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九天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静 于雪峰 +1 位作者 刘文华 郭振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7-248,共2页
伏九天对 9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肺俞、定喘、膏肓、膻中 ,其哮喘发作次数明显降低 ,成人组及儿童组 P值均 <0 .0 1。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 T细胞亚群 ,血清 Ig A、Ig G、Ig M。结果表明 :伏九天中药贴敷 ,与治前相... 伏九天对 9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肺俞、定喘、膏肓、膻中 ,其哮喘发作次数明显降低 ,成人组及儿童组 P值均 <0 .0 1。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 T细胞亚群 ,血清 Ig A、Ig G、Ig M。结果表明 :伏九天中药贴敷 ,与治前相比能使患者 CD8升高 ( P<0 .0 1) ,CD4/CD8比值降低 ( P<0 .0 1) ,CD3 升高 ( P<0 .0 5 ) ,Ig A升高 ( P<0 .0 1)。证明穴位贴敷可以调节 T细胞亚群及水平 ,提高病人抗病能力 ,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 ,降低哮喘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药穴位贴敷 免疫学 伏九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元春 赵翠萍 +3 位作者 靳文丽 韦云 彭红梅 李跃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失眠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符合纳入标准抑郁症失眠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贴敷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失眠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符合纳入标准抑郁症失眠病人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每日1帖,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MD、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抑郁症失眠,可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穴位贴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纳支法 中药穴位贴敷 抑郁症 失眠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及免疫机制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单翠英 林忠嗣 卞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845-846,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124例。取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及膻中穴,进行中药贴敷,于每年三伏、三九天使用,伏九天各3次,每次贴0.5~2h,连续贴3年为1个疗程。结果:采...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124例。取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及膻中穴,进行中药贴敷,于每年三伏、三九天使用,伏九天各3次,每次贴0.5~2h,连续贴3年为1个疗程。结果: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的哮喘患儿其发作次数减少。FVC、FEV1、PEF、FEF均升高;免疫球蛋白IgE降低,IgA、IgG升高;细胞因子IL-4降低,细胞因子IFN-γ升高。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调节机体免疫力,纠正TH1/TH2的比例失衡,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儿童哮喘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秦慷 陈璇 +1 位作者 陶艳 张旋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69-70,73,共3页
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 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治疗、饮食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中药穴位贴敷,观察组患者采用取暖贴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为(4.5±1.2)h,观察组患者为(3.6±1.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发红者5例,皮肤瘙痒者3例,出现小水疱者1例;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者8例,皮肤瘙痒者2例。结论温度能影响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效,暖宝宝贴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中药穴位贴敷 糖尿病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洁真 池晓玲 +4 位作者 吴树铎 田广俊 蒋俊民 谢玉宝 蔡高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965-196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使用柴胡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分别注射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随机分组后,观察穴位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使用柴胡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分别注射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随机分组后,观察穴位组与对照组两组的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以及Zung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1周、24周、48周的穴位组SD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在治疗的第1周两组评分分别是(44.1±6.9)和(63.6±3.9),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穴位组的肝功复常率及DNA阴转率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注射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减少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注射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 慢性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发泡疗法外治萎缩性胃炎60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贾孟辉 马晓东 +8 位作者 冯彩琴 贺晓慧 党毓起 雷小宁 牛卫东 尤敏 和晓春 杨志刚 祁志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93-239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发泡疗法外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对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检和Hp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胃镜、病检...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发泡疗法外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对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检和Hp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胃镜、病检和Hp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发泡疗法能够缓解症状、并能积极有效地干预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发泡疗法 萎缩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成人肥胖病人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雷雷 杨嫚 韩双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366-336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成人肥胖病人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或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168例成人肥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成人肥胖病人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或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168例成人肥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准备有效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人肠道准备接受程度。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有效率为94.05%,Boston肠道准备量表总分为(7.50±1.84)分,均高于对照组[肠道准备有效率为83.33%,Boston肠道准备量表总分为(6.50±3.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评分为(1.20±0.63)分,低于对照组[(2.30±1.16)分];两组用药后恶心、全身乏力、腹痛腹胀、心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准备接受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相比,成人肥胖病人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且病人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复方聚乙二醇散 肠道准备 有效性 安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哮喘作用机制及优缺点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狄冠麟 朱振刚 郑延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201-203,共3页
