改革对政府环境管制倒逼形成的企业减排效应具有补充作用。本文的研究对中国推进贸易体制改革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贸易自由化 企业减排 清洁技术选择 环境管制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劳动配置效率——基于地区劳动力市场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申 倪何永乐 熊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7,共13页
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配置效率对于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区劳动力市场视角出发,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关税数据,通过构建地区层面的中间品关税指标和企业层面的劳动错配指标,实证检验了中间品... 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配置效率对于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区劳动力市场视角出发,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关税数据,通过构建地区层面的中间品关税指标和企业层面的劳动错配指标,实证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优化作用,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厚劳动市场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企业劳动配置效率。异质性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配置不足的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均起到了拉动作用,并且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强,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影响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贸易自由化 资源错配 企业劳动配置效率 厚劳动力市场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吗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志恒 王林辉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前沿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技术进步方向变化可能引致的经济后果,却并未重视为什么技术进步方向会发生转变并如何在不同国家实现跨国传递。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首先提出了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一般化测度方法,并构建生产与研发的两部门模型,通过... 前沿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技术进步方向变化可能引致的经济后果,却并未重视为什么技术进步方向会发生转变并如何在不同国家实现跨国传递。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首先提出了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一般化测度方法,并构建生产与研发的两部门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揭示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数值关系。结果显示:短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正向的水平效应,而其促进效果受两部门相对技术改进率和部门内技术进步增长率影响;长期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负向的增长效应。因此,调整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是政府引导技术进步方向的快捷手段,同时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及其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 偏向型技术进步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平台作为新型贸易中间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发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陶涛 郭宇宸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8,共7页
从服务或交易内容看,跨境电商平台是一种基于电子平台的新型贸易中间商。由于具有更强大的信息沟通和匹配撮合功能、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交易服务,近年来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猛。但是,缺乏专业化优势和不具备质量担保功能也制约着跨境电... 从服务或交易内容看,跨境电商平台是一种基于电子平台的新型贸易中间商。由于具有更强大的信息沟通和匹配撮合功能、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交易服务,近年来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猛。但是,缺乏专业化优势和不具备质量担保功能也制约着跨境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跨境电商平台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出口、促进跨境零售进出口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促进专业性强、复杂度高的产品出口上并没有体现出优势。未来跨境电商平台进一步发挥贸易中间商作用的两大方向:一是加快实现在线B2B交易,以解决跨境电商平台的信用和质量担保问题;二是向行业细分的在线交易平台发展,以加强跨境电商作为贸易中间商的专业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平台 新型贸易中间 新新贸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中间品贸易: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考察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琳 杨全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5,共4页
公司内贸易和中间投入品贸易已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往往基于全球价值链交迭发生。本文用以中间投入品进口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估计了公司内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的绝对和相对重要性,阐释了中间投入... 公司内贸易和中间投入品贸易已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往往基于全球价值链交迭发生。本文用以中间投入品进口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估计了公司内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的绝对和相对重要性,阐释了中间投入品贸易的决定因素,并探讨了公司内贸易和中间投入品贸易的交集及其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内贸易 中间贸易 生产外包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分割、中间品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欧洲和东亚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牟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72,共6页
生产分割意味着一体化生产过程的不同区段在空间上被分离开来而位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按照各区段要素密集度与当地要素禀赋相适应的原则组织生产。生产分割的发展使一定经济区的区域内贸易和中间品贸易迅速扩张。这种变化有助于将欠发... 生产分割意味着一体化生产过程的不同区段在空间上被分离开来而位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按照各区段要素密集度与当地要素禀赋相适应的原则组织生产。生产分割的发展使一定经济区的区域内贸易和中间品贸易迅速扩张。这种变化有助于将欠发达国家吸引到由生产分割构成的国际生产网络中,不仅能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能拓宽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路径,减少其实现工业化的障碍。我国也应该利用各地区的不同优势参与生产分割,以实现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中间贸易 区域内贸易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军 陈建国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49-51,114,共4页
文章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既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也考察了中间产品贸易对基于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部门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说,中间产品贸易会拉大我国... 文章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既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也考察了中间产品贸易对基于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部门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说,中间产品贸易会拉大我国制造业整体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分部门来看,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部门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工资差距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