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需求断裂、信任缺失与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跃 曾艳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1,共3页
从需求层次断裂、信任缺失等角度探寻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认为:农民政治资源需求断裂,村庄集体归属感需求断裂等因素导致劳动力大量转移;基层干群关系信任度降低,种地致富意识遭到破坏,农村的信任危机推涨了劳动力的转移;... 从需求层次断裂、信任缺失等角度探寻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认为:农民政治资源需求断裂,村庄集体归属感需求断裂等因素导致劳动力大量转移;基层干群关系信任度降低,种地致富意识遭到破坏,农村的信任危机推涨了劳动力的转移;需求断裂、信任缺失、农村劳动力转移,三者形成的"循环积累因果"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层次断裂 信任缺失 中西部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四十年:1978-2018 被引量:48
2
作者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9-65,191,共8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民进城,留下的农村获利机会形成了一个数量不大、但结构位置却极为重要的"中坚农民"群体;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负担不重且相对年轻的老年人群体正在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坚农民"和"负担不重的人"是理解当前中西部农村治理秩序的关键。同时,中西部农村开放性的结构既为农户逃离结构性力量提供了机会,但也使村庄由于社会结构均质化程度高而可能面临过度竞争,这种过度竞争的后果往往表现为严重的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此外,限制城市资本下乡的政策,可以让进城失败的农民落叶归根,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中西部地区农村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 区域差异 城市化 经济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