老年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且患者发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广泛的可逆性的气流阻塞症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呼气延长及胸闷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 老年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且患者发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广泛的可逆性的气流阻塞症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呼气延长及胸闷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是老年哮喘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最早源于"天然相应""治末病"等理论,认为借助三伏时人体阳气最盛、气血充盈、阳气升发,导致气血浮于体表,经络通利,配合相应的穴位贴敷,能提高机体免疫,从而发挥扶正祛邪功效。但是,该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合理的贴敷时间、患者体质、贴敷次数等。因此,该研究以老年哮喘为起点,分析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临床治疗优缺点,为老年哮喘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理论 中药穴位贴敷 老年哮喘 作用机制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钱红花 李勇 孟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8-1339,共2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护理体会。方法:6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32例、31例。对照组采用喘定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等治疗。... 目的:观察与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护理体会。方法:6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32例、31例。对照组采用喘定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等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并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主次症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为(79.01±1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0.24±8.69)分(P<0.05)。治疗组主症治疗有效率为93.55%(29/31),与对照组93.75%(30/32)比较(P>0.05);而两组患者次症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来说,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辅以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中药穴位贴敷 中药内服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对哮喘病人细胞因子IL-4 IL-10及IL-13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陆伟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在进行穴位敷贴治疗的前后分别抽取血样,并设立40例未作穴位敷贴的哮喘缓解期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的定量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在进行穴位敷贴治疗的前后分别抽取血样,并设立40例未作穴位敷贴的哮喘缓解期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的定量分析。结果: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是肯定的,穴位敷贴可以降低细胞因子IL-4及IL-13的水平,并提高IL-10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敷贴 哮喘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消化道反应 被引量:16
11
作者 董惠娟 胡佳娜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70-671,共2页
目的为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病人消化道反应、提高疗效。方法将 10 3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2例 )采用中药穴位敷贴 ,对照组 (5 1例 )静脉滴注格兰西隆 ,两组治疗消化道反应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目的为减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病人消化道反应、提高疗效。方法将 10 3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5 2例 )采用中药穴位敷贴 ,对照组 (5 1例 )静脉滴注格兰西隆 ,两组治疗消化道反应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消化道反应程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 7例 (13 7% )、便秘 11例 (2 1 6 % )、腹泻 2例 (3 9% ) ,观察组 1例 (1 9% )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用于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疗效确切 ;操作简便、价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药穴位敷贴 治疗 肝动脉 化疗栓塞术 手术后 消化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8-235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简化Mic Gill疼痛量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简化Mic Gill疼痛量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8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第2个月、第3个月时疗效更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配合红光照射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敷贴 红光照射 原发性痛经 寒湿凝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燕兰 叶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51-52,6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5月入住黄石市中医院肾病科的1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5月入住黄石市中医院肾病科的1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药穴位敷贴 中药保留灌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对中老年胸痹心痛患者红外热成像及中医临床疗效与评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丽莎 谷忠悦 +4 位作者 王淑娟 苏妆 于本性 马铁明 白增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98-201,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位红外温度的组间比较研究与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对冠心病的红外热成像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的温度特异性穴位;再将患者随... 目的通过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位红外温度的组间比较研究与自身对照研究,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法对冠心病的红外热成像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的温度特异性穴位;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1)与健康组相比,发现治疗组体表温度特异性穴位心俞(左)、心俞(右)、大陵(左)、大陵(右)、膻中(P<0.05);(2)在治疗后进行红外热成像的前后对照研究发现膻中、心俞穴有体表温度变化(P<0.05);(3)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表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背俞穴、募穴、原穴有红外温度低温表现。该研究的贴敷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穴位的刺激可以影响心区体表代谢;贴敷方法还可以缓解胸痹心痛患者中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胸痹心痛 红外热成像 中医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被引量:31
15
作者 申江曼 方珣 +1 位作者 陈文莉 周文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探究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_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54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则采取芎附痛痹汤联合中... 目的:探究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_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54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则采取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晨僵时间、功能障碍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双手平均握力、20m步行时间)、患者健康状况评定量表评分(HAQ)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等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积分及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Q量表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85%,低于对照组12.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佳,患者关节功能改善,健康状况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芎附痛痹汤 中药穴位敷贴 中药熏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及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56
16
作者 阿爽 常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探究麻杏石甘汤及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价值,旨在提升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110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55例)予以常规治疗及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 目的:探究麻杏石甘汤及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价值,旨在提升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110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55例)予以常规治疗及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及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案治疗后临床疗效、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儿症状及体征、x线消退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满意程度,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肺炎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90.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6.42±1.23)d,短于对照组(8.54±1.35)d,住院费用为(632.35±63.46)元,少于对照(1124.53±212.45)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及体征、x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82%,低于对照组12.73%,6个月肺炎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7.27%,家属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5.45%,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杏石甘汤及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价值极高,经治疗后患儿临床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佳,患儿恢复快,花费费用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家属高度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麻杏石甘汤 中药穴位敷贴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颈椎病疼痛和颈椎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敏 王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颈椎病疼痛和颈椎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医院确诊收治的108例颈椎病患者,利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改善睡眠姿势、纠正不良姿... 目的探讨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颈椎病疼痛和颈椎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医院确诊收治的108例颈椎病患者,利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改善睡眠姿势、纠正不良姿势和颈椎锻炼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均持续观察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颈椎关节活动功能测量数值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NPQ、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治疗4周后NPQ、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颈椎关节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的活动角度均明显变大,研究组治疗4周上述颈椎活动度测量数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缓解有效率96.30%(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4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均较好,研究组仅出现3例轻度局部水泡,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能帮助颈椎病患者减轻疼痛,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和恢复颈椎功能,增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艾灸法 中药穴位贴敷 疼痛 颈椎活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味味 章新友 +1 位作者 罗山水 齐城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37-3240,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安全性并总结其常用穴位。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CNKI、VIP、CBMDisc、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国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临床随...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安全性并总结其常用穴位。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CNKI、VIP、CBMDisc、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国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622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在降压总有效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降压总有效率[OR=3.19,95%CI 2.00~5.09,Z=4.88,P<0.000 01],SBP改善[MD=-12.46,95%CI-19.06^-5.87,Z=3.70,P=0.000 2],DBP改善[MD=-13.28,95%CI-22.02^-4.53,Z=2.98,P=0.003]。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提示,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其常用穴位有涌泉、神阙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血压病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药穴位贴敷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与红外线照射联合在喘证疾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评《现代中医呼吸病学》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坤 王旭 +1 位作者 蔡爽 李南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喘证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常由内伤或外感引起,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肾失摄钠,最后形成以呼吸困难、鼻翼刺激、不能平卧等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有些病人在患病期间容易出现气喘,如心衰、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当这种疾病发生时,它... 喘证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常由内伤或外感引起,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肾失摄钠,最后形成以呼吸困难、鼻翼刺激、不能平卧等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有些病人在患病期间容易出现气喘,如心衰、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当这种疾病发生时,它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气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支气管炎 肺失宣降 喘证 肺气上逆 中药穴位贴敷 红外线照射 呼吸困难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宏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326-1326,共1页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黑米、红米、玉米等药材制成的药饼敷贴于气海、关元、足三里、天突等穴位,观察组采用胡椒、姜油、白芷、白芥子、...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黑米、红米、玉米等药材制成的药饼敷贴于气海、关元、足三里、天突等穴位,观察组采用胡椒、姜油、白芷、白芥子、细辛、半枫荷、姜汁、沉香等药材制成的药饼敷贴于大椎、双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定喘、膻中等穴位. 结果:对照组治疗喘息症状积分效果差于观察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敷贴 支气管哮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